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口语园地七.docx_第1页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口语园地七.docx_第2页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口语园地七.docx_第3页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口语园地七.docx_第4页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口语园地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文具的家教学要求1. 会认“具、次”等13个生字,会写“文、次”等7个生字, 认识偏旁“斤”。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3. 初步懂得整理文具,爱惜文具。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2.初步懂得整理文具,爱惜文具。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吗?2. 教师: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啊!“坐”:先写“从”再写“土”。最后一横要写长些,托住上面

2、的“从”。(2) 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4) 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四总结交流本课我们认识了因贪睡一分钟而迟到了二十分钟的元元,还认识 了许多生字,收获很大,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中细细品味。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因此教师着重抓识记字形、写字训练 的教学。在分析字形时,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记住字形。 学生可以用部件分析法记住生字,也可以用偏旁归类法记住生字。另 外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

3、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提示了解课文内容。2. 懂得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2. 指名读课文。3.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1)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2)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3)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4)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 学习第1自然段。(1) 自由读第1自然段。(2)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元元不想起床?“打” “翻”连续两个动作,以及元元心里想的话一一“心想: 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都可以看出元元不想起床。 (板

4、书:打翻)2. 学习第24自然段。(1) 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当时会想些什 么呢?从一个“叹,字,我们可以看出元元非常后悔不该多睡那一分钟。(2) 元元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 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朗读指导:元元说的话要读出后悔的语气。3. 学习第5自然段。(1)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板书:红着脸,低着头) “红着脸,低着头”写出了元元因为迟到而感到很愧疚。 我想对元元说:“你今后可别再贪睡了!”(2)为什么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二十分钟呢?(板书:一 分钟二十分钟)虽然表面上看,元元只是多

5、睡了一分钟,但是他中途等绿灯,等汽 车耽误了时间,这些时间加起来就有二十分钟了。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课外延伸拓展时间歌时间时间像星星,一闪一闪不见了。时间时间像流水,时间走过不回头。我问时间你在哪儿,时间就在你身边。此时此刻要珍惜,把握时间来创造。课后反思在讲解课文之前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生字,达到巩固的效 果。然后请学生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让学生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请学 生简单说一说。接着逐个自然段讲解,分析元元因多睡一分钟最后迟 到二十分钟的原因,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不能存侥幸心理。学完课文 可以进行课外延伸,教学生有关时间的儿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课文主题,还积累了课

6、外知识。板书设计16,多睡一分钟没赶上绿灯没赶上汽车、分秒必争I迟到二十分钟J动物王开大会教学要求1. 会认“物、虎”等13个生字,会写“要、连”等6个生字, 认识偏旁弩” o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3. 借助插图、利用童话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课文,并初步知道通 知的要求。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难点2.读懂故事,并初步知道通知的要求。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2. 厘清文脉,并读通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前预习1. 认真读课文题目,读准字音。2. 朗读课文:(1) 给课文标好自然

7、段。(2) 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组词。(3) 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3. 想想自己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二讲故事导入1. 动物王国要开大会,百兽之王老虎让狗熊通知大家,狗熊下了 通知后,大家纷纷提意见,都说狗熊下达的通知不够清楚,这是为什么 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17动物王国开大会)三检查预习1. 出示新词。动 dbng 物wfi 老 Ido 虎 hn 通 tOng 知 zhi 注 zhfi 意 yi 一 yi 百 bai 遍 bian 鬼 gui 脸 1 ian准 zhtin 时 shi 第 di er 舌 sh6 头 tou 几 ji 点 did

8、n 一 yi 连 lidn 还 hdi 是 shi2. 指名领读,正音。注意轻声的读法。“遍、脸、准”是前鼻音,“熊、通”是后鼻音,“注、舌、准” 是翘舌音。3. 自由练读。开火车读。4. 去掉拼音读。指名读。齐读。四厘清文脉1. 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 些动物,讲了一件什么事。快速读课文,填空。课文讲了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要()通知大家。通知下达后,小动物们都不是很明白,原来是因为通知没有说清楚具体的 ()和()。最后()终于把通知修改完整了,大会得以顺利举行。(板书:具体的时间 地点)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句子。3. 齐读课文。五识记生字,写

9、字指导1. 出示生字。要连百还舌点2. 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怎样才 能把这些字写好。(1)加一加:“西”加“女”是“要”。“L”加“车”是“连” o 加“不”是“还”。“千”加“口”是“舌”。“占”加“八、”是“点”。“一加“白”是“百。(2)换一换:“连”字的“车”换成“不”就是“还”。3. 教师重点指导书写“连、要”。“连”:半包围结构,写时先写“车”,再写“L” o“要”:上面不是“西”,撇和竖弯变成了两竖;“女”的一横要 写长,托住上部。4. 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反馈检查1. 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对又快。2.

10、 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看哪个组找得多。3. 同桌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得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课后反思让学生互相讨论来总结一种或几种记字的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的学生只喜欢用一种方法记生字,其实对于某些生字来说,采用别 的方法会更好。让学生相互讨论可以使学生识字的方法多样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分角色朗读课文。2. 读懂故事,并初步知道通知的要求。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2. 指名读课文。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 自由读课文,看看狗熊下了几次通知?(四次)2. 指名读狗熊下达的四次通知的内容。(1) 第一次,狗熊说了什么?你能知道开会的时

11、间和地点吗?自由 读狗熊第一次下的通知。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这个通知没有说明开会的时间和地点。(板书:开会的具体时间、 地点)(2) 谁提醒了狗熊?读读狐狸的话。“你说一百遍,大会也开不起来。”(3) 只说明天开就行了吗?还要怎么样?读读大灰狼的话。“因为你没告诉大家,在明天什么时候开,上午还是下午,几点钟 开。”(4) 说清楚具体是几点开就可以了吗?还要怎么样?读读梅花鹿的 话。“大会在哪儿开呀?你得说清楚。”(5) 齐读狗熊最后下的一个通知。请注意啦!明天上午八点,在森林广场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加!3. 最后动物们都来开会了吗?为什么?4. 出示课后的“读一读,说一说

12、”,了解通知的具体内容。(1) 时间:4月22日上午8点 地点:教学楼门前(2) 参加人: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各班同学 事情:集合,前往运 动场进行排练通知人:少先队大队部通知时间:4月20日(4) 通知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哪些人参加,通知干什么,以及是 谁通知的,什么时间通知的,都要说清楚。(板书:开会活动的具体时间, 地点,哪些人参加,通知干什么,是谁通知的,什么时间通知的)5. 我们在平时说话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把话说清楚,说具体。三分角色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2. 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3. 找两组同学上台表演。课后反思在感悟文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问题的逐层深入。这一环节的重点 是读好

13、课文,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才能领悟课文。在教学中,老师要善 于以情境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这样一来,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老师创设的情境里 面,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读好的过 程中不自觉地体会到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 了深刻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不仅是手段,更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板书设计17动物王国开大会开会的具体时间,地点哪些人参加通知干什么,是谁通知的,什么时间通知的小猴子下山教学要求1. 会认“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2. 朗读课文,并能结合插图,说说故事主要情节。3. 从

14、小猴子下山一事无成的故事里,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重点难点1.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等词,并能选几个 词各说一句话。积累“又X又X”式的词语。3. 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的道理。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2. 厘清文脉,并读通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出示猴子图片,小朋友看,这是谁啊?说出它的名字吧。(小猴 子)2.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一小猴子下山。(板书:18小猴子下山)3. 自己把课文题目读一读。想去看一看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 认真读课

15、文题目,读准字音。2. 朗读课文。(1) 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2) 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组词。(3) 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3. 想想自己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三检查预习1. 出示新词。(出示捡到的橡皮)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它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 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3. 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板书:15文具的家)二认读生字,初读感知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1) 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 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 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 检查自学情况。(1) 出示生字。文 w

16、6n 次 ci 找 zhdo 平 ping 办 bdn 让 rdng 包 bdo 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字。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2) 出示新词。文具一次哪里新的每天平安这些检查仔细 所有(3) 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4) 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得是否正确。 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同学互相评价。3. 整体感知内容。一 yi 块 kuai 非 fei 常 chang 往 wang 回 hui 西 xi 瓜 gua 空kOng手shOu 跑pdo进jin 猴h6u子zi结ji。玉

17、yfi米mi 掰 bdi 玉 yfi 米 mi扛kang着zhe 满man树shu 扔reng玉y(i米mi 摘zhai桃 tdo子zi 捧png着zhe 摘zhdi西xi瓜gud 抱bdo着zhe 追 zhul 兔 tfi 子 zi蹦 beng 蹦 beng 跳 tido 跳 tido2. 指名领读,正音。注意轻声的读法。“前、进、满”是前鼻音,“常、往、空、扛、扔、捧、蹦”是 后鼻音,“常、摘”是翘舌音。3. 自由练读。开火车读。4. 去掉拼音读。指名读。齐读。四理清文脉1. 小猴子下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 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正音)2. 读完故事,你能把这些

18、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排一排 吗?3. 补充量词: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 子。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句子。5. 齐读课文。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1. 出示生字。块非常往瓜进空2. 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怎样才 能把这些字写好。(1) 加一加:“土”加夬是“块”。加“加“吊 是“常”。“穴”加“工”是“空”。“爪”加提加点是“瓜”。(2) 换一换:“连”字的“车”换成“井”是“进”。“住”字的 勺”换成“彳”是“往”。3. 教师重点指导“空、瓜、常”的书写。“空”:穴宝盖的撇、点

19、不要写得太长了,但要能盖住下面的“工”。“瓜”:不要写成“爪”字,注意二者的区别。“常”: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4. 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反馈检查1. 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对又快。2. 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得多。3. 同桌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得好的地方或不太好 的地方。课后反思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朗读、填空、 演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生字的时候,采取加一加、换一换 的方法,使学生巩固了生字字形。对于难写的字,教师加以指导,指出 容易出错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字形。同时,教

20、师 还应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并能结合插图,说说故事主要情节。2. 从小猴子下山一事无成的故事里,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的道理。3. 积累“又X又X”式的词语。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2. 指名分段读课文。二朗读感悟1. 学习第1自然段。(1) 自由读第1自然段。(2) 指名读。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时心情如何,做了什么?(3) 指导朗读,练读。(4) 齐读第1自然段。2. 学习第25自然段。(1) (出示第2自然段)小猴子又看见了什么?(2) 能不能用上“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

21、(怎么做)” 的句式说说这一自然段的内容?(3) (出示第3自然段)谁能继续讲故事?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见(),就()。(4) (出示第4自然段)请大家继续用上面的句式讲故事。(出示第5自然段)小猴子最后带着什么回家了呢?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三积累“又X又X”的词语1. 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又X又X”的词语。2. 练读词语。3. 拓展运用。(1)你能说出一些“又X又X”的词语吗?(2)选一个词语进行说话训练。四总结延伸1. 小猴子下山看到许多美好的事物,最后为什么会空手而回呢?(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板书: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2. 有了这次下山的经历,

22、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课后反思1. 在讲解课文之前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生字,达到巩固的 效果。然后请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一下。接着教师逐 个自然段讲解,讲解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样 可以使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更加专注。2. 课文中出现了特殊结构的词语,引导学生积累类似的词语并运 用。学完课文,对课文内容做一个总结,同时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 考,自由发言,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课文内容。板书设计18小猴子下山教学要求1 .邀请别人和你起做游戏。2.教别人跟你学做游

23、戏时,要边做动作,边讲解。重点难点教别人跟你学游戏时,要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教学课时一课时。r玉米地小猴子下山桃树下西瓜地I往回走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兔子蹦蹦跳跳掰玉米扔玉米一摘桃子、扔桃子一摘西瓜扔西瓜一追兔子J二心尽、1 .邀请别人和你一起做游戏。2. 教别人跟你学做游戏时,要边做动作,边讲解。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游戏要和小伙伴一起玩才有趣呢!今天我们就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吧!二交际指导首先,要真诚地邀请小伙伴,我们可以这样邀请:婷婷,我们一起 玩游戏吧!(板书:真诚邀请)其次,当别人不会玩这个游戏时,我们要教

24、他们玩。我们可以先示 范一遍给他们看,一边讲解一边做动作。(板书:一边讲解一边做动作)最后,我们还可以和小伙伴发明新的玩法,这样既能培养我们的 动脑能力,还能玩出新花样,玩出新乐趣。三交际范例悦悦:婷婷,我们一起来玩贴鼻子的游戏吧!婷婷:可是我不会玩啊!悦悦:没关系,我教你。贴鼻子的游戏,就是我们前方用一块小黑 板,贴着一个没有鼻子的娃娃。我把娃娃的鼻子给你拿着,用一个布条 蒙住你的眼睛,你原地转三圈,拿着鼻子贴在娃娃的脸上。我们先玩一 遍给你看。婷婷:好的。板书设计一起做游戏真诚邀请一边讲解一边做动作教学要求1. 学用字词句,学会用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会辨析 形近字并组词。学会半包

25、围结构的字的写法。2. 通过诵读名言佳句,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3.和大人一起读,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重点1.用不同方法识字,会辨析形近字并组词,积累名言佳句。难点2.阅读小短文,提高阅读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用字词句,学会用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2. 会辨析形近字并组词。学会半包围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七)二识字加油站1. 读一读:先读上面一组,再读下面一组。2. 想一想:这两组生字各有什么特点?第一组: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第二组:用的是“减一减”的方法。3. 认一认:小组

26、长检查这些生字是否会认了。4. 说一说:你知道还有哪些字也可以用“加一加”和“减一减” 的方法来识记?(板书:加一加减一减)加一加:门+耳二闻哥+欠二歌减一减:李一子二木 思一田二心三字词句运用1. 比一比,填一填。(1) 比一比:每组的两个生字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如何记住它们?示例:“午”和“牛”字形相近。“午”的竖没有出头,“牛”的 竖出头了。我们可以利用编儿歌的形式来识记:“中午太阳大,躲家不 出来。水牛它怕热,出来下水玩。(2) 想一想:这些字可以分别和哪些字组成词语?我们一起来说一 说。(3) 填一填:结合我们的积累,选择正确的字填空。答案:午牛已己力刀人入2. 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几

27、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1) 读一读:读准字音,把词语读准确。(2) 说一说:先理解词义,然后多选几个词语,展开想象,说几句连 贯、通顺的话。四书写提示1 .仔细观察。仔细观察“床、左、居、包”这四个字是什么结构。这四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其中,前三个字是左上包围的字,最后一 个字是右上包围的字。(板书:半包围)2. 思考问题。这些字的笔顺规则是怎样的?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它们的笔顺规则都是先外后内。(板书: 先外后内)3. 书写提示。床、左、居:把撇写长些,要包住右下部分。包:右上部分的“勺”要写大一些,要能把左下部分包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名言佳句,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2. 和

28、大人一起读,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七) 二日积月累1. 本次日积月累都是有关什么的名言佳句?本次日积月累一共有三句名言佳句,都是有关学习的,教育我们 要努力读书,增长见识,不明白的地方要多向别人请教。2. 借助拼音朗读名言佳句,直至熟读成诵。3. 你知道这些名言佳句分别是什么意思吗?“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指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 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不懂就问,养成勤 学好问的好习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指读书读得多了,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 意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9、”教育我们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 人,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三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原文见教材第100、101页)1. 可以先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篇文章,在熟读的基础上,再 试着自己读一读。2. 思考。(1) 你能说出唐僧师徒四人的名字吗?唐僧师徒四人是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2) 老妖婆骗了谁?谁的眼睛亮?老妖婆骗了唐僧和八戒。孙悟空的眼睛亮,识破了妖怪的真面目。(3) 你知道儿歌说的是什么故事?儿歌说的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1) 谁总是丢铅笔、橡皮?(贝贝)(2) 后来她为什么不丢文具了?(因为她每天都把文具放

30、在文具盒 里)三识记生字,书写生字1. 出示生字。文次找平办让包2. 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1) 加一加:“力”加“八”是“办” o 订加“上”是“让”。 “勺”加“巳”是“包”。(2) 减一减:“我”减“一”是“找”。(3) 换一换:“吹”的“口”换成“7 ”是“次”。(4) 象形法:“与”字很像阿拉伯数字5和“一”组成的字。3. 指导书写。(1)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平、包”的写法。“平”:上横短,下横长。“包”:“勺”包住“巳”的上部。(2) 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教师提醒写字姿势)(3)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

31、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4) 展示学生的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四总结交流本课我们认识了丢三落四的贝贝,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收获很大,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中细细品味。课后反思1.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对生字的识记可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们反复识记。采 用多种方法教识生字,学生能记得更牢固。2. 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 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懂得整理文具,爱惜文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出示谜语。(1) 小

32、小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谜底:()(2) 身体有圆也有方,常在铅笔盒里装,要是写错一个字,它会马上来帮忙。谜底:()以上是有关文具的两个谜语,你猜出来了吗?它们被小主人贝贝给弄丢了,找不到家了。现在,贝贝改正了错误,把她的文具都放在了 文具的家一一文具盒里,文具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家了。我们来看看 贝贝是怎么转变的吧!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 学习第1、2自然段。(1) 开始贝贝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铅笔、橡皮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的?开始贝贝并不爱惜自己的文具。从文中第1、2自然段能看出来。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说明贝贝没有养成爱惜文具,整理文具

33、的习惯。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一回” “再”“找不着”说明贝贝真的不会整理自己的文具。指导朗读:“只、一次、一回”重读,表现贝贝的粗心。(3) 你有过和贝贝一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学生一:有过,自己以前也会经常丢橡皮、铅笔。学生二:都是因为自己太粗心,不懂得爱惜文具。2. 学习第3、4自然段。(1) 面对天天丢文具的贝贝,妈妈是如何教育她的?用“”画 出来。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 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2) 读了贝贝妈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妈妈用贝贝有一个家,自己每天能平平安安地回家这个例子,

34、教 育贝贝给铅笔、橡皮和转笔刀等文具找一个家,那样就可以让这些文 具跟贝贝一样平安地回家了。(板书:文具的家一一文具盒)(3) 指导朗读:“想想办法”“自己的家”重读,起到提醒贝贝的 作用。这句话是妈妈说的,要读出妈妈的耐心、和蔼可亲。3. 学习第5、6自然段。(1) 贝贝听懂妈妈的话了吗?她后来是怎样做的?用“”画出。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SZZXZZZZZZXZZWZZZZXZZZZZZZZZZZXZZZZV*/XZZZZZZ/ZZZZZZZZZZ/z(2) 为什么贝贝每天放学时都会检查这些文具?因为贝贝给这些文具找了一个家,她也要让这些文具每天回家。说明贝贝养成了整理、爱惜文具的习惯。(板书:爱惜文具)三巩固拓展,总结提升1. 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不丢文具呢?我们也应该学习贝贝每天放学的时候,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 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2. 背一背。文具盒儿歌文具盒大嘴巴,不吃鱼不吃虾,保管主人的文具呀!铅笔排排坐,橡皮角落藏,便签小本躺底下,这是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