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2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2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2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2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气压带和风带练习2一、单选题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第(1)(3)题。1 .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2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hPa)4 .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

2、南风D.东北风5 .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题。6.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 7月D.10月7 .该月份甲地盛行(B.东北风A.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8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卜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第1213题。9 .图例

3、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10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11 .以下各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2009年10月31日,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完成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港口的补给后,踏上穿越西风带的征程。位于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终年盛行67级的大风和45米高的涌浪,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据此完成第(1)-(2

4、)题。12.材料中西风带的盛行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西风D.东风13.科考队进入西风带时(A.北半球昼长夜短B.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C.气压带、风带正向南移动D.济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2)题。14.A.C.15.A.C.16.A.C.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和之间的盛行风向是(东南风西北风B.D.西南风东北风在下列四幅图中,画法正确的三圈环流模式是B.toD.17.下列各图中,表示开普敦气候类型的是(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41-4e-.011"一

5、w孙年旗18.下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NB.”Wx在CdC.D.读卜列气候资料,完成(1)(2)题。地点A地B地1月平均气温25C2.3C7月平均气温28C16.5C1月份降水量210mm60mm7月份降水量195mm70mm年平均降水量2150mm710mm19.关于A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布于亚洲南部地区B.为热带草原气候C.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20.关于B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是其最典型的分布区B.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欧洲西部最典型的原因是西风和暖流的影响读下面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完

6、成(D.此气候类型各大洲均有分布)1) ( 2)题。21.按顺序气候类型名称依次为()A.B.C.D.2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中,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B.C.D.二、综合题(28分)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23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问题。(14分)图2(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3)说出甲、乙两

7、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24 .读全球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上图中指向陆地的单箭头表示迎岸风,反之为离岸风,相邻的双向箭头表示季风。(1)南半球的地区和北半球的地区迎岸风盛行季节的气候特点是。(2)离岸风为终年盛行信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其风向在北半球为风,南半球为风。(3)当南亚和东南亚盛行迎岸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压带、风带向南移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C.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4)风盛行的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

8、比,气温和降水的特征为这是因为。答案解析:13.DDD第(1)题,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A地即东亚1月份吹西北风。第(2)题,南亚季风的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性质湿热;冬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性质温和干燥。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南亚冬季风势力较弱。南亚夏季风的强弱、进退影响降水多少,若其来得迟、退得早,则易产生干旱灾害。第(3)题,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吹西北风,正值北半球冬季,A地寒冷干燥,B地温暖干燥,C地形成低压中心。45.AC第(1)题,依据甲地两侧等压线数值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可知甲地风向。第(2)题,M地位于低压中心,应为气流受热上

9、升形成。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为高压。此时,陆地上的热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68.CAD第(1)题,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的规律可知,该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则“某月”最可能是7月。第(2)题,由图知,甲地该月份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吹东南风。第(3)题,乙地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910.BB第(1)题,依据图示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可知,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由图示自转方向可知,P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11 .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均为东南风。12 13.AC第(1)题,南半球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第(2)题,科考

10、队进入西风带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向南移动,济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1415.BA依据图示,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为东南信风带。16.D该题为三圈环流的一个变化图,理解了原来图的含义也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30°近地面处附近为副热带高压,气流竖直方向上应该以下沉为主,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向两侧运动,排除Co从A、B、D三幅图中可以知道区别就在于高纬度和低纬度的气流运动高度不同,根据我们前面的知识,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流运动越微弱,对流层厚度小,所以图中越往高纬度气流运动越微弱箭头越低。正确答案为D。17

11、.B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的相关知识。开普敦是南非西南岬角好望角附近的港口,位于南纬30多度,属于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通过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A、B、D位于南半球,排除C,其中A、D7月份温度最低的冬受降水最少,所以排除地中海ft候的可吃18 .D此题要求对气压带和风带要准确记忆,在做题时可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由副热带中心指向两侧;再根据偏转规律画出风向,副热带的北侧为西南风,南侧为东北风。19 20.CD(1)从气温看,位于热带地区;从降水看,全年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赤道附近地区,其特点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从表中气候特点可知,此气候类型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均匀,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最广。2122.BC图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且高温与多雨期不一致,可知为地中海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可知为热带雨林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下,且高温与多雨期一致,降水集中在7、8月份,故为温带季风气候;从气温看,处于亚热带,从降水看,高温与多雨同期,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由以上判断可知,都是季风气候,其成因相同。23(1)A是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