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 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其平面尺寸为 22.5m×18.0m,平面布置如图 1 所示。 楼板上层采用 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外墙采用 240mm厚砖墙,不设边 柱,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 120mm,次梁和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 240mm。 板上可变荷载标准值qk=6 kN/m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梁中受力钢筋为 HRB335 级,其余钢筋为 PRB235 级。 初步拟定尺寸:板跨为 2.5m,板厚为 100mm;次梁的跨度为 6.0m,其截面 尺寸为 200mm×500mm;主梁跨度为 7.5m,其截面尺寸
2、 300mm×800mm。按刚度 要求,板厚 hl/40 =2500/40=63mm,次梁高度 hl/25=240mm,主梁高度 h l/15=500mm,拟定尺寸均满足刚度要求。 该厂房为 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组合时的安全系数 K=1.25。试为此楼盖配置钢筋并绘出结构施工图。(一)板的设计 1.计算简图 板的尺寸及其支承情况如图 2(a)所示。 计算跨度:边跨 ln1=2500120200/2=2280mm l01=ln1+b/2+h/2=2280+200/2+100/2=2430mm l01=ln1+a/2+b/2=2280+120/2+200/2=2440mm l01=1.1
3、ln1=1.1×2280=2508mm 应取L01= 2430mm,但为了计算方便和安全,取 L01=2500mm 中间跨 L02=lc=2500mm 两跨相差(L02L01)/L02 =(25002430)/2500=2.8 %10 %,应按等跨来考虑, 9 跨按 5 跨计算。其计算简图如图 2(b)所示。图 2 连续板的构造及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 :在垂直于次梁的方向取 1m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永久荷载: 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25×1.0×0.1=2.5kN/m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重 20×1.0×0.02=0.4kN
4、/m 永久荷载标准值 gk=2.5+0.4=2.9kN/m 可变荷载: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qk=6.0kN/m 折算荷载: gk=gk+qk/2=2.9+6.0/2=5.9kN/m qk=qk/2=6.0/2=3.0kN/m 3.内力计算 连续板的剪力一般由混凝土承担,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亦不需设 置腹筋。弯矩计算结果见表 1。支座边缘的弯矩值: V0 = 2 / ) 15 . 1 ( n k k l q g =(5.9+1.15×3.0) ×2.3/2 =10.75kN MB=(MB0.5bV0)=(6.440.5×0.2×10.75)=5.3
5、7kN·m MC=(MC0.5bV0)=(5.310.5×0.2×10.75)=4.24kN·m 4.配筋计算 b=1000mm,h=100mm,h0=75mm,fc=9.6N/mm 2 ,fy=210N/mm 2 ,承载力安全系数 K=1.25,计算结果列于表 2。注:中间板带的中间跨及中间支座考虑拱的作用,其弯矩可以减小20%配置钢筋。 连续板中配筋要求:直径不宜超过两种,直径差值不小于 2mm;采用弯 起式配筋时,各跨间钢筋间距宜相等或成倍数,以使钢筋上弯后,在支座上面钢 筋间距较为均匀。板的配筋示意图如图926 所示。 连续板的构造钢筋:分布钢筋
6、选用 6250;沿垂直板跨方向的板边为6200,平行于板跨方向的板边为 6200;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 用 8200。墙角附加钢筋 6200,双向配置于四个墙角的板面。配筋图见 图 3。(二)次梁设计 1.计算简图 次梁设计时,取其中相邻板中心线之间部分作为计算单元。本例为三跨连续 梁。次梁构造及计算简图如图4(a) 、 (b)所示。计算跨度: 边跨 ln1=6000240/2300/2=5730mm l01=ln1+a/2+b/2=6000mm l01=1.05ln1=1.05×5730=6017mm 取 l01=6000mm 中间跨 ln2=lca=6000300=5700
7、mm l02 =lc =6000mm l02 =1.05ln2=1.05×5700=5985mm 两者相差很小,为计算方便,取 l02 =6000mm。 2.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 板传来荷载 2.9×2.5=7.25kN/m 次梁梁肋自重 0.2×(0.50.1)×25=2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 gk =7.25+2 =9.25kN/m 可变荷载: 可变荷载标准值 qk =6×2.5=15kN/m 折算荷载: gk=gk+qk/4=9.25+15/4=13.00kN/m qk= 3qk/4=3×15/4=11.25kN/m 3.内力
8、计算 (1)弯矩计算值的计算及结果列于表 3。支座边缘的弯矩设计值 MB V0 =(gk+qk)ln/2=(13.00+11.25)×5.7/2=69.11kNMB=(MB0.5bV0)=(101.290.5×0.3×69.11)=90.92kN·m (2)支座剪力计算值的计算及结果列于表 4。4.配筋计算 (1)计算翼缘宽度 bf。根据整浇楼盖的受力特点,板所在梁上截面参与次梁 受力,因此,在配筋设计时,次梁跨中截面按 T形截面设计,翼缘计算宽度 bf=l0 /3=6000/3=2000mm bf=b+sn=2500mm 取 bf=2000,荷载计算单
9、元如图4(c)所示。 次梁支座截面因承受负弯矩(上面受拉,下面受压)而按矩形截面计算。 (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b=200mm,h=500mm,h0=460mm,fc=9.6N/mm 2 ,ft=1.1N/mm 2 ,fy=300N/mm 2 ,承载力安全系数 K=1.25,计算结果见表 5。(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结果见表 6。次梁的配筋图见图 5所示。板和次梁的钢筋表见表 7。说明: (1)图中尺寸单位均为 mm; (2)板、次梁及主梁均采用 C20混凝土; (3)梁内纵向受力钢筋、腰筋采用 HRB335 级,其它钢筋均为HPB235 级; (4)板的混凝土净保护层c=20mm,梁的混
10、凝土净保护层 c=30mm,钢筋端 部的保护层为 20mm; (5)钢筋半圆弯钩的长度为 6.25d; (6)钢筋总用量没有考虑钢筋的搭接和损耗(损耗一般按 5%计) 。 (三)主梁设计 1.计算简图 主梁的构造及计算简图如图 6所示。 图 6 主梁的构造及计算简图计算跨度:边跨 ln1 =7500120400/2=7180mm l01 =lc=7500mm l01 =1.05ln1=1.05×7180=7539mm 取小值,l01=7500mm 中间跨 ln2 =7500400=7100mm l02 =lc=7500mm l02 =1.05ln2 =1.05×7100=7
11、455mm 应取 l02 = 7455mm,但是跨度相差不超过10%,采用等跨计算,取 l02 =7500mm。内力可按三跨连续梁内力系数表来计算。 2.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 由次梁传来荷载 9.25×6=55.50kN 主梁梁肋自重 0.3×(0.80.1)×7.5/3×25=13.13kN 永久荷载标准值 Gk=55.50+13.13=68.63kN 可变荷载: 可变荷载标准值 Qk=15×6=90kN 3.内力计算 根据弹性方法,集中荷载作用下连续梁的内力按下式计算 M=1Gkl0+1.152Qkl0 V=1Gk+1.152Qk Gkl0 =68.63×7.5=514.73kN·m Qkl0 =90×7.5=675kN·m 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双方同意离婚协议之法律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度能源设施安防监控工程项目合同
- 2024医疗器械销售代理合同
- 2024年大连智能锁产品测试与质量控制合同
- 2024年度学校教学楼照明改造合同
- 2024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合作协议
- 2024年多功能砂浆添加剂采购合同
- 2024年全球贸易合作伙伴协议
- 2024年口腔门诊部员工合同模板
- 痤疮护理课件教学课件
- 企业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课件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课件
- 中医药膳学全套课件
- 颈脊髓损伤-汇总课件
- 齿轮故障诊断完美课课件
- 2023年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大班社会《特殊的车辆》课件
- 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讲座课件
- 早教托育园招商加盟商业计划书
- 光色变奏-色彩基础知识与应用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
- 前列腺癌的放化疗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