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营的五项风险(1)_第1页
城市经营的五项风险(1)_第2页
城市经营的五项风险(1)_第3页
城市经营的五项风险(1)_第4页
城市经营的五项风险(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经营的五项风险(1)论文内容提要 城市管理需要运用经济手段,但这不等于应当以经营方式管理城市。城市经营极有可能导致政府职能“越位,城市建立规模失控,耕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加重企业税费负担,最终影响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安康开展。【论文关键词】 城市;管理;经营;风险 近年来,不少地方流行城市经营,指导们大谈城市经营的经历,专家们也在阐发城市经营的意义,大有以城市经营取代城市公共管理之势。城市管理的某些方面运用市场机制是必要的。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城市,可以有效开发和利用城市公共资源,实现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但是,如把城市公共管理等同于城市经营,以Urban Mar

2、keting取代Urban Governance,就会否认城市公共管理固有的根本属性,由此产生众多风险,影响城市经济和社会安康、持续开展。本文丰要提醒城市经营与这些风险的内在联络,说明这些风险可能产生的危害,慎重对待城市经营,躲避这些风险。 在我国目前的体制格局下,以经营形式管理城市,容易产生以下五项风险。一、政府管理职能“越位风险 众所周知,城市经营的主体只能是政府,政府是否应当执行经营职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对此已有明确答案。传统方案经济体制下,政府集公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为一体,否认企业经营自主权,否认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失去应有的活力和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

3、本质是企业经营自主权确实立过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即政府把经营权还给企业,自己主要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事实证明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开展的正确方向。 城市经营虽然在经营对象和内容上与企业经营有所区别,但既然是经营,就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行为。体制转变尚未完成,政府又要回到经营者的位置,终究是旧体制的惯性,还是新体制的创新,值得研究。笔者认为,城市经营在性质上属于政府的“越位行为,不宜提倡,理由如下。首先,政府执掌着行政管辖权,同时其产权相对模糊,一旦从事经营活动,因不具备企业具有的那种鼓励和约束机制,道德风险和时机本钱都相对较高。许多假公济私和以权谋私的事实均可证明:政府

4、操办经营业务,不仅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而且极易产生腐败,损害政府形象。其次,政府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者,监管者自己从事经营活动,等于裁判员兼运发动,合二者为一,这是对市场公平竞争原那么的否认。可见,政府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着它不宜从事经营活动。这是进步微观运作效率的需要,也是标准政府行为,维护政府形象的需要。 政府的“越位行为之所以必须及时得到制止,另一个原因在于政府才能的有限性。政府在经营领域大显身手,必然引发城市公共管理的“缺位:在费时、费钱而又无直接经济收益的公共管理领域,虽然百姓急需但将难见政府管理和效劳的踪影。按理这些事情是政府份内该管的,但长期得不到解决,表现为经济调节滞后,市场监管

5、乏力,社会公共效劳稀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经营理念太强,只管收费不管治理,怕加强治理影响地方税费收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和精神文明建立倒退,足以从反面证明城市经营导致政府职能“越位产生的弊端。 总之,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政府部门必须明确自身职能定位。除特殊需要,政府一般应慎谈经营,要彻底摆脱传统方案经济的羁绊,改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根据市场经济开展要求,实在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上来,防止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二、城市建立规模失控风险 积极推进城市建立是解决城市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为此,资金短缺和建立任务繁重,常常是政府管理城市所面临的主要

6、矛盾。提倡城市经营多半是想打破财政收支的约束,利用政府信誉负债开发,加快城市建立进程。应当成认,在经营领域完全依靠自身积累扩大规模很难有大的作为,因此,负债经营是经营者抢抓机遇提升竞争才能的重要手段。但是,城市建立以经营方式大举负债,其可行性值得讨论。因为城市公共建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首先,城市建立形成的根底设施属于公共产品,很难以经营方式回收资金。即使设法回收,周期也很长。其次,政府官员为追求政绩普遍有扩大城市建立规模的偏好。虽然政府财政收入有限,但银行受其控制,考虑到政府的权利和信誉,银行很少会限制政府借贷。由此极易推动城市建立负债经营超出适度范围,引发城市建立规模失控,建立债务无法按时

7、归还(不少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就是在城市经营中接连推出的)。外表上看,是银行经营不善导致不良资产增多,本质是政府主导信贷经营,盲目扩大城市建立规模造成的。据有关报道,“十五期间江苏省市政公用根底设施投资方案达1750亿元,超过“八五和“九五两个五年方案投资总额1100亿元的59,其中自然需要银行巨额贷款(如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负责城市建立贷款200亿元)。如此急剧膨胀的负债建立是否与盛行城市经营相关,届时是否能顺利还贷,值得研究。 当然,实际承担城市建立债务风险的不仅有银行,还有参与城市建立的诸多企业。他们垫付资金承担建立工程,一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二是认为政府信誉强于企业

8、,不会发生赖帐、逃债现象。假设城市建立规模失控,建立企业垫付资金就会被长期套牢。与此同时,上游的建筑材料供应商也难于收回款项,由此产生债务连锁反响,大批企业可能被拖垮。因此,在政府作用较强的条件下必须慎重对待城市经营,这是防止盲目扩大城市建立规模,预防债务危机,降低金融风险的需要,也是保护广阔企业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城市持续开展的需要。三、土地资本和耕地资源枯竭风险 土地经营是政府经营城市的一项主要内容。我国城市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对企业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是利用市场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进步土地利用效率的必要措施。但是以经营形式管理城市,追求近期城市土地收益最大化,将使土地资本和耕地资源

9、面临枯竭危险。 因为土地属于非再生资源,城市土地更是有限。政府在经营城市中,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不仅要征收近期土地使用费,而且把土地将来收益也收入囊中。详细表现为在土地租赁、批租和入股三种形式中,政府相关部门坚持把土地批租作为土地有偿使用的根本形式。通过所谓批租,一次性收取几十年土地使用费(住宅70年、工业50年、商业40年)。这种形式外表上看政府得益颇多,其实流失更多。道理很简单,因为政府由此丧失了后续半个世纪左右土地增值的收益权。 应当指出,这里的问题不是土地是否需要有偿使用,而是采用何种方式更好。假设改行土地租赁制,外表上看近期政府土地收益有限,但它能保证政府后续土地收益不断增长。并且

10、,因门槛低,通过土地租赁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所有经营性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可见,土地租赁制是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同时又确保政府长期获取土地收益的有效形式。相反,如继续目前的土地批租方式,一方面大量土地因门槛过高而难以纳入有偿使用轨道,即土地资产继续流失,另一方面将来假设干届政府对目前已批租的存量土地将失去收益权。事实上,如今的政府没有权利把将来政府的收益占为“已有;如今的市民和企业也不应当承担后代人的土地使用费。可以说,政府经营行为短期化,看重近期得益是目前我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全部问题的症结所在。当然,城市外延可以向郊区农地扩展;事实上,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城市经营者已经并将继续把更多

11、耕地转为城市建立用地,结果当然是耕地数量绝对减少和耕地总体质量相对下降。在农地向非农用地转变中,政府既能获得土地改换用途而获得的产业级差收益,还能以批租形式获得几十年地租。如此双重收益给城市经营带来的好处,使中央政府有关保护耕地的要求在地方往往形同虚设。按理土地行政部门可以利用行政监察职能防止乱占耕地。可是在城市经营形式下,土地资源行政管理机关同时又是土地经营者,结果当然是尽量满足土地经营需要。只有在几年一次的土地普查或航测后,才会显示耕地减少的实况,但是到那时为时已晚。可见,城市经营形式加固了土地行政监管与土地经营合一的体制,加大了土地资本和耕地资源枯竭的风险。 解决上述问题不能在土地上兜圈

12、子,而必须对城市经营的战略进展反思,抑制由此产生的片面追求土地收益最大化倾向。与此同时,应建立土地行政监管和土地经营互相别离的体制。政府相关部门主要履行土地资源行政监视职能,土地经营那么应由真正独立于政府的假设干地产公司承担。在理顺土地管理与经营关系的根底上,政府应强化土地规划管理,同时广泛推行土地租赁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耕地,并使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标准化。四、地方保护主义风险 市场经济的开展要求破除地方封锁和垄断,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条件下,实现消费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这是社会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为此,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

13、企业公平竞争的主导力量。但是,在城市经营的形式中,地方政府常常又是区域之间不正当竞争的组织者和支持者,使市场经济演变为“诸侯经济。这是由下述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地方利益具有相对独立性,地方经济的开展决定着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决定地方政府的支出。要扩大城市建立规模,改善市民生活,增加地方公共福利,政府必须尽快开展地方经济。按理这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市场有限,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如愿开展。在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后进地区和后进企业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但他们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却具有相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利益共同体。因此,企业和地方政府结合起来构筑贸易壁垒,保护本地产品,成为

14、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竞争的一种主要手段。 其次,城市政府执掌地方各部门管理大权,他们有条件利用种种行政和经济手段施行地方封锁和垄断,或变相的封锁和垄断。虽然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文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利,限定别人购置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不得滥用行政权利,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但是,受局部利益驱动,地方保护主义仍然相当普遍。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地方非法垄断案件为10件,2000年为56件,2001年增加到137件。这一方面说明查处此类案件相当困难,所以真正立案的并不多,同时也说明地方保

15、护主义近年来有明显的增大趋势。城市经营本质上是把地方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显然为政府施行地方保护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增大了市场秩序治理的难度。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开展差异大,但这不能成为施行地方保护主义的理由。因为这种保护本质上是阻碍竞争,保护落后。当今市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唯有主动适应这一潮流,才能加快地区现代化步伐。为此,地方政府必须转换开展思路,淡化甚至取消政府经营类活动,强化环境观念,实在搞好城市公共建立、公共管理、公共效劳,主要通过净化和优化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开展。五、加重企业税费负担风险 政府经营城市在形式上拓宽了生财之道,

16、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其实,这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和市场化名义,对国民收入做有利于政府的再分配。因为在城市经营中,政府主要依靠对资源的行政垄断而获利,政府工作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广阔企业才是财富的真正创造者。企业为了使用政府控制的资源,不得不支付相关费用。这些费用对政府来说是增加的收入,对广阔企业而言是增加的本钱。如此,在产品价格不变甚至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可想而知。由此推理,不难发现近几年政府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广阔企业经济效益却并不理想,这多少与城巾经营相关。尽管政府在经营城市中各种收费都有一定根据,但国民收入再分配理论告诉我们,城市经营程度越高,企业税费负担就越重。国务院?关

17、于整顿和标准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明确指出:“标准市场经济秩序,首先要标准政府行为。政府行为不标准的一项主要表现,就是以评比、效劳、审批和控制等名义向企业收费。城市经营本质上是把政府公共管理商业化、市场化,说到底是要增加政府的收入,这是广阔企业最担忧的。因为企业依法纳税,已尽了应尽的社会义务。政府相关开支应由财政负担,不能以经营名义再向企业收费。原那么上讲,政府拥有的是所辖地区的行政管理权,而无经营权。那些依托政府从事经营的大量中介机构,本质是政府垄断的以经营为名而进展收费的工具。因此,慎谈城市经营是标准政府行为的需要,同时也是减轻企业负担,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需要。综上所述,城市管理需要利用经济手段,但以经营方式管理城市并不妥当。城市管理必须准确定位,要防止以城市经营为名,把城市管理引入重物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整体的误区。假设把城市经营作为城市管理的根本形式,结果将是政府职能“越位,城建规模失控,土地资本和耕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企业负担加重。这并非杞人忧天,一些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积极性很高,但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