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20191225222337_第1页
第1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20191225222337_第2页
第1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20191225222337_第3页
第1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20191225222337_第4页
第1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2019122522233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专著选读】1.历史文献中的原始社会再看古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原始社会,我国古代文献中保存着丰富的历史传 说,用这些传说也可勾画出中国原始社会的简单面貌。古书上说黄帝发明衣服、 舟、车,炎帝又称为神农氏,“木为相,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太昊氏 又称为伏羲氏,发明网署,又作八卦,八卦可能是一种比结绳更为进步的记事方 法。据说蚩尤“以金作兵器”,乃是金属冶炼的最早发明者。到传说中的唐、虞 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部落已结成部落联盟,产生了尧、舜这样的军事首长,他 们的职务是军事统帅,再就是担任主祭。这正是军事民主主义的特点。军事民主 主义的出现,意味

2、着原始社会走到它的尽头了。由无阶级的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大的转变。接着,就是奴隶社会。史记夏本纪说夏禹仍是按照旧的传统制度以天 下授益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据说当时有些诸侯皆去益而朝启,看来当时不少贵 族已是拥护王位世袭制的。由于私有制的发展,掠夺战争日益频繁,社会内部已分 成两个对立的阶级,氏族制已失去作用。军事首长转化为最早的专制君主。王位 世袭制的确立,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是家庭、私有制、阶级和阶级剥削已经 存在的标志。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 2.中国原始社会的“万邦”时代从公元前3500年至前2000年,是华夏文明产生的时代。这时的华夏先民已 经掌握了用铜

3、来铸造兵器和礼器的技术。玉,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审美价值和坚固性的材料,是这个时期重要的工具材质和礼器材质;以黑色薄胎为特征的陶器也是这个时代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明显标志。考古学家近年还从黄河中下游到四川盆地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找到了大量的古代城墙遗存。城墙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共同体需要防御外部的攻击,巨大集中的权力中心和复杂 的社会组织体系已经存在。现存的文献关于这个时期的历史记载主要是后来形成的一些缺乏年代准确 性的充满神话和史诗色彩的传说。这些传说可以帮助我们推测那个时代的一些特 色和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轮廓,只是,我们还无法具体地讨论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 文化和历史演进历程。可以肯

4、定的是,考古学在未来的发展将会为具体揭示中华 早期文明时代丰富多彩的面貌提供愈来愈可靠的依据。周巩固世界文明史3.商代甲骨文的历史价值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成文资料,始于商朝。商朝的文字资料,有陶文、玉 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其中以甲骨文最为重要 ,而且数量最为繁多。甲骨文虽是商王占卜所用,但内容丰富,并不只是简单地记载吉凶而已,其内容涉 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无论商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如关于商代的农业、畜牧、田猎、货币、交通、先公先王、诸妇诸子、家族宗法、平民奴隶、方 国地理、刑罚牢狱、征伐战争、天文历法、祭祀宗教、医药卫生等等。特别是关 于商代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像国家起源

5、、社会形态、阶级关系、土地制 度等等,都可以从甲骨文里找到有关资料,以从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成文资料,数量繁多,内容丰富。从文字学来 看,它比许慎的说文解字早了一千五百多年;从古史学来看,甲骨文发现之前, 有关商代的记载只有尚书商书五篇和诗经商颂五首 ,就连两千多年 前的孔子都叹称商代文献不足。甲骨文材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还有流传到今 天的古典文献,像尚书诗经楚辞山海经和史记殷本纪等 书,到底哪些靠得住哪些靠不住,也必须由甲骨文才能得到印证。把甲骨结合古典文献、考古学、民族学等,经过详细地占有资料,加以科学分析,用 以恢复商代的社会面貌,研究商代的历史,才能

6、得出正确的结论。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册) 4.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独特的中国文化有不少特点,一个特点是养蚕和将纤细的蚕丝织成精美的丝 织品;另一特点是避免将牲畜乳汁供人消费之用一一这一点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乳汁和乳制品是欧亚大陆各游牧部落的主食品。 祖先崇拜从最古代起就一直是中 国宗教的一个主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人 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这反映了 中国社会历来起主要作用的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国家或教堂。常见的中国建筑 物屋顶华丽,由一排排木柱支承,这种式样也是从远古时代起就有了。在商朝废墟中发现的复杂的表意文字,对中

7、国和整个东亚后来的历史极为重 要。它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也可用来说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 来,中东人一直不能释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而现代中国人却能读 通商朝文字。幸存到今天的商朝文字大多发现于龟甲兽骨上 ,这些龟甲兽骨是当 时占卜吉凶祸福用的一一这也是中国人的一个独特的习俗。他们把有关疾病、梦、田猎、天时、年成等方面的疑问刻在龟甲兽骨上 ,然后在甲骨的不同点上划几道切口,将用火烧得通红的小棒子按在这些切口上,使其产生裂缝。根据这些裂缝的 形状、排列和方向来判断所占问之事的吉凶情况。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素养目标】主题立意“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特征”。教学环节及目标(1

8、)文明起源一一多元一体的特征。结合教材运用地图,在明确早期文明代表 遗迹的出现时间及空间定位的基础上,认识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及区系特征,了解 史前史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2)早期国家特征一一贵族政治,家国一体。结合西周分封图,明确西周重要 封国的空间位置。梳理与概括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内容并结合夏商制度的特点 , 利用多种史料,认识早期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教材解读】.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巧联系磨制石器的出现在原始社会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影响深远。它直接促使了农业的产生 ,农业逐渐 代替采集和渔猎,成为主要生

9、产形式。而农业的不断发展 ,一方面使人类定居生活成为可能 ,村落随之出现, 储存粮食的陶器此时大量出现绝非偶然。另一方面 ,男人因为体力上的优势,逐渐成为生产的主导,父系氏族 公社应运而生。图证史1 .旧石器时代(距今200万年前至距今一万多年前) 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2)生产: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和采集,学会用火。(3)组织:原始人群是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组织形式,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母系氏 社。2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一万多年前至距今五千多年前)代表:仰韶文化:处于黄河中游,彩绘陶器,种植邕大汶口文化:处于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处于长江下游,种

10、植水埴,养蚕缥丝。(2)生产:使用磨制石器,原始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出现。(3)组织:母系氏族公社是基本的社会单位。氏族成员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3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五千多年前至距今四千多年前)(1)代表: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2)生产:生产力继续发展,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私有制已经产生。T龙山文化凄在鼻刎F释概念按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将人类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是1836年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提出的,后来被广泛引用。中国的石器时代基本上是原始社会,夏商周是中国的青铜时代,中国的铁器时代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3)组织:父系氏族公社出现,进

11、一步形成部落;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趋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朝着多元一体的方向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二、从部落到国家叫勤归纳原始社会的发展趋势(1)生产方式:从渔猎走向农耕。(2)生活方式:从迁徙走向定居。(3)组织方式:从农耕聚落走向政治实体。巧联系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在空间、时间上高度吻合 ,两者相互印证。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逐渐统一黄河流域,呈现出了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历史发展趋势。图证史轩辕黄帝像链史实世袭制“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史记夏本纪释概念二重证据法王国维是最早提出二重证据法的学者,即

12、纸上之材料(传世文献)与地下之新材料(考古发掘),相互印证,使某部分证明为信史。二重证据法被公认为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趣历史甲骨文的发现在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 (相当于校长)。有一次他发现一味 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着字,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人们将其命名为“甲骨文”。1 .三皇五帝的传说 (1)三皇时代: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重。五帝时代:实际身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华夏始祖: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禅让”制度:部落联盟首领由推举产生。(3)考古印证:考古学证明,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

13、邦国林立,史称“男生 时代,这些邦国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2 .夏朝的建立(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国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制度: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中央:设立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巧联系西周地方制度的进步夏商时期基本上没有打破部落组织 ,地方划分按照“从人主义”原则。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地方划分按照“从地主义”原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部落组织。图证史“国人暴动”地方:聚族而居,夏王除直接管辖夏部族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 实行间接统治。(3)考古印证: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三、商和西周1 .

14、商周时期的政治(1)商(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都城经多次迁移最终定都殷,即今河南安阳)国家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内外服制:内服一王畿地区一商王直接控制;外服一方国、部族一商王间接控制。政治影响: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2)西周(公元前1046年建立,定都镐京,即今陕西西安)分封制:授民授疆土 ;分封对象:王族子弟、功臣不口前朝贵族;等级序列:周天子 外诸侯一卿大夫一士。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以此确定家族等级、政治隶属。“国人暴动”与西周灭亡:“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残暴,引发“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公

15、元前771年,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iM海甲TJ '一史2 .商周时期的思想文化(1)文字:甲骨文,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文字。(2)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以礼器为大宗;贵族身份的象征。(3)思想:西周出现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3 .商周时期的经济 (1)农业: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井田制;生产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 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种类繁多。【课堂探究】环节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一多元一体的特征材料六大区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主要着眼于其间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 特征和发展道路。中原地区

16、是六大区系之一,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这 同以往在中华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形成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民族文化先是从这发展起来,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中原地区影响下才得以 发展的观点有所不同,从而对于在历史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 王朝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问题据材料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解读地图分区及文字,表明中国文明起源具有多元特征。突破了 “黄河一元中心论”,丰富了 “满天星斗说”。结论中华文明起源具有本土特点、多元一体的特点及由多元向一体汇聚的特 点。深化拓展史前史研究的主要资料和工具1 .实物资料:因为其高度的真实性,考古发

17、现是当今研究人类史前史的主要素材, 随着考古挖掘的发展,很多传说得到了印证。2 .古籍记载:撰写者距史前史较近,相对来说更加真实,但是,限于当时科技发展 的水平和主观目的,具记载存在偏颇,需要其他史料加以印证。3 .神话传说:神话传说是夹杂着个人想象的口 口相传的历史,其内容与真实的历 史相差甚远,但是,这些传说也基于一些真实发生的史实,是研究历史的素材之一 中国黄帝、尧舜禹的传说就是典型的一例。4 .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运用于史学研究,对于判定历史时间、分析历史发展及地理环境的变迁等都有巨大的帮助 ,成为研究史前史的重要工具。环节二 早期国家特征贵族政治,家国一体视角1西周分封

18、制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 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 日齐。子周公旦于曲阜,日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 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问题(1)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有哪些人?分封的目的是什么?(3)分封的影响有哪些?解读按照材料的顺序可以归纳出分封的对象为先王之后、功臣和王室贵族。分封的目的需要结合所学分析。分封的影响一方面需要观察地图中周王朝和封国 的位置,并结合所学从正反两个方面归纳。结论(1)受封的是先王之后、功臣和王室贵族。(2)从封国的位置看周王分封的主要目的是拱卫王畿、经略边疆

19、。(3)加强了西周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西周文化 形式的传播,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长远看不利于集权 易分裂。视角2神化王权材料二周人逐渐把商人的至上神上帝,转换为天,即把茫茫太空神化和抽象化, 而周王自称为天子,各邦的君主都可以说是上帝的儿子,周王是各邦诸侯的领袖, 是大宗,是天的元子,也就是嫡长子,所以是天子。天子可以直接向天祈祷,可以祭 天,而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这就摆脱了鬼对人的控制,抬高了人的地位。马克近世界文明史 问题 (4) 根据材料说明周朝政治与商朝政治的共同特征。(5) 根据材料指出, 周朝与商朝的政治相比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20、这种发展对周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读 第 (4) 问 , 将答案限制在了政治领域, 材料主要论述了天人的关系, 由此得出王权与神权的关系。第(5) 问 , “新发展”应突出人的作用的增强 , “影响”应从巩固统治的角度回答。 结论 (4) 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5) 新发展 : 摆脱了“鬼对人的控制”, 周王成为天下的大宗, 抬高了周王即周天子的地位。影响: 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 形成 “家国一体”的局面。2. 等级森严 : 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1、。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 很难逾越。3. 地方权力较大: 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 神权色彩浓厚: 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 稳定延续 : 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 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随堂训练】一、选择题1 .(2019 上海杨浦区模拟)可与墨子辞过记载“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 穴而处下 , 润湿伤民 , 故圣王作为宫室”相互印证的是 ()A.考古发现B.实物资料C.神话传说D.文献资料解析 :A 考古发现与文献相互印证。2 . 考古挖掘发现,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

22、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使用天然火B.采集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解析 :C 居住在房屋里、储藏粮食、饲养牲畜, 说明他们从事农业生产, 过着定居生活 , 属于新石器时代,C 项正确。“采集渔猎”“使用天然火”都是旧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A、B两项错误。铁犁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3 .(2019 上海奉贤区期中)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农耕文明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 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解析 :A 相传炎帝教人农耕, 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因此号称神农氏。黄帝教民养蚕缫丝。所以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 故选A。4. 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 , 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 , 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 联邦 或 邦联 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