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3章_第1页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3章_第2页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3章_第3页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3章_第4页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3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3-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最简单的电容器:用两金属板作电极,中间为某种介质,若忽略边缘效应时(Sd) (结构决定电容大小)其中:C 电容量(PF) S 极板间相互覆盖面积( ) D 极板间距离(cm) 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 真空的介电常数 (PF/cm) 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对于空气介质 上式也可写成: 由式可见,在 ,S,d三个参述中,保持两个固定,改变另一参数就可改变电容C值且为单值函数。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dsdSCr0r006 . 3100rr1r)(6 . 3PFdsCr2cmr 根据改变参数不同,电容传感器一般分三种类型一、变面积(一、

2、变面积(S S)型(多用于检测位移)型(多用于检测位移)A:角位移式电容传感器当动片有一角位移 时,覆盖面积S发生变化,电容C随之改变当 时 S:半圆面积当 时 电容 与角位移 呈线性关系。灵敏度 : 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0)(6 .30PFdsCr0)/1 (6 . 3)/1 (0CdsCr)(输入输出KC0CddCKB:线位移式电容传感器当 时 S:初始两板覆盖面积当 时 电容 与位移 呈线性关系灵敏度 对比上述两种电容传感器可得如下结论:增大C0可提高灵敏度(C0:初始电容); 或 变化不能太大,否则边缘效应会引起较大非线性误差。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dabdsCrr6 . 36 . 30)1

3、 (6 . 3)(0axCdxabCrXacdxdcKx00 x0 xxCxx二、变介电常数型(二、变介电常数型() 因为不同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同,若两极间介质发生变化,则电容C随之改变。这种传感器常用于检测液面高度,片状材料的厚度。A:如下图所示:在液体中放置2个同心圆柱状极板,检测液面变化。前提条件是该液体不导电,若液体导电则极板需要绝缘。讨论如下:设:1液体介质常数 ;气体介质常数 2该电容可视为两个电容器并联即 (C1与C2的分界处是液面处) 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1221CCCC1C2极板间两种介质厚度分别是d0(设为空气)和d1,则此传感器的电容等于两个电容C0和C1相串联,即:结论:当

4、 为空气,d1不变, 为待测时,即是介电常数测量仪;若介电常数 不变时,d1为待测时,即是厚度测量仪。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rdddC121021SC1C11011Flash三、变极板间距(三、变极板间距(d d)型)型 如下图所示:极板1固定,极板2随被测量变化而移动时,两极板间距d0变化,引起电容变化。C随d变化的函数关系为双曲线,如图示:设:动片未动时,间距为d0,初始电容为C0,若介质是空气 当间距减小 时,电容量变为(间距减小,电容增加)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1r006 . 3dSCd非线性灵敏度: md100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20dSdddCKr0max)41101(dx电容传感器实物:

5、3-2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一、等效电路:一、等效电路: 传感器与测量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测量系统。因此,在传感器与电路之间起连接作用的导线、接线柱、传感器自身导体部份的电参数都被加入到测量回路中,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测量的结果,它们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C:传感器电容; Rp:并联电阻,包括了电极间直流电阻和气隙中介质损耗的等效电阻(电容器内部的) L:串联电感,各连线端间总电感(外部的) Rs:串联电阻,即引线电阻,接线柱电阻,电极板电阻之和(外部与内部) 讨论如下: 对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讨论通常以阻抗形式表达,电路告知我们:电容和电感都是动态电路元件。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二

6、、测量电路二、测量电路 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值一般十分微小(几皮法至几十皮法),如此微小的电容值不便直接显示记录,也不便传输。所以须借助于测量电路将其转换为与之成比例的电压,电流式频率信号,下面介绍几种典型测量线路:一交流不平衡电桥: 图所示为交流不平衡电桥: 条件:Z1电容传感器阻抗 Z2、Z3、Z4固定值阻抗 E内阻为零的电源电压 下面讨论输出端开路的情况下,电桥的电压灵敏度K(均以复数形式表达)。电桥初始平衡条件为: 则输出: 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3241ZZZZ0431213ZZZZZZEUSC与书中公式差一符号,对交流电无影响。当Z1有一变化时,电桥失去平衡,其输出为Usc ;将平衡条件代

7、入得下式: 令: 为传感器阻抗相对变化值 为桥臂比(同一桥臂内) 为桥臂系数则上式改写成: 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EZZZZZZZZUsc)(433211EZZZZZZUsc221211)1 ()(1ZZ21/ ZZA222121)1 ()/1 (/AAZZZZKKEEAAUsc2)1 (jaeZZA2121ZZa 21结论:在E与 一定时,要使灵敏度尽量高;应满足:(1)桥臂初始阻抗模相等 ,即 ,以使 最大。(2)桥臂初始阻抗相角尽量大,即 尽量大,进一部提升 值如果 或 而 时,则 ,即输出与输入同相位 ,没有滞后;如果 , 时, ,这时电桥为谐振电桥,但桥臂元件必须是纯电感和纯电容组成。实

8、际上不可能。由图3-9b可知:对于不同的 值, 角随 变化。当 时 ; 时, 趋于最大值 ,并且 。只有 时, 值均为零。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电桥输出电压 与电源 之间总有相位差,即 ,只有当桥臂阻抗模相等 或 时,无论 为何值, 均为零。即输出电压 与电源电压 同相位。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1a1a00r21ZZ 1ak21k1a0180kra1a0rarmrmr0rSCUE0r21ZZ 0arSCUE参照书第52页图3-9 电桥的电压灵敏度曲线二二极管环形检波电路: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差 动ee环形检波稳幅放大器使0e提供输出恒压源恒流源差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电路如图示,它由A1,A2比较器,双稳态

9、触发器及电容充、放电回路组成,工作原理为:接通电源:某时刻双稳态触发器输出为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3-3 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第一节所讨论的传感器原理均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如温度,电场边缘效应,寄生与分布电容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它们对精度影响很大,严重时使传感器无法工作,因此在设计时应予考虑。一、温度对结构尺寸的影响:一、温度对结构尺寸的影响: 由于组成传感器各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传感器各结构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变化。通常 其中:Co传感器初始电容; 正常测量时电容的变化量; 温度变化产生的增量,是温度的函数,即 决定了温度误差的大小,讨论之:上一页下一页返

10、回tPOCCCCPCtC)(tfCttC 上式说明了温度误差与各结构参数及材料的关系,说明温度误差与传感器的零件形状、尺寸、大小及零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有关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设计的通常步骤:1选用温度系数低材料;2差动方式上一页下一页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返 回二二、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 平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是均匀分布的,这是理想情况,实际上在极板边缘处情况很复杂,有边缘效应,它对传感器的影响相当并联了个电容,引起传感器灵敏度下降和非线性增加。克服方法主要有:增大初始电容,增大面积,减小间距;加装等位环,把边缘效应拉出工作区。 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均匀电场绝缘材料三寄生与分布电容的

11、影响 存在问题:传感器电容值一般都很小,如果激励电源频率较低,则传感器容抗很大。就要求传感器绝缘电阻很高。影响传感器性能。这样就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影响。极板与周围元件甚至人体间产生电容联系,即寄生电容,对小容值传感器影响很大。 通常办法:采用静电屏蔽措施,将传感器电容和引线进行良好屏蔽与接地。增加初始值等。 采用屏蔽电缆同时又产生两个问题:1屏蔽线本身电容(分布电容、约几百皮法/米)很大,传感器的电容才几十皮法,与传感器电容形成并联,显著降低灵敏度。2分布电容由于电缆放置位置和形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这将造成传感器特性不稳定。 解决办法:采用电缆驱动技术,使电缆屏蔽层电位跟踪电容极板电位,要求二者

12、电位的幅值与相位均相同,以消除屏蔽线的分布电容影响。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线路一:采用1:1放大器 双层屏蔽线的内屏蔽层接1:1放大器的输出;1:1放大器的输入接芯线,即 点对地电位。使屏蔽层与 点同幅同相以消除分布电容。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运放输入电容与传感器电容并联,会引起很大相对误差。3-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由于采用了诸如上述等技术,成功解决了电容传感器存在的许多技术问题,使之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精确测量位移、厚度、角度、振动、力、压力、压差、流量、成分、液位等。一、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一、电容式差压变送器 典型结构见图所示:分二室结构和一室结构,其原理一样,下面以二室结构为例讨论。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 特点:1感压腔充满温度系数小,稳定性高的硅油密封,利用硅油的不可压缩性和不可流动性将压差传递给膜片;2为了获得良好的线性度,感压膜片采用张紧式结构;3变送器输出为标准电流信号,方便直观使用处理方便,常用二极管环形检波电路测量;4动态响应时间一般0.2-15S(不适合测动态量) 下面重点讨论球平面型变换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图3-20a): 传感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