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链子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介绍踢犍子,是中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犍子的起源与 发展,欢迎阅读!踢犍与蹴鞠同宗、同源,是蹴鞠的一个分支。据文物考证,蹴鞠 起源于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其原始形态为用脚在地面 蹭蹴石球相撞击。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 犍子,在古籍里又写作犍、子、踝。清人翟激通俗编卷三十一 “犍 子”条载:“吴氏字汇补:‘犍,抛足之戏具也。’ " 犍子分犍铭和犍羽两部分,犍铭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 犍羽多用翎毛
2、。燕京岁时记上说:“犍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 束以雕翎,缚以皮带。”犍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犍” 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 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 花式。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犍子形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 朝、隋、唐。宋朝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犍子有较详细的 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犍子,三四成群走踢, 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踢犍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 名物考据家认为踢犍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犍子 为“蹴鞠之遗事也”
3、。而“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日起战国之时” (史记;苏秦列传裴驱集解引刘向别录),如此说来,踢犍子 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 黄帝时代,史事渺远 不可求,说踢犍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 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 有些根据,但因踢犍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 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 仍属于传 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 与犍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犍还的确有点血缘关 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犍者的形象,照此推断,
4、踢 犍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 巧妙地踢犍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 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踝,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 日: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 躁就是犍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 脚上功夫。踢犍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犍子作为 一项练武的辅助功。唐宋时,踢犍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犍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 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hellip
5、; " 可知此时踢犍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 弄犍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犍子的人 多,还产生了以卖犍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 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 (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 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犍子、鹑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 “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明清时代,踢犍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 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犍子:“都门有专艺踢犍子者,手舞足 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 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犍”
6、条说:“今京 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 自弄,则犍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犍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 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 绘的踢犍图,画家也把踢犍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 间风俗百图里的踢犍图,就是现存的一幅。踢犍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犍者男女老少都有。尤 其清代妇女踢犍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 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 的踢犍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
7、着, 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威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犍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 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 转,簸尽墙阴一线 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 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 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 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 犍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犍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 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犍子,她的侄子唐海 α回 忆
8、瑾妃踢犍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 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犍子玩。 踢犍时瑾妃要 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 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犍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犍子再接着踢。姑母踢犍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 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犍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 宫女们在旁边喝彩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 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 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犍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
9、岁时” 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犍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 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犍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 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参 参。杨柳死,踢犍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 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犍场。” 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犍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 有“踢犍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犍,人人会踢。一到新年, 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犍,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 十五有踢犍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 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
10、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 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犍子活动,使元宵佳节 锦上添花。虽然踢犍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 , 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汉族民间,所以获 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现代犍类运动的诞生和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中期,包括犍球和花 样踢犍两个项目。现代犍类运动从初兴就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 极倡导和大力支持。v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犍类运动得到迅速普及,广泛开展 于工厂、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当中。随着犍类运动的蓬勃兴旺,全国 和地方性犍球组织相继成立。踢犍子;;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夏
11、传寿首先,犍子制作简便。只需用一小块布 ,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 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 ;再在未剪 开的鹅毛管子上端里 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鸡毛最好是雄鸡的,又长又好看,也好踢些。商店里或地摊上有现成的犍子卖,不过,其 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弹性大,踢重了稳定性差。其次,活动便于开展。它对场地要求不高,只需一小块比较平坦 的空地,五六平方米,三四平方米均可,越是技艺高的对场地要求越 宽。本人只需一平方米甚或站在板凳上,也能踢上好几十下。再其次,踢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比次数,也可以比连踢的时间,还可以比踢的花样……。这里着重介
12、绍几种常见的踢法;一、单纯比踢的技术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踢。着地的脚可以移动,也可以不准移动 (俗称“定桩”);踢的脚可以着地,也可以不着地(俗称“悬”,比赛正 式开始前,常用此法定参赛人员出场次序。)参加者可以依次轮换踢, 连续踢得多者或先完成任务者为胜方。也可以“加宝塔”,即第一人 踢一下,第二人踢两下……依此类推,周而复始,直往 上加,到其中一人踢“死”为止。“死者”可向“生者” “抛毛”,即 将犍子用手抛给人家踢,直到人家没踢到或你接到踢来的犍子为止。 比赛再重新开始。二、兼比踢的花样最常见的是“打跳”,即犍子一抛,双脚同时跳起,用一只脚踢
13、它。可以连续跳,也可以跳了踢,踢了跳。还有“打偷”,即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从背后“偷偷”去踢;“打环”,双脚跳起,一只腿弯 曲起来,另一只脚踢;“打翘”,双脚跳起,一只腿向前伸直,另一只 腿踢;“打剪”,双脚跳起,两腿向前作剪剪子动作,用其中一只脚踢 犍子。止匕外,还可以故意用反脚踢,(注意:有人是左撇子,右脚则 是反脚),或双脚轮换踢……最后,介绍两种儿歌伴唱踢法。1、里和,外拐,飘洋,过海吟唱八个字,依次踢八下。其中唱“里、外、飘、洋、过"五个 音节时用正脚各踢一下,唱“和”时用反脚向内踢一下,唱“拐”时 用反脚向外踢一下,唱“海”时打
14、一个跳。循环反复,看谁踢得多。2、一锅底,二锅盖,三酒盅,四牙筷,五钉锤,六烧卖,七兰 花,八把抓,九上脸,十打花唱一句,踢一下,做一个动作。让踢起的犍子依次落在:一、伸 直的手心里二、伸直的手背上;三、五指窝成的“酒盅”里;四、伸直 的两指(中、食)上;五、握紧的拳头上;六、撮起的手掌中;七、手指有 曲有伸的“兰花瓣”上八、抓取的手心中;九、仰着的脸颊上;十、跳 起的一脚上。也是踢得多者为胜利者。辞海上说,踢犍子”对活动关节,加强韧带、发展灵敏和平 衡有良好的作用”。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来玩一玩,更欢迎男女爱好者 来找笔者切磋切磋。犍子的主要种类花犍第一种是我们常见的传统花犍。花犍的高度一般在1
15、2公分左右, 多用火鸡毛或雕翎做犍身,塑料片做底座。因此,看起来更美观一些, 踢起来弹性也很好。犍子起落的速度,也没有太多限制,踢起来后上 下翻飞,花样动作全凭自己掌控,没有特别高难度的动作,所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第二种是大犍子,这种犍子的犍身多用鹅毛制成,橡胶做底座, 高约17-18公分左右。与传统花犍不同的是,大犍子比较重,要求 技巧性相对较强。如果是单人踢,就有 100多种动作。但在大众健 身运动中,大犍子更适合多人一起运动,大家你踢一脚,我踢一脚, 力度较大,但动作简单,既能锻炼腿部力量,又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犍球还有一种犍子叫犍球,跟大犍子很像。犍球是用四根羽毛和橡胶 底座制成的,
16、羽毛多为鹅毛。犍球踢起来有隔网,像打羽毛球似的, 一边踢过网后,另一边的人接住再踢过来。犍球竞技性较强,多用于 比赛和竞技场上使用,可以是一对一比赛,也可以是二对二、三对三 的比赛。另外,随着踢犍运动的发展,还有一些犍子踢起来会发出音 乐,还会发光,运动过程中增加了大家的乐趣。犍子的主要运动比赛在设计犍球比赛时曾有原则为"羽毛球场地、排球规则、 足球动作",但在实际诞生后,最后一条并未落实,其基本动作酷似诞生于1964年的、流行于东南亚的藤球。 从发球、主要攻防动作和集体项目设定方面都与藤球十分接近。例如在进攻动作方面,犍球的两种主要进攻动作 "高腿踏犍" 和"外摆脚背倒勾攻球",就是藤球在上世纪60年代盛 行的进攻动作。在防守动作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船用电加热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水利工程款抵还住宅房款执行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素食餐厅转让及素食文化推广合同
- 2025年度租赁房屋承租方精装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老年人赡养赡养金及社区养老支持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缓冲葫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矿业权转让与资源整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土方工程居间管理与协调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纯棉布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电网工程款代付及进度管理合同
-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Topic Talk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 醛固酮增多症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概述
- 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 2025届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提高农作物产量
- 第6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必考题
- 2024年时政试题库(夺分金卷)
- 2024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工程项目移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