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的研究(可编辑)_第1页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的研究(可编辑)_第2页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的研究(可编辑)_第3页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的研究(可编辑)_第4页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的研究(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的研究 单位代码 10475 学号 3 分类号 G40-054硕 士 学 位 论 文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研 究 学科、专业 : 教育经济与管理研 究 方 向 : 教育管理申请学位类 别 : 管理硕士申请人 : 王亚君指 导 教 师 : 王星霞 副教授 二?一三 年 六 月The Research on Guarantee of Special Group Right to Education in Compulsory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

2、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 ArtsBy Wang Yajun Supervisor: Prof.Wang Xingxia Jun, 2013 II I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颁布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后,特殊教育得到了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的真实状况不仅是制定有关政策和法律的起点, 更加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权状况的重要标志 。 本文以权利现实的角度去研究特殊群体受

3、教育权, 并在借 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特殊群体 受教育权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 分为三大部分: 受教育权的意识状况、 受教育权的实际享有状况和受教育权 的救济状况。 本文便是以这个 为指标, 从而对一个社会发展水平和 经济都处于一般程度的市区去 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特殊群体与普通群体的对比调查发现, 在受教育权的意识、 受教育权的实际享有以及受教育权的救济等方面, 特殊群体的现状远远落后于普通群体。 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而且师资力量 分配不均衡, 再加上 特殊群体自身因素 , 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教育立法不完善和 救济途径不明确等原因, 特殊群体 受教育权的现状

4、令人担忧 。 突出表现在法律保障落实不到位、 特殊教育学校不能满足特殊群体学习需要以及“随班就读”实际开展效果不佳这一系列问题。 目前, 特殊群体受教育权难以得 到保障的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造成他们权利受损的原因很多, 有法律 因素、 经济因素、 教师因素、 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只 有从分析原因着手,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特殊群体 的受教育权 利。 关 键词 : 特殊群体,受 教育权 ,权利保障I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stage by special group education ri

5、ghts guarantee in compulsory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especially in promulgated the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planning outline later, special education got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real sit

6、uation of special group right to education in compulsory is not only the beginning of making related policies and laws, more reflects a country and regional social civilization degree and an important symbol of human rights.The thesis researches into special group right to education from the angle o

7、f actual right.Due to the absence of the appraisement index system of special group right to education ,I construct an appraisement index system of special group right to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othersstudies .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hich are the situation of special group right a

8、waremess to education ,the situation of thee actually enjoyment of right to educ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remedy for right to education .By this index system ,the author conducts an investigation into a middle-1evel cityThrough the special group and ordinary group contrast, the survey found co

9、nsciousness education, educational and practical enjoy education relief, etc.,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pecial group far behind ordinary group. Investigate its reason, mainly due to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nd teachers strength distribution imbalance, plus special group

10、own factors, their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education legislation is not perfect and relief way is not clear, and other factors, the special group of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is worrying. The representations of such situation shows in the following respects: some special groups rights could no

11、t get the legal protection; the school could not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III of the special students; the effect of practicing the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 project is not good; and etc At present, the special group right to education is difficult to get the situation of the guarantee of has attra

12、cted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ir right infringed ,such as family factors, economic factors, policy factors, individu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and so on .Only do we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hrough joint effort of the who1e society ,special group

13、 right to education can be guaranteed . KEY WORDS :special group ,right to education ,guarantee of rightsIV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III 目 录. V 1.导论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核心概念 2 1.4 文献综述 7 1.5 研究方法13 1.6 研究思路16 2.我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及 政策发展历程 17 2.1 我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 利保障的理论基础. 17 2.2 我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政策的发展历程 17 3.

14、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现状 调查 ?以C 市为例25 3.1 调查设计25 . 25 3.2 调查结果34 4.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问题 及原因分析51 4.1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51 “随班就读”实际开展效果欠佳52 4.2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53 “随班就读”的质量较低 54 5.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的对 策建议 59 5.1 制定特殊教育法,加大执法力度 59 5.2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多方融合资金. 61 5.3 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62 5.4 提高特殊群体“随班就读”的质量. 64

15、. 66 6.结论与讨论. 69 6.1 主要研究结论. 69 6.2 研究贡献和创新69 6.3 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的可能性70 参考文献 71 附 录 75VI1 .导论 1 .导 论 1 .1 选题背 景 在当今社会, 教育已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但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还是公民权利保护的重要内容。 早 在 1994 年“世界特 殊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全纳教育”对我国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是一种 崭新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 所传递出的是没有歧视、没有分类、 没有排斥的教育思想。 这一教育思

16、想一经传播就得全民的认同并且成为特殊群体教育的核心价值文化 。 这些年来, 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有了明 显的进步, 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保障问题更逐渐 成为我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 中,专门提出要 “ 关 心 特 殊 教 育 ” 。 报 告 中 指 出 我 国 特 殊 群 体 的 人 口 在 逐 年 上 升 , 截 止 到2006 年已达到 8296 万 人。 在报告中专门提到了特殊群体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 这一教育阶段不仅要使流动儿童、 贫困儿童、 农村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基本保障, 更应该把特殊群体教育列入其中, 重点关注他们的教育问题, 使其与我国社

17、会经济 发展的总体水平相适应,实现 特殊群体通过教育更好地融入社会的目标。 2010 年2 月28 日颁布 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对特殊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提出要关心和支持特殊群体, 各级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特殊教育, 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列入议事日 程,以保障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2012 年召开的十八大中 , 首次将 “科 学发展观” 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必定要坚持人才发展战略, 才能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8、。 特殊教育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一部分。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指国家的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如果大量的特殊群体失辍学不但阻碍国 家经济的发展, 也阻碍人口资源的发展和协调 。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 落 实到教育中只有让特殊群体和普通群体得到共同发展, 才能推动国家各方面协调发展 。 目前我国政府已把特殊群体教育 置于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 特殊教育事业1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研究 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在实践过程中仍 存在着一些问题, 实质平等的目标远未实现, 他们在实践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困境, 由于他们自身的经济、 观念、 家庭等内在原因,

19、加之国家的教育理念、 法律制度、 教育政策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许多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仍得不到保障。 1 .2 研究意 义 1 .2 .1 理论意 义 随着 时代的进步, 当今的国际竞争已不单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 更进一步来讲, 就是开发人力资源已被提到了 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接受教育不仅是每一位公民的最基本权利, 也是每一位公民快速成长、 有效提高个人与 家庭生活条件、获得人力资本投资收 益的最便利方式, 也是家庭和个人投资收益率最高的方式。 教育也就变成 了改进社会结构、 减少贫富差距 的有效方式。 受教育权在促进人的自我实 现和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发展对

20、个人的全部要求,推动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是提高特殊群体地位, 实现人人 平等, 充分开发特殊群体人力资源的基础。 只有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展, 才能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 也不会成为国家的负担和累赘。 再者, 特殊群体的受 教育权利保护有利于增强我们对特殊群体受教育权 的维护 意识。 促进特殊群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而保障特殊群体的发展权、 受保护权、 参与权、 生存权等基本权利, 这些同样是公民和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深入了解我国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与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之间存在的关系, 更利于 我 们 分 析 特 殊 群 体 受 教 育 权 利 保 障 存

21、 在 问 题 的 根 本原因, 寻 找 解 决 问 题 的 方 法 和 路径。 1 .2 .2 实践意义 只有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 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才有可能享有真正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也就是说, 他们才可能通过应有的学习来发展其个性、 才智和身心能力, 以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差 异, 特殊群体大都具有观念落后、 文化素质低、 缺少 社会竞争力 、 缺乏知识和技能 等特征。 这些因素本来就是他们的弱势 所在, 如果他们再无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更会加剧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影响,导致恶性循环。2 1 .导论 因此, 保障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22、国家和政府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 特殊群体才能脱离贫困, 改进生活条件、 提高生存质量, 减少家庭负担; 才能提升自我发展和生存的能力; 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和劳动权益; 才能以平等的姿态去参与社会各项活动, 提升社会地位, 实现平等参与、 目标共 享, 实现回归社会、 融进社会, 缩小和普通群体的差距; 才能共享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只有一个 公平、 公正的社会 才能够给特殊群体提供向上流动的渠道, 当特殊群体 拥有更改命运的时机 时, 他们才会对将来抱有信心和希望。 但目前的教育中还 存在着许多对特殊群体不利的因素。 本论文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关注特殊群体, 提出 国家法律、 教育政策、 思

23、想意识、 经费投入等这些方面存在的因 素 导 致 特 殊 群 体 与 普 通 体 之 间 存 在 的 差 异 , 以 便 为 特 殊 群 体 营 造 一 个 更 加 平 等 的 环境。 更希望政府在 今后进行各项改革决定的时候, 不要把重心只放在 改革的效率或 是对普通群体的利益 上, 更要 多关注特殊群体的利益。 政府应该提供 给每一位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障每一位公民 的受教育权利。这便是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1 .3 核心概 念 1 .3 .1 特殊群 体与普通群体相比, 特殊群体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这个 “特殊” 也是相对1于 “普通” 、 “正常” 来说的, 不属于正常范围

24、之内。 对于特殊群体这一概念, 不同学者给予不同的解释, 有些 学者认为, 特殊群体是个别差异存在的必然产物,是个别差异的结果。 或者说, 一些个别差异达到某一 标准的群体 就是特殊群体, 是在某些心理、 生理指标上达到某一标准的群体。 即所谓的特殊群体是 指身心发展方面与普通群体存在很大不同 、 在非正常范围之内的群体, 或者说, 是指和教育紧密相连的身心的某些指标不正常或在非常态的群体。 显而易见 , 以上特殊群体的定义都是以统计学 角度 出发的, 它的指标是相对的,是以全部群体为 尺度来进行评价 的定义。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的 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中的特殊群体,因此 ,特殊群体具体 定 义

25、 为 受社会、 家庭 、 自身 、 学校因素的影 响, 心理、 能力、 生理 、 行为等方面不同于普通学生的那部分学生, 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的非正常 群体。 以不同角度、 不同方位划分, 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 目前, 有关这一教育阶段特殊 群体的分类各自有各自的意见, 还不存在一致的标准。 通过 梳理分析以往有关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 在本文1朴永馨. 特殊教育概论M. 北 京:华夏出版社.1999 :8 3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研究 中从生理、 心理、 资质、 家庭状况这些方面划分, 可以 较全面地涵盖义务教育阶段 中特殊群体的种类。 以 生理角度划分, 义务教育阶段中特殊

26、群体可分成身体功能异常学生与身体残疾学生两种 类型。 这两类是由于天生或是后天因素影响造成的身体功能异常或是身体有残疾的学生。 一般情况下, 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指的 “特殊群体” 就是这两类, 他们 是传统 “特殊学校”实施特殊教育的对象。 以家庭状况划分, 可将义务教育阶段 中特殊群体 划分为贫困生、 缺陷家庭学生 、 留守学生 。 第一, 贫困生。 贫困生 指的是难以支付在校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这些学生的家庭平均收入比学校所在地市区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还要低 。 贫困生不 但要面对生活上带来的困境, 还要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 思想上背负着沉重包袱。 第二 ,缺陷家庭 学生。 这

27、一类型指的是生活在有缺陷家庭的学生, 所谓缺陷 家庭 就是指家庭关系或是家庭实体存在缺陷 及在对待儿女教育层面存在 缺陷的家庭,大致包含重建家庭、父母关系不和家庭、 离异家庭、 单亲家庭、 环 境不良家庭、 收养家庭 等。 第三, 留守学生。 这类学生 是指父母一方或 是双方在外长期经商、 打工或 是做其它事情, 而 自己刚留在户籍所在地一人生活或是和长辈、 亲属及他人一起生活的学生。 在我国, 这类学生 是由于经济迅速发展, 大批的农村剩 余劳动力 转向城镇 所产生的特殊群体。 全国妇联20071年2月27日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 以学习能力划分, 义务教育阶段 中

28、特殊群体可 分为资优生、 学优生、 学业困难学生三类。 第一, 资优生, 也就是所谓的 天才。 “天才” 是指在一定方面有才华、 有天赋 的学生, 这其中有很大的遗传和先天 因素。 从古至今 , 这类学生都是层出不穷的。 由于他们天生聪颖, 一路走来都是一帆风顺的, 常被同龄 人、 老师和社会奉为榜样。 资优生大都一路畅通无阻,被老师、同龄人、社会和媒体奉为楷模。 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多数资优生的身心、 道德和智慧并 没有得到同步发展, 还存在很多心理问题。 这些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 内心非常焦虑、 脆弱和 不安, 心理转换程度也不强, 存在心理抗挫力弱、 团队意识差、 缺乏责任心、 不热

29、衷公益活动等问题。2009年, 上海市教委在上海国2际会议中心主办的 “上海教育论坛” 首次把 资优生列入了特殊教育的对象 。 因此, 这类学生也该当作为一类特殊群体, 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帮助。 第二 , 学优生。 这类学生是指成绩优秀、学习刻苦 的学生。 由于成绩优秀, 使他们总是受到称赞和恩宠。 在这1崔华. 未成年学生中特殊群体 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黑龙 江:黑龙江科技学院,20102崔华. 未成年学生中特殊群体 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黑龙 江:黑龙江科技学院,2010 4 1 .导论 层层荣耀下, 一 些学优生变得冷眼待人、 心理孤傲、 自视过高、 心理极脆弱 、 承担和忍受

30、挫折的能力变弱 , 渐渐成为特殊群体的一类 。 第三 , 学业困难学生。 这类 学生是指由于客观或是主观因素导致学业达不到国家和学校所定标准的学生, 包括非智力型和 智力型学业困难学生两种。 这里 的学业困难学生 指的是非智力型学业困难学生, 主要 分为基础比较差型、基础差且主观不努力型和厌学型三种。 以心理健康状况划分, 可以将义务教育阶段 中特殊群体 划分为心理有疾病学生和 心理有障 碍学生两种。 心理也叫做 “ 精神现象、 内心活动” , 是知、 情、 意三方面 的统一,包括智力 和非智力两项因素 。 评判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主要看以下两点 : 一是个人是否存在或多大程度上存在心理疾

31、病 和心理障碍; 二是各方面 心理是否呈现积极发展的1状态。 从此可以得出总结 , 心理不健康即变态或心理病态包含两种: 重度的心理疾病和轻度的心理障碍 。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 对特殊群体的认识各 不相同,对其也有多 种分类方法。有的将其定义为损伤,有的将其定义为活动受限,有的将其定义为参与局限性。本文所研究的特殊群体主要是以身体和智力这两个视角来看,指义务教育阶段 智力, 感 知或者 身 体 受 到 损害 的 这 部 分 人 群 。 1 .3 .2 受教育权 利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们也 逐渐提高 了对自身权利的关注, 每 国宪法中 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渐渐变成 各界学者研究关注的对象,

32、 其中也包括公民的受教育权 利。 由于学者们 逐 渐 深 入 研 究 受 教 育 权 利 , 导 致 社 会 各 界 人 士 都 纷 纷 关 注 起 公 民 的 这 一 基 本 权利。 众多学者对受教育权利所做出的概念都是以自己所研究的角度来界定的, 所以有关受教育权利的概念并不统一, 观点颇多, 侧重点也并不一样。 可以说, 关于这一概念是众说纷纭。 通过整理和归纳之后,主要有下面四种观点: 第一种, 是这项权利的主体者 在实现这项权利的时候, 采取的是什么渠道。 这个所谓的渠道, 就是指学生在上学期间, 是上的什么学校, 或是不是正规学校, 是别的什么2教育机构, 通过这些渠道, 让自己获

33、取知识, 使自身得以全面进步的权利。 在第二种观点, 则主要从国家的角度来说, 公民要想实现这项权利, 国家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国家1徐厚道. 心理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692李步云 .宪法比较研究M. 北 京:法律 出版社.1998 :543 5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研究 直接决定着人们这项权利能不能平等得以实现。 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方面是国家消极不去阻碍 的义务, 其实这就是公民的自由权。 第三种观点是以国家对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所要尽的义务的反面来论述的, 这个观点不再说国家消极不去阻碍的义务, 而是积极主动的义务 ,就是国家要尽全力去保障特殊

34、群体的这项权利,而这也变成了社会的权利。最后一种观点是以公民的权利这一角度来界定的, 比如张维平教授这样认为: 这项权利指的是一国的公民依照法律所规定的, 可以去享有关于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 享有关于1技能方面的教育及其领域的教育权利。从权利的属性来看,受教育权利应包括如下内容: 这项权利有自由选择的属性, 所说的自由选择就是任何人不能去打扰和阻碍, 权利的主体可以根据自己所想所要的去自由选择, 包括在入学前, 想要在哪所学校就读,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就读, 想要接受怎样的内容待这些方面, 还有在教育的过程中, 喜欢什么样的教师, 喜欢什么样的教课方式, 这些方面都是可以由教育主体自行选择的,

35、不能被强迫或是硬逼,即便是自己的家人和亲戚都不行,这项权利就是专门为他们而定的,只有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才能很好的去享有去接受, 才可以得出好的结果,将来毕业后才不会去埋怨和后悔,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 学生在接受这项权利时可以有自己的要求, 这是法律所规定的, 即然他们可以自己去选择, 那么自然可以提出合理的要求, 不但可以向自己的父母, 还可以向社会和国家提,在学校接受教育时自然也可以向学校提出,这是符 合规定,是他们所拥有的权利。比如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如果有人欺负或威胁到他们的受教育权, 或是损害到他们的这项权利, 他们是可以通过法律渠道去解决的。 他们在接受教育的

36、过程中, 享有的受教育权都是人人平等的, 不有特例不有例, 都是 相同 , 当然, 如果有特殊群体存在时, 这些特殊群体有权利去要求 得到不不同的受教育,同这 是法律的法律所规定的合法权利。当这两 种权利不能得到合法保证时,他们都可以通过法律 途径去保证他们的这项权利 。 通过 享有受教育权, 学习知识, 为今后的生活带来有利影响,这就是一种福利属性,这也是法律所规定享有的,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要遵守,学校和社会更要遵守,这样才能保障这项权利的顺利实施, 才能让人们在接受完这项权利后,在今后的工作和工资方面带来提高 。本文认为, 受教育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获得受教育机会并进入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1张维

37、平. 教育法学基础M. 沈 阳:辽宁大 学出版社.1994 :236 6 1 .导论 设施学习, 最终获得受教育福利并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权利。 本文所指的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就是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 1 .3 .3 受教育权 利保障 权利保障一般来讲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实现权利时的无阻性保障, 二是指实现权利出现阻碍时的司法救济性保障。 无阻性 的保障还包括两个含义, 一方面是 公民必须依靠国家的 帮助行为去实现权利 ,表现在国家不单为公民实现权利提供物质层面的帮助,还为公民顺利实现权利提供社会层面的保障; 另 一方面是保障权利人的权利处于权利人的合乎法律规范的意志支配之下, 权利或被

38、转让或被行使或被放弃, 权利人之外的任何其他义务人都不得干预或阻止。 司法救济性保障, 除了指司法审判保障外, 还包含 行政1司法救济保障。 也就是说, “权利保障 该有狭 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权利保障 指的是在公民权利还没有被破坏或被侵犯前就存在的的制度保障或各种措施。 广义的权利保障 不2但包括狭义的含义 外, 还包括 当公民 权利遭到破坏或侵犯后而存有 的权利救济。 ” 通常来讲, 个人受教育权 利保障程度大致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个人的智力水平, 二是支撑个人的家庭经济情 况,三是个人所处的社会。个人的智力水平 不容易因外部而改变,因为它具有原生性。 家庭经济情 况是国家应当赋予的

39、最低保障, 不该成为个人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阻碍。 社会环境则 依靠于每位公民的齐心协力, 而关键是由 国家、 政府所构建的制度体系 所决定的。 因此, 受教育权关系到教育活动的各方各面, 是一种 全方位的保障。 法律保护是受教育权利最基本的保障。 法律通过教育的立法、 执法以及司法等环节来保障受教育权利的顺利实 现。 不但要让国 家大力兴办教育, 使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能平等的接受受教育机会; 而且重要的是要保障每一位社会公民的受教育权利都能得到顺利实现, 这便是实施保障所要达到的目的。 其实 , 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受教育权实现的条件 ,即从权利主体与 义 务 主 体 来 进行 分 析 。 受 教

40、育 权 的 这 两 方 面 主 体 并 不 是 一 个 简 单 的 问题, 文 中所研究 的受教育权 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 中学生的 受教育权, 而这一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既是权利, 又是义务。 新出台的 义务教育法 在 第4条清楚的规定: 所有人,不管什么情况什么地位, 都有平等接受受教育权的责任和义务, 这意味着权利和义务是复合的, 同样意味 着决不能放弃儿童、 少年的受教育权, 并且其本位是权利。 根本目的1范进学. 论权利的制度保障J. 法学杂志.1996 :62杨学福. 权利哲学研究导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62 7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研究 是为了受教

41、育权利设置必要的、 明确的、 必须行使的机制, 来保障权利真正实现。 与此同时, 也明确了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所有适龄儿童、 少年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权利主体。 根据 义务教育法 的第五条可以看出, 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利的义务主体是家庭、 学校、 社会和国家。 其中, 国家是最重要的主体, 即各级的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由此可见,要实现受教育权利需要多重的义务主体在同一时间履行特定义务为此保障。1所以, 由各个义务的主体履行特定义务就是保障受教育权的实现条件 。 由于城 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的存在, 不可能人人都平等的享有到受教育权, 更何况是特殊群体, 他们更不懂得去自由争取。 因此, 对于有着

42、过于复杂的受教育权利保障体系来说, 单一的一个衡量角度的确有些太过简单。 所以我们应多考虑几方面整合而成的复合义务的主体。 这个2衡量角度主要包含 : 国家的保护。 作为一种权利机构 和社会政治组织的国家, 是决定整个政治生活的最基本要素。 国家 为保障儿童和少年的受教育权顺利实现通常是采取给政府与相关权利机关设定责任和义务的方式。 首先, 国家作为这项权利的重要义务主体, 它必须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才能实现这些责任和义 务。 法律的规定 还体现在国际法和国内法这两个层面上。 通过签署、 批准或 是参加有关受教育权的国际公约及接受 世界人权宣言 与 一系列有关 这项权利的国际会议所发表的 行动纲

43、领和宣言, 我国接受了保障受教育权的国家标准、 承担了在国内通过施行国际法文件保护受教育权的义务, 而且我国现有的法律 从制度和外在物 等方面对国家必须承担的义务做出了规定 。 家 庭 的 保 护 。 儿童 和 少年 的 受 教 育 权 顺 利 实 现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个 重 要 主 体 就 是 其 父母, 他们在未成年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我国 宪法 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第49条指出: “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 年子女的义务。 ” 义务 教育法 和 教育法 等 对此也作了更明确 的规定。 父母所拥有的教育权利是借于监护责任而获得的 , 关系到儿女教育的所有 领域。 他们

44、起到正确导向的作用,有效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使儿女的身心都能得到 健康成长。 学校的保护。 在义务教育阶段, 儿童和少年除了家庭之外, 最常待的地方便是学校。学校的职能不仅是教授他们 文化知识, 还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学校和 教师 间接或直接地接受 国家及父母的委托, 作为具体运作者 , 为儿童和少年积极 实现其受教育权提供 帮助和指导, 这是其他主体决不能做到的。 从法律法规 到实际运作, 学校和 教师都是保障1郝铁川. 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J中国社会科学,2002 (5 )2杨庆祥,路建. 对未成年人权 利保障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社 会科学,2004 (4 ) 8 1 .导论 儿童和少

45、年 受教育权实现的 一个重要主体。 有关学校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的 义务教育实施细则 和义务教育法 都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社会的保护。 社会在儿童、 少年受教育权实现中也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虽然他们接受教育的场所大多是在学校和家庭, 与社会的接触还不多, 但是社会与他们的学习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 假如缺少了社会的保护, 他们的受教育权也很难实现 。 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四章中就专门规定了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它要求全社会树立良好的作风, 要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应得到保护、 尊重 和教育, 并且国家 应 鼓 励 社 会 团 体 、 企 事 业 组 织 及 其 他

46、组 织 和 个 人 , 开 办 多 种 形 式 的 社 会 活动 , 关 键 在 于 举 办 的 这 些 活 动 都 要 有 利 于 未 成 年 人 的 积 极 健 康 成 长 。 更 重 要 的 是 ,它还要求 各级 的 人民政府 都 应保障 儿童和少年的 受教育权利,并 对流动人口 、残疾 家 庭 和 家 庭 有 困 难 的 未 成 年 人 采取 相应 措施 ,以 保障 他 们 可 以 接 受 到 义 务 教 育 。 司法的保护。 通过法律形式 , 权利被 认可或确认 , 这只是一种口头宣示。 是否 在现实中享有到法律或宪法规定的权利, 还得经过实际验证。 “有权利就有救济” , 因此司法

47、保障在各项 权利保障和法律救济措施中, 变 为受教育权 利的最后一道屏障。 当 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社会、 学校或国家的侵犯时, 公民有权利制止这种侵犯行为, 且有权获得1救济和补偿 , 这便是司法保障的特殊性所在。 依据国际和国内 相关法律规定,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 法院 都不能把 “打击” 的重点 放在未成年人犯罪上, 而应作为一种 特殊教育的对象,体现 出司法对未成年人 权利的特殊保护。 本文所关注的就是义务教育阶段 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以什么来保障、 并且在现实中是否得以保障的 问题。 1 .4 文献综 述 1 .4 .1 国内研究 综述 (1) 关于特 殊群 体教育 的研 究 国内学者赵

48、传春在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研究 中分析了 在大学中存在的特殊群体, 他们是处于不利的地位, 学校一定要加大关注这些群体, 因为他们在现实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受到伤害, 为怕他们胡思乱想, 一定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保证他们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这样做更有利于学校本身的发展。 且以包容性的视1黄柳英. 民族乡散杂居少数民 族儿童受教育权利保障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 ,2007 9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保障研究 角出发, 一定要对待所有人都公平, 不要重普通群体轻特殊群体, 让他们都接受到平等1的教育, 获取同等的知识。 学者边峰在 大学 生特殊群体教育浅析 中关注的

49、是高校学生中的 “特殊群体” , 他是以这些特殊群体产生的根源、 特点、 类型及其怎样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政治思想教育, 以便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团结, 为国 家社会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这些角度来讨论的。 以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来写, 分 析了不同特殊群体的特征 并且针2对各种特点提出了相对的教育方法。 学者温锡敏、 朱书卉在 民办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 中 所指的特殊群体是在民办高校内存在的就 业困难的学生、 经济贫困 的学生和学业困难 的学生等这部分群体 , 他们在逐步增加, 应把对这群人的保护和教育列成高校思想教育的重 点。 在文章 中, 对这部分群体的特征进行了 深入的分析, 并 提出了有效的

50、3对策和建议 。 学者陈运生在 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 中认为在 大学中, 大多数教 师都偏重于关注正常群体的变化, 去研究他们之中存在哪些同样的问题, 然后再去一一解决, 可是他们却忽视了另外一种群体, 就是特殊群体, 他们也是存在的, 他们也是需要关注和关心的, 他们存在问题更多, 却无人帮助解决和开导, 这些都是教师在今后要注4意的。 文中对高校特殊群体的有利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学者高松元在 转型时期我国特殊群体受教育权保护的初步研究 中所指的特殊群体, 是由于社会因素或是身身因素而处于不好地位的那些社会群体。 在社会转型期, 他们就形成了部分特殊群体, 例如爱滋病患者、 农民工, 由于没有得到过多的教育, 使他们处于在特别不利的境遇。 而如今作 为和谐社会, 其迫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