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规划概况1.1 区位及规划范围崇州花果山旅游度假区位于邛崃山脉无根山边缘,成都崇州市公议乡境内,成温邛高速公路和川西旅游环线交汇处,S106从基地西侧经过,交通十分便捷。东与元通镇毗邻、南与道明镇接壤、西与大邑青霞相连、北与怀远镇为邻。距崇州市区12公里,距离成都48公里,处于成都市30分钟交通圈内,区位优势明显。本次规划范围是崇州市怀华路以南、重庆路以北,花果山路以西的花果山及万亩果园区,规划区内主要有公议乡的花果山村、天冬堰村、林秀村、怀远镇龙潭社区、元通镇禹王社区、四川省果树良种繁殖站、崇州市园艺市场等。规划用地约19.3平方公里(28950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5337.15亩
2、。1.2 规划背景按照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崇州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建设“西部轻工名城、田园宜居之都、山地旅游高地”的总体发展战略,提出崇州要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先行者的发展目标。崇州花果山地区是展现崇州市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窗口,是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及展现现代田园养生生活方式的理想场所。编制崇州花果山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能够进一步提高崇州花果山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提升地区效益附加值,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有效地发挥土地使用价值。1.3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4)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5) 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总导则(2010);(6)成都市总体规划(2003-2020);(7)崇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8)崇州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与技术规定(2006)(9)崇州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与技术规定(2006)(10)公议乡城镇总体规划;(11)国家旅游度假区评审标准。1.4 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上一层次规划为依据,深入现状调查与分析,合理利用土地,完善用地结构及服务功能,科学配置城市空间资源,集约土地
4、;(2)可行性原则重视开发的经济效益,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保证开发建设和规划实施的可行性;(3)统筹发展原则做到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做到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远近相结合,使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均衡得当,全面提高花果山旅游度假区的质量及品味,做到统一规划、分片开发建设、滚动发展;(4)文化特色原则充分考虑整体与局部,空间与时间对人的影响,与生态、防护、公共绿地体系相结合,创造一个既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又能代表现代都市风貌的空间展示序列。(5)生态控制原则参照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坚持“回归自然+养老度假+文化体验+旅游地产+全新生活”的现代旅游开发理念,大力开发高端品牌养老
5、度假旅游产品,打造国际一流的养老度假旅游目的地,实现花果山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1.5规划技术路线第二章 相关规划解读2.1成都市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规划龙门山发展总体定位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四季多元、宜居宜游的国民休闲基地和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龙门山规划布局为“一心、两核、四片区、四轴线”一心:都江堰两核:大邑县、邛崃市四片区:龙门奇观区、百里道源区、 雪山温泉区、丝路田园区四轴线:“一纵三横”旅游发展交通。花果山休闲度假旅游区正处于连接成都、大邑的横向发展交通轴上。2.2崇州市十二五规划崇州市围绕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战略,崇州市提出了“一城一都一高地”发展定位、
6、产业功能区和城镇发展布局的总体发展战略,将崇州市市域划分为城市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乡功能融合区、生态旅游综合区四个功能区,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各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功能空间布局。“一高地”即山地旅游高地。按照崇州市委“山地旅游高地”的发展定位,花果山处于以重庆路沿线黄金走廊为主的“生态观光休闲区”。2.3崇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崇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崇州市打造成集会议会展、山地运动、疗养度假、休闲观光、生态体验等为一体、崇州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旅游高地的战略,并确立了“三核心、三走廊、六节点”的空间结构,而花果山休闲度假区处于浅山休闲观光、度假养生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走廊上,其中的坝区部
7、分则为六节点中的一个节点。第三章 现状综合评析3.1 项目现状3.1.1 用地现状规划区内现抓土地有村庄用地、农田、林地、水域以及道路用地构成,规划用地面积19.3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建设用地108.3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5.6%,二类居住用地24.6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3%,道路用地面积30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6%,非建设用地1769.09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91.5%。现状土地利用一览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公顷)人均(m2/人)比例R2二类居住用地24.6644.3%A9宗教设施用地0.721.3%S1城市道路用地30.00 53.9%U11供水用地0.23 0.5%城市建设用
8、地总面积55.61100%H14村庄建设用地108.34E非建设用地1769.09合计规划用地总面积1933.043.1.2 人口现状规划区内的现状村落及安置区主要有龙潭小区、花果山小区、禹王小区以及天冬堰村、林秀村等,现状人口共计约1.1万人。3.1.3 建筑物现状规划区内的建筑主要以农民住宅为主,绝大部分建筑为2层建筑,少量多层建筑。3.1.4经济现状规划范围内的村庄居民基本为农业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粮食)生产。3.1.5 道路现状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以形成骨架型道路13条,全长42.8公里,以双向2车道水泥路和沥青路为主,局部山区为单车道,整体路况良好;周边所有的乡镇和景区都有公路
9、相连接,交通方便。3.1.6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1) 给水现状规划区内目前有两处水厂。 排水现状规划区内目前为雨污合流排放体制,雨污水就近排入区内各水系、河道,由水系、河道收集后排出区外。现有的排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河道数量虽多,但普遍规模小,水系杂乱,缺乏系统性特征。二是没有完善的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系统,影响了区域水环境质量,水生态基础薄弱。(3) 供电现状 规划区内有1回110KV架空线路和1回500KV架空线穿过,并在500KV架空线平行位置,规划1回220KV架空线闯过。(4)通信现状规划区目前尚无通信电缆,但其通信容量也只能满足现有的需求,无法满足未来的需。(5) 燃气现状规划区内
10、目前尚未开发,居民用气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其供应方式以瓶装为主,无燃气管网。3.2 发展条件3.2.1环境条件(1)区位条件 地理区位 花果山地处龙门山系中南段的邛崃山脉东坡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交界地带,东与元通毗邻、南与道明接壤、西与大邑青霞相连、北与怀远为邻。 交通区位规划区位于崇州市西北,距市区12公里,距离成都48公里,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和川西旅游环线交汇处,交通便捷。 文化区位规划区所在的无根山是四川省道教旅游资源集中区的一部分,相传中国道教祖师张三丰曾在此修行留有道观遗址,并作无根树歌,从而得名“无根山”。(2)自然地理条件 地形地貌规划区内部无根山地貌属丘陵地势,整体地形西南高、
11、东北低。最高山峰位于山区西部,海拔735米,最低海拔处于东北部坝区,海拔580米。区内南部地势起伏,山顶呈馒头状,为山区;北区地势平缓,为坝区。 气候条件规划区无根山地貌属丘陵地势,海波560735米,年均气温15.4.,无霜期286天,年降雨量1150毫米,雨季集中在68月,雨季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45%50%。 水文规划区内北部坝区主要水系有3条:桤木河、六斗渠、天冬堰;南部山区有袁家沟、余家沟、石福沟、张家沟、罗家沟、姚家沟等多条水系分布,水网分布较密。 土壤规划区土壤为紫红泥土和老冲积黄泥土,微酸性,ph值5.56.5,土层厚度0.51.3m,适宜发展优质水果、花卉苗木、工业用材林树等多
12、种类型的农作物、林作物。 植被规划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植被类型丰富,树种繁多。坝区以花卉苗木为主;浅丘以黄金梨、布朗李、枇杷等果树经济林为主,山区则以原始森林为主。3.2.2资源分析规划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厚重,具有山水相融、生态宜居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的资源有: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单体自然山岳型旅游地花果山观光游憩河流桤木河、六斗渠、天冬堰植被粮田、果园、梯田、树林气象雨雾天气人文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道教遗址、高山寺、天主教堂历史遗址知青农场建设工程与生产基地花艺园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特色社区龙潭社区、花果山社区、禹王社区历史人物张三丰、陆游娱乐休闲地农家乐、度假酒店、养老院、花
13、果山庄教育科普无根山房、崇文居旅游商品龙门贡茶、布朗李、黄金梨、黑香糯米、乌梅、川芎、天主堂鸡片、王鸡肉、石观音板鸭、冻糕、叶耳粑、汤麻饼、竹编制品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婚俗、庙会、喜庆、生育、丧葬、灯节、竹编3.2.3优势条件(1)区位优势成都半小时经济圈:规划区位于大成都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处于“成-温-邛发展走廊”的关键地段,是成都市“大城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背靠成都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川西黄金扇面中脊:规划区处于川西休闲市场黄金扇面中脊地带,未来开发建设通过深度挖掘自身自然和文化资源特色,打造高端养生度假品牌,建设川西地区乃至四川省一流的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川西旅游环线交汇处:规划区
14、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和川西旅游环线交汇处,交通便捷,为开拓国内省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2)自然生态优势规划区是崇州市的绿色通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邛崃山脉无根山边缘,气候宜人,兼具田园、浅丘、山地风貌,山区丛林遍布,浅丘坝区花果飘香,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是天然氧吧。(3)文化资源优势规划区内佛教、道教、天主教三教和谐共存,可谓是接地脉之气,沾仙灵之光,可开发静心养生类旅游产品。文化资源载体有高山寺、天主教堂、道教遗址、知青农场遗址等。(4)政策优势崇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作出了“一城一都一高地”的战略抉择,以 “瞄准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目标,打造成都旅
15、游业新亮点”为目标,力将崇州市尽快建成产业体系完善、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旅游经济强市和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此政府对于崇州旅游的发展给予政策的重点支持和扶持。(5)基础设施优势经过灾后重建和重庆援建工作的推进,规划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与完善。道路方面,重庆援建的重庆路以及规划区内的主要通道如花果山路、景观大道、双白路、四宝路等,将规划区与周边乡镇及区域交通如川西旅游环线和成温邛高速公路相连。3.2.4劣势条件(1)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现状旅游产品以观光型为主,产品类型较为单一,缺乏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高端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开发、旅游节庆活动等项目尚未得到有效
16、发展,体验性旅游产品欠缺。(2)高端旅游品牌缺失目前旅游区处于旅游开发的初级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品牌、形象定位以及宣传、促销口号,对游客没有形成核心吸引力。(3)旅游接待设施薄弱规划区内接待设施虽然有一定基础,但远远不能满足未来旅游开发的需要。(4)景区现状水资源不够丰富规划区内的水渠主要分布在平坝区,在浅丘及山区缺水,需要增加引水及蓄水设施。3.2.5发展机遇(1)灾后重建旅游跨越发展“5.12”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央、省、市上相继出台了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扶持以及就业等诸多方面给予了灾区更多的支持。(2)城乡统筹发展大势所趋因地制宜的发展乡村旅游,把解决三农
17、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护乡村自然生态、传承乡村历史文化、促进城乡统筹、增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为我国城乡统筹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3)低碳经济时代带来契机崇州作为成都的第三圈层,是成都打造生态田园宜居旅游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崇州通过生态旅游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无限契机。(4)世界田园城市的建设崇州市作为成都西部二、三圈层链接区域和龙门山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心区域,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全力推进集山地运动、会议会展、疗养度假、休闲观光、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山地旅游产业的发展。(5)重要交通干线全面建成规划区位于崇州市西北,距市区12公里,距离成都48公里,是川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
18、点,与成温邛高速公路相邻。目前川西旅游通道、成蒲快铁崇州段、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重庆路均在建设中,将形成以“六纵六横二轨二站”为骨干的交通新格局,全面融入“半小时生活圈”。3.2.6面临挑战(1)区域客源市场竞争花果山规划区所在的川西旅游环线及周边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密集,品质很高,有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道教发祥地大邑鹤鸣山、自然资源丰富的鸡冠山、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而新津花舞人间、双流锦绣东山、郫县农科村、龙泉花果山景区等景区将影响花果山旅游区的到访率和重游率。因此,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种突出资源特色,并实现与其他景区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是花果山旅游发展的一大挑战。(2)高压电缆
19、影响景观规划区内中轴线上有不可移动的两个高压电线交叉而过,加之现状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及山地地貌的影响,旅游发展建设用地面积有部分在高压线走廊附近,这对整个景区的景观效果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如何避开这个硬伤是旅游区发展的一个挑战。(3)旅游产品同质竞争花果山的旅游开发面临着成都市域内乃至四川省境内其他具有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功能的旅游目的地的挑战,如峨眉七里坪、峨秀湖,青城山鹤鸣山度假区这些旅游项目已初具规模,并具有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同质化旅游产品的发展对花果山旅游发展带来直接压力和挑战。第四章 规划定位及目标4.1 规划功能定位以养老度假为特色,集农庄度假、养老度假、商务度假、
20、高端会议、养生保健、娱乐购物、休闲运动、亲子教育(幼儿园至初中)、旅游观光为一体,打造川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中高端主题式度假目的地,国外知名、国内著名、西部一流的省级国家级养生、养老度假旅游区。4.2规划发展目标将花果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成都“游居合一”的旅游度假典范之作。4.3规划重点4.3.1区域联合规划区在衔接周边资源、引导客流的前提下,对接成都,为规划区建设国际度假旅游区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4.3.2产业发展与定位以养老、度假为极核,形成科技农业苗木产业、旅游度假产业、教育产业、住宅地产产业四大体系,并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吸引其他相关服务配套产业在空间上集聚,逐渐形成区域养生度假旅游
21、产业集群。4.3.3生态保护利用“斑块廊道基质”的方法把握景观生态格局的基础上,保护场地的山水格局,维护主要水系廊道的连通性、完整性,保护和维护山地、河流的自然形态。保留和保护基地内的自然斑块,并设置适当的缓冲区,作为区域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源头。4.3.4发展模式坚持政企联合的开发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景区内道路系统与周边景区及区域旅游节点的通达度,实现区域旅游区的产业化、集群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第5章 产业选择及产业定位 通过现状资源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规划区内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资源整合深度不够,空间组合较
22、差,满足不了游客市场对旅游产品多元化、特色化的需求。因此规划设计了旅游度假产业、住宅地产产业、科技农业苗木产业、教育产业四大体系,综合开发及其附属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5.1旅游度假产业旅游度假是利用假日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商务会议为主要内容,以消遣娱乐、康体健身、休憩疗养、放松身心为主要目的,强调安全、宁静的优美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游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规划区内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为旅游度假提供了基础,联动周边资源,错位发展,形成高端主题式旅游度假区。内容包括:农庄度假村、品牌生活馆、果岭会所、国际会议中心、果岭田园、果岭山湾、一和度假酒店、颐和塔、果繁站、
23、知青农场、百鸟园、高山寺、陆游别院、商务度假酒店、太极天池、崇文居、百草园、荷塘月色、花果山庄、无极山居、颐天阁、自驾车营地、山地自行车俱乐部、山地攀岩、山地运动、百竹园、山顶度假村、古树度假村等。5.2住宅地产产业住宅地产产业以新型养老社区、风情小镇、度假房产为主要内容。新型养老社区是以“养生为主题”,结合养生内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促使休闲参与者保持身体机能的平衡。内容包括:保健照料中心、养生保健中心、养生会所、养老度假村、养老酒店、疗养度假村、国际权威性医疗中心、国际健康体检理疗中心、中医康复中心、药膳养生中心、本草工
24、馆、国际健康美颜会所、水疗俱乐部、太极养生馆、国际太极文化交流中心、藏医疗养等。5.3科技农业、苗木产业依托规划区内农田,培育苗圃品种展示园,奇珍植物园、盆景展览园、彩色林木园、花卉基地等,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农业产业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内容包括:艺术之田、花田景观、高空步道、花海走廊、云溪幽径景观园、苗圃景观园、奇珍植物园、盆景展览园、彩色林木园、四季花海、青青草坪、四季花房、生态餐厅、市民农园、花园客栈乡村mall、江源古蜀等。5.4文化教育产业教育产业是依托颐和教育(小学)或者引入著名教育品牌,打造核心教育板块。内容包括:儿童教育基地、国学训练营、国学中心、颐和教育等。第6
25、章 空间管制分析根据前面对区域生态条件、生态承载能力的分析以及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原则,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和空间管制规划:6.1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包括规划区内山林生态控制区,主要干道两侧的绿化范围以及高压走廊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是区域内重要的生态保障地区和大型生态廊道,应保障生物物种的连续性,保障各类植物种群的自然生长状态和彼此之间的渗透和连续,保障各类动物的自然生长空间的连续性和合理的迁徙通道。6.2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生态环境控制区):包括浅山内的小型河流渠道的沿岸生态控制区及缓冲区。生态环境控制区内,在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障、不被破坏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相关产业。产业
26、的选择应强调无污染,尽量避免人为的破坏和干扰,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6.3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生态环境发展区):包括区内的现状村庄用地、坝区等区域。本区域内用地的生态敏感程度较低,适于进行不同产业用地的开发建设。但开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规模,同时进行局部绿化等生态建设,以减小其对周边生态区域功能的破坏。第七章 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7.1规划结构花果山休闲度假旅游区的规划结构为“一区、四板块”。7.2功能分区 “一区”“一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花果山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集中建设旅游配套设施,促进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的转变,打造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四板块”
27、“四板块”为农庄度假板块、养老度假板块、景区板块、商务度假板块。(1)农庄度假板块A-07和B-03地块作为坝区的核心,依托风情小镇,打造综合服务中心。坝区其他地块形成以农庄度假为主题功能的组团,分别形成花田组团、森林组团和水岛组团。主要包括:风情小镇、农庄度假、婚庆基地、天主教堂、花海走廊、高空步道、艺术之田(古蜀洲千岛森林公园)以及餐厅、浴足、棋牌、酒吧、歌城、茶座、桑拿、SPA、婚庆、酒店等商业配套。(2)养生度假板块养生度假板块位于基地的浅丘区域,C-04地块和D-05地块构成了浅丘的核心区,核心区主要布局颐养中心、养生保健中心等功能项目。养生度假板块采用组团布局的形式,每个组团之间采
28、用绿化相隔离,并且利用组团之间的绿化形成八大园的景观格局,每个园子种植不同的植物,一年四季均可观花观果。主要包括:颐养中心、养生保健中心、健康体侧中心、养生度假村、养老度假村等设施。(3)景区板块景区板块位于整个基地的中心位置,主要以旅游景点为主。主要包括:观景台、颐天阁、知青农场、知青文化园、百鸟园、百草园、百果园、陆游别院、太极养生馆、太极天池、高山寺、山地园艺景观、崇文居、百竹园、清竹轩、山地运动俱乐部。(4)商务度假板块商务度假板块位于基地的山区部分,分为山顶度假村组团、古树度假村组团、商务度假村组团以及五星级商务度假酒店。用地代号用地名称规划期末(2030年)面积(公顷)人均(m2/
29、人)比例R居住用地177.0940.25 49.77%其中R2二类居住用地143.26(其中:安置区43.76;规划居住99.5)32.56 40.26%Rb居住商业混合用地32.847.469.23%R22服务设施用地0.99 0.23 0.28%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7.151.632.01% A3科研教育用地0.570.13 0.16%A33中小学用地4.731.081.33%A9宗教设施用地1.850.420.52%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10.66 25.15 31.1%其中B1商业设施用地100.4322.83 28.23%B12农贸市场用地9.922.252.79%B4B41加油
30、加气站用地0.310.070.08%S交通设施用地56.2912.79 15.82%其中S1城市道路用地43.879.97 12.33%S4S41公共交通设施用地1.710.39 0.48%S42社会停车场用地10.712.433.01%U公用设施用地0.96 0.22 0.27%其中U1U11供水用地0.51 0.12 0.14%U13供燃气用地0.090.020.03%U3U31消防设施用地0.360.08 0.1%G绿地3.66 0.831.03%G2防护绿地3.660.831.03%建设用地总面积355.8180.87100.00%E非建设用地1577.23合计规划用地总面积1933.
31、04第8章 土地利用规划所谓土地利用,就是按各主要用地的不同功能要求,在空间上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落实,并加以有机组织。规划区用地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商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一览表8.1二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坝区和浅丘,用地面积143.26公顷。8.1.4居住人口规划区人口规模为4.4万人,规划用地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355.81公顷(5337.15亩),人均建设用地80.87平方米。8.2中小学用地中小学用地分布在A-08地块和安置区内规划一所小学和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用地面积4.73公
32、顷。配套设施布局一览表用地代号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公顷)A33中小学用地4.738.3商业设施用地 商业设施用地分布在坝区核心区、浅丘核心区以及山区。用地面积共计100.43公顷,并配套停车场设施。商业设施布局一览表用地代号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公顷)B1商业设施用地100.43第九章 道路交通规划9.1 交通组织原则 (1)实行内外有别、高效多样的交通策略(2) 建立现代、高效的道路交通体系从规划区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多层面考虑,合理组织安排道路、社会停车及公共交通等设施,建立安全、快捷、方便的交通体系,提高本地区的交通疏散能力。(3)充分考虑经济性、合理性,充分利用已建设道路,避免出现重复建设。
33、9.2 对外交通规划规划区对外交通主要是怀华路(崇州市区怀远镇),道路路面等级较高,路况较好,可进入性良好。9.3 道路网络规划对基地的道路系统进行梳理,根据现状道路系统,拓宽原有的道路,规划新建道路,使道路系统呈对外道路、景区主干道、景区次干道、景区支路层次分明的系统结构,并形成自由式道路网络。对外道路:怀华路(崇州市区怀远镇)景区主干道:天龙路、龙潭路、花果山路、环山路、景观大道、四宝路、果秀路、巴南路。景区次干道: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经一路 、经二路 、经三路、经四路、经五路、经六路、经七路、经八路。景区支路:景区支路属于地块内部道路,对主干道、次干道交通起进一步分流作用。序
34、号等级走向名称宽度(米)断面形式1对外道路东西向怀华路-2主干道东西向天龙路9B3果秀路7C4四宝路7C5巴南路7C6南北向景观大道15A7龙潭路9B8环山路7C9花果山路9B10次干道东西向纬一路7C11纬二路7C12纬三路7C13纬四路7C11南北向经一路7C 14 经二路 7 C 15 经三路 7 C 16 经四路 7 C 17 经五路 7 C 18 经六路 7 C 19 经七路 7 C 20 经八路 7 C9.4 主要道路横断面规划规划区道路横断面规划包括红线宽度的确定和路幅的划分。天龙路、龙潭路、花果山路的断面宽度为9米,景观大道的断面宽度为15米,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巴
35、南路、果秀路、环山路、四宝路、经一路 、经二路 、经三路、经四路、经五路、经六路、经七路、经八路的断面宽度为7米。9.5道路交叉口规划控制9.5.1交叉口形式规划区交叉口均采用平面交叉口,各等级道路相交交叉口控制型式按照下表所示:道路交叉口控制型式道路等级公路城镇段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公路城镇段-A-主干道ABBC次干道-BCC支路-CCCA型:信号控制交叉口B型:设有让路标志或停车标志的优先控制交叉口C型:不设控制交叉口9.5.2路缘石转弯半径规划区道路平面交叉口路缘石最小转弯半径按下表控制:道路平面交叉口路缘石转弯最小半径右转弯计算形成速度(km/h)30252015交叉口缘石转弯半径(m)3
36、3-3820-2510-156-10注: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为5.5米时用小值,2.5米时用大值,其余宽度可内插。9.6 公共交通规划9.6.1公交首末站在景观大道路和纬一路十字路口东南处设置公交首末站,面积公顷1.7公顷。9.6.2内部公交站点在旅游度假区内主干道设置内部公交站点,公交站点间距按500m600m设置。9.6.3公共停车场规划区内设置8处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约为10.71公顷。9.7地块出入口控制与城市道路相交的出入口通道和城市道路尽量采用正交布置,如斜交则不小于75度。坝区地块的出入口控制按城市出入口控制,各地块出入口位置距离主次干道交叉口路缘石切点不少于70米,距离次次干道交
37、叉口及次支交叉口路缘石切点不小于50米,距离支支交叉口路缘石切点不小于30米。各类建设基地周边若有两条以上道路,其出入口应尽量设置在等级较低的道路上。浅丘和深山出入口按实际需要确定。9.8 道路及竖向规划规划区竖向设计充分考虑现状地形标高、防洪标高及排涝设计方案,道路排水利用横坡排向两侧雨水口,经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河道。第十章 绿地系统规划10.1 规划原则(1)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完善的绿地系统。(2)突出个性原则,塑造亲水环境特色。10.2 系统规划规划区的绿地主要由点、线、面组成。(1)点:由地块内部附属绿地组成;(2)线:由道路绿化带、防护绿化带组成;(3)面:山林绿地,森林田
38、园绿地、花海田园绿地、果岭绿地。规划片区内的绿化用地,主要是指景观农田,地块内不再设置公共绿地。10.3防护绿地防护绿地是指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而规划区有过境道路怀华路南侧的防护绿地。第十一章 空间景观规划11.1景观结构在景观的处理上,可分为坝区风貌特色区、浅丘风貌特色区、山林风貌特色区三个部分。11.2特色景观分区规划区内包括三类特色风貌区: (1)坝区特色风貌区坝区景观是以艺术之田为背景,通过花海走廊、高空步道的缠绕,把花田组团景观、森林组团景观和水岛组团景观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形成花海走廊、高空步道蜿蜒的穿梭于艺术之田几何图案之中,创造出双层立体景观体系的景观格局。(2)浅丘特色风貌
39、区浅丘景观主要为四季都有观赏的观花观果的园子,共布局了八个园子,通过道路来串联各个园子。在颐和塔和观景台两个观景点,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3)山林特色风貌区山地的景观以山林为主,利用雨水汇集所形成的溪流及水塘,形成山林水珠的主题景观。11.3景观空间(1)花海走廊花海走廊景观总长度为四公里,位于坝区板块,规划对地形进行处理,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花海,每个季节都可以种植不同品种和颜色的花卉,形成有视觉冲击力的城市景观,提高基地门户的整体形象。(2)艺术之田(古蜀洲千岛森林公园)艺术之田景观位于坝区的周围,对空间起到界定的作用。艺术之田是通过广场及道路形成规整的方块田地,在规整的方块田地内可种
40、植农作物或者树木(苗圃),一个方块一种树木,可以高低错落,形成森林景观。(3)高空步道高空步道是一座曲线桥,蜿蜒地切过田块的几何图案,创造了一种双层立体景观,立体的设计方法将人流从“地面”分离,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地面的干扰,给人在漫步时提供观景的机会。(4)八大园浅丘板块主要是八大园景观,对基地地形进行处理,规划八个园子,每个园子种植一种观花观果的植物,一年四季都可观花观果。在观景台和颐天阁两个观赏点,浅丘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5)观景台观景台是对原有观景台进行重新建设,与颐天阁进行对望,视线景观非常美丽,俯视浅丘及坝区景观,此处可展示一幅优美的画卷。(6)颐和塔颐和塔位于原来的养老院位置,颐
41、和塔位置的选择是经过了对现场的仔细阅读,它是整个度假区的制高点和控制点,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来此游玩的人们,进入度假区的第一视线就是能看到颐和塔。并且以颐和塔为整个基地的控制点,控制整个基地,是坝区和山区有效联系的节点。(7)山林水珠通过对水塘的系统规划,使每一个水塘通过水系进行联系到一起,使一个个水塘在如同一个个水珠镶嵌在山林之中,形成“山林水珠、流动水廊”的美妙意境。第十二章 城市“五线”规划12.1城市绿线规划区内的防护绿地主要有:怀华路两侧的防护绿地,绿线控制范围为30米。地块绿化控制要求如下:1.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必
42、须达到以下标准要求。1.1.居住区不低于30%;1.2.商业区不低于20%。1.3.学校、医院、休(疗)养院(所)、公共文化设施等单位不低于40%。2.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绿地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12.2城市黄线规划范围内对未来发展有影响的、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基础设施用
43、地的控制界线。依据总体规划的要求,明确基础设施的用地位置和面积,划定基础设施用地界线,规定黄线范围内的控制指标和要求,并明确黄线的地理坐标,在黄线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根据总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有序实施。1.在城市黄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建设;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其他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2.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应当符合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黄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
44、措施,应当依法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迁移、拆除城市黄线内城市基础设施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3.因建设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黄线内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12.3 城市蓝线规划范围内确定的河、渠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依据总体规划划定的蓝线要求,规定蓝线范围内的保护要求和控制指标,并附有明确的蓝线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统筹考虑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改善片区生态和人居环境。1.在蓝线范围内禁止以下活动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影响水系安全的
45、爆破、采石、取土;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其它队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2.在城市蓝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照有关法律。3.需要临时占用城市蓝线内的用地或水域的,应当报经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临时占用后,应当限期恢复。12.4 城市红线红线是指规划中用于界定城镇道路、广场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的控制线。红线控制的核心是控制道路用地范围、限定各类道路沿线建筑物的建设条件。12.5 城市紫线规划确定的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建筑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
46、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以及为确保建筑风格、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第十三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3.1给水工程规划1、给水现状 目前规划区内水源清洁,用水量较小,各居民点用水均采用就地打井取水。 2、规划依据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3、规划原则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分期实施,节省投资、质优价廉的原则。(2)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方针,逐步压缩地下水开采规模,并实施区域供水。提
47、倡和鼓励节约用水,实行计划用水。(3)给水管道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给水管网环状布置,提高供水的能力,确保生产、生活和消防等用水安全。(4)供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5)给水压力宜满足多层建筑直接供水,如局部给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局部的增压泵站,或者结合单体设计增设增压泵站。(6)配水管网的供水水压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不小于0.28兆帕。4、用水量预测规划区用水量按人均综合用水指标法测算,远期规划区人口将达到44000人。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居民人均综合用水标准按280升/人.d计算,供水普及率100%,则用
48、水量Q0.28×44000×100%12320m3/d。取时变化系数1.6,远期设计供水总流量为228.1L/s。5、水源规划规划范围内用水近期规划采用现有水厂供水,远期扩建现有的6000T水厂,取消分散供水,统一供水,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扩建后水厂占地4955m2,供水量为12320 m3/d.。6、给水管网规划A 设计参数的确定管径在DN400以下供水管经济流速为0.60.9m/s之间,管径在DN400以上供水管经济流速为0.91.4m/s之间。确定供水时变化系数Kh按1.3计。管网自由水压按满足六层楼水压要求考虑,即为0.28Mpa。B 市政管网规划供水干管沿
49、路敷设,管径DN200 DN300,配水管管径根据地块的用水量选用DN150。管网与市区供水管网相接,实现对规划用地范围内的供水。给水管道在道路下位置,一般敷设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原则管敷设在道路中心线东侧或南侧。给水管道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给水管网布置详见给水工程规划图。13.2污水工程规划1、现状概况目前规划区内无污水管网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大多不作任何处理,通过明渠就近排入水体。2、规划依据(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3-20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3、规划原则(1)规划排水
50、体制为雨污分流制。(2)污水系统工程的建设要做到统一规划、总体设计、综合治理、分期实施。(3)注重经济性,结合地形和分期建设要求布置管网系统,力求简捷顺直,尽可能减少埋深,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减少提升,尽量节约大管径管道的长度。4、污水量预测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则污水总量为12320×0.89856m3/d。污水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设计取时变化系数1.6。设计污水最高日最高时流量为182.5L/s,则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主干管管径为d500。5、污水处理及排放规划区坝区部分的生活污水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汇集后,统一排入公议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规划区山区部分的生活污水因地
51、形限制,不易采用集中处理方式,建议在山区采用埋地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山区部分共设置21座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其它相对独立的居民点、度假村、休闲山庄等设沼气化粪池或氧化池,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用于农田灌溉要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6、污水管网规划规划区内污水分片集中收集污水,管道最小管径为d400,污水主干管管径d500。污水管在道路下的管位根据道路走向在路东、路南。地下管道埋设应遵循“先深后浅”原则,若污水管道埋设最深,应结合道路施工首先实施。污水管网布置详见污水工程规划图。13.3雨水工程规划 1、规划依据(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5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2、规划原则(1)根据规划区地形特征、水系规划及用地布局等情况,结合排涝规划,分散布局,使雨水就近排放。(2)充分利用现有排涝设施,规划、现状与改造、扩建相结合。(3)雨水管渠的覆土深度应不小于0.7米;最小坡度保证不低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坡度。(4)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河流水面被侵占,以利于调蓄雨水和美化景观。3、规划内容(1)设计标准雨水量公式:Q=·F·qQ雨水量(升/秒); 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径流系数,取 0.75;
53、F汇水面积(公顷)。(2)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q=2806(1+0.803gP/(t+12.8P0.231)0.768P设计重现期,取12年;t设计降雨历时(分钟)。4、雨水管网规划根据规划区内规划道路走向、场地高程、区内河流,划分汇水区域,雨水以重力流就近排入河道。规划道路雨水管道原则上单侧敷设在道路中心线下,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道路两侧地块情况考虑布置单侧或双侧。坝区规划建设密集区采用雨水暗沟;建设稀疏区域利用道路边沟排放雨水;山区规划设置截洪沟,就近排入河流。13.4供电工程1、规划依据 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2)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2、用电负荷预测住宅面积150m2以上
54、住宅用电指标为16kW/户,地块内共13750户,用电负荷为220000kW。同时使用系数0.5,考虑功率因数0.8,则小区设备总用电负荷为13.75万千伏安。3、电源规划由110kv怀远变电站出10kv线路至规划区,以此作为规划区主供电源,规划区内电压等级10/0.4kV。4、开闭所规划根据工业园区的用地布局和负荷分布特点规划设置10KV中心开闭所9座,每座开闭所容量为1.5万kVA左右,开闭所占地面积按100150平方米控制,原则上先控制规划地块,再根据开发进度逐步建设。5、电力配网规划电力线路电缆坝区采用地埋敷设,山区采用架空敷设。变电所、开闭所出线路段通道数一般为1830通道,其它路段通道数一般为816通道;间隔200米内预埋4-6根内径160或200毫米过路管。电力线路敷设详见电力工程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特许经营合同中的区域代理权和市场开发
- 商业综合体增项建造师聘用合同
- 人工智能在农业精准种植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企业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模板2篇
- 湖北省武汉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小升初模拟(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碧桂园:建筑工程合同体系及合约规划与合同备案制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中心能源设备安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包车承包经营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有机化肥技术合作与产品加工生产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商业地产抵押融资合同范本3篇
- 对外经贸大学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精品
- FSSC运营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办法)
- 警察公安工作汇报ppt模板ppt通用模板课件
- 电动平板车的使用和管理细则
- 河北省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 明天会更好歌词完整版
- (完整)中考英语首字母填空高频词
- 影像科目标责任书
- 智能蒙皮天线分布式设计研究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填写示例
- 美能达a7相机中文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