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极TIG电弧热源特性数值分析_第1页
双电极TIG电弧热源特性数值分析_第2页
双电极TIG电弧热源特性数值分析_第3页
双电极TIG电弧热源特性数值分析_第4页
双电极TIG电弧热源特性数值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电极TIG电弧热源特性的数值分析 荻野,平田与K野村日本大阪大学,工程研究生院,大阪吹田2-1 Yamadaoka ,电子邮件: oginomapse.eng.osaka-u.ac.jp2010年12月3日接收,2011年3月24日终稿2011年5月出版摘要 为确保高的生产效率,多种多电极焊接工艺应用于如造船、汽车制造与制管业等领域。然而,因为有许多运行参数而且焊接现象十分复杂,所以,很难获得特定产品的最佳焊接条件。目前的研究中,应用一个重点在控制两电极间距的三维(3D)电弧等离子体模型,来对双电极TIG焊电弧热源特性进行数值研究。电极间距不同,电弧等离子体形状会发生显著变化。因为电极间距发

2、生变化时,诸如热输入密度与电弧压力分布会发生显著改变。双电极TIG焊电弧的最大电弧压力比单电极的小得多。然而,双电极TIG焊电弧热源总的热输入却是独立于电极间距的一个常数。双电极TIG焊电弧热源的这种特性对控制低压下热输入分布是十分有用的。所以,这些结果表明了基于双电极TIG焊电弧的热源有低压下高热输入能力的可能性。1简介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弧焊过程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因为它有助于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近年来,开发出了许多新的弧焊方法,包括AA-TIG焊(电弧辅助A-TIG焊)1,激光电弧复合焊接2,高频脉冲焊接3,控制桥传输(CBT)过程4,磁控制TIG电弧焊接5 与多电极焊接6。多种多

3、电极焊接工艺已经应用到像造船、汽车制造与制管业等领域。然而焊接现象十分复杂,而且多电极焊接中存在诸如电极间距、电极极性及电极蒸发等这些传统单电极焊接中不过分考虑的问题,所以,很难获得特定产品的最佳焊接条件。一些报道指出,对上述复杂现象已进行了试验研究7。然而,为了确保多电极TIG焊在实际生产中的接头质量,还需进行更多的试验。换言之我们对弧焊现象还不能充分的掌握,很难定量表达它们。所以要开发更多更先进的弧焊工艺,需要对焊接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及理论上的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促进了对焊接电弧物理现象更深入的理解。对理解几种复杂焊接现象非常有用的一些数值模型已经建立

4、与公布了。大多数的模型是(2D)二维轴对称模型8-11,然而,许多实际工业焊接过程是是轴向不对称的,所以要求进行精确的三维(3D)模型仿真来更深入的理解。尽管对熔池建立了三维模型,几乎所有的热源被假定为是轴对称的,而且符合实验结果12-16。所以,就这些热源而言,建立三维电弧等离子体模型17-19来获得更为详细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选择双电极TIG焊作为多电极焊接的一个实例,并且构建三维电弧等离子体模型来进行数值研究。在双电极焊接过程中,两电极的极性相同而相互排斥,所以电极间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我们重点数值研究了电极间距对热输入密度,电弧压力及基金属总的热输入等电弧等离子

5、体热源属性的影响。2.数值模型在局部热力学近似平衡条件下,电弧等离子体可以看做是一个电磁粘性流体20。所以这个热的电磁流体可以用以下的方程表示:质量守恒方程: 动量守恒方程:其中能量守恒方程:其中式中是密度(kg m3), v是速度矢量(ms1),t为时间(s),P是压力(Pa),是粘性应力强度(Pa) ,g是重力加速度(ms2),F是外力(Nm3),是粘度(J kg1) (kgms1),H是焓值(J kg1),是产热(WmK1)。W是内热(Wm3),Ra是辐射损失(Wm3),cp是常压下的比热(J kg1K1),u、v与w分别是速度沿x,y,z方向的分量。要产生TIG电弧,电磁力与焦耳热是必

6、不可少的,这个外力与内部产热可以分别用以下两个式子表示:与其中j为电流密度矢量(Am2),为导电率(Sm1),B是磁通密度矢量(T),电流与磁通区域由以下的方程控制:其中V是电势(V),A是电磁势矢量(NA1),µ0是自由区域的导磁率(Hm1)。目前的研究中TIG电弧带入基金属的热量被假定是由电子产热与电子运载提供的。当焊接过程中应用一个比较高的电流的电弧时,阳极压降几乎接近于零或者轻微偏负21,22,有报道指出。由于这个原因,计算中可以将其忽略不计。所以阳极热输入可以用以下的方程来计算:式中q是热通量(Wm2),是阳极金属逸出功(eV)。应用这些控制方程,用我们自己定制开发的代码进

7、行数值分析,它是再SMAC方法23的基础上采用了数字计划,图1表示了TIG焊电弧三维数值模型边界条件与分析条件以及原理解释。为双钨电极气流密度,保护气体流入与阳极电势设图1.双钨极TIG电弧三维(3D)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与原理解释置计算域的边界条件。通过调整边界层的物理属性,阴极电极与阳极金属表面的电弧等离子体边界都可以顾及。对于汽相与固相边界电导率,采用相邻格点相互平均24的方法进行处理。这是一个非均匀的网格模型,可以表示为:B边界电导率, G与s是毗邻的网格点的导电率,LG与LS的网格点与边界层之间的距离。 G与S分别表示气态与固相指数。用薄膜温度来计算边界边界的产热率。电极直径与顶角分别

8、为3.2mm与60。就阳极而言,两个电极都是垂直排列的。每个电极提供100A的电流。两个电极尖端的距离定义为电极间距。同时建立单电极电弧数值分析作为比较。对每一个单电极提供100A或200A的电流。氩气流入量电极之间的区域,阳极基金属的厚度为5mm,电子逸出功为4.6eV。在实际焊接操作中,基金属产生的金属蒸气混入氩等离子体中,改变了电弧等离子体的物理属性25。为了避免目前模型中的这种复杂情况,假设阳极板是大幅降温而冷却的,不发生变形与融化。所以,当前模型中,忽略了金属蒸发的影响,而且计算中假设氩弧等离子体是纯净的。TIG焊枪固定。由于电弧等离子体有一个比较宽泛的温度范围,而且它依赖于保护气体

9、的物理性质,图2.电极间距对温度与速率区域的影响。左边的图片与右边的图片分别表示阳极基金属上xz平面与xy平面。所以是不能忽略的26。研究中氩气的物理性质来源于Murphy的一项研究27。模型中电弧阴极区与阳极区不予考虑,所以计算电弧压力仅仅是电弧等离子体弧柱区中的电势差。图3.电极间距对阳极表面热输入密度分布的影响。图4.电极间距对阳极表面电弧压力分布的影响。3.计算结果图2显示了电极间距分别为4.9与14mm时的电弧等离子体温度分布。图中xz平面为穿过两电极尖端的部分,xy平面只是基金属之上的部分等温线代表的温度为10000k,白色箭头代表流体矢量,圆圈表示电极位置每个电极产生的电弧等离子

10、体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相互吸引。电弧形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间距,但是最高温度保持相对常数。图2(a)显示,当电极间距相距非常近的时候,集成等离子体在阳极表面上形成一个单一的高温区域。另一方面,当电极间距增加时,每个电极下面各自形成一个高温区域,分别如图2(b)与图2(c)所示。图3与图4分别显示了图2中沿x轴右侧点的热输入密度分布与电弧压力分布。电弧间距较近时,电弧压力呈高斯状分布,而电极间距增大时,在电极附近出现两个热输入密度峰值与电弧压力峰值。当电极间距为4mm时,热输入密度有两个微小的峰值,但是电弧压力任然呈高斯状分布。图5.电极间距对电弧压力峰值的影响。尽管热输入密度的峰值看起来独立于

11、电极间距的大小,但是电弧压力的峰值却受到电极间距改变的影响。图5表明了电极间距与电弧压力峰值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一个200A与两个100A的单电极TIG焊电弧作为比较进行分析,一方面,当电极间距减小 ,理想为零,可以认为是一个200A的单电极TIG电弧,另一方面,当电极间距增大,二者之间不再相互影响。如图所示,当电极间距增大,每一个电极的电弧压力峰值接近100A单电极TIG焊电弧压力的峰值,而且比一个200A单电极电弧压力的峰值小得多。此外,双电极TIG焊电弧的电弧压力有一最小值。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如下,图6显示了电极间距分别为6,8与10mm时基金属之上的磁通密度分布。下面的图片表明了电极间距

12、对磁场的影响的原理解释。每个电极产生的电弧等离子体形成各自的磁场区域,由右手定则可知,电弧等离图6.电极间距对阳极板上磁通密度的影响及其原理解释。图7.电极间距对阳极板上电磁力的影响。子体的电子流动使磁场相互吸引。当电极间距为6mm时,两个电弧等离子体发生耦合,两个电极各自产生的圆形磁场区域相互吸引形成交差,如图6(a)所示。在图6(6)中,电极间距为8mm时,每个电极中心的磁场消失,两电极之间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磁场区域。当电极间距进一步增大,磁场中呈两个旋涡状,这表明两个电弧等离子体之间几乎没有影响,自感磁场成为主要磁场。所以,由图8.电极间距对阳极板上热输入总量的影响。图可知,改变两电极间距

13、磁场将随之变化。磁场区域分布的不同导致电磁力发生变化。图7显示了电极间距分别为6,8与10mm时两电极间的的电磁力。图7(a)中,当电极间距为6mm时在计算域中心附近产生了一个电磁力。图7(b)中,电极间距为8mm,在每个电极下方附近的电磁力最强,而电极中心的却比较弱。当电极间距进一步增大,如图7(c)所示,电磁力集中在每个电极下面。所以电极间距较大时,电弧等离子体出现了两个相互分离的峰值。如图5所示,阳极表面上电磁力的不同改变了电弧等离子体分布的变化。图8显示了电极间距与热输入总量之间的关系。总的热输入定义为:从电弧等离子体输入到阳极板的热输入密度总与。对于间距较大的两个100A电极的双电极

14、TIG焊电弧,总的热输入是一个100A单电极TIG电弧的两倍。而且总的热输入不受电极间距的影响,接近一个常数。除此之外。每个电极电流为100A而且间距不同的双电极电弧与与一个电流为200A的单电极电弧,他们的总的热输入相差无几。双电极TIG焊中,热输入密度与电弧压力都随着电极间距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地改变,而且它的电弧压力比单电极TIG焊的要小的多。然而,总的热输入却是独立于电极间距的大小,近似一个常数。这些双电极TIG焊电弧的热源特性对在低弧压下控制热输入分布是十分有用的。所以,这些计算结果表明了用一个双电极TIG焊电弧作为热源能够在低压下进行高的热输入的可能性。目前的数值分析结果符合定性实验所

15、得的结论。4.结论用一个三维(3D)TIG焊电弧模型来数值研究双电极TIG电弧的热源特性,得到的结果归纳如下:(1) 在双电极TIG焊电弧中,热输入密度与电弧压力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受电极间距的影响。而且,电极间距很小时,呈高斯状分布。(2) 电极间距变化时,双电极TIG焊电弧的电弧压力有一最小值。具体来说,相对于用一个电流为200A的单电极电弧产生480Pa的峰值压力,用两个电流为100A,相距6-8mm的电极时,电弧压力峰值会减小80Pa。(3) 双电极TIG焊电弧总的热输入独立于电极间距近似于一个常数。用一个间距合适的双电极TIG焊电弧作为热源,能够实现实现低压情况下有高的热输入。所以,应用

16、双电极TIG焊能够防止高压下焊接时产生的驼峰、凸起烧穿等缺陷。参考文献 1藤井H,佐藤T,卢乃木K 2008母校。 SCI。 ENG。495 296-3032 蔡HB ,金红,金CH与2008年李承晚小号PROC 。机械研究所。 1315年至1324年3 Tokihiko钾, Rinsei,浩一Y与Yoshinovi H 2009科学。TECHNOL 。焊接。14 740-64时代T, Uezono IDE中, T与2009年平田科学。 TECHNOL 。焊接。14 493-95野村钾,森崎K与平田 2009焊接。世界。53181-7 6上山T, Uezono T,时代T ,田中中号与2009

17、年中田英寿K 。SCI。 TECHNOL 。焊接。加入14 305-147岭,张G与吴大号2006年研究物理学。 D: ;物理学。39 1120-68 Kovitya P与Lowke J J 1985年研究物理学。 D: ;物理学。18 53-709田中男,田代S与Lowke J J 2007科学。 TECHNOL 。焊接。加入12 2-910卢女, 2006年于唐X, H与姚明小号Comput 。母校。 SCI。35 458-65 11 范H G与Kovaceivic 2004年研究物理学。 D: ;物理学。37 2531-4412胡军,郭H与蔡H L 2008诠释。 J.热传质51 253

18、7-5213胡军,蔡H L 2008年研究物理学。 D: ;物理学。41 06520214董文杰,卢,李D与Y.李2009研究母校。 ENG。执行。19 942-5015饶华,周杰,廖SM与蔡HL 2010研究与应用。物理学。107 05490516郭H,胡军与蔡H L 2009诠释。 J.热传质52 5533-4617许庚,胡军与蔡H L 2009诠释。 J.热质量陈德良。52 1709年至1724年18许庚,胡军与蔡H L 2008研究与应用。物理学。 104 10330119赫特尔男, Schnick中号, Fussel ü , Gorchakov小号与Uhrlandt ð2010年, IIW文件。 212-1162-10 20 田中M与Lowke J J 2007年研究物理学。 D: ;物理学。40 R1 - R321安藤K与长谷川中号1967年焊接弧现象(东京, Sanpo )22 桑德斯N一Pfender Ë 1984年J. APPL 。物理学。 55 714-22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