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 推进统筹城乡就业_第1页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 推进统筹城乡就业_第2页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 推进统筹城乡就业_第3页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 推进统筹城乡就业_第4页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 推进统筹城乡就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统筹城乡就业仙游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10月29日实行统筹城乡就业,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在搞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一、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现状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怀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各地的人力资源市场得到了有效的培育和健康的发展,正在朝着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方向迈进,对于提升劳动就业服务水平、推进统筹城乡就业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发展的视角,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仍然

2、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尽规范和完善,仍然难于适应繁重的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的需要。我们从实践中总结认为,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还存在着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人力资源的大市场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认为,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虽然初具规模,但是尚未做大做强。如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还没能实现共享,公立和民办职业介绍所较为混杂,从而导致了就业信息的不统一以及重复混乱;又如假信息和信息诈骗等现象时有出现,从而也不能有效地为供需双方提供更佳的就业服务,使劳动力的供求无法做到合理的匹配。(二人力资源的市场信息网络化建设滞后。近年特别是去年以来,各级都加大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投入,但是截至目前,仍

3、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和人力资源的数据库,劳动就业的信息也仍然较为闭塞。各地的人力资源管理五花八门,使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之间不能形成有效链接,供求不匹配,造成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和“就业难、招工难”的两难局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无序流动,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转移成本的增加,这不利于对人力资源的流动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统筹服务。(三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后在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政策严重滞后,子女就学困难,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积极性,阻碍了城乡的统筹就业,影响了城乡经济的

4、协调发展和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如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在办理失业证和下岗优惠证时的户籍界限,农村劳动者失业金申领、养老保险金转移和续缴制度缺失。又如农村青年在工厂里干了十多年甚至大半辈子,又没有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但因身体健康等原因,不能在工厂继续干下去,但他们的养老保险却无法接续,这些弊端与全国的户籍改革、国际接轨、城镇化建设、统筹就业、老人化社会保障等不相适应,劳动保障制度的滞后将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由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不规范和不完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的统筹就业。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改变城乡劳动者就业不平等的现状,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

5、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制度障碍,改善就业环境,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才是统筹城乡就业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二、统筹城乡一体化就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建立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更是当前及今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

6、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臵。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和被征地农民等的统筹就业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首先,体现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与统筹就业有机结合起来,确立有利于城乡经济结构和增长同步发展模式。其次,体现在促进就业的五条主要途径上,包括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引导激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搞好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改制平稳

7、转移富余人员,提高就业困难对象从事灵活就业的稳定性。第三,体现在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第四,体现在加强就业的城乡一体化统筹和宏观管理,进行失业调控,努力减少失业。第五,体现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正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机遇,是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在新的时期,党和政府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作为执政兴国的大事,把加

8、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作优先发展的方向,把统筹城乡就业列为首要的目标和任务。推进统筹城乡就业是劳动保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劳动保障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超越,才能更好地服务民生,而当务之急则是要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城乡的协调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农民进城就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影响到经济的成份、就业的方式、用工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劳动关系已远比十几年前复杂。但是,现行的劳动法中的一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无法调整或难以有效调整的尴尬局面,迫切需要尽快修改和完善。加快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体化建设,运用现代网络,建立起适应新时期劳动就业服务工作需要的城乡一体

9、化的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网站,进一步畅通劳动就业的信息渠道,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做好新时期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人力资源统筹我国有1.3亿人口,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农业大国。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底统计,农村人口占有56%,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并将逐渐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还将逐渐演变为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又据有关权威机构最新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在我国的二、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 59.8%。他们广泛分布在建筑施工、机械、电器、化工、纺织、服装

10、、餐饮、商贸、旅游等行业,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外转移就业已是大势所趋,政府不能不统筹考虑。因此,建立起能时刻反映当地人力资源总数及变动情况,显示农村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年龄、文化、性别、技能结构、就业去向、服务行业和职业分布以及接受培训的人力资源数据库,为政府理清农村劳动力的分布状况,统筹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2008年初,我县劳动保障部门在县委和县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以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单位,通过深入调查,摸清了辖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底数,建立了辖区人力资源基本情况的档案和数据库,并做到了“四清”(即辖区下岗失业原因清、家庭情况清、就业意愿清、安臵去向清、“五库”(即辖区人力资

11、源信息、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用人单位、离退休人员五项数据库、“六账”(即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台帐、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台帐、用工信息台帐、求职安臵台帐、职业培训台帐、就业困难人员台帐,从而完成了全县69万人力资源状况的普查工作,并录入了电脑,详细地掌握了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地区、行业、工种、数量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建立数据库基础上,每年都对原有数据库上人员的就业变动状况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提供跟踪服务,及时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7年我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2万多人,包括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县内企业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12、取得了更高的成效,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当地企业的缺工问题,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同时,建立了辖区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台账,实现了城乡人力资源的有效统筹。(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统筹随着我国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增或扩建的企业不断增多,用工数量与日俱增,出现了缺工和招工难的现象。同时,随着土地的日益减少,已无法吸纳滞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自发地向城市转移就业,进城求职务工,但是由于缺少先进、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手段,就业信息闭塞,无业可就现象仍然存在,导致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严重断层,制约了劳动就

13、业工作的效率。因此,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直接并及时地把就业信息反馈给群众,提高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减少就业成本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首要任务。2006年,我县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仙游就业网”站,并与乡镇(街道、村居的劳动保障平台相连,三级联网,实现了“镇镇通”、“村村通”,并把人力资源市场每天发布的最新劳务需求信息及时传送到基层各网点,再由各基层网点下载打印直接在各乡村张贴发布,为劳动力的供需双方搭建起了一个便捷的沟通平台,从而实现了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有效链接,岗位和人员的合理对接,打破了过去因信息不畅而出现的“招工难、就业难”的两难局面,不但节省了招聘和求职的时间,而且降低了转移的成本

14、,使劳动就业服务领域得到扩大,服务手段得到优化,服务效益得到增强,极大地提升了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推进统筹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一体化的统筹通过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健全了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了城乡一体的失业人员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档案托管、代交养老金、劳务派遣、职业技能鉴定指导、职业介绍、再就业援助等工作的流程和管理办法,推行“一卡”式制度,提供一站式服务,把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信息及指南,利用网络向基层延伸,把劳动就业服务直接面向广大的城乡

15、劳动者,实现了城乡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的一体化,提升了劳动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1999年,我县建成了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局域网,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第一家县级“三化”的劳动力市场,而后根据本县劳动就业工作实际情况,坚持自力更生,经过精心策划,组织有关专业和骨干人员攻坚,自己开发出了基本符合社会需求的劳动就业网络软件,建立了“仙游就业网”站。购进了服务器、防火墙、电子显示屏,引进了2M光纤,31个基层网点分别引入了1M的ADSL专线,完善了软硬件设施,全县18个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15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从而实现了三级就业信息联网的硬件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16、业以及企业用工需求架起了桥梁,提供劳务信息、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中介等服务。同时,建立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网上办公、发布劳动就业动态、帮助企业招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展览图片、收发通知、公文传输、上传企业用缺工报表(月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报表,及时在人力资源力市场网上更新辖区城镇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优惠证人员、农村困难家庭“一户一就业”等人力资源数据库,基本上做到了“网上布臵、网上办公、网上完成”,实现了办公电子信息化,展示出了现代科技手段在劳动就业服务中不可替代的风采,为促进劳动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

17、系的统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市场就业的需求,已成为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突出矛盾,这就为统筹就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就业技能,是统筹城乡就业的长效任务和根本要求。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是实现统筹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的主要手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确立的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为系统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通过加大财政资金对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完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要整合现有的社会培训资源,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城乡劳动者多层次需求的劳动力培训基地,完善培训体系,优

18、化培训专业设臵,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统筹规划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使有到二、三产业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增强其市场就业的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增强其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手段,是实现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的素质就业的重要手段。我县从2001年开始,因地制宜地采取多措并举的培训方式,通过充分调动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和社会办学力量,大力促进转移培训工作,闯出了一条校、乡、企联办农民工培训,集培训、转移、就业一条龙服务的新路子。各乡镇(街道还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切合现代市场需求和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水产养殖、花果

19、、工艺雕刻、电子、服装、电脑、刺绣、模具、鞋革等20多个专业技能培训班,同时注重发挥传统行业优势带动转移就业。如榜头镇政府发挥“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生产基地的优势,通过开展古典工艺家具制作和“六编六雕”技能培训,古典工艺家具产业不断做大,形成了专业街、专业村,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保障的统筹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是不断深化劳动保障工作向农村和农村劳动者覆盖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在提高城市就业服务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1、努力构建平等的就业制度。如逐步打破城乡区域和身份户籍的界限,取消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的政策规定和制度障碍,使城乡劳动者在就业管理方面日趋一致。又如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实行覆盖城乡的社会失业调查制度,构建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等。2、提供平等的就业服务。开放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各项就业服务,将就业服务体系延伸到乡村。通过建立乡村劳务组织、配备劳务输出指导员或协理员,将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及时有效地提供给农村劳动者。3、完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制度。如让农民工子女可以就近入读公立学校,并取消借读费,享受与城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