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及bcl_第1页
红花黄色素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及bcl_第2页
红花黄色素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及bcl_第3页
红花黄色素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及bcl_第4页
红花黄色素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及bcl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红花黄色素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作者:徐传金 张文忠 冯培青 蔡尚郎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目的 通过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红花黄色素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红花黄色素组(SY组),药物组(MI组),每组8只。实验终末,取缺血坏死区心肌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状况,并且检测bax和bcl2蛋白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IR组相比,SY组能减轻

2、缺血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并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结论 红花黄色素能产生心肌保护作用,RIS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bcl2;bax 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SY)是从红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1,2,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水煎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3,其有效成分SY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4。SY具有提高心肌和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加速自由基的清除等作用5。本实验通过观察SY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验证其对

3、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分组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购自河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雌雄不分,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 h,再灌注6 h。SY组:于再灌注前10 min耳缘静脉注射SY 10 mg/kg,余同IR组。药物组(MI组):于再灌注前5 min耳缘静脉注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0.3 mg/kg),余同SY组。 1.2 方法 1.2.1 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 采用乌拉坦(1 g/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心电图导线与兔四肢相

4、连,记录12导联心电图,连接心电监护。除毛,沿胸骨正中偏左0.5 cm切开皮肤,暴露左侧3、4肋骨,钝性分离肋间肌,小弯钳于肋下穿10号缝合线2根,分别结扎,沿结扎线正中剪断3、4根肋软骨;牵拉两侧结扎线,暴露胸腔,分离脂肪组织,可见心包及搏动之心脏。提起心包膜正中,用眼科剪将心包膜前部剪开,将心包膜用缝线固定于胸壁,充分暴露心脏。用止血钳将左心耳轻轻提起,观察冠脉的走行。以左冠状动脉主干为标志,在左心耳根部下方2 mm处,用持针器持小圆针在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穿一结扎线,结扎线穿过心肌表层,在肺动脉圆锥旁穿出;在该结扎线下方约0.5 cm处再穿一结扎线,双重结扎左前降支1 h,再灌注6 h。心

5、电图胸前导联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为结扎成功。 1.2.2 心肌细胞光镜学观察 各组动物于再灌注末取缺血坏死区心肌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实验步骤如下:取材固定脱水和透明透蜡包埋切片及贴附脱蜡复水染色水洗分化漂洗复染透明封藏,切片经中性树胶封藏,等树胶干后就可在镜下进行观察。 1.2.3 心肌细胞电镜学观察 各组动物于再灌注末取缺血坏死区心肌组织进行超薄切片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实验步骤如下:取材:取缺血再灌注区组织,制成1 mm3的组织块;2.5%戊二醛4固定4 h;磷酸缓冲液(PBS)漂洗3次;1%锇酸固定3 h;PBS漂洗3次;脱水;浸透:用二甲基酮与E

6、pon812包埋剂混合液(12)浸透;包埋:将样品移到Epon812包埋剂中进行包埋;超薄切片:用UltracutE超薄切片机进行超薄切片,厚度为50100 nm,干燥后即可染色;染色:醋酸双氧铀染色15 min,蒸馏水彻底水洗3次;枸橼酸铅染色15 min,再用蒸馏水彻底水洗3次。切片干燥后即可置于电子显微镜(日本JEOL公司JEM1200EX透射电镜)下观察。 1.2.4 原位末端标记凋亡细胞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细胞核中有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即凋亡细胞。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视野(400),记录阳性染色的心肌细胞数及心肌细胞总数,以凋亡细胞数

7、占心肌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来确定凋亡指数(AI)。AI=Tunel阳性细胞数/心肌细胞总数100%。 1.2.5 心肌细胞中bcl2、bax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SP)法检测 将取材中10%中性甲醛固定的标本固定24 h后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度约4.5 m,贴附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载玻片上。二甲苯和酒精脱蜡;3%过氧化氢孵育10 min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PBS液冲洗;5%10%正常山羊血清封闭,室温孵育10 min;加入一抗:bcl2、bax均为1100稀释后加入玻片中,4过夜,PBS液洗3次,每次5 min;加入二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生物素标记二抗,37孵育30 min,PBS洗3次

8、,每次5 min。显色:加入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剂510 min;HE复染2 min,脱水、透明、封片、镜检。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400)采用VIDAS图像分析系统(德国欧波同公司)测定其阳性表达面积、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并采用公式:单位面积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512512)100% 进行数据换算。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均以xs表示,使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Student NewmanKeuls法)。 2 结 果 2.1 光镜学观察 IR组心肌细胞间质水肿,细胞界限不清,可见较多粒细胞灶状浸润,并可见少量

9、红细胞渗漏。SY组心肌细胞轻度水肿,界限清楚,心肌细胞排列相对规则,见少量粒细胞浸润,无红细胞渗漏。MI组心肌细胞水肿严重,部分细胞溶解,细胞界限欠清楚,横纹消失,可见较多粒细胞浸润,并可见红细胞渗漏。 2.2 电镜下观察 IR组心肌细胞水肿明显;线粒体明显肿胀,溢出到细胞外,嵴明显减少,基质中致密颗粒减少甚至消失,伴空泡样形成;肌膜破坏,出现膜断裂、缺损,肌原纤维模糊,部分Z线不明显;细胞核肿胀,异染色质增多,核不规则,甚至核碎裂。SY组超微结构变化轻微,仅见心肌细胞内轻度水肿;线粒体轻度肿胀,嵴部分消失;肌原纤维排列规则,肌小节清楚,仅见少量肌丝断裂,Z线明显,闰盘清晰;细胞核内物质分布均

10、匀,无核裂解及固缩现象。MI组细胞水肿明显,胞膜固缩消失;线粒体弥漫性肿胀,;糖原减少,肌原纤维极度松弛、拉长,Z线扭曲、变形,肌丝横断、撕裂、溶解;核固缩,可见凋亡小体;间质明显水肿。 2.3 凋亡细胞Tunel检测结果 IR组AI为21.373.86,SY组AI明显降低(15.473.63)(P0.05)。 2.4 心肌细胞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 bcl2阳性细胞表现为胞浆及胞膜呈棕褐色,bax阳性细胞表现为胞浆呈棕褐色。着深棕色者为强阳性表达细胞,不着色者为阴性表达细胞,介于两者之间者为弱阳性表达细胞。各组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见表1。表1 各组心肌细胞AI、bcl2、b

11、ax蛋白表达(略) 3 讨 论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是反映细胞损伤最直观的指标,心肌缺血3040 min,心肌细胞可发生缺血性损害。光镜下观察见正常心肌细胞内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浸润等损伤。线粒体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是决定细胞由可逆到不可逆改变的关键细胞器,线粒体弥漫性肿胀,膜破裂、嵴溶解、消失,基质出现嗜锇性颗粒等均是缺血造成的损伤。本研究发现,SY可以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从而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细胞凋亡是机体的正常细胞在受到生理性或病理性刺激后启动的自发死亡过程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6。大多数细胞在凋亡过程中需要新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bcl2基因是凋亡抑制

12、基因,其过量表达可阻断因缺血、细胞因子短缺、辐射、抗肿瘤药物、cmyc等不同刺激诱发的细胞凋亡。bcl2抑制凋亡的机制是它可直接或间接地阻止细胞色素C自线粒体的释出,而后者可与ATP一起改变Apaf1的构型而使caspase9激活。bax基因为促进凋亡基因,主要表达于线粒体膜和内质网膜上。bax与bcl2有很高的同源性,能与bcl2形成异源二聚体,通过抑制后者的活性,使凋亡易于发生。bcl2和bax的表达程度决定了细胞命运,bcl2占优势时阻止细胞凋亡发生,而Bax占优势时细胞趋向凋亡7。本研究采用Tunel法、SP技术检测了心肌细胞AI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各组均有一定的心肌

13、细胞凋亡,而SY组AI明显较低,证实了SY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同时发现SY组bcl2蛋白表达增强,而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进一步显示,SY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的作用,即明显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从而发挥对心肌的靶保护作用。 目前认为缺血预处理的机制是短暂的缺血再灌注使大量的内源性物质如腺苷、缓激肽、阿片等释放7,然后作用于相应的受体,诱导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再进一步激活其他激酶,最终激活再灌注损伤补救酶(RISK)途径,使效应器磷酸化,效应器可能主要是线粒体上的ATP敏感性钾通道(mKATP),诱导心肌保护机制8。PI3K

14、是RISK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之一9。本研究通过应用药物PI3K抑制剂LY294002发现,该药物能够阻断SY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因此推测RISK参与了SY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中原,涂秀华.红花黄色素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2):1536. 2 李 芳,孙明智.红花黄色素对豚鼠心室乳头肌缺氧和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9;33(1):68. 3 顾红璋.中药红花煎剂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4;2:48. 4 黄正良,崔程梅,任 远.红花黄色素的抗凝血作用研究J.中成药,19

15、87;18(4):22. 5 刘月庆,李 康,毕开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中草药,2003;34(8):7257. 6 吴 青,陶红凯,陶大昌,等.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1):9058. 7 孙忠东,高尚志,池一凡,等.肾缺血预处理对兔未成熟心肌Bcl2,Bax,Fas蛋白表达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22):203941. 8 Philipp S,Yang XM,Cui L,et al.Postconditioning protects rabbit hearts through a protein kinase Cadenosine A(2b) receptor cascadeJ. Card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