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青山不老 (3)_第1页
16青山不老 (3)_第2页
16青山不老 (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情感与态度;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课件。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

2、人一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二课前检测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 治理、荡漾、领悟易错字 肆虐 归宿、荡漾、三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指导1 默读课文,考虑:这位老人发明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明的?交流汇报1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3检查同学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四 自学指导2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考虑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同学交流:老人发明了怎样的奇迹?“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

3、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引导同学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课文的哪些局部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同学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明奇迹的?“大环境”险恶。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同学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身的话。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指导朗读相关语句。3

4、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身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小结:是啊,老农不只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珍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维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总结:老人用自身的勤劳善良发明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发明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四当堂训练1读课文,积累自身喜欢的语段。阅读,勾画。同桌交流。大声诵读。2交流读后感受。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评: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同学在勾画、诵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