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_第1页
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_第2页
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_第3页
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_第4页
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一、群体的概念一、群体的概念v群体是一个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结合体。作为群体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是群体内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v群体的特征: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他们思想上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他们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一节第一节 群体的概念和分类群体的概念和分类v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种任务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有时二者兼而有之。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目标实现需要二、群体的分类二、

2、群体的分类(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p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正式文件明文规定,有固定的编制、明确的职责分工、具体的权力和义务、有“领导被领导”的形式,在正式群体中人们从事的是由组织目标规定的行动,并且使自己的行动指向组织目标。p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之外自发形成的群体,它没有明确的组织,没有编制和特定的领导人,不是以某种正式规定为基础,而是建立在相互好感,心理相容、同情、友谊、思想一致的基础上,是个人友好关系的体现。v非正式群体的特点: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情感密切传递信息迅速信念一致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正负功能(二)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二)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三

3、)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三)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四)参照群体(四)参照群体(五)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五)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六)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六)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群体遵循着一种标准化的顺序进行发展,我们称这个序列为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但是对于那些完成具体任务并有着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来说,它遵循着完全不同的模式。一、五阶段模型一、五阶段模型v群体的发展过程遵循着五个明显的阶段: 1形成阶段形成阶段群体在目的、结构、领导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成员们“摸着石头过河”,确定哪些行为能够被群体接受。 2震荡阶段震荡阶段突显内部冲突的阶段,抵制群体对个体施加的控制,由谁控制

4、群体的问题上发生冲突。 3规范阶段规范阶段发展了密切的群内关系,表现出了内聚力和认同感,对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执行阶段执行阶段群体的主要精力从相互认识和了解进入到当前的工作任务上。解体阶段解体阶段为解散做准备。第二节第二节群体发展的阶段群体发展的阶段二、间断平衡模型二、间断平衡模型v用于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v这种群体并不遵循上面介绍的模型,它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活动序列: 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了群体的发展方向 第一阶段的群体活动依惯性进行 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会发生一次巨大转变,转变发生于群体生命周期的中间阶段 转变激起群体内的重大变革 转变之后群体第二阶段的活动又会依惯性进行 群体最后一次

5、会议的特点是显著加快活动速度v为什么有些群体比另一些群体更容易成功,这个问题包括了以下一些变量:群体成员的能力、群体规模、冲突水平以及成员为了遵从群体规范而承受的压力。群体行为的模型施加于群体的外界条件群体成员资源群体结构群体过程群体任务绩效和满意度第三节第三节群体行为的解释群体行为的解释一、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一、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v工作群体不可能孤立存在,它们是更大组织中的一部分,每个工作群体都要受到来自群体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组织的整体战略。组织的整体战略。它规定着组织的目标,以及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组织所追求的战略会影响到组织中各种工作群体的权力和资源的分配。 职权结构。职权结构。决定

6、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 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组织通常会制定规则、程序、政策、工作说明书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规模。规模。有些组织规模较大,盈利丰厚,资源丰富,决定着给工作群体分配的各种资源也很充裕,对群体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 员工录用过程。员工录用过程。一个组织在员工录用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决定着该组织工作群体中成员的类型。 绩效评估和奖励体系。绩效评估和奖励体系。组织绩效评估方式及组织所给予奖励的行为都会影响到群体成员的行为。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它规定了员工的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行为不可以接受。 工作的物理环境对群体行为有

7、重要工作的物理环境对群体行为有重要影响。影响。二、群体成员资源二、群体成员资源v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中每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一)知识、技能和能力。(一)知识、技能和能力。通过评估成员个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可以部分地预测出群体的绩效。成员的能力可以使我们间接判断出他们在群体中能够做什么,以及工作效果如何。在高绩效工作群体中,人际交往的技能很重要(冲突管理、协作性解决问题、沟通)。(二)人格特点。(二)人格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格特点更可能对群体生产率、群体士气和内聚力产生积极影响,这些人格特质包括:社交性、主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这些人格特质通过影响群体成员在群体内

8、部的互动方式从而影响到群体绩效。三、群体结构三、群体结构v群体结构塑造着群体成员的行为,使我们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内大部分个体行为以及群体绩效。(一)正式领导。(一)正式领导。(二)角色。(二)角色。指人们对于在某一社会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人们需要扮演不同 的社会角色,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关键在于弄清他现在扮演的角色。不同的群体对个体的角色要求不 同。 角色知觉。角色知觉。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景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 角色期待。角色期待。在某个特定情景中,别人认为你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如果管理层没能满足员工的角色期待,就会对员工的绩效和工作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如

9、果员工没能满足管理层的角色期待,结果会是可能受到某种形式的处分甚至解雇。 .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当个体面对相互之间存在分歧的多种角色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个体所面对的两个或多个角色期待是相互矛盾的)心理学的模拟试验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非常迅速的。(三)规范(三)规范v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它让成员知道自己在特定情景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群体规范被群体认可并接受就成为影响群体成员行为的手段。v群体规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成文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首例)。v典型的群体一般有两种规范。分别是行为规范和绩效规范。群体想要调节的一种行为是人们在群体会议中的参与程度。群

10、体往往利用绩效规范来调节每个工人的产量和工作的时间。v群体规范并不规定成员的一举一动,而是规定群体对成员行为可以接受和不能容忍的范围。v规范与组织中规章制度不同的地方:它们大多不成文,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被群体成员所接受和执行以后才能被认为存在。(四)群体压力和从众(四)群体压力和从众p群体压力:群体压力:在群体内,当个人的意见和多数成员的意见不一致时,会感到心理紧张,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它不同于权威命令,也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一种群体的舆论和气氛,它对个体心理上的影响和压力比权威命令还大,使个体感到不能违抗,应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p从众行为: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

11、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从众行为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因此一个先进或落后的群体就会影响到其个人行为。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一是倾向于舆论一致,这种压力容易窒息成员的独创性。二是容易导致群体决策过程中的“群体意识” 。(五)地位(五)地位v在理解人类行为方面,地位是一项重要因素。与其他成员相比,地位较高的群体成员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产生偏离群体规范的行为。他们比地位低的同伴更能抵制群体规范和从众压力。v重要的是群体成员相信群体中的地位等级是公平的,如果成员感到群体中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就会引起群体内的失调状态,并导致各种各样的群体行为。(六)群体规模(六)群体规模

12、v就完成任务来说,小群体比大群体速度更快,如果解决的是复杂困难的任务,大群体比小群体做的更好。v大群体(成员超过12人)有利于获取各种渠道的信息,如果群体的目标是搜寻和发现事实,则规模较大的群体更有效率。另一方面,较小群体在利用这些信息从事生产方面效果更好(人左右的群体在采取行动时效率最高)。v社会惰化社会惰化指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一个人单独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u原因是:一种可能,原因是:一种可能,群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就可能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这样才会感到公平。另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释是责任扩散,由于群体活动的结果无法归结为具体某个人的作用,个人投入和群体产出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不

13、清,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时,活动的效率就会降低。v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比偶数的群体更有利;人组成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比更大或更小一些的群体更有效。(七)群体构成(七)群体构成v大多数群体活动需要具有多种技术和知识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异质性群体异质性群体(由相互差异很大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可能拥有多种能力和信息,工作效率会更高。v多样性带来了冲突,激发了创造性,导致了决策水平的提高。v如果群体由经历十分不同的人组成,员工的离职率较高,因为成员之间比较难以沟通。(八)群体内聚力(八)群体内聚力v内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v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态度和目标的一致

14、性外部威胁群体规模奖酬体制班组的组合与外界的隔离群体的绩效u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中所建立的绩效规范和目标。(如图:内聚力与生产率受诱导影响的结果) 四、群体的互动过程四、群体的互动过程v群体互动过程对于理解群体行为非常重要。社会惰化现象表明了群体互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损失,但群体互动过程也可能带来积极的结果即群体作为整体的产出可能大于群体成员个人产出之和。v(一)协同效应(一)协同效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效果不同于单个物质产生的作用之和。负向协同效应(社会惰化现象)。负向协同效应(社会惰化现象)。正向协同效应。正向协同效应。如实验室中应用研究小组来完成工作任务,利用成

15、员的多种技能从事一些个体单独无法从事的研究。(二)社会促进效应(二)社会促进效应v指在别人面前个体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倾向。研究表明,当别人在场时,个体从事简单的、常规性的任务会更快更精确。如个体从事的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复杂工作,别人在场可能会对绩效水平造成消极影响。v一个人对某项任务非常熟悉,别人在场时可能做的更好;对于自己不太熟悉的任务,别人在场时会降低自己的工作水平。因此对简单的任务进行集体培训,对于复杂的任务进行个别辅导,会使群体互动过程收获最大化。五、群体任务五、群体任务v群体规模和绩效的关系受到群体任务的影响。v群体互动过程与群体绩效和群体成员满意度的关系受到群体从事的具体任务这一变量的调节和影响。v群体任务分为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任务越复杂,群体从成员对各种方法的讨论中得到的收益就越多,如果群体成员的任务相互之间依赖性很强,他们就需要更多的互动、有效的沟通和最低水平的冲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