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基本训练原则--精选文档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3/f9a15989-f07e-47f0-842b-46940345a05f/f9a15989-f07e-47f0-842b-46940345a05f1.gif)
![ABA基本训练原则--精选文档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3/f9a15989-f07e-47f0-842b-46940345a05f/f9a15989-f07e-47f0-842b-46940345a05f2.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ABA基本训练原则 分解目标、强化和辅助是ABA的基本训练原则,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塑造法和连环法则体现了ABA的具体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的实施是以遵循训练原则为基准的;而训练原则正是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具体体现的。 自闭症儿童ABA训练的分解目标(基本内容同“任务分析法”)就是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细小的、简单的单元后再进行教学,它是运用连环法和塑造法的前提。自闭症儿童连环法是将简单的单元行为连成链条,形成更复杂的行为;而每个单元行为的建立都要用塑造法来完成;在塑造的
2、过程中要通过指令、强化、辅助所构成的一个个回合加以具体操作运用。因此,连环法的运用是以塑造法为基础的,而塑造法的完成是以一个个回合具体体现的。一、回合式操作教学法( DTT) 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包括指令、个体反应、结果(强化或辅助)、停顿4个基本的元素。指令发出后,孩子出现正确反应马上强化,然后停顿,这预示着一个回合的结束。如果在指令后出现错误反应,停顿,进入下一个回合:重新发指令_辅助-强化_停顿。如果孩子在指令发出后1-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若仍失败,第三次发指令后立刻辅助。关于回合的目的,洛瓦斯在
3、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回合可以帮助孩子注意到刺激;使教者和孩子马上知道反应是否正确;帮助教者以一致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免引起孩子理解上的混乱,延误进步;帮助教者快而容易地辅助孩子的进步。 1指令:洛瓦斯认为由于自闭症儿童问题的出现同时发生在感觉输入和加工两个过程。信息进入到大脑以后不能进行有效地过滤,以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因此,发指令时要注意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教者的声音大而自信以确保孩子接收到,做出我们所期望的反应。其次,指令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要求。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
4、段也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从简单到复杂。 重复指令是一种指令无效性的表现,也是很多教师初学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我们要求发出指令后要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等待过程是期待孩子独立做出反应的过程。“等待”强调反应是思考以后的结果。而对指令的重复,剥夺了孩子的思考时间,干扰了孩子的加工过程。 通过指令,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更主要的是使孩子明白自己和别人是有关系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听指令主要帮助儿童建立听和动作的关系,如指令儿童“拿起杯子”,儿
5、童以动作反应即为听指令,就可以得到奖励。它更有助于建立“听一动作”反应,而对于建立“听一说”的语言反应有一定影响。2结果 (1)强化:当儿童对指令做出正确反应后,我们要及时给予强化。强化的原理就是适当的行为因受到强化而继续出现;不适当的行为因没有受到强化而减弱乃至消失。一般强化的方式分为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 1)正强化:是通过奖励性刺激促进正向行为的增加,以达到帮助儿童体验到与人交往的愉快,建立自信、体验成就感的目的。
6、0; 2)负强化:通过移去儿童不喜欢的刺激物,促进正向行为的增加,以达到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是非感、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的目的。 运用强化时的手段称为强化物。一般强化物有两类:生理性强化物和社会性物强化。生理性强化物包括食品、活动、儿童的依恋物,甚至可以是他们的自我刺激行为。社会性强化物包括夸奖、笑容、亲吻、拥抱等与人有关的行为。 强化手段的运用关系到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儿童对强化物需求的不同意味着他的社会性程度的不同。强
7、化不能停留在生理性强化的层面。为了让儿童将来能够理解社会性强化的意义,对于仍需要生理性强化的自闭症儿童,我们在运用强化时,两种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并且社会性强化物出现在生理性强化物之前,目的是让他在正确行为与社会性强化物之间建立联系。而很多家长只重视知识的积累,并不关注强化物背后的社会意义。因此,训练长期停留在生理性强化物支撑下的知识积累。知识的积累固然很重要,但绝对不是最终目的。 运用什么强化物要依儿童能否产生被强化的感觉而定,使用有效就可以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并及时替换。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强化物,并注意变换。 &
8、#160; 强化物的及时给予和及时撤出都非常重要,给予过多就不是件好事了,多了就会产生厌倦,自主行为的动机很难激发出来。 (2)辅助:当自闭症儿童表现为不配合或者有难度,不能独立完成时,我们用辅助的方法。不配合时运用辅助是为了形成配合。有难度时适用是为了建立自信,减少挫折感。 一般辅助有几种方式:身体辅助、视觉辅助和语言辅助。我们通常所用的身体辅助就是手把手的辅助。例如:当儿童不会做某个动作时,我们就手把
9、手地教。视觉辅助包括示范、手势、眼神、位置等。又例如,我们教儿童认识“杯子”。桌子上有杯子和笔。发指令“拿杯子”。我们可以用示范的方法拿杯子给儿童看,要他模仿。我们也可以用手指或用眼神示意的方式帮助儿童认识杯子。另外,改变物体的位置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方式,如把杯子放在他容易拿到的地方,待他能力提高后再将位置还原。在运用辅助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辅助不及时会造成儿童形成猜测和有挫折感:例如我们在教儿童认识杯子时,如果他拿错了,我们会说“错了”,或者表现出生气表情或者不说话,待儿童又去拿旁边的杯子时,我们脸上马上露出微
10、笑或者说“对了”。我们往往将其理解为儿童的自我修正性行为,但不是所有的儿童都有自我修正的能力,大部分只是一种猜测,久而久之,儿童就容易形成不是看着桌子上的物体而是看着我们的脸或听我们的声音来判断对错,而不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去命名物体。还有的儿童因辅助不及时、有挫败感而拒绝学习,表现为发脾气、哭闹甚至是自伤性行为。 2)依赖辅助:例如妈妈教孩子特指问句“这是什么?”(苹果),当出现特指问句后,妈妈总是马上提示“苹”,孩子就接着说“果”。半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摆脱辅助。对辅助依赖的恶果是使得儿童不去动脑筋思考问题,甚
11、至连“看”这个必要的过程都被省略了,久而久之就不会思考了。 为了避免对辅助的依赖,我们在运用辅助时要注意辅助程度的逐步减弱和辅助频率的逐渐降低。 3)辅助频率的降低:以语言为例,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的语言迟迟不能从重复性语言上升为主动表达,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辅助太频繁,使得儿童依赖辅助而丧失了主动表达的机会,进而丧失了表达的主动意识。例如:儿童想要饼干时,我们马上说“你说,我要饼干。”他重复出来后就给饼干了,儿童对表达的理解就是对大人声音的模仿。至于大人说
12、话的意思、在何种场景下说这句话,都不用去考虑。成人的不正确做法误导了儿童的理解。因此,训练儿童的主动表达是要强调他的主动性而不是说的内容是否完整。可以借助于模仿,但在儿童有需求时要等待而不是及时辅助。等待的过程就是儿童独立思考的过程。 3停顿:结果出现后,下一个回合开始前,要稍微暂停几秒钟,作用之一是使儿童对刚才的反应与结果的关系有一个记忆的过程;作用之二是给老师一个思考的时间,思考上一个回合的反应以决定下一个回合如何处理;作用之三是区别两个回合,使得儿童对下一个指令更加清晰的判断。二、塑造法
13、60; 自闭症儿童任何一个新行为的建立过程都是行为塑造过程。它是将一个新的行为目标分解,通过强化近似成功的反应引导孩子朝着既定的方向和目标迈进,以达到建立新行为的作用。因此,运用塑造法的前提是掌握好目标的分解和强化。 目标的分解就是将一个大目标分解为数个小目标。分解的结果是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如果难度超过他们的接受范围,孩子会知难而退。一般孩子如此,自闭症儿童更是如此。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倒不如说是逐步培养自信的过程更为重要。很多自闭症儿童对困难异常敏感,也许在
14、他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负面体验,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又太缺乏自信。他们会拒绝学习他们认为困难的东西;如果强加逼迫,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甚至会引发孩子的自虐性行为或攻击行为。因此,分解目标对自闭症儿童来说非常重要。目标分解就如同上楼需要楼梯,教孩子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去达到终点。 分解目标后的实施过程中的项重要工作是强化,只有目标明确,强化指向才能明确。强化的重点应该是鼓励孩子接近要求的任何一次行为。如果其间发生退步现象,一定不能强化,否则就意味着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把握好强化时机也很关键。下面以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为例
15、来说明塑造法的运用。 自闭症儿童中有一些没有口语能力的,他们的语言训练可从模仿发音开始。如教发“啊”音,我们先分解目标: 第一目标:要求模仿张嘴。如果做不出,我们可以用手辅助他张开嘴。逐渐地,他不用手的帮助就能张开嘴巴了。我们马上奖励他。当这种行为稳定后,我们开始进行下一步。 第二目标:要求张嘴发出声音。也许因为我们以前只强化他张嘴的行为,刚开始时有的儿童可能只张嘴而没有声音。此时
16、,他对模仿发音的理解就是张嘴,对此行为不应强化。张嘴只是过渡而已,我们要提高要求。由于没有得到强化,儿童不再只张嘴了,他会发出声音,但有可能不是“啊”。我们马上强化他。我们强化的是他发出声音的行为,尽管他发出的声音和我们不一样,但毕竟比只张嘴、不出声是进步了。 第三目标:要求发出近似“啊”的声音。这一阶段,我们强化他发出“啊”的近似音。对于发出其他的音的行为不再强化。由于以前发的音没有得到强化儿童就不会随便发音。他要认真听别人在说什么,要求自己做什么。努力模仿我们的发音,力求和我们发的一样。
17、0; 第四目标:要求发“啊”音。这一阶段,我们只强化发出“啊”的行为。对于发出近似“啊”的行为不再强化。儿童在每一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他在想别人要求我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以逐步接近我们的目标,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塑造的过程就是为孩子提供达到目标的思路的过程。三、连环法 连环法(也称为链锁法)就是将简单的行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系列更复杂的行为,这个序列就是链条。 连环法必须遵循以下几
18、个步骤: 定义目标行为。 将目标行为分解成小的回合。 减少指令、辅助和强化,直到在开始或结束的链条中只有一个指令。 连环法一般分为前进连环法和后退连环法。 1前进连环法:即从链条的第一步开始,以链条的最后一步结束。 2后退连环法:从链条的最后一步开始,以链条的第一步结束。例如:教孩子购物。确定目标行为是购物,然后将目标行为分解: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2025年春季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河源2025年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博士研究生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堵缝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光学投影研磨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车库大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动拔盖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立卧式可调钻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字画乳化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水电站型自动保压液控蝶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数字温度电势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国节能协会团体标准草案模板
- 招投标现场项目经理答辩(完整版)资料
- 初三开学第一课家长会优秀课件两篇
- 大学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 企业新春茶话会PPT模板
-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台账
- 清淤工程施工记录表
- DB15T 2058-2021 分梳绵羊毛标准
- 2022年涉农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 (高职)银行基本技能ppt课件(完整版)
- 山东省莱阳市望岚口矿区页岩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