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 心 泵 安 装 手 册_第1页
离 心 泵 安 装 手 册_第2页
离 心 泵 安 装 手 册_第3页
离 心 泵 安 装 手 册_第4页
离 心 泵 安 装 手 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离 心 泵 安 装 手 册荏原UCW型号泵1. 拆箱与储存程序 本安装手册是关于离心泵长期储存程序的描述。当泵需要长期储存时要求购货商小心、仔细采取保护措施。 由于不正确或不适当储存或不遵照此手册引起的装置故障或损毁,制造商将不承担责任。2. 装箱状态下的长期储存2-1. 储存地点的选择 (1)装箱的泵必须储存在户内。 集装箱上特别注意要有防湿标志的标记。 (2)选择通风、干燥、温差不大的场所。(3)为确保良好的通风,不要直接将箱子置于地上。如图2.1所示,在箱子下面垫上枕木,并且箱子离窗户或其它通风口最少30cm。特别注意防水。枕木地面图2.1(4)为确保良好的通风,存储时设备周围需留出最少

2、为30cm的空间。(5)多种设备叠放时,将轻的箱子放在重的上面。如图2.2所示。在箱子之间放置枕木或板条。叠放储藏时,上面的箱子重心应与下面被压箱子的支柱竖直。超过3吨重的箱子禁止叠放在其它箱子上。图 2.2板条枕木最少 2 m图 2.3油毡(6)如果泵置于无墙的建筑物内,应使木箱到屋顶的距离至少为2m,并且在木箱外面包裹油毡用以防水防尘。2-2. 储存检查当箱子抵达储存场所时,须按以下几点检查其是否异常:(1)储存之前核对箱内货物是否与装箱单所示一致。()检查货物是否受潮。()检查货物的损伤,核对聚乙烯膜是否放入箱中。()仔细检查“防湿蓬”。(2)储存期间()每个月检查一次,检查箱内的货物和

3、保护用聚乙烯膜是否已经物理损坏或受潮,在每次大雨后都需进行检查。()储存室每月至少两次在晴天的时候通风,如果有防湿蓬,须将其移走。2-3.长期储存期间的检测与防锈措施 如果储存时间(包括运输时间)长达6个月,必须进行以下检查,并且还包括前述的检查。 在储存前重新装箱,只有在安装前才能拆箱,如果安装后不准备让泵运行要求读者参考第3段。 (1)每六个月拆箱并实施以下措施:在彻底处理后转动转子,通过吸入管和吐出管将防锈油喷洒在泵体上重新装箱并盖上聚乙烯膜,不适当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导致湿气或粉尘的侵蚀。因此,正确操作非常重要。 (2)在机组上包上一层薄膜以防粉尘,有一点须特别注意,联轴器、地脚螺栓、法兰

4、等须涂上一层防锈油MIL-P-19(NOX-RUST.366) 或其它同类产品。2-4. 储存末期检查 在储存末期检查以下几点: (1)表面(粉尘、凹陷或其它损伤) (2)移走机组外面的保护薄膜,用清洗剂将暴露于空气中的轴和联轴器的粉尘清洗掉,检查其是否已被腐蚀。这项检查之后,在损伤的地方涂上一层防锈油MIL-P-19(NOX-RUST.366) 或其它同类产品。 (3)如果在泵内发现粉尘或尘土,用真空吸尘器将其彻底清除,使用压缩空气时,确保空气干燥。3. 安装后的长期储存 进行以下处理和检查:(1)通常泵上安装的一个排气装置的孔往轴承体内注入特定的防锈油,防锈油每年需更换一次。(2)在机组上

5、盖一层油毡保护其不受粉尘、尘土和湿气的侵蚀。(3)四个月检查一次泵的表面,需要时须刷防锈油NOX-RUST366。(4)每周进行一次手动盘车。(5)当泵正常运转后须完全更换润滑油。4 管路及其辅助设备4.1 吸入和排出管路 概述 装置的吸入和排出管直径通常是根据吸入管路中液体流速约为2m/S,排出管路中液体流速为3m/S,来计算,这在工艺设计中已确定。因此,这里只给出安装管路时必须考虑的一些实际问题。 安装.1 采用支撑管路。这样就不致使泵进出口管路由于管路重量和热应力引起和力矩而产生的过分变形。管路连接法兰必须平行于泵法兰。.2 安装水平管路时,进液端管径应该逐渐向端部增大,出液端(与泵相接

6、端)管径应该逐渐向端部减小,这样可避免产生气囊。.3 设计有利于流动的进出口管,当由小管径变到大管径时,要逐渐过渡,起规则为:圆锥过渡段的长度等于标准直径差的57倍。.4 对于法兰连接,不允许法兰间的密封垫遮住管路通道。.5 尤其要注意吸入和排出管路中的不规则过渡管段和短弯头,因为这些部位上将增大管路阻力,应尽量避免使用。对泵吸入口处,大的管路阻力将使入口压力降低,若压力太低将导致叶轮入口处产生汽蚀。.6 在安装几台泵情况下,除平行连接的备用泵外,必须提供每台泵单独的吸入管路。备用泵与相对应的泵可有共同的吸入管路,这是因为在使用中始终只用一台泵。 管路清洗 开车前,必须认真清洗管路系统中的所有

7、污物和杂质。对于焊接部件必须清除焊接部件的金属凸出物。 静水压试验 应检查管路是否密封,然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静水试验。 管接头 管接头的标准通径必须与管路标准通径一样。如果泵进出口管的标准通径小于管接头的标准通径,则必须在两者之间安装圆锥过渡段。供给管路中的截止阀不允许直接与泵连接,以免使液体的紊流现象影响泵的吸入腔。为避免气囊,安装截止阀时,其手轮轴必须向侧面或向下。4.2 辅助设备(压力、温度等测量仪器)应适用于泵的控制和维护保养(冷却、加热、冲洗和密封等)。所需的辅助设备应根据泵型号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如果所提供的泵及辅助设备适用,则在使用现场安装辅助设备前应考虑下列情况。 压力表应安装在

8、支架上,并通过8的测量管连接到泵进出口管或邻近管路的测量点上。为保证能中止压力表和排泄,在压力表的前面必须安装一阀门。 温度计必须直接插入测量点,在液体敏感部位的插入深度40mm。在压力大于1.6Mpa情况下,必须使用带防护管的温度计。泵的排液能通过长管排泄到底座收液槽中,或排泄到泄漏液收集管中。在泄漏液管路中必须安装一个至少与泵体标准压力相等的截止阀。 机械密封的泄漏液也能通过长管排泄到底座收液槽中,或排泄到泄漏收集管中。需要带冷却系统的泵,在冷却腔体最低位置布置冷却给水管路,最高位置布置冷却水排水管路。在给水管路中必须安装一个调节阀,在闭式系统的排水管路中安装一个流动指示器,在开式系统中,

9、排水管路必须通过排水漏斗来引导。 需要带加热系统的泵,在加热管路中给水管路必须按制度安置在最高位置,并在给水管路中安装一个调节阀。排泄则通过收液管路。机械密封辅助系统必须根据图纸中给定的系统执行。如果管线是导向热交换器,压力传感器或密封槽的,在管线最高点处应提供一个排气孔。在温差循环情况下,起管路直径最小必须为3/4,最好为1。流动线路必须从连续上升的方式布置,并且不允许有明显的弯曲。 根据机械密封结构,如果要求冷却或冲洗是次要的,则必须安装急冷装置。 最小流量控制,在输送液的流量位于规定的最小流量点以下时,液体将发生中间过热直到汽化,此时叶轮和口环处将最严重损坏,导致泵的卡死,同时也将导致机

10、械密封的损坏。为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必须设置一最小流量装置来控制输送液始终保持在规定的最小流量之上。最小流量控制装置恒量旁通管。在泵出口法兰和排出管路中的截止阀之间连接一通向供给箱的旁通管路,在管路中安装一个用来限制流量的节流或截止阀。 最小流量控制装置不在泵制造厂的供货范围内,必须由用户自己提供。在开式系统中,开车前必须关闭最小流量控制装置中的截止阀。5. 安装 (1)底座安装 基础必须有足够强度能承受泵与底座的重量。在基础安装泵组时需注意以下几项,虽然泵组在出厂前已经对好中心,但这并不意味泵与电机仍然对准中心,因为底座偏斜和其它原因,泵与电机须重新对准中心,并且安装时得考虑以下因素。(a)松

11、开联轴器螺栓,移走中间段。 注意:请妥善保管圆盘式的联轴器的中间节。如果元件是由几个叠片组成的叠片型元件时,不要把两侧的混合放在一起,也得注意不能丢失齿轮联轴器的O型圈。(b) 当泵和电机装在底座上时,底座应处于水平面。下图1是关于底座调水平示意图:利用泵吐出法兰面和电机底板面,调水平。使其倾斜度0.3mm/m。根据底座尺寸每间隔1.2m-1.5m垫上衬套,以避免更大的变形,地脚螺栓附近的衬套其间距应尽可能小。底座与地基的垂直距离为3050mm,以便灌浆。然后把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c)调好水平后,轻轻地紧固地脚,注意不得固定得太紧。 图 1(d)初次对中:水平调好后,将泵与电机装在底座上,然后进行机组初次调中心,确保轴的弯曲度和未对准度小于0.05mm。在此条件下,在电机底板垫上不小于2mm高度的垫片。(e)将楔形块点焊在底座上。(f)通过灌浆口往底座里灌浆,确保灌浆充分。在底座底板的边缘上有排气孔,注意在灌浆前不得将排气孔堵塞。(g)地脚螺栓一般而言,根据温度、湿度等因素,灌浆大约七天后,泥浆变硬此时紧固好地脚螺栓。重新校 核底座的水平和检查泵与电机的偏差值。(对比之前的测量数据)(h)管路连接 吸入和吐出处的管路连接。从泵侧安装管子时,如之前提到的,要避免给泵施加过大的力。(i)再次对中 检查电机与泵的中心偏离,如大于0.2mm,拆下可调节管路,重新校正。重新校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