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全球失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1页
第12章全球失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2页
第12章全球失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3页
第12章全球失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4页
第12章全球失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212章章 全球全球失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失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姚 洋大纲大纲l 引言l 全球失衡l 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l 对全球失衡的解释l 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引言引言 只要存在贸易,则在任何时点上都会有盈余国和赤字国,所有国家的净出口为零的状态几乎不可能出现。 但问题在于一些国家可能出现持续的盈余,而另一些国家可能出现持续的赤字,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失衡全球失衡”。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加重全球失衡。 长期赤字会使赤字国违反长期预算约束,最终变成一个难以为续的过程;另一方面,盈余国大量的外贸盈余对国内的物价水平产生持续的上升推力,从而增加出口导向增长模式的成本。3全球失衡全

2、球失衡全球失衡的概念全球失衡的概念:全球失衡指的是各国在经常账户上的持续不平衡。经常经常账户账户的概念的概念:经常账户就是一个国家全体国民、企业和政府的净储蓄(赤字)。经常账户经常账户 = =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总消耗国内总消耗 + + 海外海外净收益净收益其中,国内总消耗包括国内消费和投资,海外净收益是一国海外收益(包括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的收益以及输出劳工的收入)汇回国内的部分减去外国在本国收益的汇出部分。4全球失衡全球失衡经常账户经常账户的概念的概念: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消费和国民储蓄之和,经常账户也可以表示为:经常经常账户账户 = = 国民储蓄国民储蓄 国内投资国内投资

3、+ + 海外海外净收益净收益 又由于国民储蓄 国内投资 = 出口 进口,因此经常账户的另一个表达式是:经常账户经常账户 = = 净出口净出口 + + 海外净收益海外净收益5全球失衡全球失衡 和经常项目相对的是资本账户:所谓资本账户资本账户,指的是流入一国的资本(短期资本、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减去流出的资本(短期资本、对外投资和对外放贷),即一国的资本净流入一国的资本净流入。 经常账户是对实物流的统计,资本账户是对资金流的统计。 在没有官方外汇储备没有官方外汇储备、且私人不持有外币现金私人不持有外币现金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要求经常项目和资本账户满足下面的一一对应关系:经常经常账户账户 =

4、- = -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6全球失衡全球失衡 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净储蓄,则必然意味着该国拥有正的净出口或正的海外收益,两者都意味着该国持有的外币资产余额增加,但是,这些外币在本国无法流通或获得收益,因而必然流出,即形成资本净外流。 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有资本净流入,则意味着该国对国外有净借款,其国内消耗大于其国民总产出,该国需要从外国进口货物或服务,经常账户为负。7全球失衡全球失衡中国的中国的“双盈余双盈余”现象现象 所谓“双盈余”,就是指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都出现盈余,与前面的等式经常账户 = - 资本账户 并不一致 考虑官方官方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私人、私人允许允许持有持有外币现金的外币现金的

5、情况下,资本账户与经常账户等的关系变为官方外汇储备官方外汇储备 = =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 + +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 境内私人持有境内私人持有外币外币现金现金8全球失衡全球失衡中国的中国的“双盈余双盈余”现象现象 我国中央银行持有大量官方外汇储备,出现“双盈余”现象边不难理解。 “双盈余”并没有违反一国如果有经常账户盈余就必然输出资本的规律。我国是一个资本输出国,只不过输出者主要不是个人和企业,而是央行。9全球失衡全球失衡 全球失衡指的是一些国家持续地拥有大量经常项目盈余,另一些国家持续地拥有大量经常项目赤字;换言之,全球失衡意味着一些国家持续地对外大量放贷,另一些国家持续地对外大量举债。 从过

6、去来看,全球失衡有以下几个特征具有长期性过去四十年多年里呈现出一种集中和分散并存的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较大的赤字国都是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而盈余国基本上是制造业出口大国和石油输出国。10全球失衡全球失衡全球失衡的长期性11-.1-.050.05.1经常账户余额/GDP1880190019201940196019802000年份英国英国1880年年-2010年的经常账户余额年的经常账户余额全球失衡全球失衡12-.050.05经常账户余额/GDP1880190019201940196019802000年份美国美国1880年年-2010年的经常账户余额年的经常账户余额全球失衡全球失衡 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7、,除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而外,英国基本上都是盈余状态。实际上,自1830年到1880年之间,英国也基本上处于盈余状态;也就是说,英国的经常账户盈余持续了一个世纪。 美国历史上其经常账户的盈余和赤字交替出现,但是,在1980年之前,盈余的年份多于赤字的年份,而且盈余的幅度远高于赤字的幅度。 简言之,全球失衡是个长期现象,并不是三五年就结束。13全球失衡全球失衡14-.050.05.1经常账户余额/GDP19701980199020002010年份美国德国日本1970年年-2010年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常账户余额年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常账户余额全球失衡全球失衡 全球失衡在过去四十年多年里呈现出一种集中

8、和分散并存的趋势。 集中表现在赤字主要集中到美国和英国等少数国家身上自1980年以来,美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盈余 分散表现在盈余分散到一些制造业出口大国和石油输出国身上,这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更加明显。日本基本则从1970年以来基本上一直处于盈余地位德国在九十年代由于欧洲汇率危机和两德统一出现过较长时间的赤字,但其它年份基本上处于盈余地位。2004年之后,我国也加入了较大经常项目盈余的行列。15全球失衡全球失衡16-6.0-4.0-2.00.02.04.06.08.010.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

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中国净出口占中国净出口占GDP的比例:的比例:1978-2010年年全球失衡全球失衡17-8-6-4-2024681012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法国巴西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德国中国俄罗斯经常账户占本国GDP比例(%)几个代表性国家几个代表性国家2006年的经常账户余额年的经常账户余额全球失衡全球失衡 根据上图2006年几个国家的对比情况。同处赤字方的美国和英国都是金融大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则继承了英国的金融传统,金融体系也较为发达。 在盈余方,德国和日本是制造业

10、出口强国,中国是制造业出口大国,而俄国则是石油出口大国。18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美国与全球失衡概述美国与全球失衡概述 当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开始复兴的时候,美国处于盈余国地位,因此德国和日本的复兴在初期没有变成美国的问题。 1960年代后期,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日益恶化,最终,尼克松总统不得不放弃美元和黄金之间的固定价格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之后,美国进入痛苦的调整期,盈余国地位丧失,自1980年之后一直是赤字国。 但美国的强势地位没有动摇,美国和英、法两国联手,于1985年通过“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和德国马克升值。19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 自柏

11、林墙的倒塌以来,全球失衡的赤字过度集中在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当中,它的可持续性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2008-09年的金融危机是这种全球失衡不可持续的一个信号。 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是否可以长期对外借款而不引起严重后果呢?20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考虑一个简单模型考虑一个简单模型 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的无穷期的消费决策问题模型设定:模型设定:ct代表消费者在t年的消费金额,当期效用函数为指数函数,则第t年的效用为lnct每年的收入为wt ,外生给定rt代表t年的市场利率于是,t年的收入与支出的贴现因子t = 1/(1 + rt)假定假定消费者跨期贴现因子也为t2

12、1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模型求解:模型求解:消费者的目标函数为最大化一生的效用函数,即各期效用函数的贴现跨期预算约束为22lntt Tttct TMaxct Tt Tttttt Tt Tcw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模型求解:模型求解:列出拉格朗日函数在约束条件下求最优得 ct = ct+1消费平滑,以c代表消费者在各期的消费水平假定假定各期有不变利率r,因此有不变贴现率再假定每年收入w以不变速度增长于是预算约束变为23TtTtTwc)1 (11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模型求解:模型求解:如果 1,消费者的总收入贴现是一个有限的量,此

13、时有即起始一段时间消费者的消费量大于其收入;但随着收入的增长,后来的年份消费者的消费量小于其收入也就是说,如果预期未来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则一个国家可以在当前对外借款,待以后用经济增长产生的收益来还上。24)1 (TTwwc)1 (11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模型求解:模型求解:如果 ,则消费者的总收入贴现是发散的,因而预算约束消失,一个国家可以无限度地对外借贷。由于 = 1/(1 + r),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总是高于市场利率。以索罗模型为例,稳态上有只有国民储蓄率s大于资本的产出弹性,则人均收入增长率才有可能超过利率r,但这在现实中很难出现。251)1 () (n

14、rs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 一个国家无法持续性的失衡,在长期,赤字国必然要面对跨期收入约束的限制。 如果一个国家无止境地向其它国家借款,最终都会导致国际收支危机,就像希腊发生的那样。 美国之所以没有发生国际收支危机,和美元的强势地位有关。26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长期因素全球不平衡增长人口转型比较优势短期因素经济增长前景政府预算汇率构成27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全球不平衡增长增长 关于经济增长和经常账户失衡的标准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预期本国未来占世界经济的比例上升,则该国应该倾向于在当期对外借款,既然未来本国会变得相对更加富有,届时本国的还

15、贷能力就会增加,因此今天提前消费是合理的。美国在1990年代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其它发达国家,在当时预期未来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份额增加时合理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在1990年代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扩大。2829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当期收入当期收入盈余赤字YDC封闭环境下生产与消费封闭环境下生产与消费开放环境下生产与消费开放环境下生产与消费YDYACYA全球全球失衡失衡图解图解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全球不平衡增长 但是上面的分析无法解释2000年之后的中国和美国。 中国仍然处于赶超阶段,因此,相较于美国,中国未来的生产能力比现在的要高得多。 但在现实中,为什么中国

16、拥有经常项目盈余而美国拥有赤字?解释解释一:一:中国和美国都存在一些政策性扭曲,导致中国更加偏好当期的生产,而美国更加偏好当期的消费;中国的扭曲是通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对当期出口进行补贴,而美国的扭曲是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鼓励当期的消费。30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全球不平衡增长然而,观察工业革命之后的历史可以发现,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其高速增长时期都曾长期拥有经常项目盈余。早期以英国为代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转移到美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和日本加入,1970年代之后美国退出,但亚洲四小龙加入,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成为代表性国家。31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

17、长全球不平衡增长 解释二解释二: 一国的国民储蓄率是该国经济增长率的增函数。 又由于经常项目盈余等于国民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距,因此,如果国内投资的增长赶不上储蓄的增长的话,一个增长较快的国家就可能产生经常账户盈余。模型说明(模型说明(OLGOLG模型)模型) 每人存活两期:年轻时期与老年时期32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全球不平衡增长 以 和 分别代表个人在年轻和老年时期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消费水平,一生的效用函数为: 年轻人工作,老年人不工作;年轻人的工资为wt,老年人依靠年轻时的储蓄 及收益来消费 年轻时的约束 老年时的约束3311(,)lnlnYOYOttttu c

18、cccYtc1OtcYtsYYtttcsw1(1)OYtttcrs 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全球不平衡增长模型说明(模型说明(OLGOLG模型)模型) 综上,一生的规划问题 解得341,lnlnYOttYOttccMaxcc tYtYtwsc11(1)OYtttcrs1,11YYttttcwsw 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全球不平衡增长模型说明(模型说明(OLGOLG模型)模型) 假设生产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生产函数为不变规模报酬的C-D函数形式劳动力投入为1资本投入来自于上一期年轻人的储蓄于是t期产出恰好为工资与资本收益之和而总消费是两者相减得国

19、民储蓄是351tYtttywrsYOtttcccYtYtYttYttYtttsssrsrcws111)1 ()(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模型说明模型说明 国民储蓄率是 国民储蓄率是经济增长率的增函数在一定条件下(个人消费中加入家庭生产,生产函数具有递减规模报酬,柳庆刚、姚洋(2012),国民储蓄率是经济增长率的一个凸函数,而投资率几乎是经济增长率的线性函数,从而一个国家的经常项目盈余是该国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一个U型关系。36tttttYtYtttyyyssys111111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 人口人口转型转型 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从两个方面提高一个国家的净储蓄。在一个方面,充裕

20、的劳动力供给可以直接提高居民储蓄率。一个劳动人口比较高的国家容易有更多的净储蓄。在另一个方面,充裕的劳动力供给压低工资,提高资本回报比例,而资本所有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从而降低整个国家的消费倾向。37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 中国的中国的人口转型人口转型 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的人口发生了“双转型”,即劳动人口比例的大幅度上升和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前者意味着我国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后者意味着我国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两者的叠加意味着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劳动力数量大幅度上升,这是我国过去十年间经常项目盈余超常增长的基本原因。 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的劳动人口比进入一个新的跃升阶段,

21、由1.67急剧上升到2.5,即到2010年,2.5个劳动人口只负担1个被抚养人口,或71%的全国人口处于劳动年龄阶段。38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比较比较优势优势与全球失衡与全球失衡 比较优势只是针对货物产品而言的,不包括服务产品,因为多数服务产品是不可贸易的。 随着资本管制的解除,金融日益全球化,金融服务变成了可贸易品。 定义i国相对于j国的制造业(M)对金融业(F)的比较优势为:以 代表i国k行业(制造业或金融业)的真实劳动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除以工资)39kiA/MMjMFiijFFijAACAA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制造业-金融比较优势和全球失衡之间的关系具有金融比较

22、优势的国家会专注于金融业的发展,而金融业的一个作用是帮助消费者进行跨期消费平滑,如果存在技术进步,则这意味着具有金融比较优势的国家在生产未来收入方面具有了比较优势,在资本使用方面,金融服务具有本地市场偏好,即金融投资更多地是发生在本国。这样,流入美国和英国的资金中的一部分就会留在这两个国家,从而使它们成为资本净输入国,根据国际收支平衡等式,它们就必然成为经常项目赤字国。40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理解比较优势理解比较优势美国的制造业总量长期是世界第一,但是相比于金融业,制造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反过来,就金融业本身而言,日本和德国都不弱,东京和法兰克福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但是,相比于两个国

23、家的制造业,它们的金融业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相比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国的制造业和金融业都处于弱势地位,然而比较而言,中国的制造业强于金融业。 所以中国和日、德一样处于经常项目的盈余方。41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4201234股票市场成交总额/GDP1990199520002005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几个国家的股票市场规模几个国家的股票市场规模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4320304050制造业增加值/GDP19701980199020002010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几个国家的制造业占几个国家的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的比重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44-50510%.

24、1.15.2.25.3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德国与意大利制造业-金融业相对生产力对数值之差(左轴)德国与意大利经常账户余额在GDP中占比之差(右轴)0102030十亿美元303540美元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德国金融业生产力(左轴)意大利金融业生产力(左轴)德国对意大利的贸易盈余(右轴)德国和意大利的制造业德国和意大利的制造业-金融比较优势金融比较优势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 在多数年份,德国的金融业劳动力生产率高于意大利的金融业劳动生产率,且差距在逐年拉大,因而按照绝对优势德国应该成为

25、赤字国,意大利应该成为盈余国。然而,实际情况是,德国对意大利拥有贸易盈余,而且逐年增大。因此,只考虑金融发展(如Mendoza et al., 2009)不能解释德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差距。 而右图试图从制造业-金融比较优势的角度解释两国经常项目的差距。两条线的走势惊人的一致,说明制造业-金融比较优势可以比金融发展更好地解释德国和意大利在经常项目上的差距。45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46全球失衡全球失衡的的短期因素短期因素 政府支出对一国经常项目的影响很大。在这里必须区分内债和外债。内债是政府向本国居民的借款,政府支出多了,居民支出就会相应减少,因此内债不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外债

26、是政府向外国政府或私人的借款,是资本净流入的一部分,因此会增加一个国家的经常项目赤字。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失衡的全球失衡的短期短期因素因素 汇率会影响进出口和国际资本流动,因此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常项目状况。 本币低估会造成两个后果,一个是净出口增加,另一个是央行不得不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前者直接增加一个国家的经常项目盈余,后者可能间接地做到这一点。47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 巴拉萨巴拉萨- -萨缪尔森萨缪尔森效应效应:如果一个国家的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其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另外一个国家,则该国货币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货

27、币发生真实升值。 真实汇率:其中,e是人民币对美元的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即1元人民币可以购买的美元数量),Pc是中国的价格指数,Pa是美国的价格指数,e*是真实汇率。48*/caee PP 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真实汇率升值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名义升值中国物价水平上升美国的物价水平下降49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 令 为中国和美国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其中i代表国家(c代表中国,a代表美国),k代表部门(T代表可贸易品部门,N代表不可贸易品部门) 则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说的是,如果 ,或中国对美国的相对-相对劳动生

28、产率上升,则e*上升。 由于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和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力生产率高度相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一个推论是,如果一个国家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发生人均收入的赶超,则该国货币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发生真实升值。50kiA/TTcaNNcaAAAA 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对发展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如果这个效应成立,则一个国家就不可能长期依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获得经济增长。 当一个国家相对于其它国家其出口部门的增长快于非出口部门的增长的时候,则该国要么发生本币名义升值,要么国内物价水平相对于其它国家上升,前者降低出口的收益,后者提高出口的生

29、产成本,因此都会打击该国的出口。51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 巴拉萨巴拉萨- -萨缪尔森效应的形成萨缪尔森效应的形成机制机制简单模型说明两个国家都是由可贸易品部门(T)和不可贸易品部门(N)构成可贸易品部门产品的价格由国际市场决定不可贸易品部门的价格由国内市场决定两个国家两个部门的生产函数52ikkkkiiiYaL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简单模型说明假设劳动力可以在本国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两个部门的工资相等,且等于各自的劳动边际产出有其中,劳动生产率ANi= YNi/Lni利用有关中美的上述两式相除,得到两个国家不可贸易品的价格比例和两国的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之间的相对-相对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这正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结论。53/NTTccTcNcaNNNaaTaNcaPAA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