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解析_第1页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解析_第2页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解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泛动课堂教学模式:助推翻转课堂,引领泛动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解析经典例题1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 _,乙在_ _,丙在_ _。2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健康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

2、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4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好(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答案】1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人耳堵住噪声、从声源处控制噪声。2D3C4C典例精析【例题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次声波的特点是( )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难度】易【考点】次声波的特点及人的听觉范围。【分析】记忆性知识,记住了这些知识就能解答,记不

3、住就不会。【解答】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所以它的频率低;次声波的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最低频率,所以人类听不到。【答案】D【例题2】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轨道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A减少大气污染B降低噪声污染C缓解“热岛效应”D绿化居住环境【难度】易【考点】控制噪声的途径。【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的内容,然后与题目中提到的措施:禁止鸣笛;安装隔音板去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此题不需要一一看选项,把三个措施的共同点找到即可。禁鸣,是控制了声源;机场搬迁,让声源远离居民,也是控制了声源;轨道两旁装隔音板,是阻声音的

4、传播,这都是为了减弱噪声,所以选B。【答案】B【例题3】减少噪声主要在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生活中常见: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上述例子对应减少噪声的措施分别是: ; ; 。【难度】中【考点】噪声的控制途径、方法描述的转换。【分析】从噪声的产生减弱噪声的措施是消声;从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措施是隔声;从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的措施是吸声。【解答】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此措施是吸声;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此措施是消声;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措施是隔声。【答案】吸声;消声;隔声【例题4】以下四个措施中: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马路两旁植树;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A B C D【难度】中【考点】控制噪声的途径。【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的内容,然后与题目中提到的措施:禁止鸣笛;安装隔音板去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双层玻璃可以阻碍声音的传播;禁鸣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