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论沈从文边城的的人性美撰写者:何兴伟 导师:陈政论文概要: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巅峰之作,真正寄寓着沈从文的审美追求。完美体现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痴迷;对人性美、人情美的人生形式的神往;对“爱”与“美”的女神翠翠的崇拜;传达着沈从文心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凄凉,隐伏着很深的悲剧意识。关键词:湘西世界 人性美 人情美 悲剧意识边城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特色的小说文本,是文学牧歌传统中顶峰之作。沈从文的边城建构了一个属于他的“湘西世界”,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为悖人性的人生形式”。1小说刻画了众多鲜明独特、至善至性、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沈从文心中
2、的女神翠翠形象的塑造,她是爱的天使,人类的精灵,。是爱与美最完美的体现。作品极力表现的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是那么地和谐、优美、纯净,令人钦慕。沈从文用诗意的笔触点染的边城和当时动荡社会相比,简直是一块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边城中不仅仅是对理想、对主体的审美追求,也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和寂寞,也有人在命运变数面前的无助与无奈,隐伏着很深的悲剧。边城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真正寄寓着沈从文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而且达到了极致,为读者所仰慕。一 沈从文理想的精神家园湘西世界湘西地处川、湘、黔三省交界,边城茶垌较少受到现代都市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蚀。加之那里是少数民族杂居,过去统洁者大汉族主义压迫,增加
3、了少数民族的内聚力和团结性,而民族内的阶级、等级观念相对淡薄。在湘西世界里,沈从文在山与水的自然环境中度过了一般乡下孩子应有的童年,青年时在令人烦乱的军营里挣扎生存,到后来弃军从文走进六朝古都北京,从此就有了他艰辛地文学创作生涯。这期间,沈从文在都市生活中看到的是太多的血腥、伪善、残酷和丑恶。于是他只能转过身来,从过去,从民间寻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用乡村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来达到改造社会,重塑民族品德。2固然,湘西这块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瑞士”的故土终被沈从文发现并钟情。沈从文是一富于诗性的作家,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欣赏边城带给读者的美:其一山水美;其二人情美;其三人性美。一条绵长千里的湘水,一
4、座耸立的白塔维系着他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寄托。边城茶垌的风土人情,儿时的回忆是他作品主题展现的源泉,倾诉着他的全部情思。对湘西故土的思念,在潜意识里催动着他的创作激情,也使他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正如他所说:“我只想把我生命里所走过的痕迹写到纸上。”在他的湘西世界里,沈从文终于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于是他用美学的、历史的观点,远离政治,超越时空,苦心经营他的“湘西世界”,宣泄他的湘西情感。他把时代精神的需要与他对湘西世界的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以艺术家的执着和忠诚来构筑他的理想家园。从而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命的庄严和神圣,愚昧与纯朴,瞬间与永恒所交织的理性与感性相冲突的人生画卷。其中最值得称赞的是对人
5、性美的证明与民族精神文化重造的努力。湘西世界虽然是原始的、贫穷的、封闭的,但又是自由的、浪漫的、独立的。湘西山美、水美、人更美。湘西人敢爱敢恨,清澈透明,纯朴善良,勤劳忠诚。正是沈从文毕生崇拜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心中虔诚供奉的神庙,她完善、自然、淳朴、宁静、自给自足。她是沈从文理想的精神家园,心中永远皈依的圣地。二、沈从文对人性美、人情美的人生形式的追求沈从文在心理交错忧郁之际完成的小说边城是沈灰暗心灵中的一盏明灯,是沈从文心中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神庙”。人性美这种人生形式表现的极致,便是对神性的向往和赞美。在沈的美学观中,“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这是一种具有泛神论色彩的美学观念。
6、3他认为美是纯乎自然,在自然中芸芸而生,加之用上帝之手去捏造,从而显出圣境中的“神”。“神”“爱”“美”三者为一体。沈作品中神性就是最高的人性。边城中展示的“湘西世界”淳厚、质朴的人情,彬彬有礼的古风,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表现出作者理想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而且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牧歌情调。在边城这块“世外桃源”中充满着原始的、自然的、纯情的、内在的“爱”。茶垌里一件平凡事,几个平凡人被人类“爱”字牵连在一处,沈用虔诚的心对他们的哀乐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说明。小说边城正是通过抒写男女之爱,祖孙之爱,兄弟之爱,邻里之爱来表现人性美和人情美。边城所写的故事很简单。在湘西边境茶
7、垌附近住有这样的一户人家:外祖父,少女翠翠和一只善解人意的黄狗。翠翠的爸爸和妈妈曾有过一段私情,后来因不被当地的风俗所容许就先后自尽了。翠翠从小就和外祖父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翠翠渐渐长大,在一年过端午节看湘西人划龙舟比赛,遇见了当地关水码头船总的次子傩送,在少女纯真的心灵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船总还有个大儿子天保,这兄弟俩同时爱上了翠翠。先表露爱意的是大老天保,他托人来说媒失败后,照当地习俗兄弟俩要到西边山上唱山歌让翠翠从中选择。天保自知不是弟弟的对手,于是失望之余坐船远行,不料葬身于漩流之中,傩送因为父亲不愿把间接弄死长子的故娘娶进家中为媳也负气出走了。这一连串的事情让外祖父感到惊愕,终于在一个
8、雷雨交加之夜带着为翠翠的命运担忧,带着人际间的无奈离开人世。孤怜怜只剩下翠翠一个人守着渡船,但她还在思念她的那个心上人。然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整部小说是在一种忧伤的氛围中结束的。翠翠与傩送这对恋人没有山盟海誓之语,没有离经叛逆之举,没有裙带交易;有的只是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隽永的传统东方美德。作品充分展出了他们的行为高尚,和心灵之美。在这令人神往之地,两个年青人心心相映,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念同时选择了对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实,而在这平实古朴自然之中却显示了“人性”在这块圣地上绽放着永久的魅力。作者正是以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
9、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美。初次阅读边城时还有一个人物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影响,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是“善”的化身。在他身上表现出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我们有用不完的赞美之词来形容他,他就是翠翠的外祖父。作品用老船夫来表现人性美、人情美是通过一是他对外孙女翠翠的挚爱;二是他对乡邻的爱。对翠翠老船夫倾注了作为外祖父应有的呵护,而且还肩负了对翠翠的父母之爱。他把自己整个身心都给了外孙女,为了翠翠幸福,他可以接受女儿为了纯洁爱情而殉身,精心哺育外孙女长大,他还能几次拉下老脸,到船总顺顺家中,结果遭到误会,碰到钉子,这么大年纪的一位老人,你说能经得住几回碰,于是老人带着对翠翠的关
10、爱毫无怨言地撒手人间。他终身为乡邻服务,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不图一丝回报。从老船夫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即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作品还通过天保与傩送的兄弟之爱,邻里之爱来展现人性美、人情美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他们同时爱上翠翠,可这里没纷争,没有忌妒,有的只是兄弟间的理解,他们互敬互爱用公平的方式去争取恋人的爱意。在唱歌求爱这件事上,天保自知无望,傩送决定到天保唱时也由自己代唱,由翠翠选择。天保外出遇难,哀伤中的傩送出于兄弟之情,离开了他心爱的翠翠,出走了。船总顺顺大方洒脱、豪爽慷慨、仗义疏财。面对风雨飘摇中失去唯一亲人的翠翠,忙前忙后。还有连昔日向翠翠母亲示爱遭拒的杨马兵,不但平日里
11、与老船夫过往甚密,而且得知翠翠丧亲之事后也不请自来施以照料。这里没有邪恶、贪欲、倾轧、争执,更没有功利、企图。人与人之间呈现的那么良善、诚挚、豪侠重义、肝胆相照。人和人之间就用一个“爱”字牵连着。两性之爱,祖孙之爱、父子之爱、兄弟之爱、乡邻之爱等等。多么优美的人生形式,多么令人神往的理想生活世界。湘西瑰丽而温馨是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4沈从文经历的年代充满着黑暗与痛苦,作者通过傩送与翠翠之爱,着意淡化现实,去追求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生活方式;作者抒写风土人情,通过相濡以共的人际关系去和当时社会的杂乱纷争相对照,去呼唤那久违的“善良人情”去追求那“无悔无忧”的远古社会,去
12、保存那“遵从古礼”的美德;通过“邻里之爱”来展示这块净土上的人们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的人”。以此来寄托作者重塑民族品德的希望。三、沈从文在边城中塑造了“爱”与“美”的“女神”翠翠沈在边城里给世人展示了至善至美的人性。倘若把边城这部作品比作一座“神庙”,那翠翠便是这座“神庙”中的“女神”。她是“美”的化身,是沈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她身上散发出清新淡远的自然美气息。她在灵山秀水和淳朴民风的呵护下渐渐长大。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薰薰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即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5“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
13、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的她有着对祖父很深切的爱与依恋。常伴着月光偎依在祖父的身边唱歌、吹曲,对爱和美有着朦胧的向往与憧憬。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一切符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她对傩送的爱情大体经过了萌生、觉悟与追求的过程。看龙船初遇傩送“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爱情的种子就在少女的心里朦胧地生发。两年后的端午节又相遇,她“便把脸背过去,不声不响,抿着嘴儿,很自负地拉着那条横缆”。既不轻浮又不撒娇,表现出对爱情的自觉、自矜与自尊。顺其而然下来是她对爱情深切追求的阶段。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
14、到天保也爱上了她。她对天保的托媒求亲,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这表明她对爱情的忠贞专一。当傩送按老船工指出的“马路”夜里为翠翠唱歌时,这个少女的心便完全被俘获了:“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飞穿过悬崖半腰”。6去摘象征美好爱情的“虎耳草”,追觅甜蜜幸福的爱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直生活在幸福里的她却迎来了人生的风暴,外祖父撒手人间,心上人负气出走。但她依然坚守渡船,苦盼情人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7留给翠翠的是遥遥的等待,这个等待也许是值得的,也许是茫然的,但她确实是孤独的,惆怅的,郁闷的。全篇表现了翠翠一种完全
15、顺乎自然的状态,但还没有超乎自然,翠翠身上从另一方面还反映出人性的怯懦。傩送从川东押货回到茶垌时翠翠的情形“见两个人站在码头边,斜阳影里背身看得极分明,正是傩送二老同他家中的长年!翠翠大吃一惊,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里跑掉了。8明知是心上人,还躲躲藏藏。翠翠虽对爱情专一,但不懂得应合时机。这表现出人受环境的客观制约,导致人生阅历不丰富。致使两个年青人的爱恋不能超乎自然的发展。不论怎么说翠翠是沈从文笔下闪耀着一种神性的充满着“爱”与“美”的精灵。即体现了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也融铸着他身上具有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因素的田园牧歌情怀。翠翠犹如山涧流淌的一缕清泉,清澈透明
16、,从未受到城市文明的污染,成为湘西一道靓丽的风景。四、边城里迷漫着浓厚的悲剧意识沈从文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故事的展开、发展和结局,充分体现了每个人的“人生形式”,充分体现了人性,是一个温暖的作品。9在边城这个世界里,作品表现的似乎是一个“谁也没有错”的悲剧,其实是一个以翠翠为中心人物的恋爱悲剧。作者有意识的从人性层面上叙述故事,无意挖掘悲剧产生的人为的、社会的、道德的因素。我们隐约发现作品中“隐伏着作者很多很深的悲剧感”。苗、汉两个民族婚俗的对立与矛盾,是悲剧产生的一个很根本的原因。苗族的婚俗,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成婚。沈的小说
17、阿黑小史、萧萧等描写少男少女自由恋爱,甚至婚前的同居生活,“婚后”的外遇,是苗族婚俗的真实反映。边城中“马路”指的是苗族的求婚习俗,翠翠向往着纯洁自由的爱情,傩送相信唱山歌能使翠翠心领神会。于是他月夜上山唱歌,使两个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照理说两个年青人属于有情人终成眷属那类,可结果并非如此。为何?汉族成婚,由男女双方父母等家长通过托媒决定,这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统治。作品中提到的“车路”是汉族的婚俗观念。文中通过天保及其父亲顺顺来体现这种婚俗观念,天保一厢情愿地托媒求婚失败,认为失败的原因是老船夫的反对,把老船夫看成是翠翠婚事的说话人。船总顺顺要傩送接受王团总家的那座“碾坊”,娶其女儿
18、,这可以理解为汉族婚俗的“门当户对”观念。这些都在顺顺身上表现出汉族“父母之命”的婚俗观念,傩送此时也难以把握,最后只得选择离家出走。带给了翠翠无尽的等待,两种婚俗观念,冲突的结果,使翠翠与傩送生生分离,沈是不愿看到这种结局的,从而表达出沈对汉族传统婚姻观念的痛恨,并给以深刻地批判。这种悲剧感着重体现在人的思想本位的基础之上。老船夫一心想让翠翠“自主”得到幸福,还未弄清她到底爱谁。先糊里糊涂促成天保求婚,后又心急火热的撮合翠翠与傩送的婚事,被顺顺拒绝后郁郁猝死在风雨之夜。可怜天下父母心,老船夫心意极佳,可他没有能力加以把握、引导年青人的婚事,更重要的是没能真正的遵从年青人的选择。作品体现出老船
19、夫传统农民的思想本位。天保求婚不成失望之下驾船外出意外溺水身亡,虽说是意外,但难免有失意之下想不开的念头。傩送也负气出走,都不会去主动争取。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沈从文对当时爱情观念解放的追求与探索。这种种思想,使翠翠与傩送的爱情终成“善”的悲剧。从中表露出沈从文对封建思想桎梏的抨击,对人性思想解放能够早日到来的渴望。翠翠父母爱情悲剧的启悟与暗示,提示了命运在悲剧中发挥的作用,冥冥中注定了翠翠命运的悲剧成份。她的出身悲壮而富有传奇,翠翠远比母亲更勇敢、更坚强,他怀着希望,与坎坷的命运进行抗争。沈从文在描绘人与自然的优美生活方式的同时,却无法不体味到爷爷和翠翠这一老一小单纯生活中的孤单和悲凉。“黄
20、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10这种凄凉,是一种少女情窦初开而又茫然无依,说不清道不明的凄楚与忧郁,他将翠翠这朦胧、混沌的感觉融入浑朴的自然之中,以朴素的笔触轻轻地点染,使翠翠对生活朦胧的期待,她孤独、惆怅的心绪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表现。翠翠爱情的悲剧,弥漫着忧伤的气氛,一切还尚未发生就已悄然消失,就象生活中许多失之交臂的事情。心中有梦却可望不可及,使我们倍感悲哀的份量,便仰慕她对爱的痴情,敬佩她为爱而忍受等待煎熬的勇气,作品中忧伤之情呼之欲出。这种悲剧意识还体现在外界经济价值对苗族传统婚俗观念的冲击上。翠翠长
21、大了,面临着选择。是傩送还是大老。这里的婚嫁,还保留着充分的自由形式,在这里爱情需要的不是门第,不是金钱,而是从心底流出来的歌。但现实又不能不来干涉。翠翠在顺顺家看船的时候,周围的人在评价着傩送的爱情。有的认为碾坊更好,有的认为渡船更好。“碾坊陪嫁”这件事,对于翠翠所代表的湘西苗族文化传统而言,是一种潜在异化。“翠翠心想:碾坊陪嫁,稀奇事情咧。”在一些人看来,“一座崭新碾坊陪嫁,比十个长年还好一些。”“一座碾坊的出息,每天可收七升米,三斗糠。”这种异质与边城传统的重义轻利的淳朴民风截然相反,惟利是图的价值观念悄然地进入了边城,不可抗拒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来自外部另一方面的巨大势能”将在
22、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摧毁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湘西古老的传统世界将崩溃。傩送在回答父亲顺顺的问题时说:“我尚不知道我应得座碾坊,还是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在二老看来,翠翠、白塔、渡船是密不可分的,得到翠翠就必须继承爷爷传下来的古老的渡船,换句话说,爱上翠翠的唯一方法和结果就是继承渡船。二老“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不行。”原始自由的傩送面临着要碾坊还是渡船的压力,只好出走。沈从文的悲剧意识终于在小说结尾表露出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古老的渡船被大水冲走了,事关边城风水的白塔塌倒了,满怀忧惧的爷爷死了,苗族的古老历史中断了。这种悲剧意识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与隔膜。天保求婚失败后,埋怨老船夫:“鬼知道那老的存心是要把孙女嫁个会唱歌的水手,还是预备规规矩矩地嫁个人”。11显然,天保误会了老船夫,误会背后便是人与人之间无法真正沟通的原因。老船夫到船总家探听翠翠与傩送的婚事时很不自然地搓着双手的情形,使我们觉察到老船夫的犹疑和沉默是源于没有“碾坊”陪嫁的自卑和自尊,“表明卑微的人尽量不与地位比他高贵的人打交道,以免弄得狼狈不堪。”12所以每次去船总家,老船夫要做很大的思想准备,并且那么不自在。而船总对爷爷的误会,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人在根本上是无法沟通的,以至老船夫郁闷忧愁,在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黑龙江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服装公司总经理聘用合同模板
- 工程监理承包合同
- 农村考古遗址考古旅游开发合同
- 社区服务管理分层管理办法
- 2025劳动合同不续签处理
- 2024年度高品质钛矿出口贸易合同3篇
- 2024年物业管理招标申请文件3篇
- 陶艺馆租赁合同
- 食品文件生产流程
- 【能源化工类】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就业及去向分析报告
- 工程中间交接证书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工会主席候选人的主要表现
- 净化工程质量验收检查表格
- 自主的课堂 完整版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三节 维护宪法权威
- 高中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课件-湘教版必修1
- TSG D7005-2018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
- 变电站电气设备简介
- 肿瘤抗原的分类、免疫机制和治疗方法(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