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9一套试验装置的评价必刷题_第1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9一套试验装置的评价必刷题_第2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9一套试验装置的评价必刷题_第3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9一套试验装置的评价必刷题_第4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9一套试验装置的评价必刷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八十九一套实验装置的评价1.四氯化锡(SnCl 4)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上的氯化催化剂。实验室制备四氯化锡的装置如下图(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金属锡熔融时通入干燥氯气反应可生成四氯化锡;无水四氯化锡熔点-33C,沸点114.1 C;无水四氯化锡遇水蒸气生成白色烟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试管中依次盛装Mn饱和食盐水、浓 HbSO、NaO哈液B.实验时滴加浓盐酸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再点燃处的酒精灯C.装置用于收集SnCl4,浸泡在冷水浴中效果更好D.、两个试管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来代替【解析】A、二氧化镒常温下不与浓盐酸反应,常温下高镉酸钾可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故、 的试管

2、中依次盛装KWHS.饱和食盐水、浓113s5、N30H澹漉,选项A不正确;B、实时滴加浓盐 酸反苴一段时间便装更充海氯气(排出空气;,然后再点燃魏的酒精灯,选项E正确C、装匿用于 收集SnU,浸泡在冷水浴中使其液化效果更好,选项C正确亍D、两个试管可以用一个装有碱 石灰的干燥管来代首,起到干燥和除去多余的氯气的作用,选项0正确“2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草酸亚铁晶体(FeCzQ?2H2。,淡黄色)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草酸亚铁澄清澄清石茂水石决水A.通入N2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产物检验产生影响B.若将中的无水CaCl2换成无水硫酸铜可检验分解生成的水蒸气C.若

3、检验有CO生成,和中分别盛放足量NaOH溶液、CuOD.实验结束后,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黑色,则产物一定为铁【答案】C【解析】通入的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二氧优碳对产物检脸产生的影响,故A耦误?装置 可引入水蒸气,干扰水茎气的检脸,所以将中的无水QCL换成无水硫酸铜也不育抽验分解生成的水茎 气,故B错误中盛放足量NaOH造灌,可以将二氧化碳除去若中CuO变红,中石灰水费话浊, 则可检蛉CO,故C正曲j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若强黑色固体,中淡黄色粉未完全变成黑色,产物 不一定为铁,欧D错误,3 .常温下,二氯化二硫 (S2c12)为橙黄色液体,遇水易水解,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某学习小

4、组用氯气和硫单质合成 S2C1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需后点燃E处的酒精灯B. C、D中所盛试剂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浓硫酸C. 二氯化二硫(S2c12)水解反应产物为 S H2S、HC1D. G、H之间应加上D装置【答案】C【解析】A项,因为装置中有空气,所以实验时应先点燃最左边酒精灯,通入氯气排出空气, 再点燃E处酒精灯,故 A正确;B项,因为&C12遇水易水解,所以 E中应为纯净干燥的氯气 与S反应,C瓶中盛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挥发出的HC1气体,D瓶中盛浓硫酸吸水干燥,故B正确;C项,根据元素守恒,二氯化二硫 (S2c12)水解反应产物中一定有含氧元素

5、的化合物, 且元素的化合价必须有升有降,故C错误;D项,因为二氯化二硫遇水易水解,所以 G H之间应加上D装置,以防止右侧水蒸气扩散进入E中,故D正确。4.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 N&Q与H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装置A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直接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B.装置B中盛放浓硫酸,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C.装置C加热前,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D.装置A也可直接用于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 SQ【答案】Ct解析】A装置A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关闭Kl,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

6、水,当漏斗中涌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且 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故A不正确,B装置E中应盛放遍石灰目的是除去A甲挥发出耒的少量水蒸 气和氯化氢等等,故B不正确M C装置C加熟前,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 体纯度,若听到8”的一声,则说明氯气已纯净,故c正确;11cli与浓硫酸反应制取*6需要加热,故装 置A不能直接用干该反应,故D不正确中5 . 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实验探究。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SQ与BaCL反应生成BaSQ沉淀的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QH固体B.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

7、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C. 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 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 822+充分接触D. Y形管乙中产生的为氧化性气体,将BaSQ氧化为BaSQ沉淀【答案】A【解析】A、如是碱性气体,溶海中存在大量的所以af两管中的试剂可认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 产生碱性气体氨气,故A正确J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平衡压强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故B错误jC、如果产生氯气尸氯气极易溶于水,易产生倒吸,为防止倒吸j所以不能插入B.CL溶液中,故C错误, D- S01与丹述出不反应,氧化性气体将涔液中的亚硫酸根寓子氧化成腐酸根离子n而不是将BaSQ氧化为 BaSCh沉淀,故D错误。6 .现

8、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便1艰气喷泉/整图*喷臬实的中疆内压强变化曲域A.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固体常用CaO或CaCl2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瓶口,试纸变红,说明NH已经集满C.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 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则E点时喷泉最剧烈D.工业上,若出现液氨泄漏,喷稀盐酸比喷洒NaHCO§液处理效果好【答案】D【解析】A. CaO能与水反应,使c(OH )增大,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氨气的逸出,而CaCl2 为中性的盐,能够溶于水,热量的变化很小,与水不反

9、应,对氨气的逸出没有作用,A错误;B.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导致氨水溶液呈碱性,红色石蕊试液遇碱蓝色,所以检验三颈瓶集满NH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c,试纸变蓝色,证明NH3已收满,B错误;C.三颈瓶内气体与外界大气压压强之差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C点压强最小、大气压不变,所以大气压和C点压强差最大,则喷泉越剧烈,C错误;D. 盐酸显酸性,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氨水溶液显碱性,因此氨气在酸性溶液中的吸收效率高于碱性溶液中的吸收效率,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o7.某同学为测定 N&CO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10、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A.必须在间添加吸收 HCl的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C.实验后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中D.称取样品和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CO固体的纯度【答案】A【解析】若把盐酸改为稀硫酸,在间可以不用添加装置,故 A错误。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 A装置处的酒精火T,后点燃 F装置处的酒精灯B. B装置中的现象为蓝色粉末变白,说明分解产物中有水生成C. G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有CO生成D. C、D E装置中分别盛放澄清石灰水、浓硫酸、氢氧化

11、钠溶液【答案】A【解析】A.实蛉开始时,先点燃A装置处的酒精灯,的曲装置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点燃F装置处的酒精 灯故正确j B.B装置中的现象应为白色粉末变蓝,说明分解产物申营水生成,故错误CG装署中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可知F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分解产物中有8生成,故正确;D.ffi 据以上分析可知5 4 E装罡中分别盛放澄清石灰水、浓硫酸、氮氧化钠溶满,砂正确。故选方。9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 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的石灰水B.关闭K2,打开Ki,滴加硫酸,则装置 B中每消耗

12、1mol NazQ,转移1mol电子C.关闭Ki,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Q或FeCl 3溶液,均可证明 SO2有还原性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吸水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答案】C【解析】A、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浓的氢就化衲溶海,保西铢反应的二氧化硫 吸收完全.避免造成污染选项A错误4 B.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为SOi+N由S=NajSO4,贝U博消耗Imai N盟6,转移电子数为双,选项B错误宁C、关闭耳,打开玲,试剂X是酸性KMdO»或F#b溶浦,产 生的二氧化磕育缄氧化而使溶液曲色,均可证明 也有还原性,选项C正确$ 口、实脸过程中体现了硫酸 的强

13、酸性、难挥发性,选嗔D错误看答案选C。10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 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的石灰水B.关闭K2,打开Ki,滴加硫酸,则装置 B中每消耗imol NazQ,转移imol电子C.关闭Ki,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Q或FeCl 3溶液,均可证明 SO2有还原性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吸水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答案】C【解析】A、为防止环境?亏染,装置 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保证将未反应 的二氧化硫吸收完全,避免造成污染,选项A错误;B.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为

14、SQ+N&Q =N&SQ,则每消耗i mol Na 2C2,转移电子数为 2N,选项B错误;C、关闭Ki,打开试剂X是酸性KMnO或FeCl3溶液,产生的二氧化硫能被氧化而使溶液褪色,均可证明SO有还原性,选项C正确;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强酸性、难挥发性,选项 D错误。答案选 Co11 .氧化铅(PbO)是黄色固体。实验室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CO其原理为:HGQ 一入一CO +CQ T +H2Q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O还原氧化铅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COt归使银氨溶液产生黑色沉锭)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的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

15、尾气处理装置B.实验时,先点燃装置处酒精灯,当装置中产生连续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再点燃装置 处酒精灯C.实验完毕时,先熄灭装置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处酒精灯D.尾气处理可选用点燃、气袋收集、NaOH溶液吸收等方法【答案】B1解析】装置中发生反应产生CO,田。和C5,装罡中用碱石灰除去氐。和82,装置中发生主体 反应:co-Pbo PbFCOi,装署中用漕清石灰水检验并除去反应中产生的<x>2,装置中用银氢溶满 检脸反应前CO是否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尾气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未反应的CO* A、装置中的试剂 应该依次为碱石灰、澄清石灰水、银氢溶满?选项A错误f 5、实险时,先点燃装署处酒精灯,

16、当装置 中产生连线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即装置中的空气已裱排尽后,再点燃装置处酒精灯,开始反应.选项B 正确J C、实睑完毕时先先熄灭装置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处酒精灯,否则极者易发生倒吸苣成危险 进工页C错误;D、尾气处理装署用于处理未反的的00,星气处理可选用点,烟、气袋收集,不能用NaOH治 港唳收j选项。错误口12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通 H后加热,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H2B.中盛放的试剂可能为碱石灰C.装置不能用于 KMnO和浓盐酸制备Cl 2D.实验后,取出少量中固体加入含有酚酗

17、:的水中,若变红,证明有CaH生成【答案】DK解析】a装置中存在空气,实脸开始时,应该先通排尽空气,密过睑触后再加热睛束时,为了防 止倒唳,应该先停止加热J后停止通田,故A正福s B稀盐酸与锌反应生成的氮气中含有水蕉气和氯化 氧气体,需要干燥并除杂,因此中盛放的试剂可以为碱石灰或固体氢氧化钠等j故B正确,C高镉酸钾 为粉末状固体,不育缰于多孔隔板上,因此装置不能用于KMiQ和浓盐酹制备Ch,故C正确;n钝癌 于活遥金属,常温下能移与水反应生成氮氧化钙溶液也显碱性,故D错误。wmviH I13 .实验室用草酸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其原理如下:HbQQ-SCOT +CQT+H2Q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

18、验探究 CO还原氧化铅(黄色粉末)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CO能使银氨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B.中连续产生气泡且有明显现象时说明中空气已排尽C.实验结束时,先熄灭处酒精灯,再熄灭处酒精灯D.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答案】B【解析】A.装置中主要产生 CO CO和HO,中为碱石灰用于除去 CO和hbO ,中发生反A应:PbO+CO CQ+Pb,中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并除去反应中生成的CO,中用银氨溶液检验装置中是否充满了 CQ则有、中试剂依次为碱石灰、澄清石灰、水银氨溶液,故A错误;B.若中连续产生气

19、泡且有明显现象时说明中空气已排尽,故 B正确;C.实验结束 时,先熄灭处酒精灯,再熄灭处酒精灯,以防发生倒吸,故 C错误;D.一般金属呈现出银 白色金属光泽,在粉末状为灰黑色,故 D错误。14.为了探究金属单质 M与盐溶液的反应,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验现象判断该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丹和 心口正 混含混液金属V的柠4充分反应无色溶渣固体粉末过渡A.向滤液中滴加盐酸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B.滤渣可能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滤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能完全溶解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镁或钠【解析】A、向滤港中滴力喷竣的实脸现差不可育gffi产生白色沉淀

20、,因为滤'港中不含有银离子,加入稀盐酸 时,不可育那生白色沉淀,故A错俣B、滤法中一定含有单质银、桐和故B错误$ 0滤渣卬一定告 有里质银、铜和M, M温悭大于桐和银n所以避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能完全溶解,故C正确;D、加入 的金属M不是单质钠,因为钠和硝酸银、硝酸铜溶液的反应是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租氧气氢氧化钠 和铜离子、银离子生成沉淀,加入盐酸无气体生成,故D错误.15 .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 (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NaHCQ勺制备。卜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饱和、川口 Lift履 A.、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B.应先向中通入足量 NH,再通入足量 CO

21、C.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co+ho=nH+hc。D.装置也可用于制 H2【答案】C【解析】A.、中可分别盛放饱和含盐水和浓氨水,故A正磁j B.NHa在水中溶解度大,应先向中通 人足量NHi,再通入足量C6,故B正确;C.(3中反应般死Qi+W0+NaCkNlH83HNH4S离子方程 式为Na,+ NH»<S+H2g0H<+N2Hgl.故C错误;D.制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熟,条件 与制氯气相符,装置也可用于制此,故D正确;16 . 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实验探究。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探究SO与BaCl2反应生成BaSO沉淀的条件

2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B. 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 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 Ba"充分接触C. Y形管乙中产生的为氧化性气体,将BaSO氧化为BaSO沉淀D. 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答案】D【解析】A、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平衡压力,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故A错误;B、如果产生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防止倒吸,所以不能插人BaCl2溶液中,故B错误;C SO与BaCl2不反应,氧化性气体将溶液中的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而不是将BaSO氧化为BaSO沉淀,故C错误;H如是碱性气

23、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2-,所以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 NaOH产生氨气碱T气体,故 D正确;故选D。17.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草酸亚铁晶体(FeCzQ-2H2O,淡黄色)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N2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产物检验产生影响B.若和中分别盛放足量NaOH、CuO固体,可检3生成的 COC.实验结束后,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黑色,则产物一定为铁D.若将中的无水 CaC%换成无水硫酸铜可检验分解生成的水蒸气【答案】B【解析】通入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等对产物检验产生臂响n人专窗吴利用除去 二氧化碳,中的无水氯化钙将气体

24、干燥后,如果卬的黑色的氧化桐固体变纪,中灌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说明有一氧优碳产生,B正确事实脸结束后,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娈成黑色,贝F二物可能为铁,或氧化 亚铁或四氧化三铁,这些物底都是黑色的,C错误;因混合气体经过了澧清的石灰水,靠:氧化钠透液J 所以招中的无水氯化钙换成无水硫酸铜就不育缰脸分解生成的水蒸气J D错误°18 .通过卤素间的反应实验,可以比较出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实验如下:位惶工水 IftflgCLJ振君,品上司恒氯木一11并甚.点直t上届无住不尽仪0)超加勤水II f值一甚,存亩匕W齐芯,上,下信均无毡)上痣沙盘毡下居紫色)上品无段下昆学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

25、C14起到萃取、富集I2的作用B. a中下层变无色,说明I2转化为IC.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 + 2I = I 2 + 2BrD. 依据a、b中现象,可以证明 C12的氧化性比Br2强【答案】B【解析】A、碘单质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下层呈紫色厮以0C14起到萃取.富集L的作用所以A选 1页是正确的H、四氧化碳不溶于水上咏重.碘单后在四氯化碳中漆解度大于水中.四氧化碳县为紫红色,上层 王要溶质是氯化钾加氯水后,E被氧化为碘酸根离子,能溶解在水中j而不是将L转化为1-效B错误;6 溟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底,所以浸单质能将理离子氧化成碘单底发生了 Br.ni-。20所以C选项是正

26、确的D H5窗人氧水能将碘单质氧化成无色的碘酸根禽子而入谩水A层仍呈紫笆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强 于涅单质,故D正确;答案;B.19 .将空气缓慢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后,在试管中收集到少量稀有气体。空气在通过ad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 ()A. 。2、N2、HO CO B . CO2、HO Q、NbC. CO2、HO Nb、02 D . N2、Q、CO、H2O【答案】B【解析】空气中含有 CO、HO Q、N2等成分,氢氧化钠是碱性物质能吸收酸性气体,二氧化 碳是酸性气体,所以氢氧化钠吸收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能吸收水空 气中的水蒸汽;空气中有氧气,在加热条件下,氧气和铜能反应生成氧化

27、铜,所以可用红热 的铜除去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有氮气,氮气和镁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可 用红热的镁粉除去空气中的氮气。20.某同学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 3(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G装置作用是除去多余氯气,防止空气污染B.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人E中C.用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 MnO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 26.7gAlCl 3D处的酒精灯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 A处的酒精灯,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答案】C【解析】K氯气是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G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淹能与氧气反应而除去多余氯 气,

28、防止空气污染,选项凡正确:员因为AlCfc易水解,所以铝和氯气反应必须在干燥的环境下»因 此装黑c和F中的斌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茎气进入E中,选咦B正琼三C、用SOmLlimoLL的 盐酸与足量的反应j由于浓盐酸不痂肖耗,变为稀矮酸,与二氧化铸不反应,所以50mL3oLL的盐酸产生氯气的量小于O.lSmol,因此氯气与铝反应生成氯化铝的量少于。质量小于13.35船选项C 错误?D、实脸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n反应产生氯气,利用氯气排净装黑内的空气,待装置中充 满黄掾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反应进行:选项D正确3答案选C,21 .如图装置,将溶液 A逐滴加入固体 B中,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浓盐酸,B为MnQ C中盛品红溶液,则 C中溶液褪色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 C中溶液变浑浊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1C1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D.若A为浓硫酸,B为NaSQ固体,C中盛石蕊试液,则 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答案】B【解析】A项,二氧化镒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而题目中的装置制取气体无需加热,所以无法制取氯气,故A项错误;B项,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醋酸和碳酸钙反应:CaC02CHCOOH=Ca(GHOO)+H2O+COT,该反应无需加热就可以发生,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CO+Ca(OH

30、)2=CaCOj +H2O,有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生成,所以试管中溶液变浑浊,故B项正确;C项,实验室制备NH,可用浓氨水和CaO固体反应,化学方程为:NHH2O+CaO=Ca(OH+NH T ,浓氨水易挥发,CaO固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温度升高,使得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以气体的形式逸出,制得氨气,可选择图中的制取装置,C中盛A1C13溶液,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和A1C1 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C中不可能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故C项错误;D项,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亚硫酸, 亚硫酸

31、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NaaSO+hbSO=NaSO+SOT +H2Q所以能用图中的制取装置制备SQ,二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能使C中盛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使其褪色,故 D项错误。22.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气体(酒精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说法正确的是()选项药品中药品中药品中药品制备气体中药品及作用A浓盐酸MnO饱和食盐水浓硫酸C12NaOH§液,尾气吸收B稀硝酸Cu烧碱溶液浓硫酸NONaOH§液,尾气吸收C浓盐酸大理石饱和Na2CO的液浓硫酸CO2澄清石灰水,检验D浓盐酸Zn水浓硫酸H2撤去【答案】A【解析】A、饱和食盐水用于除HC1杂晶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

32、,氯气用长进短出收集j B、NO无法用NaOH 唳收处理彳G,饱和碳酸中松茬液要和二氧化碳反应,应使用饱和碳酸氢钠除杂j IX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不能 用中装置下进上出收集口答案选A*23 .常温下,二氯化二硫(S2c12)为橙黄色液体,遇水易水解,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某学习小组用氯气和硫单质合成S2C1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需先点燃E处的酒精灯B. C、D中所盛试剂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浓硫酸C. 二氯化二硫(S2c12)水解反应产物为:S、HS、HClD. G中可收集到纯净的产品【答案】B【解析】A装置中有空气,需要先通入氯气排除空气,因此实验时需先生成氯气,再点燃E处

33、的酒精灯, 故A错误,B.氯气卬混有HC1、水,氯化氮用饱和食盐水吸妆,所以C中试剂内饱和食盐水,作用为除去 HCL D中用浓硫酸除去水,起干燥作用,故B正确f U根据元素守恒,二氯化二短(必出水解反应产物 中一定含有某种啥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匚错误夕D G中收集到的产品中一定含有未反应的磕固体,故D错 误!故选片力24 ,已知:CHCHCHCHO+CHCHCHCHO利用下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下:物质沸点/ C密度/(g3)一 cm水中溶解性止醇117.20.8109微溶止醛75.70.8017微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C2。

34、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B.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C.反应结束,将储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C,温度计2示数在76c左右时,收集产物【答案】B【解析】A. N&CrzO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所以将酸化的NaCr2。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A正确;B.正丁醇能与钠反应,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也可以与钠反应,所以无法检验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B错误;C.正丁醛密度为 0.8017 g?cni3,小于水的密度,故水层从下口放出,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 C正确;D.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

35、数据可知,温度计 1保持在9095C,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温度计2示数在76c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故 D正确;故选Bo25.某小组为探究草酸亚铁(FeGO)的热分解产物,按下面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R F中石灰水变浑浊,E中固体变为红色,则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和CO气体B.反应结束后,取 A中固体溶于稀硫酸,向其中滴加12滴KSCN§液,溶液无颜色变化,证明分解产物中不含 Fe2O3C.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中的COD.反应结束后,应熄灭 A、E处酒精灯后,持续通入 Nk直至温度恢复至室温【答案】B【解析】A E中澄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