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中毒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硫化氢中毒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硫化氢中毒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硫化氢中毒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硫化氢中毒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硫化氢中毒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气体,低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有臭鸡蛋 味,相对密度1.176,能溶于水(2.6体积),比空气重,有毒。作 业人员吸入硫化氢气体发生中毒事故。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本公司生产厂污水处理调节池.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调节池进水口堵塞污水停滞时间过长,长时间未对污水进行处理,调节池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人吸入浓度为70150 mg/m3,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12小时,出现呼吸道 及眼刺激症状,。吸入300 mg/m3 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 1小时左右接触

2、引起肺水肿。吸入760 mg/m3, 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 吸入1000 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 痹而死亡。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4.1刺激反应:空气中有有臭鸡蛋味少量吸入硫化氢气体后出现流泪、眼刺 痛、流涕、咽喉部位有灼热感等刺激症状,在短时间内可恢复。1.4.2轻度中毒有眼胀痛、畏光、咽干、咳嗽,以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 恶心等症状。143 中度中毒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有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力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144重度中毒昏迷、呼吸循环衰竭

3、、休克等。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救护人员未做好个人防护可能导致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2. 应急工作职责2.1组织机构应急救援总指挥:维修主任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安全员应急救援组成员:维修人员、制冷人员。应急疏散组成员:变电所人员应急抢修组成员:维修人员事故调查组成员:安全员2.2职责221总指挥职责a)负责预案的制定、修改、审批;b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应急救援;c )检查督促做好硫化氢中毒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d )负责应急时的全面组织和指挥; 2.2.2副总指挥职责a)组织实施硫化氢中毒事故预防、控制、应急救援;b )发生事故时,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

4、号;c )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d)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并进行改进。223应急救援工作组成员职责:a)应急救援组职责是:1)迅速组织对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搜救。2)根据需要调集人员对事故现场实施处理。3)负责事后现场的恢复工作。4)负责伤员的现场急救。5)负责救护车的联系和伤员的护送。b)应急疏散组职责是:疏散周围人员防止发生次生事件c)应急抢修组职责是:对发生事故的设备设施进行抢修,防止发生次生事件。d)事故调查组职责是:对事故进行调查并上报。3. 应急处置程序3.1事故报警3.1.1报警信息接收与通报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

5、维修主任,维修主任负责和应急救援工作组的成员取得联系,同时向厂领导汇报。3.1.2上报内容a)事故信息的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具体位置。b)中毒者伤势及症状。c)采取的应急措施。d)发现者的姓名及联系方式。3.2应急救援的原则321所有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设施,确保应急人员安全。322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利用应急力量及装备对中毒者迅速实 施救助,赢得最佳时机,确保应急救援有效实施。3.3应急措施启动总指挥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本方案。总指挥及救援组成员立即赴 现象进行急救。3.4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接到指令的应急救援组成员迅速赶到污水处理实施救援。 如需就医拨打120,指

6、派一人到单位大门口接应引导。3.5事故扩大及同应急预案的衔接程序应急救援组或应急救援总指挥确认事故响应级别需要提高时,应积极开展人员救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 部报告请求援助。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通知,由公司应急总指 挥启动公司职业病危害综合应急预案。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1采取有效个人防护进入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不得冒然行到。4.2急救措施421救援组人员佩带防毒面具和正压式呼吸器进入现场实施救助。同事疏散组人员将周围人员疏散至上风口安全区域。4.2.2救援人员迅速将中毒人搀扶或拖、抬等方式移出事故现场外 的上风口空气新鲜的场所。4.

7、2.3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并立即就医4.2.4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中毒者眼睛轻度损害,可用清洁的水清洗或 冷敷,并立即就医。4.2.5若中毒者停止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 吸。当中毒者呼吸和心跳恢复后,可给中毒者饮些兴奋性的饮料和浓茶、咖啡。同时拨打120,在医护人员未赶来之前不得放弃救助。 并指派一人到公司大门口接应。4.3现场恢复4.3.1抢修组做好个人防护,打开事故现场的门窗进行通风,同时 大量的水冲洗事故现场,对调节池进行稀释。同时使用检测仪对现场硫化氢浓度进行检测。4.3.2抢修组对堵塞的管道进行

8、疏通。严禁动用明火,防止发生火灾事故。4.3.3待硫化氢气体未检出时,污水处理可以恢复正常运行状态。4.4应急结束4.4.1应急指挥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安置。4.4.2应急终止条件:事故隐患消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污 染不再扩展。5. 事故调查处理5.1相关人员配合安全员进行事故调查。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 处理。5.2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521事故放生的时间、地点。522事故单位的负责人。523事故已经造成人员的伤势情况。事故造成的影响。5.2.4事故的经过及原因,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措施。5.2.5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等。6. 注意事项6.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6.1.

9、1防毒面具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需检查面具是否有裂痕、破口,确保面具与脸部贴合密 封性;检查呼气阀片有无变形, 破裂及裂缝;检查头带是否有弹性、 滤毒盒座密封圈是否完好;检查滤毒盒是否在使用期内。2)使用时将面具盖住口鼻,然后将头带框套拉至头顶;用双手将下面的头带拉向颈后,然后扣住;风干的面具请仔细检查连接部位 及呼气阀、吸气阀的密合性,并将面具放于洁净的地方以便下次使 用。6.1.2空气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的检查气密性检查:按下供气阀上的黑色橡胶开关,打开瓶阀,待压力表 达到满压(气瓶压力必须在27 Mpa以上)后关闭气瓶阀,压力表指针一分钟内下降不应超过 1 Mpa。报警器检查:开

10、关气瓶时听是否有提示报警。检查面罩:将面罩贴紧脸部,通过几次深呼吸检查面罩是否漏气, 供气阀性能是否良好,呼吸是否畅通。2)使用过程中应多检查供气阀和面罩的连接是否牢固及压力表所 指示的气瓶压力,当听到余压报警时应马上撤离到安全区。6.2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6.2.1判断病人意识、心跳、呼吸是否停止如病人突然倒地或抽搐后, 可用指甲掐鼻唇沟处,如毫无反应 为意识丧失,无胸腹部呼吸动作为呼吸停止。在颈动脉摸不到脉跳 为心脏停止,颈动脉最易摸到的位置在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当确定病人意识已完全丧失,无心跳、无呼吸或仅有极微弱缓慢的心跳和呼吸时均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可以先用中等力量拳击心前区,若

11、心脏不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 呼吸,尽快向医院求救。6.2.2胸外心脏按压1)病人仰面平卧,最好躺在硬地或硬板床上,以加强按压效果。按压部位:成人在胸骨的上2/3与下1/3的交界处。2)抢救者用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手指翘起,另一手掌置 于前手背后,双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掌的正上方;有节律、垂直 地施加压力于病人胸前。抢救者跪在病人一侧或站在一侧,按压力 量要适中,能使胸骨下降 35厘米为宜。3)每一次按压与松弛相接,时间各一半,松弛时手掌根部不 用力,但不要离开胸部,使胸骨自然回到正常静止位置,按压次数为每分钟80100次4)注意事项:按压力量不宜过重或过轻;按压部位一定要准确;要耐心地持续按压,及时在运输途中也不能间断。62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应与胸外心脏按压配合同时进行 (二人抢救)或相继 进行(一人抢救)。1)通畅气道:病人平卧,肩颈部垫一软垫,使病人头向后仰;抢救者用一只手抱在病人后颈部,另一只手掌放在病人前额部稍用 力向后压,使病人头后仰,或者一手拖住病人下颌用力上举,一只 手向下压痛人前额;也可直接提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