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与规划_第1页
环境管理与规划_第2页
环境管理与规划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1、什么是环境?环境具有哪些根本特征?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开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特征:整体性及局域性,变动性及稳定性,资源性及价值性。2、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下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系统的构造损毁, 从 而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及开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根源:1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2环境问题产生的观念根源3、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生态破坏极为严重、生态环境代价巨大、4、环境管理的原那么有哪些?1可持续开展原

2、那么:公平性原那么,持续性原那么,共同性原那么。2全过程控制原那么, 3 3环境经济的双赢原那么5、环境管理方法经历了哪些阶段?1 采取限制措施, 2开展“三废治理, 3进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4实行综合决策 第二章1、系统论 :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构造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 数学方法定量的描述其功能, 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 原那么和数学模型, 是具 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2、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3、控制论 :研究各种不同系统的共同控制规律的科学。4、控制:人们根据确定的目的,设法改变和创造条件

3、,对考察对象施加某种作用,使事物 沿着可能性空间内某个确定方向或状态开展,这种作用叫做控制。5、反应 :指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一定的通道反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 发生影响的过程。6、生态系统: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凭借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7、物质生产:是指人类利用技术手段从环境中索取自然资源并承受人的生产环节所产生的 消费再生物,并将其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8、人口生产: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既包括人口的再生产,也包括人口在其生存过程 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费。9、环境生产:指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自然构造和状态的维持及

4、改善,包括消纳 污染和产生资源。简答:1、构成系统需要具备的条件: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 要素之间的联系必须是相干性联系,即能产生整体功能。2、系统论的主要观点: 1整体性观点:整体性,通常表述为“整体不等于它的各局部的总和。 2相关性观点:系统、要素、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这一特征叫做“相关性或“关联性。3构造性观点:系统的构造式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即各要素之间的具体联系和作用的形式。4层次性观点: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低一层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 系统本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这就是系

5、统的层次性。5动态性观点:考察系统的运动、开展、变化过程就是系统的动态性观点。6目的性观点:系统论的目的性观点是指系 统依靠自身的固有机制适应、 调节着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中的行为, 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性, 从而保持系统行为的目的性。 7环境适应性观点:是当外界对系统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 时,系统能经过处理,向环境输出新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将输出结果及系统预期的目标进 展比拟以决定下一步的措施,比拟的结果,或可保持原构造、功能,或需要改变,以使系统 及环境相适应。3、解释现象“三个和尚没水喝 。系统的整体功能小于局部之和,系统结合成一个整体, 具有了统一的功能, 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个要

6、素功能的相加。 系统的整体属性及功 能由三方面决定:组成系统的要素的性质,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数量,系统的构造。4、 对某一事物实施控制具备的条件: 1被控对象须存在多种变化开展的可能性。 2目标 状态必须存在于事物变化开展的可能性空间内,并且是可以选择的。3具备一定的控制能 力。5、 实施控制包括三个环节:1明确事物面临的可能性空间。2根据确定的目标,在可能性空间中选择某一状态或某些状态为目标。3改变和创造条件,使事物向既定目标转化。6、控制包括的三方面含义:控制就是施加在某个对象系统上的一种作用,施加这 种作用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对象的功能,以到达预期的目标,这种作用是通过信息的选择、 使用来实现

7、的,给系统输入信息,可以克制系统的无序状态。7、控制论如何运用到环境管理中?环境调控系统和从控制环境到调节人及环境关系8、生态系统有什么规律 ?环境管理如何应用这些规律?1相互依存及相互制约规律, 2物质循环转化的再生规律, 3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规律, 4相互适应及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 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 环境管理的主要人物之 一就是协调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利用、 相互制约、 相互依存的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 总体平衡。 为此, 我们要以生态平衡理论来指导生产实践和环境管理活动。要根据生态规律的要求, 建立及生态构造相适应的生产力构造, 使人类在及环境进展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中尽

8、量不损害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使环境资源能够持续、 永 久地被人类加以利用。 通过环境管理来有效的防止和减少人类在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活动中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从而在从事和开发环境的活动中, 建立起良性的人工生态系统。 环境管 理要根据生态平衡规律的要求,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9、如何理解环境价值?环境资源的价值分为两个局部:使用价值,也称为有用性价值:非 使用价值, 也称为内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某一物品被使用或消费的时候, 满足人们某种需 要或偏好的能力。 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 非使用价值也称 为内在价值、 存在价值。 从

9、某种意义上说, 存在价值是人们对环境资源价值的一种道德上的 评断。10、外部性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 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 性的影响。11、反应 第三章1、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手段:是一个具有对象性、目的性的管理过程,为了实现管理的 目标,需要运用一定的手段对管理对象施以控制和管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2、环境管理的主要职能是什么?方案职能,组织职能,监视职能,协调职能,指导职能和 效劳职能。3、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环境监测、环境预测、环境评价、环境统计、环境管理信息系统。1、环境监

10、测分为哪些类型? 1按监测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 研究性监测。2按监测介质分类: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 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监测等。5、简述环境评价的概念。通常环境评价可以分有哪些?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 评价方法评估环境状况, 预测环境质量的开展趋势和评价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手段。 环境评 价分为:1环境质量回忆评价,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单要素质 量评价,多要素综合质量评价。3环境影响评价: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的环境影

11、响评价。6、简述环境预测的原理、内容和方法。原理:可知性原理、风险性原理、相似性原理、系 统性原理、可控性原理、艺术性原理、反应性原理。内容:社会和经济开展预测、环境污染 预测、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其他内容预测。方法:根据预测方法特性不同,分为:定性预 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 根据预测方法的原理分类: 直观预测法、 约束外推法、 模拟模型法。7、什么是环境统计 ?环境统计有什么作用?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作用: 1 向各级政府及其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全国和地 区的环境污染和防治、生态破坏、及恢复,以及环境保护事业开展的统计资料,客观的反映 环境状况

12、和环保事业开展变化的现状和趋势,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不断及时、准确的提供反应信息,检查和监视环境保护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发现新情况、 新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方案和采取对策。3运用环境统计手段对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进展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评价和考核, 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总量控制考核等, 促进环境、 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 4依法公布国家和地方的环境状况公报和环境统计公报,提供环 境统计资料,使社会公众增加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的了解,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5系统的积累历年的环境统计资料, 建立环境统计数据库, 并根据信息需求进展开发和分析, 为 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

13、效劳。8、环境信息系统按照内容可分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和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第四章1、中国环境管理经历的主要阶段:起步阶段、创立阶段、开展阶段、深化阶段。2、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 1“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2 .“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三同步:经济建立、城乡建立、环境建立同步规划前提,预防为主 、同步实施关键 、同步 开展目的 ;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3、环境保护“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强化环 境管理的政策。4、 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根本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14、 排污收费制度; 排 污许可证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5、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规划和建立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展分析、预测 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进展跟踪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包括 外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开展和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6、简述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在一个地区内,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布局和污染物处 理等各种因素,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找出解决本地区环境问题的最优方案, 以花费最少的 代价,取得最正确的效果。7、“三同时制度:建立工程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工

15、程需要配套建立的环境保 护设施,必须及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8、什么是总量控制 ?总量控制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简称,它将某一控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内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 的环境质量要求。10、我国环境管理有哪些开展趋势?环境管理手段不断配套完善;环境管理的内容更加全面;环境管理参及综合决策的力度得到加强;环境管理机构得到强化。第五章1、什么是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有哪些特点?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及经济社会协调开展 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 政策性强。2、环境规划有

16、哪些原那么?促进环境及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的原那么;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 规律的原那么; 环境承载力有限的原那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那么; 强化环境管理的 原那么3、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按规划的主体分为区域环境规划和部门行业环境规 划;按规划的层次划分分为区域宏观环境规划、 区域专项环境规划和宏观环境规划; 按规划 的要素划分分为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规划; 按时间跨度划分分为长期环境规划、 中期环境规 划和短期环境规划; 按环境及经济的制约关系划分分为经济制约型规划、 环境及经济协调开 展型规划和环境制约型规划。4、环境规划的主要步骤和内容。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方案;环境、经济和社会现状调查和 评价;环境预测分析;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 提出环境规划方案; 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和审批; 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5、环境预测的一般程序:确定预测的目的和任务;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选择预测方法; 建立预测模型;进展预测计算;对预测结果的鉴别和分析。1、企业环境管理的原那么:环境及经济协调开展的原那么;符合国家和区域环境政策;“预防为主,管治结合的原那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的原那么。2、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制定企业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和执行企业环境管理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