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文灾害学案_第1页
中国的水文灾害学案_第2页
中国的水文灾害学案_第3页
中国的水文灾害学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的水文灾害学案中国的水文灾害导学案【教学重难点】重点: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灾情特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难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基本知识】一、洪水灾害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暴雨成因:、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发生时间:与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月,自南向北推移。分布:。我国洪水类型比较类型洪水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洪水主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

2、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 49 月,自南向北推移。融雪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雨涝分布: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其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其中,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思考: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

3、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主要危害: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危害地区:广泛发生在湾到湾沿海。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类型:风暴潮和风暴潮发生时间: 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月,

4、以月和月最集中。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和。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灾害链:暴雨洪涝风暴潮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1998年洪涝灾害的发生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当堂训练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XX 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 月的7、 8、9日,提前到每年6 月的7、8、 9、10 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 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3 题。我国大部分地区7 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A沙尘暴 B台风 c

5、水灾 D泥石流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7 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受印度低压控制我国温带风暴潮发生的季节是A. 冬季和春季B. 春季和秋季c. 夏季和秋季D. 秋季和冬季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位于季风气候区东部临海A. B. c. D.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67 题。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支流多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域内落差小气候异常暴雨频繁季风活

6、动的年际变化大河道弯曲狭窄湖泊淤积A. B. c. D. 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A. 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B. 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c. 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D. 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关于洪水造成的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冲毁房屋、淹没农田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c水电供应中断, 生活秩序紊乱D对农业危害较大,对工业没有多大影响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c1998 年的特大洪水,有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

7、是不可忽视的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干流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0. 下列做法不利于避免或减轻洪水造成损失的是A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B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c黄河下游加固江防大堤D三江平原恢复和重建沼泽湿地1.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B. 美化环境 , 吸烟滞尘c. 防风固沙 , 保护农田 D. 减弱噪音 , 调节气候下列哪项措施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A加强流域内的用水管理B修筑河堤c加强全流域内的绿化D围湖造田,发展农业3一般来说,发生下列条件中的哪些情况,长江流域会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灾上游与中

8、游干支流水位同时进入汛期或汛期因延长而重叠长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因泥沙淤积或围湖造田造成干流排水不畅,湖泊调蓄能力减弱长江流域的面积扩大,中下游湖泊众多A B c D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松嫩平原、四川盆地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如何防御洪涝灾害?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1972 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 年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 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 千米, 90 年代增加到400 多千米。 9

9、0 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 个月。进入90 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 天。据统计, 1992-1996 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 亿元。”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XX年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 1 4 倍,出现自 1991 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旱灾逐年加剧之势, 且旱灾重于水灾。 1994 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田超过 1 亿亩,淮河干流断

10、流长达120 天。材料二:淮河流域示意图图中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XX年 6.7 月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 的 特 点 和 南 方 地 区 的_特点。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淮河流域内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淮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在什么好建议 ?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河”,成为此次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中国水文灾害参考答案一、洪水灾害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西坡和北坡少台风锋面暴雨的时

11、空分布4 9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 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 8 月。冰凌堵塞河道东经 110°以东,北纬20° 45°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5农业水土流失河流蓄洪、泄洪能力下降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价值 2辽东北部3台风温带4 7 10 月 89 春季秋季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阶梯的交界处,多山;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东部临海滥伐森林、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河湖蓄洪行洪能力降低我国经济核

12、心地带台风侵袭准静止锋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降暴雨。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衡,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水资源利用率低。洪水威胁、泥沙淤积、严重水污染。兴建蓄水、调水工程,加固下游大堤;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黄河长江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暴雨历时长,强度大自然原因: 春季锋面雨带没有到达, 往往形成 “春旱”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伏旱”严重;有些年份,当夏季风过强时,锋面雨带迅速北移,淮河流域降水稀少。人为原因:淮河流域垦殖指数高,农田面积大,农业用水量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差。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 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 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