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患者MDA、SOD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结构的观察_第1页
慢性肺心病患者MDA、SOD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结构的观察_第2页
慢性肺心病患者MDA、SOD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结构的观察_第3页
慢性肺心病患者MDA、SOD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结构的观察_第4页
慢性肺心病患者MDA、SOD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结构的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慢性肺心病患者MDA、SOD和外周 血淋巴细胞线粒体结构的观察        摘要采用放射免疫法及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分别检测了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16例健康人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并同时采用改良Boyunn法分离固定淋巴细胞,对其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肺心病病人的严重程度与SOD含量、MDA水平、淋巴细胞线粒体数目及膜结构改变有相关性,心衰越重,MDA越高,淋巴细胞线粒体内的数目越多,线粒体嵴膜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提

2、示: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与肺心病患者淋巴细胞线粒膜结构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其影响细胞功能的靶部位,故对肺心病患者加强抗氧化的治疗,保持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状态,可能对于肺心病的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肺心病淋巴细胞丙二醛过氧化物歧化酶线粒体 Study of MDA/SOD and Structure Changesof Mifochondrion Membraneof Lymphocyte in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Yang Lan, Leng Lijia, Yu Xiulan, et al.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Fi

3、rst Affitiated Hospital of Xian Medic alUniversity, Xian (710061)AbstractThe SOD, MDA and the structures of mitochondrion mem brane of lymphocytes were examined in 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 pulmonale and 16 healthy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ed both the levels of SOD and MDA and the numbers of mit

4、ochondrion in lymphocyte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s tages of cor pulmonale. The patients with longer history and more severe cor pul monale had higher levels of SOD and MDA and more numbers of mitochondria in thei r lymphocyt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DA/SOD imbalance correlated

5、with the membrane structures of mitochondrion in lymphocytes. The mitochondrion membrane might be the one of the targets of this imbalance. So the patients with cor pulm onale might get some benefits from anti-oxidation treatment.Key words: Cor pulmonale; Lymphocyte; MDA; SOD; Mitochond ria慢性肺心病是一种常

6、见病、多发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所引起。近年来,认为自由基与慢性肺心病有一定的关系。但多限于自由基对组织器官微循环或血管方面。而自由基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甚少。本研究拟以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模型,观察慢性肺心病患者淋巴细胞线粒体膜超微结构改变与血清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关系。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均为1995年3月至1996年2月间住院病人,其中心功能代偿期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1.1±18.5岁;心功能失代偿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4.0±11.5岁;健康对照组16例,为无

7、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基本健康老年者及本科室工作人员,平均年龄57.3±7.2岁。上述各组在检测前4周均未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2.检测项目(1)血清SOD含量:采晨起空腹血2ml,不抗凝,冷冻保存。应用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的药盒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测定1。(3)PaCO2、PaO2:用ABL-30型血气分析仪测定。(4)膜结构定位方法:采晨起外周静脉血20ml,肝素抗凝,用改良的Boyunn氏法分离淋巴细胞,收集于Effendorf试管,2.5%戊二醛固定,0.1M磷酸缓冲液浸洗,1%四氧化锇后固定,乙醇系列脱水,常规复

8、方Epon浸透包埋,LBK均质透射电镜(JEM-100SX)观察,每例观察断面淋巴细胞100个。分别计数单个淋巴细胞内的线粒体数目,分为5,510,103组,观察各期病人单个淋巴细胞线粒体数目的变化。观察肺心病患者淋巴细胞线粒体嵴膜脱失程度:完全定位:在同一线粒体内大部分区域保持嵴膜定位,仅少部分区域失去嵴膜;部分脱失:在同一线粒体内小部分区域保持嵴膜定位,而大部分嵴膜脱失;完全脱失:膜完全失去嵴膜定位,弥散于基质中,呈现不规则的空泡状或团块状。3.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比较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1.肺心病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与健康组Pa

9、CO2、PaO2、SOD、MDA比较,见表1。表1肺心病患者与健康组的PaCO2、PaO2、SOD、MDA比较(±S)组别例数PaCO2(kPa)PaO2(kPa)SOD(g/L)MDA(mol/L)健康组163.96±0.5311.00±0.77965.72±279.476.79±2.44代偿期85.25±1.369.03±2.43995.20±428.6010.18±2.65*失代偿期127.57±1.70*6.72±1.15*567.20±293.55*15.73

10、77;3.18*注:与健康组比较,*P0.05,*P0.01结果提示:失代偿期的各项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代偿期仅MDA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肺心病失代偿期存在自由基代谢的紊乱。2.不同病期肺心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结构改变。结果表明:失代偿期完全定位的线粒体比率降低,部分脱失或完全脱失的线粒体所占百分率随病情加重而增加,病情越重则嵴膜完全脱失的线粒体所占比率越高(1,2),与健康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表2)。1线粒体膜结构定位完整脊膜清晰×150002线粒体膜部分或完全脱失呈空泡或团块状改变×20000表2不同病期肺心病患者

11、外周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结构改变(X±S)组别例数完全定位(%)部分脱失(%)完全脱失(%)健康人1665.50±15.0532.68±16.302.18±3.20代偿期858.50±15.7440.15±13.74*2.25±4.06失代偿期1228.50±9.0*62.50±9.18*10.41±4.99*注:与健康人比较,*P0.05,*P0.013.不同病期肺心病患者淋巴细胞线粒体增生性改变。肺心病患者淋巴细胞线粒体呈明显的增生性改变,线粒体增生的淋巴细胞占总数的百分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致,

12、即病情严重,线粒体增生明显,以失代偿期尤为显著(3,表3)。3线粒体增生显著X15000表3不同病期肺心病患者淋巴细胞线粒体增生性改变(X±S)组别例数单个淋巴细胞线粒体数目分布比较(%)5个510个10个健康人1642.18±20.5135.50±10.5722.31±19.58代偿期831.37±12.85*43.00±10.87*25.75±10.70失代偿期1212.91±7.19*42.66±10.35*44.25±14.85*注:与健康人比较,*P0.05,*表示P0.01 4.各指

13、标的相关分析肺心病患者MDA水平与SOD含量的改变呈负相关(r=-0.51,P0.01),与PaCO2呈正相关(r=0.49,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增生与淋巴细胞线粒体嵴膜完全脱失两者相关良好(r=0.56,P0.01)。讨论本文结果表明,肺心病人存在着自由基代谢紊乱。肺心病的病期不同,其氧化与抗氧化发生程度不同的改变。表现为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MDA含量增加,尤以失代偿期为著,并且肺心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线粒体增生与线粒体膜结构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56)。感染越重,心功越差,则MDA越高,线粒体增生明显,膜结构的改变亦明显。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脂质过氧化作用造成

14、细胞及亚细胞器膜的损伤2。这主要是由于肺心病失代偿期的诱因是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合并低氧血症、炎性细胞的激活以及组织缺氧,均可能成为自由基的启动因子,使自由基的产生增加,广泛参与生物机体的病理损害过程,引起脂质过氧化;而自由基形成后首先作用于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细胞器,线粒体膜与细胞浆比较有更多的膜结构,易于发生交联和聚合作用而发生膜结构的改变。MDA还可与RNA、DNA碱基发生交联,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结果改变了膜的流动性,影响膜功能3。线粒体膜结构的改变引起氧应用障碍和能量转换系统、氧化磷酸化偶联失衡,导致氧的利用及代谢异常,参与疾病的过程4。MDA在失代偿期比健康人及代偿期明显升高,可能是肺心

15、病患者心肌肥厚、心输出量下降造成心肌缺血,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引发脂质过氧化5,可通过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内皮细胞功能,使PGI2生成减少,加速TXA2合成,促进加重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淋巴细胞线粒体数目的增生与病情的加重成正相关,可能是细胞自我防卫机制在细胞能量代谢方面的反映6。SOD广泛存在于代谢组织中,是自由基清除剂,在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的平衡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关肺心病患者中SOD的变化,报道结果不尽相同。本文结果发现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SOD低于健康人,导致其含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缺氧、感染使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产生活泼的自由基损害也影响该酶的活性2。总之,通过本研究表明,肺心病患者保持

16、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状态,对于改变细胞能量代谢方面在肺心病的治疗及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冷丽佳(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校医院)作者单位: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0061)呼吸内科参考文献1张梅,邵文斌,董青.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的改变及其意义.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5,16(1):60.2PeterJ M, Block E R. The effect of oxidant gases on memberane f luidity and function pulmonary endothlial cells. Free Radical Biol Me, 1988, 4(2 ):121.3 于俊杰,李明瑚,王培欣.肺心病与血清过氧化脂质.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0 ,16(3):121.4 Hananki Y, Hieda N, Ogawa T, et al. Mechanism of plasmocid-induced mit 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