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_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对比_第1页
氯沙坦_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对比_第2页
氯沙坦_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对比_第3页
氯沙坦_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对比_第4页
氯沙坦_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对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5卷第3期Vol.35NO.3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Medical Edition2007年5月Ma y.2007通讯作者:李艳萍,电话:131*.氯沙坦、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对比研究李 艳 萍(岳阳市310医院内科,湖南岳阳414000摘 要:目的 对比观察血管紧张素Ò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和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 选择8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给予氯沙坦50100mg P d+氨氯地平5mg P d

2、;对照组41例,给予缬沙坦80160mg P d+氨氯地平5mg P d;观察用药12周前后血压与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均能平稳而明显地降低血压,两组疗效相当,氯沙坦组尚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P <0.05,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尿酸有下降趋势。结论 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关键词: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氯沙坦; 缬沙坦; 氨氯地平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44(200703-0404-03The Effects of Losartan and Amlodipine Compare

3、d with Valsartan and Amlodipin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With Complicated HyperuricaemiaLI Yan-ping(The 310th Hos pital o f Yueyang ,Yueyang ,Hunan 41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 t of losartan and amlodipine compared with valsartan and amlodip -ine on blood pressure and serum

4、uric acid(SUAlevel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hyperuricaemia. Methods 82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hyperuricaem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osartan group (n =41(treated with losartan 50100mg P d and a mlodipine 5mg P dand valsartan group(n =41(treated with va-l sartan 80160m

5、g P d and a mlodipine 5mg P d.The SUA concent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measured at base -line and after 12weeks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with losartan or valsartan for 12weeks,blood pres -sure was decreased equally and stably (P <0.05.The levels of SUA were markedly reduced in losa

6、rtan group (P <0.05.However,there was a decrease trend in SUA levels in valsartan group,but had no significance(P >0.05. Conclusion Losartan and amlodipine is a good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hyperuricemia.Key words : hypertension; hyperuricae mia; losartan; valsar

7、tan; amlodipine 大量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1,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404患者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性显著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的人群,降低血尿酸对高血压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氯沙坦与缬沙坦为AgÒ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作用于AT1发挥降血压作用,氨氯地平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发挥抗高血压及抗心绞痛作用,三者均是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本研究对比观察了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血压及尿酸的影响,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

8、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男血尿酸>390L mol P L,女血尿酸>310L mol P L患者82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41例,其中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50.1?5.2岁;其中1级、2级、3级高血压分别为10、22、9例。缬沙坦组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6? 5.6岁,其中1级、2级、3级高血压分别为10、23、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血压及危险因素构成比均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入选标准:根据1999年W HO P 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SB P140 mm Hg,舒张压(DBP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痛风及肝肾功能

9、不全以及必须服用降血尿酸药物来控制高尿酸血症者。病例入选前后均未用致血尿酸升高或降低的其它药物。1.2观察指标及方法1.2.1血压测量方法上午8:00-9:00时,连续测量右上臂坐位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患者测压前休息15min。门诊病人分别于0、2、4、6、8、12周门诊随访血压。1.2.2生化指标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清晨空腹血尿酸值和肾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脂、血糖、电解质。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各测量一次。1.2.3给药方法所有入选高血压病例均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或停用抗高血压药物2周以上。氯沙坦组:氯沙坦50mg P d,氨氯地平5mg P d,第4周随访血压

10、控制不佳者加量至100mg P d;缬沙坦组:80mg P d,氨氯地平5mg P d,第4周随访血压控制不佳者加量至160mg P d,连续使用12周。1.3统计学方法测定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差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降压效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氯沙坦组治疗前后比较,t收缩压= 2.1084和t舒张压=2.084;缬沙坦组治疗前后比较,t收缩压=2. 082和t舒张压=2.107,(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均有良好的

11、降压效果,且降压效果相当。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m mHg组别例数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氯沙坦组41153.2?11.1101.6?9.5121.3?10.7a78.5?6.1a 缬沙坦组41154.1?10.6100.5?10.1123.6?10.5a74,.6?7.4a a: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同指标比较2.2降血尿酸效果两组用药前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沙坦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出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2,P< 0.05,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稍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2.3其他实验室

12、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肾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脂、血糖、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405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变化比较L mol P L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氯沙坦组41513.2?49.5301.3?43.6a缬沙坦组41510.6?50.8476.5?48.3a:P<0.05,与治疗前比较3讨论尿酸是一种通过肾小球滤过并排泄的物质,也由肾小管分泌和再吸收,这都与肾血流量及肾小管的有效分泌和吸收功能有关。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尿酸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增高可能提示有肾血流量减少,是肾脏受损的早期表现。Ruifope等2报道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

13、1P3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可能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一方面,高血压引起微血管病变导致组织缺氧,乳酸水平增高,乳酸对尿酸盐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肾脏尿酸排泄减少,致高尿酸血症;另一方面,血尿酸水平升高可刺激肾素分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致血压升高;尿酸盐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而致动脉硬化,亦可使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Ò(AngÒ是一种强力的血管收缩剂,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激素,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AngÒ作用于其受体亚型AT1随之产生的诸多生理

14、学效应包括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以及细胞增生都与高血压有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T1受体拮抗剂一般分为三大类:二苯四咪唑类,以氯沙坦为代表;非二苯四咪唑类,以Eprosartan为代表;非杂环类,以缬沙坦为代表。氯沙坦为竞争性,缬沙坦为混合性,而伊贝沙坦为竞争性或混合性,三者均在受体水平阻断了AT1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产生良好的降血压作用3。氯沙坦除降压作用外,还被证实是目前唯一具有降低血尿酸作用的血管紧张素Ò受体拮抗剂,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促尿酸排泄效应是由于其特殊的母体化合物而不是其活性代谢产物EXP-3174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尿酸在肾脏近曲小管的重吸收4。国内多

15、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证实其同类药物伊贝沙坦无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作用4。临床经验表明,血管紧张素Ò受体拮抗剂(ARB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一般68周时才达最大作用,为增强病人服药依从性,增强降压速度和强度。本研究分别采用氯沙坦、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结果显示两组均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而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等无不良影响,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好,氯沙坦组尚有明显的降低血尿酸作用,而同类药物缬沙坦组有相同的降血压作用,而无明显降低血尿酸作用。故本文认为相对于缬沙坦而言,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是伴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由于两组的基础治疗均为氨氯地平,本文推测降低血尿酸作用可能主要是由氯沙坦的特殊治疗作用所致,但亦不能排除氯沙坦与氨氯地平的联合使用产生了新生物而引起血尿酸水平下降的可能,对于此,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参考文献:1党爱民,刘国仗.尿酸与心血管事件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3,31: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