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_第1页
探讨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_第2页
探讨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讨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30例达到解剖复位,2例复位欠佳。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4个月),按照Harris功能评定标准:优2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3.75%;术后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骨折,复位良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髋臼骨折的较好方法。     髋臼骨折由于位置较深,解剖复杂,复位固

2、定困难,并发症多等原因,一直是骨科领域的难题。随着髋臼骨折治疗理论临床研究的发展,髋臼骨折的手术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感染、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关节功能,值得我们重新考虑手术治疗的一些与手术技术有关的问题。我们2002 年1 月至2008 年5月应用髋臼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髋臼骨折32例,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年龄2158岁,平均30.8岁,男22例,女

3、10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6例,重物砸伤7例,坠落伤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休克4例,脑外伤2例。本组患者常规摄患髋前后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X线片,结合CT三维重建,按照AO分类:A型骨折11例,B型骨折13例,C型骨折8例。见图1。    1.2  手术入路  由于髋臼骨折解剖复杂,分类较多,没有一种手术入路适应所有类型髋臼骨折。选择适当手术方法,使髋臼骨折显露良好,以达到解剖复位,良好内固定,从而减少手术损伤、预防并发症。    1.3  手术时机  髋臼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多合并其他严重损

4、伤且治疗困难,除开放性损伤和难复性脱位外,无急诊手术。手术最好在伤后47天进行,最迟不能>3周。    1.4  术后处理  术后即开始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及主动屈伸踝关节等功能锻炼。术后812周后逐渐开始扶拐部分负重行走,12周后完全负重行走。口服吲哚美辛,25 mg/次,3次/d,持续6周,预防异位骨化。术后常规放置负压管,引流4872 h,术后710天静脉滴注抗生素。    2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8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术后常规摄前后位、闭孔斜位

5、和髂骨斜位X线片(见图2),以这三个位置线片上关节面的最大移位来判断骨折的复位情况,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的评分标准分为:(1)移位小于1 mm为解剖复位;(2)移位13 mm为复位欠佳;(3)大于3 mm为复位不满意。本组30例达到解剖复位,2例复位欠佳。采用Harris临床评价标准,优2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3.75%。本组有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未见有异位骨化发生    3  讨论        3.1 骨折复位固定技术  为了使髋臼骨折复位,常需分几步进行。首选复

6、位并固定单一的骨块,然后再将已固定的骨块与其他的骨块相连。骨盆边缘、坐骨切迹骨折可用骨钩帮助复位并用钢丝做临时固定。如果为了直视下检查关节面复位进行不必要的关节囊及软组织的剥离,则最好采用无名骨皮质的复位情况,间接判断关节复位的质量。然后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重建钢板,“过度预弯”钢板,使钢板更加贴附骨折复位,结合选用可吸收螺钉固定臼缘小的骨折块。用手触摸四边形表面及坐骨切迹了解复位。对累及前柱和后柱的T型、横形骨折、双柱骨折,应先复位前柱骨折,再复位后柱骨折。因多数后柱常在前柱复位后自然对位。C臂透视下再次确认髋臼关节复位固定情况。髋臼重建钢板结合可收螺钉治疗髋臼横断骨折,创伤较少,固定坚强,治疗

7、效果良好。但技术要求较高,需根据骨折类型、手术入路及术者对手术的熟练程度,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                    3.2  手术时机  一般最好将手术时间推迟到伤后23天,此时局部出血已停止,且患者症状已趋稳定。伤后3周骨痂形成,使复位固定变得很困难。理想的手术时间应控制在10天以内。    3.3  预后及并发症 

8、由于属于高能量损伤,早期多复合出现,术中可能有血管神经损伤、复位不良、螺钉穿入关节及肺栓塞的发生,术后DVT、远期股骨头坏死、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等。(1)坐骨神经损伤:术后除预防感染外,亦应重视坐骨神经损伤。术前坐骨神经损伤大约为20%,但术中牵拉也可造成坐骨神经损伤,因此术中应注意患者体位保持膝关节屈曲髋关节伸直位,使坐骨神经松弛位,可以减少坐骨神经损伤。马克等认为,累及髋臼后壁和后柱的骨折易导致坐骨神经损伤。首选K-L入路,进行坐骨神经探查,予以松解,解除压迫,修复受损的神经。本组未发生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术前2例坐骨神经损伤者经探查为挫伤,予以保守治疗后恢复。(2)异位骨化:异位骨化是髋臼骨折后期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异位骨化以前后联合入路病例多见,本组未见异位骨化并发症,可能与术中对软组织关节囊的损伤小及术后充分引流,常规服用吲哚美辛相关。    3.4  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  髋臼骨折围术期处理及术前评估非常重要。髋臼骨折情况复杂,正确了解骨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方案,选择手术入路。常规方法有X线平片,包括骨盆前后位、J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