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町Jr 4TUJ国粮仮圧xtx夕物理农业与农业物理学及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朱杰1,王国栋1,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杨凌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杨凌712100摘 要:在阐述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引入物理农业和农业物理学的概念,对农业物理学的学科性给予了探讨性的定义,同时总结了农业物理在我国物理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现 状,并强调了物理农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农业物理的发展现状,对该学科的发展及其在农业现代化所应发挥的作用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初步设想。关键词:现代农业;物理农业;农业物理学;农业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303; G203 ;文
2、献标识码:A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最新阶段,它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生产经营达到高度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企业化, 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而其他农业阶段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现代常规农业(Co nve ntio nal Agriculture)是在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至今仍普遍运作实施的以系 统开放性、资源高投入和生产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但由于片面追求农产品的产额和产率
3、,忽视自然再生产良性循环,忽略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及资源利用和生态效益等长远利益,对社会已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3。为寻找一种能克服上述矛盾的农业发展模式,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了以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为主流的现代农业思潮,这种模式能不断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还能有效地保持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并维持各种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是当前最科学的农业发展模式。要实现农业持续发展,还要努力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将投资重点放在科技和智力的投入上,变资源支撑为科技与智力支撑,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条件4,5。物理农业(Physical Agricultu
4、re)和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 )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发展持续农业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科技的最 新增长点。本文主要探讨物理农业与相关学科对我国可持续性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并对其发 展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设想。1. 物理农业与农业物理学物理农业(Physical Agriculture)主要以声、光、电、磁、热、辐射等物理能量与信息形 式作用于农业生产过程,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植物生长从而达到保持作物稳产与增产,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阻止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进而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目的, 是一种高效、清洁、无污染而且低廉的一种现代农业模式,对发展我国两高一优”的持续农业具有不可替代
5、的重要作用。农业物理学(Agricultural Physics )则是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 基础理论研究农业生物物质的物理性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生物生命过程中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是涉及物理学、材料学、动植物学及农学领域的土壤学、育种学、栽培技术和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新生学科。农业物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104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20572067); 作者简介:朱杰(1980-),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博士,助教,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美国化学学会、中国/美国细胞生物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主
6、要从事农业环境生物物理、分子生物物理与理论生物 物理研究。作者通讯: E-mail : jiessy zhu。理学是物理农业的科学,物理农业是农业物理学的应用,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农 业物理学的进步有利于物理农业的深入发展;而物理农业的深入进行又为农业物理学提供了丰富的实验积累和科学证据,有利于农业物理学的进一步修正和发展8,9。2. 物理农业的研究现状从物理科学参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形式入手,可将物理农业上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物理因素的农业应用和物理技术的农业应用10。1.1物理因素的农业应用运用声、光、电、磁、热、辐射等物理因素以物理肥料”物理 农药”、物理生长控制剂等能量形式作用于农作
7、物或农产品,实现农业生产的增产增质,或者实现对农产品贮藏环境的控制与调节,从而延长贮藏期或起到保鲜作用11。对植物施加特定频率的声波,可使植物生理系统产生共振,进而提高植物活细胞内电子流的运动速度,促进各种营养元素的传输和转化,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吸收能力, 加快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化反应过程,提高营养物质的产量;由于增加了酶的合成,蛋白质、糖等有机质的合成 加速,从而提高了植物的品质;由于物质吸收和运转能力增强,植物表现出旺盛的生长速度,从而使农作物达到早熟12。同时,敏感害虫遇到谐振波,会难以生存、不能繁育或者主动 离开,从而达到驱逐敏感害虫的功效。低剂量激光对农作物种子进行播种前照射可打
8、破休眠期,提高种子的新陈代谢能力,并使出芽率和出苗率提高,增强作物抗病能力,达到增产增 质。激光照射可引起生物 DNA畸变,从而培育出新品种。为了进行精量播种,必须对种子 进行严格的分级、精选13。禾U用各种不同活力的种子在静电场中取向场强的差异,将不同 活力的种子进行分级:早取向的是活力低的种子,晚取向的是活力高的种子14。磁处理具有生理损伤小、操作简便、快速和有效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诱变育种、诱变机制、促长增产 和杀菌保鲜等研究。种子经适当磁场处理后,各种酶的活力增强、呼吸强度提高、根系活力 增强、发芽率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增强,产量大幅提高15-16。离子束注入农作物引发变异是能量沉积、动量
9、传递、粒子注入与电荷交换的过程,具有突变率高、突变谱广、激发性高、 剂量集中和可控性等特点,已成为基因工程的一个有效手段。低剂量射线照射生物体,不但能刺激其生长发育,还能使生物的生命力、形态和生理生化等发生有益的变化,高剂量辐照食品既能杀虫灭菌,又不改变原来的色、香、味,适量的辐照还可延长果蔬的贮藏期,起到 保鲜作用。用一定剂量的射线辐照昆虫可引起不育从而达到消灭和控制害虫的目的,对农业生产和粮食的仓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7-19。1.2物理技术的农业应用运用声、光、电、磁、热、辐射等物理信息因子及其相关技术采集农作物及其生长环境的物理和生物信息,用于管理决策与病害虫防治,从而达到高效农业的要求
10、,并利用光谱、波谱、质谱、生物显微等现代物理技术对农产品品质进行有效的 评价与鉴定,实现农业的科学化与自动化20。传统的储粮害虫检测方法是采取人工抽样的方法,样本过筛后从杂质中分析害虫,既费时又存在一定误差,无法获得大量样本,从而无 法对害虫发生的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分析预测。声检测技术的出现使得仓储害虫的检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Vick等21检测到玉米、大米、小麦三种样品中害虫吃食声的最高频率分 别为587Hz、1475Hz和1200Hz,发现害虫的声参数直接与谷物中害虫数量有关,并反映了 谷物受损的程度,Hagstrum等22,23研制了一种仓储害虫连续自动监视系统,可实现对害虫 声音进行2
11、4h全自动分析。另外,通过对不同类型或成长期的害虫进行声频分析,Coggins等24对仓储害虫的常规类型进行了分析,这对粮食的仓储意义重大。尚志远等25-27近期也从事了有关仓储害虫声频信号分析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建立了有用的害虫分类模型并得到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核技术以特殊的选择性,高度的分析灵敏性和准确性,以及适用的广泛性, 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农业科研和生产中,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有力手段,发挥着其他方法难于或不能代替的作用。它是利用原子核反应衰变原理及伴随衰变的射线特性而发展的各项测试、分析显示和应用方法的总称,包括同位素示踪、活化分析和核仪器应用等技术。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上主要用
12、于研究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固定和损失状况。中子活化分析可分析土壤、肥料和饲料中元素含量,随时监测和评价其质量;可准确测定食品中多种有害元素的含量,对其中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进行位置分析、微区分析、深度分析和结构分析,能较准确地研究它们在作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导航定位技术能为拖拉机等农机具导航,耕翻土壤,检测土壤肥力,根据土壤肥力高低精确地播种,并有针对性地施肥。同时还可将 除草剂或农药有针对性地喷洒在有杂草或害虫的地方28。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施肥、喷药、灌溉、播种、耕作等方面的运用,保护了自然资源,保持了生态平衡,真正实现了农 业现代化。遥感技术可在农业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和管理上
13、有较好的前景,遥感资料与 辅助资料以及物理或统计模式结合,可求算叶面积指数、物候期等,并具有估算土壤湿度和植物水分状况的特别潜力。微波遥感弥补了可见光遥感只能在晴天条件下工作的局限性,更好地发挥了遥感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潜力。3. 物理农业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其最终目的在于农民实际收益的最大化。我国农业在经过一段长足发展之后,正在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这种带有根本性的转变中,农业产业化是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1,2,29,30。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依赖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农业工程技术的普遍应用,因而农业工程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与保
14、障。物理农业主要以能量与信息形式作用于农业生产过程,是一种高效、清洁、无污染且低廉的一种现代持续农业模式。农业物理学作为物理农业的科学基础,连同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物理农业的蓬勃发展是物理技术方法与农业成功结合的有力的证明31-32。遥感技术拥有宏观、客观、能重复和价廉等,在农业种质资源管理、植物病理研究和遗传细胞工程研究中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并导致精准农业的发生与发展。其他物理农业技术与生物工程技术紧密结合可使人们在主观 掌握与控制农业生物的生物物理特性上拥有更多的自主能力,进而科学地改造生物性能并得到高产优质的农业产品。因而,物理农业是一种
15、高知识、高技术含量、高精度的农业发展模式,而这些特征正是 现代化农业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可以说,物理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33。我国在物理农业的研究中有较好的基础,利用各种物理因子进行作物育种的研究工作 业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目前我国利用核技术培育新种的数量高居世界第一,这对我国作物学的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利用各种物理检测手段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乡村城市化导致大都市的极大膨胀,为以物理农业为主的设施农业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市场。我国平均人口占有资源十分有限,大力发展以物理农业为主的设施农业,尽快推进现代化是我国解决目前农业生产压力的重要途径34-35。4我国物理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16、由于农业物理学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从事相关工作学者的是背景的差异,目前人们对物理因子的作用机理还没有形成清晰而统一的认识36。生物体的物理因子处理过程,既是物理的又是生物学的复杂转化过程。辐射诱变是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发生断裂而导致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具有不可控制性和突变率低的弱点。由于辐照剂量不同, 受辐照的生物体可能表现出刺激生长、生长抑制、基因突变和辐照致死等不同效应,因而剂量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激光增产技术效率高,但对于使用多大照射剂量的哪种激光在何时何地照 射生长农作物或其种子才能达到增产增质的正效应,目前还缺乏全面的研究, 没有形成完整的指导性结论。对生物体的电磁场非热效应
17、,有多种并存的局限性理论, 为了弄清微观机理,仍需更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 适时统计和总结大量的实验数据及结果, 建立生物物理 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物理因子对生物体的影响已在许多方面得到研究和开发利用,但在农业生物效应上的研究工作尚处于事实表述、 经验积累与规律总结的初级阶段, 有待于深入 探索的专业问题还很多。由于物理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技术应用范围的有限性,农业物理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和尝试阶段,大部分技术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大规模应用。GPS的精确性较高,但目前仍存在选择有效性误差,如何考虑把农业信息提取中的光学遥感图像与微波雷达图像联合加以应 用,是近年一些农业遥感工作者应注意加以研究
18、的问题37,38。声检测技术的使仓储害虫检测有了巨大发展,但由于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等技术的配套工作的滞后,目前该技术还处于中试与进一步基础研究阶段。我国由于仓储害虫导致的粮食损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如何将实验室的声检测技术产业化、工业化、实用化、普及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光谱、波谱、显微镜 等各种物理技术与方法在生物学的众多领域都有较好的利用,但集中研究农业生物问题的工作却十分有限,增加该领域的智力投入和研究精力将是以后值得农学工作者关注的方向。当前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已受重视,各种作物生产系统和专家系统相继出现,而获取农田信息的各类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应用39。光谱技术结合光谱弱信息处理
19、技术与多元信息处理技术已成为农田微观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光谱技术与图形图像技术结合使农田生物与环境宏观信息的采集成为可能,这些技术的结合将为农业决策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另外,由于国内物理农业主要偏向于生产操作和宏观统计,国家对物理农业研究的支持与引导不够,农业科技高级人才缺乏,从而忽略或无力对农业物理学和农业生物学基础问题进行 深入探讨,导致我国物理农业的发展层次较低,后劲不足40-42。针对这样的现状,国家应对物理农业基础研究给予一定的重视和引导,制定一定的研究计划和资金支持计划,为基础科研工作提供宽松的平台。5.讨论与结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证明物理农业确实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持
20、续农业 发展模式,其发展的水平和发祥归根结底取决于我国农业物理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43-44。当前影响农业物理学深入、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源于科学研究的分散性:第一,研究 队伍分散,农业物理研究人员分散在农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部门,国内还缺乏专门的研究 机构,科研人员的合作研究较少,基础研究较少,深入研究较少;第二,研究内容分散,由 于研究队伍的分散,国家的支持也分散在多个学科,并导致重复性支持,由于缺乏联合研究,目前缺少大型项目的立项, 这些不仅使研究难以深入又致使国家资源浪费;第三,成果交流分散,由于缺少专门的核心刊物,原创论文和报导分散在全国上百种各类刊物上;由于缺乏专门的学会组织和
21、交流平台,学术交流分布在农业、物理和生物学的各个学会及其组织的会 议上,这些都造成了研究工作在类似水平的重复进行,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基础问题的研究与重点问题的突破, 最终导致学科方向的特点不明显。因而要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加强我国基础农业物理学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应成立专门的学会如农业物理学会、物理农业学会或农业生物物理学会,然后由特定学会组织专门的学术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同时主办相关的专门的学术期刊和科普杂志,着力于推进我国农业物理学及物理农业的发展10。同时,为培养和储备专业高级人才,也应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及地方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 工作,发展适量的本科教学,大力发展农业物理学和物
22、理农业的研究生教育。参考文献:1. 石元春.现代农业J.中国高教研究,2002,18(7):17-192. 李庆章,徐建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理性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4):239-3433. 郭占银,李跃进.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常规农业向持续农业的转变J.农业现代化研 究,1999,20(3):165-1694. 薛兴利,岳书铭,吴士健.农业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岀现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25-3275. 周震峰,王军,周燕,孙英兰.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6-96. 张丽华,杨建.物理农业的现状
23、及其发展前景J.吉林农业科学,2003,28(3):50-547. Rose C.W. Agricultural Physics M. Oxford: Pergamon. 1966:1-2268. 刘巽浩.回归低熵化还是走向现代化-关于世界农业前途的讨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1):1-79. Mae W H, Robert U. Sustainable systems as organisms? J. Biosystems, 2005, 82(1):39-5110. 中国农业物理学会筹委会.第二届全国农业物理应用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激光生物 学,1996,5(3):910-91
24、111. 杨亮,陈芳.浅谈光学肥料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热带林业,2004,32:41-4212. 杨红兵,丁为民,陈坤杰,等.超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农机化研究,2004,(1):202-20413. 郝丽珍,侯喜林,王萍,等.激光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进展J.激光生物学报,2002,11(2):149-15414. Barsott I L, Cheftel J C. Food processing by pulsed electric fields J.Food Rev Int, 1999, 15(2):181-213.15. 胡玉才,袁泉,陈奎孚.农业生物的电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
25、农业工程学报,1999,15(2):15-2016. 杨晓红.磁化水及在农业上应用的磁化机理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3,19(6):42-4517. 白亚乡,胡玉才,徐建萍.物理技术在食品贮藏与果蔬保鲜中的应用J.物理,2003,32(3):171-17518. 曲波,李宝聚,范海延,等.物理因子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2):142-14619. 张宇航,张景楼,王清发.物理方法在甜菜种子处理上的应用J.中国甜菜糖业,2005,12(2):20-2220. 查金祥,潘勇辉.农业高新技术是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撑J.农业现代化研 究,2000,21(
26、6):349-35221. Vick K M, Webb J C, Weaver B A, et al. Sound detection of stored 2 product insects that feed inside kernelsof grainJ .J Econ Entomol,1988,81(5):1487-1493.22. Hagstrum D W, Vick K W, Webb J C. Acoustical monitoring of Rhyzoperthadominica populations in stored wheat J.J Econ Entomol, 199
27、0, 83(2) :625-628.23. Hagstrum D W, Vick K W, et al. Automated acoustical monitoring of Tribolium castaneum populations instored wheatJ.J Econ Entomol,1991,84(5):1604-160824. Coggins K M, Principe J. IEEE International Neural Network Conference Proceeding C.Newjork:Piscataway, 1998:1760-176125. 郭敏,尚
28、志远.利用声测报技术检测农产品害虫的新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1,29(1):107-11226. 郭敏,尚志远.小波变换消除储粮害虫声信号噪声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3): 47-5027. 耿森林,尚志远.基于害虫声频域特征的储粮害虫种类鉴别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 究,2005,21(4):241-24328. 丁圣彦.精确农业的技术体系与应用研究进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3):222-22529. 宋再钦.我国中部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与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5(1):38-4230. 张禄祥.
29、论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2):155-15731. 苗泽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生态农业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3):171-17432. 李裕元,邵明安.中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与农业发展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243-34633. 程序.中国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探索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1):1-434. 侯碧辉,陈春涛,马利之,等.物理农业一一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J.环境保护,2004,30(9):49-5135. 胡伟,张宝乾,孙岩.发展现代物理农业促进农业科技升级J.天津科技,2005,32(6):11-1
30、236. 娄成后.植物生理学进展与农业现代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1):3-837. 刘刚.精细农业的技术组成、决策分析及在我国的应用实践,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1):57-5938. 仇焕广,邓祥征.精准农业分布式数据采集与空间决策分析系统的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109-11239. Anon A.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 M. Washington DC: Nati
31、onal Academic Press, 1997:1-5040. Jongebreur A. Strategic themes in agricultural and bio-resource engineering in the 21st century J. J Agri. Eng. Res., 2000, 76(3) :227-23641. 曹俊杰,王学真.论农业国际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5):331-33442. 顾焕章,周曙东.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2):25-3843. 谭国雄.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
32、代化经验我国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六大关系J.农业现代化研 究,2005,26(1):62-6544. 姚监复.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艰苦性和持久性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3):161-164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Agriculture andAgricultural Physics and their Effects to 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 in China ?1 1 2Zhu Jie , Wang Guo-dong'1Departme nt of Applied Physics
33、, College of Scie nee, Northwest Sci& Tech Uni versity of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 gli ng, 712100 P.R.Ch ina2Departme nt of Teach ing, Northwest Sci &Tech Un 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 gli ng,712100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status in quo of modern agriculture, we have indexed the scientific concept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资积分管理办法
- 学校物料管理办法
- 外盘期货管理办法
- 房建项目管理办法
- 工会异地管理办法
- 投资评审管理办法
- 媒体建设管理办法
- 招商营销管理办法
- 工厂报销管理办法
- 大学环保管理办法
-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常识
- AltiumDesigner课件教程-原理图、pcb设计
- (完整版)笔录模板
- 如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课件
- 芜湖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芜湖中电环保发电垃圾焚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模板)
- 工程施工会计科目
- JJF 1251-2010坐标定位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 GB/T 7384-199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氧基化衍生物羟值的测定乙酐法
- GB/T 4835.1-2012辐射防护仪器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第1部分:便携式工作场所和环境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5538-2017工业用酶制剂测定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