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QC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培训教材培训教材2概概 述述人类区别与一般动物的本质在于制造和使用工人类区别与一般动物的本质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没有工具人与动物一样。具,没有工具人与动物一样。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工程图样,用来表达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工程图样,用来表达工程技术要求,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工程技术要求,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计算机语言,用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计算机语言,用于人与机器的交流对话。人与机器的交流对话。画家用绘画作为艺术的语言。画家用绘画作为艺术的语言。质量工作者用数据和图表展示自己的研究发现质量工作者用数据和图表展示自己的研究发现和思维逻辑
2、,数据即是事实,图表即是语言,和思维逻辑,数据即是事实,图表即是语言,于是有了于是有了QCQC工具。工具。31 1、QCQC工具一览表工具一览表序号序号老七种工具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1 1调查表调查表关联图关联图2 2排列图排列图亲和图亲和图3 3因果图因果图树树 图图4 4散布图散布图矩阵图矩阵图5 5分层法分层法网络图网络图6 6直方图直方图PDPCPDPC法法7 7控制图控制图矩阵数据解析法矩阵数据解析法42 2、QCQC老工具浅说老工具浅说调查表调查表调查问题的原因类别和数量关系,调查问题的原因类别和数量关系,为排列图、直方图提供数据;为排列图、直方图提供数据;排列图排列图分
3、析因素影响的大小;分析因素影响的大小;因果图因果图分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找到问題分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找到问題的原因;的原因;散布图散布图分析成对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分析成对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分层法分层法按照不同影响因素,寻找问题真是按照不同影响因素,寻找问题真是原因和变化规律;原因和变化规律;直方图直方图显示质量波动的分布状况;显示质量波动的分布状况;控制图控制图区分偶因和异因引起的质量波动,区分偶因和异因引起的质量波动,监控过程的稳定监控过程的稳定 52.12.1调查表(调查表(Data-collection FormData-collection Form)别名:别名:检查表、核对表、
4、统计分析表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 概念及用途:概念及用途: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它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它能够促使我们按统一的方式收集资料,便于分析,能够促使我们按统一的方式收集资料,便于分析,在质量改进的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质量改进的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调查表的注意事项:应用调查表的注意事项: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对调查项目进行分类,分类的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对调查项目进行分类,分类的规则即考察事务的纬度,如人的年龄、学历、收入规则即考察事务的纬度,如人的年龄、学历、收入状况等
5、;不合格的类别、位置、模式等,不可混淆。状况等;不合格的类别、位置、模式等,不可混淆。62.12.1调查表(调查表(Data-collection FormData-collection Form)应用调查表的步骤应用调查表的步骤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搜集的资料(这里强调问题)、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搜集的资料(这里强调问题)3、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如运用哪种统计方法)、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如运用哪种统计方法)和负责人。和负责人。4、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其内容应包括:调查者、调查的时
6、间、地点和方式,其内容应包括:调查者、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栏目。式等栏目。5、对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目的是、对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目的是审查表格设计的合理性。审查表格设计的合理性。6、如有必要,应评审和修改该调查表格式。调查表、如有必要,应评审和修改该调查表格式。调查表的样式多种多样,可根据需要调查的项目灵活设计。的样式多种多样,可根据需要调查的项目灵活设计。7应用实例应用实例不合格分项检查表不合格分项检查表不合格种类不合格种类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小计小计表面缺陷表面缺陷正正 正正 正正 一一1616裂纹裂纹正正 正正 一一1111装配不良装配不良一一1 1形状不良
7、形状不良正正 正正 一一1111其他其他正正 一一6 6总计总计正正 正正 正正 正正 正正 正正 正正 正正 正正 正正454582.22.2排列图排列图(Pareto Diagram)(Pareto Diagram) 别名:别名:柏拉图、柏拉图、paretopareto图图 概念及用途:概念及用途: 柏拉图是为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即在影响产柏拉图是为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即在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问题中确定关键的少数一种方法。质量问题是品质量的诸多问题中确定关键的少数一种方法。质量问题是以质量损失(不合格项目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多以质量损失(不合格项目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
8、来的,大多数损失往往是由几种不合格引起的,而这几种不合格又是少数损失往往是由几种不合格引起的,而这几种不合格又是少数原因引起的。因此,一旦明确了这些数原因引起的。因此,一旦明确了这些“关键的少数关键的少数”,就,就可可消除这些原因,避免由此引起的大量损失。用排列图,我们消除这些原因,避免由此引起的大量损失。用排列图,我们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排列图是建立在巴雷特原理的基础上,用的简单图示技术。排列图是建立在巴雷特原理的基础上,主要的影响往往是由少数
9、项目导致的,通过区分最终要的和主要的影响往往是由少数项目导致的,通过区分最终要的和较次要的项目,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果。较次要的项目,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果。 92.22.2排列图排列图(Pareto Diagram)(Pareto Diagram)概念及用途:概念及用途: 1897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V.Pareto)(V.Pareto)提出了一个公提出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标明社会上人的收入是不均等的。式,这个公式标明社会上人的收入是不均等的。19071907年,美年,美国经济学家洛仑兹国经济学家洛仑兹(M.C.Lorenz)(M.C
10、.Lorenz)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这两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这两位学者都指出大部分社会财富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位学者都指出大部分社会财富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后来,在质量管理的领域,美国的朱兰博士后来,在质量管理的领域,美国的朱兰博士(J.M.Juran)(J.M.Juran)运运用洛仑兹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用洛仑兹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关键的少数”和和“次要次要的的多数多数”,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巴雷特分析法巴雷特分析法”。朱兰博士。朱兰博士称称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不合格及其引起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的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不合格及其引起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的原因引起的。
11、原因引起的。排列图按下降的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例如不合格项目)在整个排列图按下降的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例如不合格项目)在整个结结果中的相应作用。相应的作用可以包括发生次数、有关每个项目果中的相应作用。相应的作用可以包括发生次数、有关每个项目的的成本或影响结果的其他指标。用矩阵的高度表示每个项目相应的成本或影响结果的其他指标。用矩阵的高度表示每个项目相应的作作用大小,用累计频数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用大小,用累计频数表示各项目的累计作用。102.22.2排列图排列图(Pareto Diagram)(Pareto Diagram)排列图的分类:排列图的分类:正如前面所述,排列图是用来确定正如前面所
12、述,排列图是用来确定“关键的少数关键的少数”的方法,的方法,根根据概念及用途,排列图可分为据概念及用途,排列图可分为分析现象分析现象用排列图和用排列图和分析原因分析原因用排列图。用排列图。分析现象用排列图分析现象用排列图这种排列图与以下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这种排列图与以下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质质 量: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量: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成成 本:损失总数、费用等;本:损失总数、费用等;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安安 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分析原
13、因用排列图分析原因用排列图这种排列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这种排列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操作者:班次、级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以及个人本身因素;操作者:班次、级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以及个人本身因素;机机 器: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器: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作业方法。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作业方法。 112.22.2排列图排列图(Pareto Diagram)(Pareto Diagram)制作排列图的步骤: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14、:第一步,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第一步,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l选题,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是哪一类问题,如不合选题,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是哪一类问题,如不合格项目,损失金额、事故等等。格项目,损失金额、事故等等。l确定问题调查的期间,如自确定问题调查的期间,如自4 4月月1 1日至日至4 4月月3030日止。日止。l确定哪些数据是必要的,以及如何将数据分类,确定哪些数据是必要的,以及如何将数据分类,如:或按不合格类型分,或按不合格发生的位置分,或如:或按不合格类型分,或按不合格发生的位置分,或按工序分,或按机器设备分,或按操作者分,或按按工序分,或按机器设备分,或按操作者
15、分,或按作业方法分等等。数据分类后,将不常出现的项目作业方法分等等。数据分类后,将不常出现的项目归到归到“其他:项目。其他:项目。l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什么时候收集数据,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什么时候收集数据,通常采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数据。通常采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数据。第二步,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检查表)。第二步,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检查表)。第三步,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合计。第三步,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合计。122.22.2排列图排列图(Pareto Diagram)(Pareto Diagram)第四步,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合格数据,累计第四步,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
16、列有各项不合格数据,累计不合格,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不合格,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第五步,按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中。第五步,按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其他其他”的的数据由许多数据很小的项目合并在一起,将其列在最后,而不必数据由许多数据很小的项目合并在一起,将其列在最后,而不必考虑考虑“其他其他”项数据的大小。项数据的大小。第六步,画两条纵轴和一条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第六步,画两条纵轴和一条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的刻度;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为的刻度;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为
17、100%100%左边总频数的刻度与右边总频率的刻度(左边总频数的刻度与右边总频率的刻度(100%100%)高度相等,横轴)高度相等,横轴上将频数从大到小列出各项。上将频数从大到小列出各项。第七步,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各不合第七步,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各不合格项频数的大小。格项频数的大小。第八步,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出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计第八步,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出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百分数),描点,用实线连接,画累计频数折线(巴雷特曲频率百分数),描点,用实线连接,画累计频数折线(巴雷特曲线)线)第九步,在图上记入有关必要事项,如排
18、列名称、数据、单位、第九步,在图上记入有关必要事项,如排列名称、数据、单位、作图人姓名以及采集数据时间、主题、数据合计等等。作图人姓名以及采集数据时间、主题、数据合计等等。 13应用实例应用实例电气电气不良不良状况记录状况记录表表 期期间间:2003:2003年年8 8月月8-288-28日日过程检查组过程检查组 检验者检验者: :周易周易14应用实例应用实例152.22.2排列图排列图(Pareto Diagram)(Pareto Diagram)排列图的注意事项排列图的注意事项l项目分类一定要按照同一维度,这里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分类项目分类一定要按照同一维度,这里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分类
19、混杂,如在同一张排列图上同时按照不合格的位置和原因分类,混杂,如在同一张排列图上同时按照不合格的位置和原因分类,导致无法识别问题。导致无法识别问题。l分类方法不同,得到的排列图不同。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分类方法不同,得到的排列图不同。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以确定把握问题的实质,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以确定“关关键的少数键的少数”,这也是排列图分析方法的目的。,这也是排列图分析方法的目的。l为了抓住为了抓住“关键的少数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0%80%0%80%间的因素为间的因
20、素为A A类因素,也即主要因素;在类因素,也即主要因素;在80%90%80%90%间的因素间的因素为为B B类因素,也即次要因素;在类因素,也即次要因素;在90%100%90%100%间的因素为间的因素为C C类因素,也类因素,也即一般因素。即一般因素。l如果如果“其他:项所占百分比很大,则分类是不够理想的。如果出其他:项所占百分比很大,则分类是不够理想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调查的项目分类不当,把许多项目归在了一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调查的项目分类不当,把许多项目归在了一起,这是应考虑采用另外的分类方法。起,这是应考虑采用另外的分类方法。l如果数据是质量损失(金额),画排列图时质量损失在纵轴
21、上表如果数据是质量损失(金额),画排列图时质量损失在纵轴上表示出来。示出来。162.32.3因果图因果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Cause-and-effect Diagram) 别名:石川图、鱼刺图、特性要因图别名:石川图、鱼刺图、特性要因图概念及用途:概念及用途:l导致过程或产品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因素,通过对这导致过程或产品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可以找出因果关系。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可以找出因果关系。因果图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因果图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l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
22、质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它可用于以下几个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它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方面:分析因果关系;分析因果关系;表达因果关系;表达因果关系;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许多可能的原因可归纳成原因类别与子原因,画成形似许多可能的原因可归纳成原因类别与子原因,画成形似鱼刺的图,所以该工具又称鱼刺图。鱼刺的图,所以该工具又称鱼刺图。172.32.3因果图因果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Cause-and-effect Diagram)概
23、念及用途:概念及用途:l1953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所以因果图又称石川图了因果图,所以因果图又称石川图(ishikawachartishikawachart)。石川教授和他的助手在)。石川教授和他的助手在研究活动中用这种方法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因研究活动中用这种方法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因素,由于因果图非常实用有效,在日本的企业素,由于因果图非常实用有效,在日本的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快又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快又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因果图不仅仅用在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方采用。因果图不仅仅用在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方面,在
24、其他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面,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182.32.3因果图因果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Cause-and-effect Diagram)因果图的绘制步骤因果图的绘制步骤l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即规定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如主轴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即规定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如主轴颈出刀痕、烟支空松、中继线插头槽径大、
25、青霉素瓶消毒后颈出刀痕、烟支空松、中继线插头槽径大、青霉素瓶消毒后胶塞水分高,等等。胶塞水分高,等等。l规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原因。这时可以考虑下列因素作规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原因。这时可以考虑下列因素作为因素的主要类别:数据和信息系统、人员、机器设备、材为因素的主要类别:数据和信息系统、人员、机器设备、材料、方法、度量和环境等。料、方法、度量和环境等。l开始画图。把开始画图。把“结果结果”画在右边的矩形框中,然后把各类主画在右边的矩形框中,然后把各类主要原因放在它的左边,作为要原因放在它的左边,作为“结果结果”框的输入。框的输入。l寻找所有下一个层次的主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因)枝上;寻找
26、所有下一个层次的主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因)枝上;继续一层层地展开下去。如图所示。一张完整的因果图展开继续一层层地展开下去。如图所示。一张完整的因果图展开的层次至少有二层,许多情况下还可以有三层、四层或更多的层次至少有二层,许多情况下还可以有三层、四层或更多的层。的层。l从最高层次(即最末一层)的原因(末端因素)中选取和识从最高层次(即最末一层)的原因(末端因素)中选取和识别少理(一般为别少理(一般为3535个)看起来对结果有最大影响的原因(一个)看起来对结果有最大影响的原因(一般称重要因素,简称要因),并对它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如般称重要因素,简称要因),并对它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如收集资料、论证
27、、试验、采取措施、控制等。收集资料、论证、试验、采取措施、控制等。192.32.3因果图因果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Cause-and-effect Diagram)因果分析图完成以后,下一步就是要评价各因因果分析图完成以后,下一步就是要评价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因果图中所有的因素与结果不素的重要程度。因果图中所有的因素与结果不一定紧密相关,将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做一定紧密相关,将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做出标记。出标记。最后,在因果图上标明有关资料,如产品、工最后,在因果图上标明有关资料,如产品、工序或小组的名称,参加人员名单,日期等等。序或小组的名称,参加人员名单,
28、日期等等。因果图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包括两个活动,一个因果图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包括两个活动,一个是找出原因,另一个是系统整理这些原因。是找出原因,另一个是系统整理这些原因。查找原因时,要求开放式的积极讨论,最有效查找原因时,要求开放式的积极讨论,最有效的方法是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用过去的说法就叫,用过去的说法就叫“诸葛亮会诸葛亮会”。 20因果图实例因果图实例212.32.3因果图因果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Cause-and-effect Diagram)1 1、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l确定原因时应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以
29、免疏漏。确定原因时应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以免疏漏。必须确定对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如果某因素在讨论时没有考虑到,在绘图时必须确定对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如果某因素在讨论时没有考虑到,在绘图时当然不会出现在图上。因此,绘图前,必须让有关人员都参加讨论,这样,因当然不会出现在图上。因此,绘图前,必须让有关人员都参加讨论,这样,因果图才会完整,有关因素才不会疏漏。果图才会完整,有关因素才不会疏漏。l确定原因,尽可能具体。确定原因,尽可能具体。质量特性如果很抽象,分析出的原因只能是一个大概。尽管这种图的因果关系,质量特性如果很抽象,分析出的原因只能是一个大概。尽管这种图的因果关系,从逻辑上虽说
30、没什么错误,但对解决问题用处不大。从逻辑上虽说没什么错误,但对解决问题用处不大。l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比如,同一批产品的长度和重量都存在问题,必须用两张因果图分别分析分析长比如,同一批产品的长度和重量都存在问题,必须用两张因果图分别分析分析长度波动的原因和重量波动的原因。若许多因素只用一张因果图来分析,势必使因度波动的原因和重量波动的原因。若许多因素只用一张因果图来分析,势必使因果图大而复杂,无法管理,问题解决起来也很困难,无法对症下药。果图大而复杂,无法管理,问题解决起来也很困难,无法对症下药。l验证。验证。如果分析出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
31、,说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要想改进有效果,如果分析出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说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要想改进有效果,原因必须细分,直至能采取措施为止。原因必须细分,直至能采取措施为止。实际上,注意事项的内容分别要实现实际上,注意事项的内容分别要实现“重要的因素不要遗漏重要的因素不要遗漏”和和“不重要的因素不重要的因素不要不要绘制绘制”两方面要求。正如前面提到过,最终的因果图往往是越小越有效。两方面要求。正如前面提到过,最终的因果图往往是越小越有效。222.32.3因果图因果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Cause-and-effect Diagram)2 2、使用因果图的注意
32、事项:、使用因果图的注意事项:l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重要性。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重要性。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来评价各因素,这一点很重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来评价各因素,这一点很重要,但不能仅凭主观意识或印象来评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要,但不能仅凭主观意识或印象来评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用数据来客观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比较科学又符合逻辑。用数据来客观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比较科学又符合逻辑。l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质量改进时,利用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因果图中哪些质量改进时,利用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因果图中哪些因素需要检查。同时
33、,随着我们对客观的因果关系认识的深因素需要检查。同时,随着我们对客观的因果关系认识的深化,必然导致因果图发生变化,例如:有些需要删减或修化,必然导致因果图发生变化,例如:有些需要删减或修改,有些需要增加,要重复改进因果图,得到真正有用的因改,有些需要增加,要重复改进因果图,得到真正有用的因果图。这对解决问题非常有用。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技术熟果图。这对解决问题非常有用。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增加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程度,增加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2.42.4散布图(散布图(Scatter DiagamScatter Diagam) 概念及用途:概念及用途:散布图是研究成
34、对出现如(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如(X X,Y Y),每对为一个点的),每对为一个点的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简单图示技术。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简单图示技术。在散布图中,成对的数据形成点子群,研究点子群的分布在散布图中,成对的数据形成点子群,研究点子群的分布状态便可推断成对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状态便可推断成对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在散布图中:在散布图中:当增加,相应地值也增加,我们就说和是正关;当增加,相应地值也增加,我们就说和是正关;当增加,相应地值却减少,我们就说和之间是负当增加,相应地值却减少,我们就说和之间是负相关。相关。散布图可以用来发现、显示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相散布图可以
35、用来发现、显示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并确定其预期关系,常在小组的质量改进活关程度,并确定其预期关系,常在小组的质量改进活动中得到的应用,在各种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动中得到的应用,在各种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242.42.4散布图(散布图(Scatter DiagamScatter Diagam)l图示出种常见的点子群状态图示出种常见的点子群状态强负相关024681012141618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XY弱正相关0246810121416180123456789 10 11 12XY弱负相关024681012141618012345
36、6789 10 11 12XY不相关0246810121416180123456789 10 11 12XY非直线相关0123456789100123456789 10 11 12XY252.42.4散布图(散布图(Scatter DiagamScatter Diagam)应用散布图的步骤:应用散布图的步骤:l收集成对数据(,)。从将要对它的关系进收集成对数据(,)。从将要对它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相关数据中,收集成对数据(,),行研究的相关数据中,收集成对数据(,),至少不得少于对。至少不得少于对。l标明轴和轴。标明轴和轴。l找出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用这两个值标找出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用这两个
37、值标定横轴和纵轴。两个轴的长度应大致相等。定横轴和纵轴。两个轴的长度应大致相等。l描点。当两组数据值相等,即数据点重合时,可描点。当两组数据值相等,即数据点重合时,可围绕数据点画同心园表示,或在离前一个点的最围绕数据点画同心园表示,或在离前一个点的最近处点上第个点表示。近处点上第个点表示。l判断。分析研究画出来的点子群的分布状况,确判断。分析研究画出来的点子群的分布状况,确定相关关系的类型。定相关关系的类型。262.42.4散布图(散布图(Scatter DiagamScatter Diagam)散布图的相关性判断散布图的相关性判断散布图中数据点的相关性分析散布图中数据点的相关性分析判断方法有
38、:判断方法有:l对照典型图例判断法;对照典型图例判断法;l象限判断法;象限判断法;l相关系数判断法等。相关系数判断法等。272.42.4散布图(散布图(Scatter DiagamScatter Diagam)散布图实例散布图实例YX身高身高体重282.52.5分层法(分层法(straticationstratication) 别名:层别法、分类法、分组法别名:层别法、分类法、分组法概念及用途:概念及用途:l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搜集到的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搜集到的质量数据往往带有综合性。为了能真实地反映产品质量数据往往带有综合性。为了能真实地反映产品质量波动的真
39、实原因和变化规律,就必须对质量数质量波动的真实原因和变化规律,就必须对质量数据进行适当归类和整理。据进行适当归类和整理。l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分层的目的在于把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加以归类汇总,使之更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加以归类汇总,使之更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实。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实。l分层法常用于归纳整理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分层法分层法常用于归纳整理搜集到的统计
40、数据。分层法常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如分层直方图法、常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如分层直方图法、分层排列图法、分层控制图法、分层散布图法和分分层排列图法、分层控制图法、分层散布图法和分层因果图法等等。层因果图法等等。292.52.5分层法(分层法(straticationstratication)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分层的目的不同,分层的标志归类、汇总的作用。分层的目的不同,分层的标志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分层可采用
41、以下标志: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分层可采用以下标志:l人员。可按年龄、工级和性别等分层。人员。可按年龄、工级和性别等分层。l机器。可按设备类型、新旧程度、不同的生产线和工夹具类型等分层。机器。可按设备类型、新旧程度、不同的生产线和工夹具类型等分层。l材料。可按产地、批号、制造厂、规格、成分等分层。材料。可按产地、批号、制造厂、规格、成分等分层。l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生产速度等分层。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生产速度等分层。l测量。可按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测量取样方法和环境条件等测量。可按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测量取样方法和环境条件等
42、 分层。分层。l时间。可按不同的班次,日期等分层。时间。可按不同的班次,日期等分层。l环境。可按照明度、清洁度、温度、湿度等分层。环境。可按照明度、清洁度、温度、湿度等分层。l其他。可按地区、使用条件、缺陷部位、缺陷内容等分层。其他。可按地区、使用条件、缺陷部位、缺陷内容等分层。分层方法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也可以在质量管理活动中不断创分层方法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也可以在质量管理活动中不断创新,创造出新的分层标志。新,创造出新的分层标志。 302.52.5分层法(分层法(straticationstratication)应用分层法的步骤:应用分层法的步骤:l收集数据。收集数据
43、。l将采集到的数据根据不同目的选将采集到的数据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分层标志。择分层标志。l分层。分层。l按层归类。按层归类。l画分层归类图。画分层归类图。312.52.5分层法(分层法(straticationstratication)分层法实例分层法实例某装配厂的气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经常漏油。经过某装配厂的气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经常漏油。经过5050套产品进行调查套产品进行调查后发现两种情况:(后发现两种情况:(1 1)三个操作者在涂粘结剂时,操作方法同;)三个操作者在涂粘结剂时,操作方法同;(2 2)所使用的气缸垫是由两个制造厂提供的。于是对漏油原因进)所使用的气缸垫是由两个制造厂提供的。于是对漏油
44、原因进行分层分析:(行分层分析:(1 1)按操作者分层,如表)按操作者分层,如表1 1所示;(所示;(2 2)按气缸生产)按气缸生产厂家分层,如表厂家分层,如表2 2所示。所示。操作者操作者漏油漏油不漏油不漏油漏油率漏油率王师傅王师傅6 613133232李师傅李师傅3 39 92525张师傅张师傅10109 95353合计合计191931313838表表1 1 按操作者分层按操作者分层表表2 2 按生产厂家分层按生产厂家分层生产厂家生产厂家漏油漏油不漏油不漏油漏油率漏油率A A厂家厂家9 914143939B B厂家厂家101017173737合计合计191931313838322.52.5
45、分层法(分层法(straticationstratication)l分层法实例分层法实例表表3 3 按两种因素交叉分层按两种因素交叉分层操作者操作者漏油情况漏油情况气缸垫气缸垫合合 计计A A厂家厂家B B厂家厂家王师傅王师傅漏油漏油6 60 06 6不漏油不漏油2 211111313李师傅李师傅漏油漏油0 03 33 3不漏油不漏油5 54 49 9张师傅张师傅漏油漏油3 37 71010不漏油不漏油7 72 29 9合合 计计漏油漏油9 910101919不漏油不漏油141417173131共共 计计232327275050332.52.5分层法(分层法(straticationstrat
46、ication)l由以上两个分层表容易得出:为降低漏油率,由以上两个分层表容易得出:为降低漏油率,应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方法并选用应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方法并选用B B厂的气缸垫。厂的气缸垫。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当该厂采用这个方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当该厂采用这个方案后,漏油率仍然很高案后,漏油率仍然很高( (如表如表3 3所示,漏油率为所示,漏油率为3/7=43%)3/7=43%)。因此,这样简单的处理是有问题的。因此,这样简单的处理是有问题的。正确的方法是:(正确的方法是:(1 1)当采用)当采用A A厂生产的气缸垫厂生产的气缸垫时,应推广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方法;当采用时,应推广采用李师傅的操
47、作方法;当采用B B厂厂生产的气缸垫时,应推广采用王师傅的操作方生产的气缸垫时,应推广采用王师傅的操作方法。这时他们的漏油率都是法。这时他们的漏油率都是0%0%l可见,运用分层法时,不宜简单地按单一因素可见,运用分层法时,不宜简单地按单一因素分层,必须考虑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效果。分层,必须考虑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效果。 342.62.6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Histogram) 别名:分布图别名:分布图概念及用途:概念及用途:直方图是对定量数据分布情况的一种图形表直方图是对定量数据分布情况的一种图形表示,由一系列矩形(直方柱)组成。它将一示,由一系列矩形(直方柱)组成。它将一批数据
48、按取值大小划分为若干组,在横坐标批数据按取值大小划分为若干组,在横坐标上将各组为底作矩形,以落入该组的数据的上将各组为底作矩形,以落入该组的数据的频数或频率为矩形的高。通过直方图可以观频数或频率为矩形的高。通过直方图可以观测并研究这批数据的取值范围、集中及分散测并研究这批数据的取值范围、集中及分散等分布情况。直方图根据使用的各组数据是等分布情况。直方图根据使用的各组数据是频数还是频率分为频数直方图与频率直方图。频数还是频率分为频数直方图与频率直方图。352.62.6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Histogram)制作直方图地步骤:制作直方图地步骤:在以某厂生产的产品重量为例,对应用直方
49、图的步骤加以在以某厂生产的产品重量为例,对应用直方图的步骤加以说明。该产品的重量规范要求为说明。该产品的重量规范要求为10001000(0-0-0.50g0.50g)数据表:测量单位(数据表:测量单位(cgcg)43432828272726263333292918182424323214143434222230302929222224242222282848481 12424292935353636303034341414424238386 6282832322222252536363939242418182828161638383636212120202626202018188 812123
50、73740402828282812123030313130302626282847474242323234342020282834342020242427272424292918182121464614141010212122223434222228282828202038381212323219193030282819193030202024243535202028282424242432324040注:表中数据是实测值减去注:表中数据是实测值减去1000g1000g的简化值的简化值362.62.6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Histogram)1 1、收集数据。作直方图的数据一般应
51、大于个。本例在生、收集数据。作直方图的数据一般应大于个。本例在生产过程中收集了产过程中收集了100100个数据。个数据。2 2、确定数据的极差()。用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求得。、确定数据的极差()。用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求得。本例本例R R48481 14747。3 3、确定组距(、确定组距(h h)。先确定直方图的组数,然后以此组数去除)。先确定直方图的组数,然后以此组数去除极差,可得直方图每组的宽度,即组距。组数的确定要适当。极差,可得直方图每组的宽度,即组距。组数的确定要适当。组数太少,会引起工作量大。组数(组数太少,会引起工作量大。组数(k k)的确定可参考组数)的确定可参考组数(
52、k k)选用表。)选用表。组数(组数(k k)选用表)选用表数据数目数据数目组数(组数(k k)组数(组数(k k)50100501005105101010100250100250712712250250以上以上10201020372.62.6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Histogram)4 4、确定各组的界限值。为避免出现数据值与组的界、确定各组的界限值。为避免出现数据值与组的界限值重合而造成频数计算困难,组的界限值单位应限值重合而造成频数计算困难,组的界限值单位应取最小测量单位的。本例最小测量单位是个取最小测量单位的。本例最小测量单位是个位,其界限值单位应取。分组时应把数据表位,
53、其界限值单位应取。分组时应把数据表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包括在内,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包括在内,第一组下限等于最小值减去最小测量单位的。第一组下限等于最小值减去最小测量单位的。第一组下限值为:;第一组下限值为:;第一组上限值为:第一组下限值加组距,即第一组上限值为:第一组下限值加组距,即;第二组下限值就是第一组的上限值,即第二组下限值就是第一组的上限值,即第二组上限值就是第二组的下限值加组距,即第二组上限值就是第二组的下限值加组距,即第三组以后,依此类推定出各组的组界第三组以后,依此类推定出各组的组界382.62.6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Histogram)5 5、编制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组
54、上下界限值分别填入频数分布、编制频数分布表。把各个组上下界限值分别填入频数分布表内,并把数据表中的各个数据列入相应在组,统计各组频数。表内,并把数据表中的各个数据列入相应在组,统计各组频数。频数统计表频数统计表组号组号组界组界组中值组中值频数频数1 10.55.50.55.53 31 12 25.510.55.510.58 83 33 310.515.510.515.513136 64 415.520.515.520.5181814145 520.525.520.525.5232319196 625.530.525.530.5282827277 730.535.530.535.53333141
55、48 835.540.535.540.5383810109 940.545.540.545.543433 3101045.550.545.550.548483 3392.62.6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Histogram)6 6、按数据值比例画横坐标。按数据值比例画横坐标。7 7、按频数值比例画纵坐标。以观测值数目或百分数表示。、按频数值比例画纵坐标。以观测值数目或百分数表示。8 8、画直方图。按纵坐标画出每个长方形的高度,它代表了、画直方图。按纵坐标画出每个长方形的高度,它代表了落在此长方形中的数据数。(注意:每个长方形的宽度都落在此长方形中的数据数。(注意:每个长方形的宽度都是
56、相等的。)是相等的。)402.62.6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Histogram)直方图的常见类型:直方图的常见类型:通常直方图有以下几种类型:如图所示。根据直方图的形通常直方图有以下几种类型:如图所示。根据直方图的形状,可以对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状,可以对总体进行初步分析1 1、标准型(对称型)。数据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标准型(对称型)。数据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的数据的频数最多,频数在中间值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的数据的频数最多,频数在中间值向两边缓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对称。这种形状也是最常见的。向两边缓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对称。这种形
57、状也是最常见的。2 2、锯齿型。作频数分布时,如分组过多,会出现此种形状。、锯齿型。作频数分布时,如分组过多,会出现此种形状。另外,当测量方法有问题或读错测量数据时,也会出现这种形另外,当测量方法有问题或读错测量数据时,也会出现这种形状。状。3 3、偏峰型。数据的平均值位于中间值的左侧(或右侧),从左、偏峰型。数据的平均值位于中间值的左侧(或右侧),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数据分布的频数增加后突然减少,形状至右(或从右至左),数据分布的频数增加后突然减少,形状不对称。当下限(或上限)受到公差等因素限制时,由于心理不对称。当下限(或上限)受到公差等因素限制时,由于心理因素,往往会出现这种形状。因
58、素,往往会出现这种形状。412.62.6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Histogram)4 4、陡壁型。平均值远左离(或右离)直方图的中间、陡壁型。平均值远左离(或右离)直方图的中间值,频数自左至右减少(或增加),直方图不对称。当值,频数自左至右减少(或增加),直方图不对称。当工序能力不足,为找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全数检查,工序能力不足,为找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全数检查,或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时,常出现这种形状。或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时,常出现这种形状。5 5、平顶型。当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平顶型。当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常出现这
59、种形状。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常出现这种形状。6 6、双峰型。靠近直方图中间值的频数较少,两侧各有、双峰型。靠近直方图中间值的频数较少,两侧各有一个一个“峰峰”。肖有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肖有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一起时,常出现这种形状。起时,常出现这种形状。7 7、孤岛型。在标准型的直方图的一侧有一个、孤岛型。在标准型的直方图的一侧有一个“小岛小岛”。出现这种情况是夹杂了其他分布的少量数据,比如工序出现这种情况是夹杂了其他分布的少量数据,比如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分布的少量数据。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分布的少量数据。422.62.6直方图直方图(Histog
60、ram)(Histogram)432.62.6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Histogram)直方图与公差限的比较直方图与公差限的比较加工零件时,有尺寸公差规定,将公差限用两条线在加工零件时,有尺寸公差规定,将公差限用两条线在直方图上表示出来,并与直方图的分布进行比较。典直方图上表示出来,并与直方图的分布进行比较。典型的五种情况如图所示,评价总体时可予以参考。型的五种情况如图所示,评价总体时可予以参考。(1 1)当直方图符合公差要求时:)当直方图符合公差要求时:现在的状况不需要调整,因为直方图充分满足公差要求。现在的状况不需要调整,因为直方图充分满足公差要求。直方图能满足公差要求,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范本
- 2025实验室装修合同范本
- 2025精简版装修施工合同样本
- 代付款三方协议书范本
- 海口市房屋租赁合同书
- 保险车辆维修协议书
- 道路硬化捐赠协议书
- 2025年03月河南安阳市事业单位招才引智“绿色通道”引进12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生物试题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及答案
- 广西警察学院《药理学A(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4513.1-2015不定形耐火材料第1部分:介绍和分类
- GB/T 23641-2018电气用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模塑料(SMC/BMC)
- 中医经络之手太阴肺经课件讲义
- 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修改)
-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表
- 维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质量奖自我评价报告
- 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
- 食品从业者工作服清洗消毒记录
- 装修单项项目确认单
- 华为员工准则手册
- 分子生态学1分子标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