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表格内)1(3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果汁压榨B酒精挥发C木炭燃烧D冰雪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果汁压榨是由于将水果中果汁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故B错;C、木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3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B二氧化碳C空气D过氧化氢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题意,含有氧分子的为氧气或空气解答:解:A、水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B不
3、符合题意;C、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C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3(3分)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微粒之间存在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我们能闻到水果散发的香味,是因为水果中含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了
4、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的缘故,与分子的大小、分子之间的间隔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理解分子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3分)下列图标中,表示腐蚀品的标志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严禁烟火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3分)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
5、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B分别罩上干而冷的烧杯C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区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B、分别罩上干而冷的烧杯,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
6、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氧气和空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6(3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钠NaCl2B碳酸钾K2CO3C氧化镁MgO2D氯化锌 ZnCl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
7、,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C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B、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C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C、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D、氯化锌中锌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ZnCl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B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要仰视读数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D取用固体药品,若没说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考点:氢气
8、、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点燃时很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先检验气体的纯度,若不纯时,千万不能点燃,否则可能发生爆炸;B、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C、为预防试管中的液化喷出伤人,因此,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D、在实验操作中,取用固体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盖满试管底部即可解答:解:A答案中为防止爆炸,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查氢气的纯度是正确的,因此答案A正确;B、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因此答案
9、B不正确;C、为预防试管中的液化喷出伤人,因此,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所以C答案正确;D、在实验操作中规定,取用固体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盖满试管底部即可,因此答案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于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用量、药品的加热、数的读取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要了然于胸8(3分)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X的化学式为()ASbO2BSb2O5CHSbO3DH3SbO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
10、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比较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以完成对X的化学式的推断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方程式中的已知条件可得,反应前:2个Sb,7个O,4个H,反应后:4个H,2个O;比较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以判断在X中含有:2个Sb,5个O,即其化学式为:Sb2O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9(3分)对于H2SO3和H2SO4两种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都含有氢气C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都是1:16D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
11、: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H2SO3和H2SO4两种物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H2SO3和H2SO4两种物质均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两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H2SO3和H2SO4两种物质都是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H2SO3和H2SO4两种物质均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不含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H2SO3和H2SO4两种物质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均是(1×2):32=1:16
12、,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y+(2)×4=0,则y=+6价H2SO3和H2SO4两种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3分)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
13、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防止触电的情况判断B、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C、根据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及防护措施判断D、根据灭火器和种类和适用范围判断解答:解:A、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所以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C、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所以正确D、
14、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能有效保护书籍,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11(3分)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有发光、放热现象BCO2会导致全球变暖,所以大气中CO2越少越好C所有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都伴随着热量放出D人类应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化学
15、反应常伴随的现象考虑;B、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考虑;C、根据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的能量变化考虑;D、根据新能源的特点考虑本题解答:解:A、化学反应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化学变化并不一定都具有这些现象,例如钢铁生锈就不发光,故A错误;B、二氧化碳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灭火、人工降雨、气体肥料等,所以并不是越少越好,故B错误;C、有的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吸收热量,故C错误;D、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性、不污染的特点所以要减少使用有污染性的化石燃料,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故选D点评:CO2会导致全球变暖,要减缓温室效应要做到
16、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12(3分)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标签图示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进行解答;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进行解答;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进行解答;D、根据元
17、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不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故B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故C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13(3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18、,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组成的测定;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 解答:解:A、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
19、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 ,故此选项错误B、加紧弹簧夹是因为防止燃烧时气体膨胀溢出,故此选项正确C、红磷过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剩余物主要是氮气,同时还含有其他气体,故此选项错误D、红磷量少氧气不能耗尽,则测量的数据会不准确,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结论和实验中注意事项是考查重点14(3分)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C水用于灭火D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
20、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升华不通过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故A错;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植物制造养分,故B正确;C、用水灭火是利用水汽化吸热,降低环境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D、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是利用了其温度低,适宜手术,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
21、,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15(3分)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A能杀菌消毒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C能将硬水变为软水D小卵石、石英砂起过滤作用考点:水的净化 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净化水的原理及在净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所达到净化的结果需要使用的净化方法,判断该结果是否是该净水器所能达到的效果解答:解:A、要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需要加入消毒剂,而图示净水器中不含有该类物质,因此该净水器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故A不正确;B、要达到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效果,只能进行蒸馏操作,这也是该净水器所不能
22、达到的故B不正确;C、要达到将硬水变为软水的效果,需要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该简易净水器不能降低中钙、镁离子含量 故C不正确;D、该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物质,起到过滤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点评:需要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这对解答此类问题尤其重要16(3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m86反应后质量/g4待测28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B反应的中甲、丙的质量比为1:7C乙一定是该反应对的催化剂D“
23、待测”的数值为2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若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若反应后质量减少,则为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出甲物质据此可进行有关的分析解答: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物质甲、丁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且丙增加了28g8g=20g;丁减少了6g2g=4g,甲减少了20g4g=16g,因为甲、丁减少的质量和为16g+4g=20g,等于丙增加的质量因此乙的质量不变,乙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
24、为一种,为化合反应由此可知: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正确;B反应的中甲、丙的质量比为16:20=4:5,错误;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错误;D“待测”的数值不定错误答案: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化学反应的类型,解本题的关键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17(3分)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核电荷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相等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质量几乎相等 质子数相等 Na+比Na稳定ABCD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转化成离子时电子层排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
25、Na失去一个电子变为Na+,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核外电子数均发生改变,由于核电荷数=质子数,两者均不变;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个电子对质量影响很小,质量几乎相等;Na+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比Na稳定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相互转化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解题时要会灵活应用18(3分)“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超氧化钾(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O2应密封保存B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C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D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
26、氧化碳和水蒸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氧气的用途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根据超氧化钾(KO2)易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考虑;B、根据呼吸器提供氧气考虑;C、根据吸入的空气中成分考虑;D、根据超氧化钾(KO2)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考虑解答:解:A、超氧化钾(KO2)易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KO2应密封保存,故A说法正确;B、超氧化钾(KO2)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呼吸器提供氧气,所以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故B说法正确;C、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的气体中还含有稀有气体、氮气、氧气
27、等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故C说法错误;D、超氧化钾(KO2)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所以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能够从题干中提供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回答本题的能力19(3分)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A BC D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
28、:1、空气热胀冷缩法 2、注水法 3、抽气或压气法解答:解:A、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D、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
29、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C点评: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难点,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有很多种,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需要同学们在做这类题时多总结,多思考,等同学们见的这类题目多了,自然做起来就很轻松20(3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少量氧化汞粉末电解水AABBCCDD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空气成分分析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根据碳燃烧的产物分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30、元素守恒分析;D、根据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分析解答:解: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装置内减少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剩余的气体越占,故A错误;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多,所以集气瓶内气体的质量是逐渐增加故B错误;C、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少量氧化汞粉末,由于与外界没有物质的交换,所以物质的总质是不变的,元素的质量不变C正确;D、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的氧气是生成氢气质量的8倍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水的电解等试
31、验熟记实验的现象、结论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二理解与应用2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B(填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是C(填序号)(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它们都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填序号)A该过程中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B该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C该过程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为ABC(填序号)A使用清洁燃料 B 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C低碳出行(
32、3)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把计算机模型应用于化学研究的三位科学家针对他们的研究,下列项目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BC(填序号)A计算机的操作过程B揭示了植物绿叶中发生的光合作用过程C电子完成从一个原子核外向另一个原子核外的迁移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的研究领域;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物质的分类分析:(1)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化合价、反应类型知识分析;使用清洁燃料、推广使用电动汽车、低碳出行都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3)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解答:解
33、:(1)A、矿泉水、澄清石灰水中都含有不同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蒸馏水属于化合物;(2)A该过程中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正确;B该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发生变化,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有2种,生成物有2种,因此该过程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正确;使用清洁燃料、推广使用电动汽车、低碳出行都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3)A计算机的操作过程,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B揭示了植物绿叶中发生的光合作用过程,属于化学研究对象;C电子完成从一个原子核外向另一个原子核外的迁移,属于化学研究对象;故答案为:(1)AB;C;(2)B;ABC;(3)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环境污染以及化学研究的范围,解
34、答时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2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第二周期 9F氟19.0010 Ne氖20.18 第三周期11Na钠22.99 12_镁24.31 13_铝26.98 14Si硅28.09 15p磷30.9716s硫32.07 17_氯34.45 18Ar氩39.95(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写元素符号),其质子数为13(2)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3)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8
35、(4)当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构成此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Na+(5)如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D(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C(填序号),由A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非金属元素是 O,依据化学式的书写进行解答(2)根据表中信息解答;(3)根据相对稳定结构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考虑;(4)根据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进行解答;
36、(5)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解答:解:(1)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质子数和原子序数相等;依据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3)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所以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元素;(4)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1容易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故构成此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Na+;(5)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
37、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B、D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A是钠元素,D是氯元素,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显+2价,氯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7容易得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显1价,所以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十字交叉再约简,所以化学式是MgCl2;答案:(1)Al 13 (2)28.09 (3)18 (4)Na+(5)BD BC MgCl2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价的掌握,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的关系,相对稳定结构的特点,化学式的
38、写法,了解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23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Mg;(2)2个氮气分子2N2;(3)5个硫酸根离子5SO42;(4)铁离子Fe3+; (5)+6价的硫元素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可用其元素符号表示,故为:Mg;(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
39、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2N2(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5SO42(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可表示为:Fe3+(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6
40、价的硫元素,故可表示为:;故答案为:(1)Mg;(2)2N2;(3)5SO42;(4)Fe3+;(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4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1)加碘盐是添加碘酸钾(KIO3),其中碘的化合价是+5价(2)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白糖变成红糖(3)野炊时,常将柴劈成小块燃烧,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接触面积,充分燃烧(4)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性、抗衰老、降血脂等作用,分子式为C17H19N3O,其中N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2
41、1:8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3)根据要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考虑的因素回答;(4)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解答:解:(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1)+x+(2)×3=0,则x=+5故填:+5;(2)白糖与红糖的主要成分都
42、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故填:吸附;(3)要使燃料充分燃烧,一是要有足够多的氧气或空气,二是燃料要和氧气或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野炊时,常将柴劈成小块燃烧,能增大柴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面积,故填:增加接触面积,充分燃烧;(4)C17H19N3O中N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14×3):16=21:8;故填:21:8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合价的计算、吸附作用、促进燃烧的条件以及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知识,难度不大25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O2(填化学符号),B中每
43、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C、D(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A(2)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质量比27:14若F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O2+4NH36H2O+4NO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利用图示中有关的物质的分子结构的知识对微粒的个数以及对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单质
44、中只含有一种元素(2)F是氮气时其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产物是水与氮气,可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对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用AB的分子个数比可确定其化学式,进而写出方程式解答:解:(1)图示中所示A中含有三个氧气的分子,B中的氨气分子中一个分子含有四个原子;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CD含有多种分子是混合物,A中的分子只含有一种原子,是单质(2)F是氮气时其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产物是水与氮气,其方程式是3O2+4NH36H2O+2N2,则水与氮气的质量比=(6×18):(4×14)=27:14;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因A
45、B的分子个数比5:4,进而写出方程式是5O2+4NH36H2O+4NO故答案为:(1)O2;4CD;A(2)27:14;5O2+4NH36H2O+4NO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纯净物中只含一种分子,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三、实验与探究26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丙取得成功【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
46、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现象分析】(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先鼓后瘪(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降低;锥形瓶中氧气约占46mL,当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锥形瓶约46mL后,瓶中气压与
47、外界相当【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白磷的性质及燃烧的现象分析回答;(2)根据瓶内压强的变化分析气球的变化;(3)根据瓶内压强的变化及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解答:解:(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白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故填: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不支持;4P+5O22P2O5;(2)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压
48、强增大,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又冷却到室温,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先变大,后缩小,故填:先鼓后瘪(3)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又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 ,所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4mL时停止下流故填: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降低;锥形瓶中氧气约占46mL,当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锥形瓶约46mL后,瓶中气压与外界相当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实验的现象,解此类问题时关键是分析清楚实验原理27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1)当打开K1、关
49、闭K2时,可用来制取O2(O2、CO2),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承接水,同时可以测定收集的氧气体积(2)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3)在实验(2)中,若用代替,干燥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X+Y,反应中若消耗39g Na2O2,生成Y的质量是8g,则X的化学式是Na2CO3,II中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燃烧更剧烈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
50、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量筒可以用来测定液体的体积;(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二氧化碳的性质;(3)过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解:(1)当打开K1、关闭K2时,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用来制取O2,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承接水,同时可以测定收集的氧气体积故填:O2,承接水,同时可以测定收集的氧气体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过程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3)由2Na2O2+2CO2=2X+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瓦楞纸动物造型》课件
- 期末模拟试卷02(原卷版)
- 《噪音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课件-932850
- 学校保安人员培训内容【5篇】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课件四年级科学开学第一课
-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课件第5课 食物中的营养
-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课件第7课时 地球-水的星球
- 《中世纪美术》课件
- 《大豆低聚糖简介》课件
- 四川省绵阳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承包部部门职能与人员编制综合管理部 页
- 教育应该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辩论稿点
- DB11T 1626-2019 建设工程第三方监测技术规程
- 口腔护理膏在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 眩晕的中医诊治课件
- 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9单元 高频考点进阶课 5.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课件(53张)
-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复习统编课件ppt
- T∕ASC 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系统设计标准
- 机动车排放检验检测方法内部审批程序
- 让生命之花绽放光彩——“生命教育”主题班会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