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报告样本_第1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_第2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_第3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_第4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字部分一、 概述1二、 观测目的 1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4.1、 基准点的布设 14.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2五、沉降观测25.1、仪器与观测25.2、观测级别及精度 25.3、水准线路的观测限差 35.4、观测时间3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36.1、沉降量及倾斜度分析 36.2、时间-荷载-沉降关系分析 4七、沉降数据评价 4八、结束语5图表部分序号图 表名称张数附录编号1沉降观测成果数据汇总表412基准点及观测点布置平面图123P-T-S (载荷-时间-沉降量)曲线图634等沉降曲线图14建筑物沉降观测报告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概述A受 *委托,我院

2、对位于*市的*楼进行了沉降监测工作,该楼长73.8m宽17.6m,地上十层,地下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片筏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观测目的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 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 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 因,米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02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

3、点的布设4.1、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详见附录2(基准点及观测点示意图)。其高程系统为 独立高程,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 为基准,用高精度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12个观测点,其编号为1、2、3、4、5、6、7、& 9、 10、11、12。详见附录2(基准点及观测点示意图)。在主体封顶后做外挂 石材施工(2011年元月份)时,12

4、个点位均被掩埋,其中2、4、9、12 共计4个点位被破坏而无法继续观测;其余8个点位是在原位置上重新安 装布点,其高程值是根据基准点重新引测而得。五、沉降观测5.1、仪器与观测仪器采用日本拓普康AT-G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测微仪,其精度为: 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士 0.40mm/Km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精密铟 钢尺施测。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等精度观测,最大限度减少误差。5.2、观测级别及精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3.0.4条及表3.0.4规定,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时,对应的变形测量级别为二级,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士 0.50mm并以其

5、二倍 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5.3、水准线路的观测限差1)环闭合差 1.0、. nmm(n为测站数);2)测站前后视距差w 1.0m;3)各测站视线长度w 30m5.4、观测时间根据现场地上首层剪力墙和框架的拆模情况,于2010年5月7日对商洛高速公路综合基地宿办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于2011年12月29日进行了最后一次观测,其中建筑 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 10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 7次观测工作, 共计进行了 17次观测,共历时601天。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6.1、沉降量及倾斜度分析截止2011年12月29日最后一次观测成果显示:沉降量最小的观测点为6,

6、累计沉降量为14.11mm沉降量最大的观 测点为1,累计沉降量为17.28mm平均沉降量为15.94mm速率最小的观测点为6,速率为0.023mm/d;速率最大的观测点为1, 速率量为0.029mm/d,平均速率量为 0.027mm/d。目前百日沉降观测结果(2011年9月19日至2011年12月29日): 日平均沉降量为0.004m/d。相邻两点沉降差最大点为5-6 ,沉降差为2.88mm倾斜度为0.203%o 具体数值见附录1(沉降观测成果数据汇总表)。6.2、时间-荷载-沉降关系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层(荷载)的增加和沉降量的增加为对应发展关 系,说明沉降量比较均匀,同时,在观测过程中没

7、有出现反常现象(即大 的波动和反复),从沉降曲线的沉降趋势来看,2011年1月20日以后所 有沉降曲线开始逐渐趋缓,表明建筑物在2011年1月20日以后开始逐步 进入稳定沉降阶段。详见附录 3 (P-T-S曲线图)。七、沉降数据评价根据沉降数据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 沉降。最终百日沉降速率为0.004 mm/d,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第5.5.5项第四条规定:“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 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根据本工程基础情况,取最后 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3mm/d作为进入 稳定阶段的标准,即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3mm/d时才能停止 观测工作。同时倾斜度也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表5.3.4规定的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