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_第1页
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_第2页
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_第3页
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一、单项选择题1 人造血干细胞主要的表面标志为A CD4B CD8D CD34E CD58CCD282 出生后,人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主要是A 肝脏B胸腺D脾脏E淋巴结C骨髓3 关于造血干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是各种造血细胞的祖先细胞B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C其主要的表面标志为CD28D最早发生在胚胎期的卵黄囊E可分化为不同的血细胞4 下列哪种淋巴细胞具有共同前体细胞AT 细胞和 B 细胞B T 细胞和 NK 细胞C B 细胞和 NK 细胞D NK 细胞和红细胞E嗜酸性细胞和 T 细胞5早期祖细胞发育为成熟细胞的经历是早祖小前 B大前 B晚祖 B未成熟

2、 B成熟 B早祖小前 B晚祖 B大前 B未成熟 B成熟 B早祖小前 B大前 B未成熟 B晚祖 B成熟 B早祖晚祖 B小前 B大前 B未成熟 B成熟 B早祖未成熟 B小前 B大前 B晚祖 B成熟 B6未成熟B 细胞膜表面表达的mIg 是A mIgD mIgG mIgM mIgE MIgA7 NK 细胞发育和分化的场所主要是A 骨髓淋巴结胸腺扁桃体8 B 淋巴细胞膜表面具有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TCRBCR2D CR1EBCR脾脏C FcR9 T 淋巴细胞膜表面具有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 FcRB mIgD TCRE CR1C BCR10受体基因重排的重组信号序列是A 5 核苷酸 -间隔序列 -9 核苷酸

3、B7 核苷酸 -间隔序列 -7 核苷酸C7 核苷酸 -间隔序列 -9 核苷酸D 7 核苷酸 -间隔序列 -5 核苷酸E 9 核苷酸 -间隔序列 -9 核苷酸11受体基因重排时,重组信号间隔序列片段结合的规则是A 13-23B 12-23C13-25D 23-25E 25-1212 BCR 的 V H-DH -JH 基因片段组合后编码的产物是A CDR1B CDR2CCDR3D FR1E FR2二、多项选择题1淋巴样干细胞的表面特征为A CD3B CD3C CD4D CD4E CD82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主要是A CD4B CD8C CD34D CD58E CD1173骨髓和胸腺造血微环境维持造

4、血干细胞更新和分化的因素是胸腺激素细胞因子黏附分子 MHC-I 类分子 MHC-II类分子成熟 B 细胞膜表面表达的mIg 是A mIg G mIg M mIg D mIg E mIg A5双阳性细胞,是指表达下列哪两种CD 分子的细胞 CD3 CD4 CD8 CD28 CD456. 编码人 BCR 重链 V 区的胚系基因有A V 基因片段B D 基因片段C J 基因片段D C 基因片段E L 基因片段7. 编码人 BCR链的胚系基因有A V 基因片段B D 基因片段C J 基因片段D C 基因片段E L 基因片段8. 编码人 BCR链的胚系基因有A V 基因片段B D 基因片段C J 基因片

5、段D C 基因片段E L 基因片段9. 编码人 TCR链的胚系基因有A V 基因片段B D 基因片段C J 基因片段D C 基因片段E L 基因片段10编码人 TCR AV 基因片段D C 基因片段11编码人 TCR AV 基因片段D C 基因片段12编码人 TCR AV 基因片段D C 基因片段链的胚系基因有B D 基因片段C J 基因片段E L 基因片段链的胚系基因有B D 基因片段C J 基因片段E L 基因片段链的胚系基因有B D 基因片段C J 基因片段E L 基因片段13抗体多样性形成的机制主要是A V 区基因的多样性B V 区基因片段的组合C体细胞高频突变D V、 D、 J 基因

6、片段的连接E重链基因和轻链基因的组合14 BCR 重链 V 基因编码的产物是A CDR1B CDR2CCDR3D FR1E FR2三、填空题1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可分化为干细胞和干细胞。2人造血干细胞主要的表面标志为和。3所谓单阳性细胞,是指表达分子或表达分子的细胞。4骨髓造血微环境包括、和。5 BCR 的 V H-D H-JH 基因片段组合后编码的产物是。6编码人 BCR 重链可变区的基因片段有、三种。7编码人 BCR链的胚系基因有、三种。8编码人 BCR链的胚系基因有、三种9 BCR 或抗体的多样性即是指其肽链区的多样性。四、名词解释1 造血干细胞( hemopoietic stem cel

7、l )2 定向干细胞( committed stem cell )3. Ig 类别转换( immunoglobulin class switch )4等位排斥(allelic exclusion )5重组信号序列(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s)五、问答题1 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及其表面标志。2 何谓阳性选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3 何谓阴性选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4 简述 T 、 B、 NK 细胞形成自身耐受的机制。5 简述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过程。6 简述 BCR 多样性产生的机制。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C4B5D6 C7A8E9D10C11 B

8、12C二、多项选择题1 ACE2CE3 ABCDE4 BC5 BC6 ABCD7 ACD8ACD9ACD10ABCD11ACD12ABCD13ABCDE14ABDE三、填空题1髓样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2 CD34CD1173 CD4CD84髓样基质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5CDR36V、D、J7V 、J、C8V、J、C9V四、名词解释1 造血干细胞( hemopoietic stem cell ):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具有自我增生和分化功能, 是各种血细胞的共同祖先, 可增生分化产生多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2定向干细胞(committedstem cell ):由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

9、而形成,包括多能定向干细胞和单能定向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的子代细胞之间的过度类型。3Ig 类别转换( immunoglobulin class switch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激活膜上表达的Ig 和分泌的 Ig 类别从 IgM 转换为 IgG 、IgA 、IgE 等其他类别或亚类B 细胞后Ig 的现象。4等位排斥( allelic exclusion ):是指 B 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轻链或重链基因,其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得到表达,而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的现象。5重组信号序列( 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s ):是由七核苷酸的七聚体

10、和九核苷酸的九聚体, 中间间隔一非保守的 12 或 23 碱基对的间隔序列组成, 是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和重组的重要信号。五、问答题1 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及其表面标志。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类原始的造血细胞,具有自我增生和分化功能,是各种血细胞的共同祖先,可增生分化产生多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其主要的表面标志为:CD34和 CD117 。2 何谓阳性选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阳性选择是T 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过程中经历的一个发育阶段。胸腺内 CD4、CD8双阳性的T 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 MHC-II类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其中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细

11、胞CD8 分子表达升高,而CD4 分子表达下降;与 MHC-I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细胞CD4 分子表达升高,而CD8 分子表达下降,选择性发育分化为CD4或 CD8的单阳性细胞。而未能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结合的或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的T 细胞则发生凋亡。此过程称为阳性选择。阳性选择的结果,使双阳性T 细胞发育为成熟单阳性T 细胞时获得了MHC 限制性。3 何谓阴性选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在 T 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后,单阳性的T 细胞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 -MHC-I或 MHC-II类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而被清除或不能活化。只有那些未能与胸腺

12、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 或 MHC-II类分子结合的T 细胞才能发育分化为成熟的T 细胞,此过程称为阴性选择。阴性选择清除了自身反应性T 细胞克隆,是T细胞形成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4 简述 T 、 B、 NK 细胞形成自身耐受的机制。T 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是在T 细胞发育阶段经阴性选择后产生的。双阳性的T 细胞在胸腺皮质、皮髓交界处以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 类或II 类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后而被清除, 这样保证了机体 T 细胞库中不含有针对自身成分的细胞克隆。B 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是在熟 B 细胞时,细胞膜表面表达B 细胞分化过程中产生

13、的。当早期B 细胞逐渐发育为不成mIgM ,此时如接受自身抗原刺激,则易形成自身耐受。NK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可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的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 )和CD94分子等。这些抑制性受体通过识别自身的MHC-I类分子使NK 细胞处于受抑制状态,发生自身耐受。5. 简述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过程。T 细胞表面的TCR 和 B 细胞表面的BCR V 区胚系基因是由V 、D 、J 基因片段组成,各基因片段之间均有内含子隔开,其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过程是各基因片段在重组信号序列(RSS)的作用下,识别位于V 、 D、 J 基因片段两侧的保守序列,切断及修复DNA 。重组信号序列是由一个七核苷酸的七聚体和

14、一个九核苷酸的九聚体之间间隔一个12 或 23 碱基对的间隔序列组成。在基因重排时,基因片段和七聚体之间被切断,带有12bp 间隔序列 RSS的基因片段和带有 23bp 间隔序列的片段结合,使两个基因片段相互连接,两个连接片段之间多余出的序列被环出。从而保证了基因的正确重组。6简述 BCR 多样性产生的机制。BCR 是通过其 V 区抗原结合部位来识别抗原的。BCR V 区,尤其是 V 区 CDR1 、 CDR2 和CDR3 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对抗原识别的多样性。造成BCR 多样性的机制主要有:组合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 重链 V 区的基因有 V 、D 、J 三种,编码轻链 V 区的有 V 和 J 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