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镇二等)林艳虹_第1页
例谈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镇二等)林艳虹_第2页
例谈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镇二等)林艳虹_第3页
例谈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镇二等)林艳虹_第4页
例谈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镇二等)林艳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例谈一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摘要】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少,理解能力较差,在完成数学习题的时候错误率比较高。总结其错因主要有:1.数学术语混乱。2.理解笼统。3.定势干扰。4.匆忙答题。5.不能选择有效信息。6.脱离生活。要提高答题质量,首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关键要做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会直观操作分析问题,增加生活知识积累,多练习题提高思维。【关键词】 一年级数学 错因 审题能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少,理解能力较差,在完成数学习题的时候错误率比较高。孩子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完成情况良好。但一脱离指导,孩子就错漏百出。事实上有不少错题都是因为学生缺少审题能力和认真度而造

2、成的。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 一、例谈一年级数学常错题及错因分析 1.术语混乱。    错题一: “两个”与“第二个”的理解混淆了。理解“两个”为“第二个”,理解“第二个”为“两个”。错因分析: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容易受日常用语的影响,往往把“基数”和“序数”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不能一下子分清用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数叫基数;用来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数叫序数。2.理解笼统。错题二:56前一个数是( ),后一个数是( )。解答:是5,6错因分析:这一类错误,是因为学生认识数比较笼统引起的。很多学生往往还

3、没理解题目,就动笔答题。错题二中,56是一个数,应该把56看成一个整体,56前一个数是55,后一个数是57。而学生却把5和6能凑成56,于是干脆写下了前一个数是5后一个数是6,不动脑思考。3.定势干扰。    错题三:一辆车有25人,到了人民路,上了10人,下了5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解答:25+10+5=40(人)   错因分析:在教学中一般出现“一共”“多”的字眼用加法,出现“还剩”“相差”用减法,这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思维定势。像上题中学生一看见“一共”字,立刻就会联想到用加法,没有理解题意。4.匆忙答题。错题四:2、53里面有

4、(5)个一,(3)个十。        错因分析:显而易见,上述题的错误都是因为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没有认真细致地读题,匆忙答题所造成的。5.不能选择有效信息。    错题五: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1副眼镜用去25元,买了1个杯子用去9元,爷爷用去多少元?解答;50-25-9=16(元)    错因分析:小朋友在做题时见到信息就用,没有看清楚题目问什么。它实际上是问爷爷用去的钱数,爷爷先买1副眼镜用去25元,再买1个杯子用去9元,用去的钱数式子是:25+9=3

5、4(元),而爷爷用50元钱这个信息是没用的。6.脱离生活。    错题六:一个鸡蛋的价钱是50( ) 解答:角    错因分析:数学内容生活化,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般一只鸡蛋是5角的,但现在题目给出是50,那么单位是什么呢,就是分而不是角。因为50分刚好就是5角。低年级学生因为还不能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才闹出了这样的笑话。二、提高一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几点做法    上述情况的出现,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品质来得尤为重要。  

6、60;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堂上的时间非常宝贵,为了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许多教师喜欢每出示一题练习都带领学生细细地分析题意。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讲得细致,学生听得认真,可还是有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无法提高。因为在这直接教授的模式下,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基本没有,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求学生每天进行半小时阅读。可以是看报,看书,多认识字。其次要进行数学题目阅读训练,要多思考,反复、仔细、边读边想。一年级老师课前要深入理解好题目,然后进行范读、领读,训练学生读准、读通。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

7、题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题目内容,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独立地从题目中获取数学信息,了解需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哪些字是最重要的呢?而不要使他们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讲解。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在独立解题时,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观察、分析,自觉养成仔细审题、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直观操作分析问题    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经常采用直观教学或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亲身操作中能够自行发现、思索领悟、比较分析题意。让学生口说、手动、脑想、眼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8、性认识。多“摆”,多“画”等操作活动方式,为学生提供准确、丰富的感性思维材料,使思维有“据”可依。    1.“摆”  根据算式摆学具,再根据摆的学具说算式。例如,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先要求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理解“同样多”、“谁和谁比”、“多”、“少”等概念,从而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    2.“画”  画示意图或线段图。线段图具有半具体、半抽象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分清数量关系,理清思路,把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化难为易,它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辅助工具。

9、60;  (三)增加生活知识的积累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不仅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还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乐学“数学,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正如错题六中提到的,如果学生阅历不够丰富,解此类问题时,很可能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例如在区分使用元、角、分单位时,可以举这个例子:一斤猪肉15( ),用分的话,那猪肉15分也就是1角5分,合理吗?不合理,所以不选择分;用角的话,那猪肉15角也就是1元5角,合理吗?

10、不合理,市场上没这便宜的猪肉呢!用元是最合理了,跟市场价格差不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找出题目中隐含的生活常识性条件,弄清事理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随着对生活中数学感知、积累,学生视野更开阔,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有所提高。   (四)通过各种题型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教学灵活多变,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练习要具有趣味性、灵活性。要用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多种解法,多种手段落实数学教学中的“趣、实、活“的训练,以达到扎实、灵活的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领会题意,在“多变”上下功夫。通过“多变”既可以使题目难度降低,又可以把新知识进行多角度引申,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除以上四点做法以外,一年级学生由于不认识字而导致答题错误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多途径认字,如电视、报纸、路牌等等,以实现提高对题意理解能力的既定目标。    当然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在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的同时,学生的家长也要积极的配合,例如在做作业时不要看到他们不懂就及时指导,先让他们思考了,说说自己的想法,想法错误就及时纠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