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一, 关於魏徵:1. 字号:字玄成2. 籍贯:魏州曲城(河 晋县西)3. 封号:郑国公4. 生卒 : 周静帝大象二 (AD580)-唐太宗贞观十七 (AD643)5. 经 :道士以十策干 密 渊建成太子( 建成)洗马太宗谏议大夫在太宗当政十七 间,共进谏 百多件事,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及太宗的私生活等,都 中时弊.6. 赞语:贞观十二 ,太宗宴群臣时,曾动情地 :贞观之前助朕打天下,得天下者,房玄龄也;贞观之後,向朕提出忠告,纠正朕之过失,为国家长治久安而打算者,惟魏徵也.即使古代名臣,也比 上他们 人!魏徵过世後,太宗曾谓侍臣曰:夫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时称 史(主修?隋书?)蟪蛄 与雪霜期 贤哲难教世俗知;可 贞观太平後,天且 封德彝 (杜牧)7. 文学风格:诗文古朴8. 著作:?魏国公诗集?,?魏国公文集?二, 关於?贞观政要?1. 编者:唐朝吴兢(AD670-749)编2. 内容:唐太宗与四十五位大臣之对话,以 代先後排 成书.全书分三局部:朝廷之设施,君臣之问对,忠贤之诤谏十卷,四十篇.编入?四库全书?史部杂史三, 关於谏太宗十思疏1. 作者:魏徵2. 写作时间:唐太宗贞观十一 (AD637)3. 写作动机:唐太宗贞观十一

3、 ,魏徵 太宗已有怠政之兆,故上此疏.4. 内容大要:以十思谏太宗,劝太宗当居安思危,积仁义, 仁政.吴兢?贞观政要?2005/03/1625. 十思:戒奢侈,戒骄傲,戒纵欲,戒轻人言,戒赏罚 公6. 文眼:思7. 文体: 文奏疏四, 关於骈文 变:(一) 名称: 朝文(极盛於 朝),四 文(二) 觞於东汉,极盛於 朝,没 於宋朝, 兴於清代(三) 特色:对偶工整,声 和谐,词藻华美,用典繁多,四 文(四) 开展:1. 先秦:骈散 分,自然互用2. 秦:无骈散观 ,为 文时腔调铿锵和文字华美,文章中多对偶的子.代表作品: 斯谏逐客书3. 汉:西汉文章已有对偶倾向,东汉以後逐渐盛 ,文章多属骈散

4、兼用之体. 如 谊过秦4. 朝:骈文成熟.南朝齐, 间的声 兴起, 仅求字 对仗,词藻华美,且 求音韵之美,又内容多用典故,形式那么采四 文,然尚未严格要求对仗工整.曹丕典 文的最後一段已有骈文的雏形, 勰?文心雕 ?除各篇的赞曰之外(赞语有押韵)全以骈文完成;又 朝的尺牍多以骈文书写, :吴均与宋元斯书.代表作家: 机,鲍照, 约,庾信.5. 唐: 商隐自订其文集为?樊南四 甲乙集?之後,故唐朝骈文又称四 文.四 文对平仄对仗要求非常严格.代表作家:王勃,杨炯, 照 , 宾王.6. 宋:四 文入宋色彩趋於平淡,终至没 .西昆体作家杨亿,筠,钱惟演等文讲究雕章 .7. 清:骈文呈现 兴现象,作

5、家 追汉魏 朝之风.代表作家:袁枚,汪中, 慈铭,洪 吉等.五, 关於奏议 古文:(一)性质:古代臣下向君王陈请, 政的公文.应用文的一种,属上的公文,有一定的程式,套语和辞 .(二)源 :1. 战国时通称上书2. 秦订 制 ,把书称为奏3. 汉订上书 仪为:章,表,奏,议四种4. 汉以後,名目增多,以应政事繁杂之需要(三)种 :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31. 章:谢恩2. 表:陈请. :诸葛 出师表, 密陈情表3. 奏:按劾4. 议:执5. 疏:古代人臣向君王进言议事的文书.疏 即疏通,分条陈述之意. 如: 谊陈政事疏, 积贮疏,错贵粟疏,魏徵谏太宗十思疏.6. 上书:一种泛称,并非制 上的名称

6、. 如: 斯谏逐客书7. 对:臣下答复帝王的提问,口头的称对, :诸葛 的中对;形诸文字也称对.8. 对策:臣下对答诏书的询问而陈述政 的文书,或士子应试,奉诏陈言者均称为对策, 如:董仲舒贤 对策.10. 封事:密封的奏章. 如: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11. 弹事:专用弹劾,亦称奏弹., 典故:1. 人君当神器之重:? 子?二十九章:天下神器, 可为也.2.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诗 大雅 荡?:靡 有初,显克有终.3. 载舟覆舟:?荀子 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那么载舟,水那么覆舟.4. 奔 朽 :?尚书 五子之歌?:予 兆民,懔乎 朽 之驭 马.5. 知足以自戒:? 子

7、?三十三章:知足者富6. 知止以安人:? 子?四十四章:知足 辱,知止 殆.7. 谦冲而自牧:? 谦初 象传?: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8. 江海下百川:? 子? 十 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9. 三驱以为 :? 比九五爻辞?:王用三驱10. 可以尽豫游之 :?孟子 惠王?下:一游一豫,为诸侯 .天子出巡春天称游,秋天称豫,均用以视察民间疾苦.後泛指天子的游 生活或休闲活动.11. 松桥之寿:赤松子相传为神农氏之雨师,後与炎帝 儿一起成仙而去;王子乔即周 王太子晋,後相传跨鹤升天. ? 仙传?13. ?尚书 武成?:垂拱而天下治吴兢?贞观政要?2005/03/1641

8、4. 无为之大道:? 子?三十七章:到常无为而无 为.七, 避讳(一)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特有的一种 史和文化现象.在长达 千的封建时代埾,人物姓名的避讳,是上下臣民 可 懂的一门政治学问, 能 遵从的一项政治法规.(二)避讳通常有 种:一种指的是修辞格,即 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 直接 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 表述. 如死,古代国君那么用殂,宫 晚出,晏驾,诸侯那么用薨等,现代天主教称蒙主宠召,佛教称往生净土,西方极 世界,道教称驾鹤西归等.另一种避讳即人物姓名的避讳.又可分为:1. 国讳:要避的是皇帝本人的名讳,皇帝的字,皇后及皇帝的父祖的名讳;推而广之, 皇帝前代的 号,皇帝死後的娽号,

9、皇帝的 名以及皇帝的生肖和姓氏,也都要避讳.因此,国讳是最严格的一种避讳.2. 家讳:仅限於亲属内部的避讳, 全是避父亲的讳,也有避母亲的讳.?南史 王琨传?:而避讳过甚,父名怿,母名恭心,并 得犯焉,时或谓矫枉过正. :杜甫 下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包含大 的田园风景诗,却没有一个字涉及海棠花,?古今诗话?:杜子美(即杜甫)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此外,有的还延伸到祖父的名字也要避. 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洵送石昌言 使引中将序改为引,而苏轼稼 送张琥中将序改为.3. 圣讳: 人规定:周公,孔子之名亦应回避.清代雍正皇帝将圣讳扩大到孟子,规定孔,孟名讳必须敬避.(三)方式:

10、1. 缺笔避讳:对於要避讳的字少写一笔,但在 地方少写一笔是有严格的规定. 如:孔丘的丘字缺第四笔.2. 同义字或同音字避讳:如:避司马昭之讳,将王昭君改为王明君;又宋钦宗的名桓,因桓与纨 音相近,因此,纨扇一词 成 团扇.3. 完全避讳:完全避讳就是跳过要避讳的字词 写.(四) 代避讳的情形:1. 先秦:人物姓氏的避讳,大约起源於周代.孔子曾言: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同时,在西周 文中可以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5到在尊者面前,身份或辈份低的人,一般都是对自己只称名,而 称字, 称号.实际上,这与避讳尊者之名一样. 过,在周代还没有形成严密的避讳制 .2. 秦:国讳开始制 化,国讳主要是

11、避皇帝本人的名讳,如:秦始皇名政,他当皇帝以後, 改用同音的正代替政.3. 汉:儒学在封建上层建筑 域中占据著统治地位,避讳制 趋於完备,避讳范围趋於宽广. 如:汉高祖名邦,由於避讳, 仅在口头 话或书面写作时,该用邦时,都改用国,而且对那些早已定型的文献,也要加以改动,? 语 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汉石经残碑就改作何必去父母之国.4. 唐:唐制 避嫌名(一样的字要避讳, 同音字也要避讳,称之),二名 偏废.避讳之法本宽,然避讳之风甚. 如:避 渊改渊为泉;避 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避唐高宗 治改治为 .又唐始有缺笔讳 ,故开成石经,缺笔多而改字少,经典本来赖此保存焉.5. 宋:宋人避讳之

12、 最严.洪迈?容斋三笔.十一?: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 官讨 ,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 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黜 .多 有祧庙正讳及旧讳并 许犯.6. 元:元人以胡语命名,多 避讳.?草木子?曰: 代讳法甚严,至元朝起,自漠 风俗厚质仆,并无所讳,君臣往同名,後虽有讳法之 , 过 文 缺其点画而已,亦 意也.7. 清:自康熙帝之汉名始.雍乾之世,避讳至严,当时文字狱中,以诗文笔记之对於庙讳有无敬避为顺逆凭证.(五)功能:避讳是鉴定书画的重要辅助资 .各朝代对於避讳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在古书画鉴定中的题跋或款题文字的避讳问题是很明确,而且是重要的辅助鉴定资 ,并且可

13、以根据避讳 断代书画的 限.( )谚语:只许州官放火, 准百姓点灯.? 学庵笔记?:有一位州官,名叫田登.由於登与灯同音,元宵节放灯时,出的布告 本州依 放火三日,而 能 放灯三日.吴兢?贞观政要?2005/03/166八, 本课相关的形音义1. 与殂相近之字(1) 崩殂(2) 沮丧,哀哉沮洳场(3) 含英咀华,咀嚼(4) 狙击手(5)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6) 诅咒:(7) 苞苴公 :2. 与黜相近之字(1) 罢黜百家:(2) 相形 绌,左支右绌:(3) 咄咄逼人,咄咄怪事:(4)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5) 经济拮据:3. 与缪相近之字(1) 未雨绸缪:(2) 战场:(4) 邮戳为凭:(

14、6) 塑胶:4. 与雍相近之字(1) 交通壅 :(2) 前呼後拥,拥兵自保(用於贬义)(3) 雍容华贵:(4) 臃肿颟顸:(5) 饔飧 继:(6) 养vp遗患:5. 诚字意义的比较(1) 君人者,诚能 可欲,那么思知足以自戒:(2) 君诚有位於时,那么宜以拇病为戒:(3)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 以一日辍汝而就也:(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7(5)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6)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7) 衔哀致诚:6. 以字意义的比较(1) 三驱以为 :(2) 戒奢以俭:(3) 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 :(4) 纵情以傲物:(5) 因喜以谬赏:(6) 因 以 刑:(7) 逆情以干誉:(8) 作师 以贻之:(9) 知足以自戒:(10) 无物以相之,亦 能至也:(11) 古人秉烛夜游, 有以也:(12) 以约失之者,鲜矣:因 训俭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