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误读何云峰_第1页
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误读何云峰_第2页
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误读何云峰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误读 (何云峰)当代社会竞争激烈。于是父母为了让多点生存本领,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完全不顾孩子自己喜欢与否。同时,又期待孩子在学校科科都当状元。学校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也是尽力全方面培养,每个教师都不断补课,试图让学生成为每个学科的专家。家长的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可以理解。学校和教师的动机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我们凭什么把自己当做雕刻家?我们这么做的根据和科学性在哪里?笔者以为,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的可能之一是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误读。(一)将人的全面发展片面误读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占有很重要的

2、位置。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所以其思想和具体的理论观点会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显性或隐形的影响。我们的许多政策就是基于这个理论而提出来的。例如,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我们的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这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就成为直接影响我们 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学说。它成为我们教育活动的最高哲学。在这种哲学理念的导引下, 我们的家长、学校、教师和社会都把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当做衡量学生学习是否成功 的唯

3、一标准。笔者以为,现实中那种“唯分数论”(只看考试成绩不看能力)固然不对的,但同时也要反对将人的全面发展误读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从哲学依据来说后者是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有着非常丰富得内涵。而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的认识远远没有把握该理论的全部精髓。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重视讨论如何促进每一个人和一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问题。但是,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 人

4、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可以从人的类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维度来看。在人的类发 展的维度上,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用现代的语言表示,这也就是说,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得到高度而协调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马克思将未来社会看作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形式”。在个体发展的维度上,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也就是个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得到

5、全面而协调的发展;用现代的语言表示, 这也就2009年重大研究项目社区公是说,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得到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论述,未来的每个个体是“建 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 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问题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项目编号2009JJD840012)之阶段性成果。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95页2

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自由个性”。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 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步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它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维度是相互联 系的,只有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逐渐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个体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构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来看,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远比德智体全面发

7、展和科科优 秀的认识丰富和深刻。后者是对前者的片面而肤浅的理解。对学生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的要求,这并没有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体维度和人类社会维度。 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似乎仅仅是部分地采纳了个体维度上的 人的全面发展。这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容易导致对人的社会化发展(社会维度)的忽略;另外一方面容易把人的个性化发展(个体维度)的任务仅仅归结为教育。按照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的原意,无论人的社会化还是人的个性化都只能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才能实现,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整个社会本身和整个社会里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因此,个体维度的人的全面发展并

8、非教育一个途径可以实现的。需要社会整体系统的配合和联合做功才能达到。例如,劳动中有个体维度上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社会交往中也存在;如此等等。既然如此,怎么能把个体全面发展的任务全部交给教育呢?这显然存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 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的片面理解。(二)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的要求脱离了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教育目标反映的是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历史性。 在不同的时境下,我们对学生的期待应该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似乎忽 视了这点,根本不顾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变化,根本不管孩子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认为只要考上好学校就行,分数越高就代表学习越成功

9、。更为奇怪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对未来新社会的一种理想构思。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得到彻底解放的前提下, 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 而我们现在 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具备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因此,以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为教育目标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也是一种理想追求。这个理想要真正实现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在现阶段的教育就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就是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共产主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以共产主义

10、社会的要求作为教育的目标,这就变成了不具有现实性的空想。作为教育目标必须是教育能够实现的要求,否则对教育就会失去真正有意义的指导作用。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理根据可能还不够充分。为什么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呢?这需要深入的学理追究。我们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科科优秀的基本理由是:教育是要为社会服务的, 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才正是社会需要的,所以教育就应当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样的理由似乎很有说服力。 其实不然。社会需要可以作为鼓励人才培养的方向,但不能强制要求每个人去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家长可以有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学校和社会可以制定自己的教

11、育目标或人才规格。然而,每个人也有选择的权利, 为什么个人不能选择符合其自身潜能发展的方向?学校、教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家长和社会的要求不应该变成单方面的一厢情愿,更不应该否认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意愿和选择权利。而且,每个人具有个体差异性,个体也有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的自由。强制性 地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似乎完全忽视了这些。(三)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的要求缺乏科学依据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对学生有期待,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但我们的期待和要求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会具有科学性。但考察一下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的要求,我们不

12、难发现,它背后的科学研究基础十分薄弱。第一,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可能吗?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必须有一个逻辑前提,就是假定每个学生都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反思一下这个假定,无论在科学根据和事实基础上都站不住脚。 从科学根据来说,还没有任何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相反,却有许多反证。例如,加德乐提出多重智力理论,认为人有多种 能力,包括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该理论表明,个人可能在某一个能力或某几个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但可能在其他能力发展方面表现平平。这个理论实际上否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所以,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提法缺乏科学根据。再从事实根据来说,人类的差异性十分

13、巨大,有的人可能会有天生或后天的缺陷。例如,弱智儿童或者特殊天才儿童就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全面发展。第二,如果一定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那么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怎么教育 呢?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提法自然而然从起点上就将这些人排除在教育目标之外了,因为这些学生根本没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那就意味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一开始就要把他们排除在教育之外。这给学校拒绝他们的理由:学校要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 科优秀的目标,理所当然就不能招收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了,因为他们不可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做到科科优秀,如果招收进来,学校就必然不能完成所定的教育目标了。因此,学校不愿意招收这样的学生就无可指

14、责。如果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不能进入学校受教育,那这个教育制度就天生地存在着对人的生理歧视。当然,社会可以采用某种补救措施,例如建立特殊学校对这些有生理缺陷的人进行所谓特殊教育。可这样一来,岂不要另外一个教育哲学来规定特殊教育的目标了吗?这样,一个社会就必然有两个教育哲学理念。那么这两个教育哲学理念关系如何处理呢?有什么科学的标准将不同的学生放到不同的教育体系里面去呢?既然德 智体全面发展是建立在社会需要基础上的,那么特殊教育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社会需要基础之上的呢?如何保证社会对特殊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同等得到公平待遇而不被歧视?第三,从横向面来说,德育、智育、体育每个方面都有很多内容,可以开设很多课程

15、。 按照科科优秀的要求来说,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意味着学生每门课程都要表现优秀。但这可能吗?德智体全面发展面临着一个深层的问题:无论德智体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有许多具体内 容,那么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否意味着学生要在所有这些方面都高度发展?例如,是不是要学生的游泳、跑步、跳高、跳远、体操等等所有体育成绩都优秀才是体育方面全面发展了?智 力更是如此。数理化语文外语等课程有许多。难道要每门课都优秀,才是智育方面全面发展 了?如果这样的话, 有可能吗?如果这样要求学生,我们的科学根据是什么?事实上,恐怕只有极少数个人有这样的“全才”发展可能性。相反,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学好其中某一些课 程。既然如此,那么德智体全面

16、发展和科科优秀的教育要求就规定了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达到 的教育目标。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达到, 那这样的教育目标还有什么意义?教育要求作 为一种期待应该规定的是几乎所有人都能达到的教育目标。第四,从纵向面来说,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否意味着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到博士毕业要一直 在所有方面都表现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的教育目标设定似乎包含这样的意蕴:在教育的任何阶段一个学生都必须表现优秀,否则就不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科科优秀的好学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有研究者指出:“人们在修读一门课的时候充满了成功的劲头, 但却表现平平。在后来的课程中他们又表现突出。任何一个教授会说,也有与此相反的事例。有的学

17、生在其早先修读的课程中表现极佳,但后来却成绩一般。”还没有统计结果报道来显示有多少百分比的学生可以做到从小到老都能样样表现优秀。相反,大部分人往往在某些阶段会表现优异,其他阶段却表现平平。人们的经验很容易体验到,不少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 段能够表现优秀,但后来就可能表现一般了,也有的学生正好相反。第五,跟学校自身的使命存在着矛盾。学校都希望招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而学校的教育目标也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似乎有点荒唐:既然你招收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也即学生已经全面发展了, 那么学校的教育目标不是早就完成了,还要学校教育干什么呢?也许学校可以为自己争辩:招收上一阶段德智体全

18、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是为下一阶段的全面发展做准备,学习的各个阶段是连贯的。没有上一个阶段的全面发展, 下一个阶段的全面发展怎么可能?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问题是:如果下阶段的全面发展完全是建立在上一阶段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那在你这个学校学习阶段的全面发展究竟应该归功于谁呢?归功于前阶段还是自己?如果归功于自己,显然说不通。因为你的生源本来就是全面发展得很好的,如果在你这里还不能全面发展,怎么向家长和社会交待?所以, 你这个学校的学生无论如何优秀都是应该的。反过来,那些生源一般的学校也可以以前一阶段的全面发展不充分为理由为自己开脱。(四) 如何纠正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误解笔者因为,应该尽快纠正学校、教

19、师、家长和社会对学生不切实际的教育期待。从现实 可能性方面来说,“以个人潜能发挥为基础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综合发展,以便在社会竞争 中得以自我生存,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恐怕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 旨。既然人的全面发展是对未来社会的构想,那么在目前阶段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在社会主义阶段,期待学生多方面素质综合发展就是为将来的全面发展要求做准备。“以个人潜能发挥为基础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综合发展,以便在社会竞争中得以自我生存,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要求中有这样五个关键词:“个人潜能” (Self-Potential)、“社会竞争” (Social-Competition )、“

20、自我生存” (Self-Survival)> “自我完善” (Self-Development 或者 Self-Step-up)和“自我实现” (Self-Accomplishment 或者 Self-Succes®。笔者称之为 “ 5S' 目标。其具体内涵是:(1) 我们对学生的期待必须以学生的个人潜能发挥为基础。应该按照学生的潜能去培养他们的兴趣点,从而提出相应的教育期待。以体育为例,按照这个要求,应该取消全国性或者地方性的学生体育达标要求。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达标要求是按照平均数来制定的。 如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平均数,那么必然超出了一部分学生的潜能。这是由平均数的概念决定的。如果以平均数作为标准,那么永远有人达不到标准,不管学生怎么努力。 而如果以最低数作为标准,那就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标准,这样的标准跟没有标准完全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教育部门不应该制定统一的什么体育锻炼标准,而是要给学校制定统一的满足学生多样性体育锻炼需求的设施标准,并规定学校要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爱动的,都喜欢体育锻炼,但他们可能不会喜欢达标。因为达标的要求没有适合他们的兴趣和潜能,被强加于学生了,它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