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饮食护理_第1页
病人的饮食护理_第2页
病人的饮食护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人的饮食护理一、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一)饮食护理的意义饮食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给予适宜的饮食,达到治疗疾病或防 病健身的一种方法。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 以蓄养的源泉。中医学十分重视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科学的食谱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而对于患病之人,饮食的调护更是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饮食与中药同源,且同中药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特性,因而许多食物具有治病补体的作用。利用饮食调护配合治疗,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二)饮食的性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饮食同药物一样,具有寒、凉、温、热等性,辛、甘

2、、酸、苦、咸等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作用趋向,只有其性能一般不如药物强烈,有部分食物兼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在中医饮食调节中,一般按照下列方法将常用食物分类。(1) 热性食物 具有温里驱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多辛香燥 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禁用。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2) 温性食物 具有温中、补气、通阳、散寒、暖胃等作用,适用于阳气虚的寒证或是寒症较轻者。这类食物比热性食物平和,但仍有一定的助火、 伤津耗液倾向,凡热证及阴虚有火者应慎用或忌用。如羊肉、狗肉、鸡、桂圆等。(3) 寒性食物 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发热较高,热毒深重的里

3、实热证。 寒性食物易损伤阳气,故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病人应慎用。如苦瓜、萬苣、茶叶、绿豆等。(4) 凉性食物 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病人应慎用。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5) 平性食物 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因而不致积热或生寒,故为人们日常所习 用,也是病人饮食调养的基本食物。但因其味有辛、甘、酸、苦、咸之别,因而其功效也有不同,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灵活选用。如大豆、玉米、豆浆、猪肉、鸡蛋、花生等。(6) 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

4、分为 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1) .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或热性病需进 行补养和调护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绿 豆、菠菜、白菜等。2) .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鸽、鲫鱼等。3) .平补类食物:所谓“平”,是指此类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适用于各类病证,尤其常用于疾病的恢复期,也适用于正常人补益。如牛奶、鸡蛋、猪肉、鸡肉、银耳等。(7) 发散性食物多腥、膻、荤、臊,

5、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诱发旧病尤 其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比较典型的发物有大部分海腥类,食用菌类,家禽类中的猪头、 鸡头、公鸡、母猪、鹅肉、狗肉、驴肉、各种野味、各类病死畜肉,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淡水产品中的鲤鱼、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1)辛味食物 具有发散、行气、通经络、健胃等作用,可用于外感、气血淤滞、脾胃 气滞等证。如生姜、蒜、葱、花椒等。但辛味食物多辛香走窜,多食容易助火伤津、耗散阳 气。所以凡气虚自汗,或热病后期,津液亏耗,以及失血等证,均当慎食。(2)甘味食物 具有和中、缓急、补益、解痉和解毒等作用,可用于诸虚劳损、脏腑不和、拘挛疼痛

6、等症,如蜂蜜、饴糖、山药、大枣等。但过多食用甘味食物易引起脾胃气滞,出现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症。(3)酸味食物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久泄、久痢、久咳、久喘、多汗、虚汗、尿频、滑精、遗精等证,如食醋、山楂、杏子等。酸味还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但过食可导 致胃酸嘈杂脾胃功能失调。(4)苦味食物 具有清热、泄降、燥湿的作用,可用于热证、湿热证,如苦瓜等。少量的 苦味食物还可以开胃,促进消化,但多食易于败胃,故脾胃虚弱的病人宜禁食或烧食。(5)咸味食物 具有软坚、散结、润下等作用。除盐之外,习惯上将大部分海产品也归于 咸味,但过度嗜咸易损伤肾气。二、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1饮食有节 饮食要有节制,

7、不可过饥过饱,进食要有规律,三餐应定时、定量遵循"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切忌饥饱不调,暴饮暴食,以免伤及脾胃。2饮食有方 饮食要有正确的方法,进食时宜细嚼慢咽,食物应软硬恰当,冷热适宜;不要 一边进食一边做其他事情;食后不可即卧,晚上临睡前不要进食。食物要新鲜、干净,禁食 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及病死的家禽和牲畜。3谨和五味 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不可偏食。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只有做到饮食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才能摄取到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 注意饮食气味的适中也很重要,饮食性味不要过重,

8、尤其应避免过度嗜咸合嗜甜。4荤素搭配 是饮食的重要原则,也是长寿健康的秘诀之一。饮食应以谷物、蔬菜、瓜果等 素食为主,辅以适当的肉、蛋、鱼类,不可过食油腻厚味。三、饮食护理的方法(一)饮食的种类用于调补的食物主要汤羹、饮料、膏滋、糖果、粥食、散剂、菜肴、米面等。1汤羹类 以水和食物一同煎煮或蒸、炖而成。汤羹有汤和羹之分,汤是其中较稀薄者,羹 是其中较稠厚者。汤羹主要有补益滋养或清润功能,如山药羊肉汤能补益脾肾, 鲤鱼枣汤能补脾养血,冬葵鸡蛋汤能清热润喉,银耳羹能滋养肺胃之阴。2粥食类一般以粳米、糯米、栗米、玉米、大麦、小麦等富含淀粉的粮食和某些果实、蔬菜和肉类,一同加水煮成,为半流质食物吗,。

9、3米饭、面包类 包括以粳米、糯米、小麦、豆类等富含淀粉的食物为主要原料,加以其他 食物或药物而制成的各种米饭、糕点、小吃等。4糖果类 以白糖、冰糖、或红糖、怡糖等作为主要原料,加水熬成半固体状,再掺入其他食物或药物的汁液膏或粗粉,搅拌均匀后,继续熬至挑起呈丝状而不黏手为止,将糖倒在平滑的容器上,待稍冷时用刀分割成块状,供嚼食和禽含,如梨膏糖、薄荷糖、芝麻糖、胡桃 糖等。5膏滋类 又称煎膏。一般选取滋养补益性食物加水煎煮,取汁液浓缩至一定稠度,然后加 入炼制过得蜂蜜或白糖,再浓缩至半固体状,临用时以沸水化服。主要滋养补虚、润襙生津、 润肺止咳等功效,桑葚膏、川贝雪梨膏。6散剂类 是将食物晒干或烘

10、干,炒干,研磨而成的细粉末。7菜肴类种类繁多,从调制加工方法来看,有灸、蒸、煎、绘、炒、烧、煮、炸、爆、炖、溜、渍、腌等多种。8饮料类 除汤饮外,还有酒、浆、乳、茶、露、汁等。(二)常用饮食护理的方法1汉法 即解表法,用于外感初期,病邪侵犯肌表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病症。分为辛温解表和 辛凉解表两种方法。辛温解表食疗适用于外感风寒初期,常用食物有葱、姜等。辛凉解表食疗适用于外感风热初期,常用食物有西瓜、薄荷、芦根等。2下法 即泻下去,是用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通泻大便或去除肠内积滞的方法。常用食物有 蜂蜜、桑葚、香蕉、植物果仁、各类蔬菜等。3温法即温里法,是用温热食物振奋阳气,祛除里寒的一种方法。常用食

11、物有辣椒、黄酒、 白酒、花椒、姜、羊肉 等。4清法即清热法,是用寒凉性食物清除内热,泻火解毒的一种方法。常用食物有西瓜、梨、 藕、黄瓜、苦瓜、绿豆,茶等。5消食法 也称消导法,是用具有消食健胃作用的食物开胃消食的一种方法。常用食物如山 楂、萝卜、大蒜、醋。6补法 即补益法,是用用补益作用的食物以补气养血,滋阴助阳,强身健体的一种方法, 称为食补,分为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1)温补(2)清补(3)平补四. 食物护理在现代护理学中的意义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体质、 病情、服药、季节、气候和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结合饮食的宜忌,遵循有利于健康和疾病的康复的总原则,来为病人实施饮食指导与护

12、理。只有把握住宜与忌应掌握以下的原则和方法。(一)虚证应补益,实证宜疏利,寒症宜寒凉。应注意忌食能够加重病情的食物。1. 热证宜清热、生津、养阴,宜食寒凉和平性食物,。忌辛辣、温热之品。2. 寒症宜温里、散寒、助阳,宜食温热性食物,忌寒凉生冷之品。3. 虚证阳虚者以温补,禁忌用寒凉;阴虚者宜清补,忌温热;气血虚者可随病症的不同辩证实食4. 实证 根据病情之表里寒热和轻重缓急辩证施食,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和标本兼 治的总体原则进行饮食调护。5外感病证宜食物清谈,可食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忌油腻厚味。6其他 各类血证、阴虚阳抗证、目疾、皮肤病、痔疮、疮疖、痈等病症禁忌辛热发散类食物,肝阳肝风病人禁忌吃鹅、公鸡鲈鱼猪头等;患有各种皮肤病极可能复发的痼疾者,忌食发散类食物、海鲜类食物。(二)辨药施食 如体胖人多痰湿,宜食清谈、化痰之物,禁忌肥干厚腻之品,体瘦之人多阴虚,宜多食滋阴生津,养血补血之物,忌辛辣动火之品,以免伤阴,老年人脾胃虚弱,食 宜清淡,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