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讲义讲稿黄帝陵_第1页
内容讲义讲稿黄帝陵_第2页
内容讲义讲稿黄帝陵_第3页
内容讲义讲稿黄帝陵_第4页
内容讲义讲稿黄帝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答辩者:李晓宇指导老师:康永祥本文旨在通过一次科学的调查来确定黄帝陵地区的地理状况、病虫害危害状况、防治状况将本次调查与当地地理情况、古柏群落立地条件等结合,将本人的调查情况和前人的研究内容进行对比讨论,从而试图找出影响病虫害发生的相关因素。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经验进一步探索高效环保绿色的防治策略。目前国内已经确定了黄帝陵地区的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危害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我国侧柏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紫色根腐病、立枯病、叶凋病(也叫叶枯病)等病害;柏蚜、侧柏毒蛾、侧柏松毛虫、柏肤小蠹、柏双条杉天牛、红蜘蛛、东方蝼蛄/华北蝼蛄等虫害。我国侧柏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起步早,

2、研究成熟。郑建和韩学俭对古柏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不同的侧柏常见病虫害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但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目前未见国外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并未发现相关国外研究文献。研究区域概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气候条件水文资源动植物群落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应的文献来了解黄帝陵地区病虫害的基本情况。实地调查法古柏病虫及其被害植株在林间的分布型常因病虫的种类和发生期而不同, 同时也受地形、土壤、气候、人为因素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观察法:首先要获取黄陵地区地形图、地图、林分分布图等资料并到古柏林周围的制高点对古柏群进行观察,对疑似病虫害区域要及时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并标

3、记;最后到相应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法:在古柏群周围可以随机于游人、当地居民、景区管理人员、林区执法人员、当地老者进行沟通、交流。样线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古柏群的面积划定一条基准线,在该基准线上根据基准线的长度,划定10条与基准线垂直的样线,且每条样线间距离相等,分别编号,并绘制简单的样线图进行调查。样方法:划定面积为10m10m的标准样方,在样方内对每颗古柏进行病虫害调查。样方情况如下:样地GPS坡位坡度()坡向郁闭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枯落物厚度mm枯落物盖度%林下更新量人为干扰方式与程度1E1091530.52N353516.37上20SW450.80845%100%230%极少管理2E10

4、91549.64N35358.14下10SE710.920%85%365%少管理3E1091525.20N353526.96上15NE570.8620%85%11100%中管理4E1091543.92N353512.26中17SE200.6530%78%2083%中管理5E1091555.54N353513.25下7SE740.820%95%330%无管理6E1091529.13N353523.65上3SE150.7910%75%565%多管理、游客7E1091526.55N353524.33上8SW250.8335%95%670%多管理8E1091526.54N353526.78上8NE34

5、0.8515%82%7.590%中管理9E1091526.86N353524.90上16E0.830%92%745%中管理10E1091548.48N353510.71中18.4SE400.922%35%840%多管理样方12345678910主要树种组成侧柏侧柏、刺槐、油松侧柏侧柏侧柏侧柏 油松侧柏侧柏侧柏侧柏、刺槐、油松、核桃树种比例3:15:63:52:5:3:1平均胸径(cm)72.59.645.613.18.138.860.98335.812.9平均树高(m)139.49.56.45.711.61110.5108.7冠幅10.63.17.73.72.38.61010.18.45枝下高

6、3.53.220.51.44.22.92.121.8总株数62191419864711本次调查主要以植株发病率( 表明病害发生的普遍性) 和感病指数( 表明病害发生的普遍性及严重程度)两个指标来展开。发病率=发病的株数/总调查株数感病指数:在选好的标准样地中, 按发病的轻重分级, 统计各级的株数, 然后按感病指数公式进行计算级别代表值分级标准0健康1凋枯鳞叶占总鳞叶的10202凋枯鳞叶占总鳞叶的20503凋枯鳞叶占总鳞叶的50以上枝梢害虫的调查:调查时在标准样地或者样线中根据实际情况选合适数量的株数, 并调查出被害株数,计算出被害率。食叶害虫调查:食叶害虫的调查需要在样方中找出被危害的植株,观

7、察鉴定危害类型,记录害虫个数、生命阶段,并对特殊情况进行记录。在调查过的古柏中随机挑选10株虫害植株,并统计每株古柏的虫口密度。蛀干害虫调查:在古柏林中随机挑选五个点,然后以每个点为单位,辐射状调查20株古柏,然后统计虫口密度。标准地号调查面积(长度/m)调查株数发病株数发病率()110*101818100.00 210*102020100.00 310*1012433.33 410*1018738.89 510*1012325.00 平均1659.44 各级病株数感病指数备注02970.759幼龄林037100.783幼龄林83100.138成熟林114210.203成熟林92100.111

8、老龄林0.399平均标准地调查株数被害株数被害率()害虫名称虫口密度(头/株)13039柏大蚜1221729柏大蚜7321210柏大蚜10417316柏大蚜7527414柏大蚜3622210柏大蚜2715216柏大蚜8817215柏大蚜10921417柏大蚜91019210柏大蚜4平均3127蚜虫危害情况调查表标准地调查株数被害株数被害率()害虫名称虫口密度(头/株)130 1 5 金绿宽盾蝽4 217 1 6 金绿宽盾蝽2 321 1 7 金绿宽盾蝽3 417 1 5 金绿宽盾蝽5 527 1 3 金绿宽盾蝽3 622 2 9 金绿宽盾蝽4 715 2 15 金绿宽盾蝽4 817 2 11

9、金绿宽盾蝽4 921 2 7 金绿宽盾蝽3 1019 2 10 金绿宽盾蝽5 平均2 8 4 05101520253035401234567891011被害率(被害率() 样方号样方号各样方被害率各样方被害率柏大蚜金绿宽盾蝽侧柏毒蛾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蠹平均被害率0246810121412345678910平均虫口密度(头虫口密度(头/株)株)样方号样方号各样方虫口密度比较图各样方虫口密度比较图柏大蚜金绿宽盾蝽侧柏毒蛾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蠹平均虫口密度通过本次系统的调查发现,病虫的发生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密切关系:古柏群落的人为破坏纯林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和结构的单一化立地条件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经营森林害

10、虫防治策略的偏差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森林害虫的变化经调查发现,黄帝陵地区古柏群落基本没有病害发生。调查期间只发现了侧柏叶枯病,在幼树上发生比较严重。虫害的类型有以下几种:明纹侧柏松毛虫1987年曾大发生,为食叶害虫。侧柏林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侧柏嫩枝叶儿乎被其食光,树势极度衰弱,若连续受害,林木则成片枯死。一年一到两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林内石块下、枯枝落叶层中及杂草丛内越冬。侧柏毒蛾1992、1995、1996年曾大发生,目前该虫在林内虽有一定数量的存在,但不会对古柏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为食叶害虫。初孵幼虫咬食鳞叶尖端和边缘成缺刻,3 龄后取食全叶,受害严重的植株,树冠枯黄。1年发生1代,以卵在

11、叶、小枝上越冬。柏肤小蠢1997年首次被发现,1998至1999年严重发生。属于蛀干害虫,危害程度较重。主要危害韧皮部,少数危害木质部;单株种群密度高柏大蚜,古柏林区一直有该虫存在,19981999年比较严重,大面积柏叶发黄、干落。常群集于侧柏的嫩枝和幼干上,刺吸枝条幼茎表面,取食植物汁液。双条杉天牛1997年首次被发现,目前林内仍有该虫分布,但数量不多。多危害衰弱木、枯立木,幼虫蛀食边材和韧皮部,能促使弱木迅速死亡,严重时,常造成整枝、整株树木枯死。其它害虫分布数量相对较多的有半翅目的斑须蝽、绿蝽,鳞翅目的榆毒蛾、油松毛虫,同翅目的油松小蠢等,当地部门没有专门对其进行防治,只是重点监测。总之

12、,总之黄帝陵地区的主要害虫有明纹侧柏松毛虫、柏大蚜、侧柏毒蛾、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蠢、金绿宽盾蝽等,均被列入黄帝陵古柏林主要害虫名录,进行重点监测和防治。油松毛虫、油松小蠢有一定数量的存在,而且一旦小环境适宜也有大发生的可能,近年也被严格监测。此次调查按照山型地貌、光照及人为影响因素将古柏林区划分为五个抽样调查标准区域,即:党校区、陵前区、陵西区、陵东区、孟塬区。五个区域共抽样调查560株古柏,平均被害株率为35.8%,其中:明侧纹柏松毛虫株虫口30.9头,金绿宽盾蝽25头、侧柏毒蛾株虫口39头,柏大蚜株虫口32.9头,柏肤小蠹株虫口34.2头,双条杉天牛株虫口34头。从本次调查总体情况来看,黄帝陵地区的病虫害危害程度较前几十年已经大大降低,这也充分说明了近年来政府组织的高度重视、防治力度的加大和防治效果的显现。一些害虫的危害率已经从2000年初的50%降至如今的10%或者以下,并且部分当年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近年来已经近乎被防治殆尽,天牛、小蠹类害虫仍然是防治重点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