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本控制专题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念成本控制,指运用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将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致低于预期的成本限额。一、成本控制系统的组成成本控制系统包括:组织、信息系统和考核、奖励制度等内容。二、成本控制的原则成本控制的原则可概括为四条:1、经济原则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只在重要领域中选择关键因素加以控制,而不对所有成本都进行同样周密的控制;同时,要求在贯彻“例外管理”原则。另外,要求贯彻重要性原则并具有灵活性。2、因地制宜
2、原则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3、全员参与原则4、领导推动原则三、成本降低1、成本降低:指为不断降低成本而作出的努力。2、成本降低的基本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2)系统分析成本发生的全过程;(3)主要目标是降低单位成本;(4)要靠自身的力量降低成本。(5)要持续不断地降低成本(所谓“持续不断”指成本降低没有止境,是无终点的旅行)3、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径(1)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的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等方法提高产品的功能成本比率。(2)采用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材料;(3)开展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和作业管理。作业成本计算:
3、即把成本更精确地分配到成本对象的程序,其首要目的是提高盈利能力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业成本管理:即利用作业成本信息使销售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合理化,认清改变作业与工序以提高生产力的机会所在。作业管理:即把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和非成本问题管理结合起来,包括生产周期、产品质量、交货及时性和顾客满意度等,以创造更多的价值。(4)改进员工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树立成本意识。4、成本降低与成本控制的区别不同点成本控制成本降低目标不同以完成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限制不同仅限于有成本限额的项目不受成本限额限制,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努力方向不同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包括正确选择经
4、营方案,涉及制定决策的过程,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分析。量化标准不同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绝对成本控制不仅包括降低绝对数,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增长超过成本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故又称相对成本控制。第二节 标准成本及其制定一、标准成本的概念标准成本: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标准成本的两种含义:1、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根据单位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即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2、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根据实际产量和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计算出来。实际产量的
5、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二、标准成本的种类理想标准成本指在最优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要求太高,不宜作为考核依据正常标准成本指在效率良好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1、包含了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要达到该标准有难度,但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因此,是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并可以调动积极性。2、在标准成本系统中,正常标准成本被广泛使用,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客观和科学性;B、现实性;C、激励性;D、稳定性现行标准成本指根据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序等预计的标准成本
6、。1、可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2、当价格、效率、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时,需要按照改变了的情况加班修订。基本标准成本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1、基本标准成本不按各期实际修订,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2、基本标准成本与各期实际对比,可反映成本变动趋势。解释:“生产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注意:市场供求变化导致售价、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不需要修改基本
7、标准成本。三、标准成本的制定制定标准成本,首先要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是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用量标准:包括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等,主要由生产技术部门制定,吸收执行标准的部分参加价格标准:包括原材料单价、小时工资率、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等,由会计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确定。(采购部门,是材料价格的负责部门;劳资部门和生产部门是小时工资率的负责部门,各生产车间对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承担责任)(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1、标准消耗量(用量标准):是现有技术条件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数量,包括必不可少的消耗及避免的损失。2、价格标准:是预计下年实
8、际需要支付的进料的单位成本,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用量标准: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即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2、价格标准:指标准工资率(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单位产品总可以用两个或以上的数量标准作为衡量:如某件产品花多少时间,每单位时间的工资水平。因此,当采用计件工资制时,标准工资率=预定的每件支付的工资/标准工时当采用月工资制时,标准工资率=月工资总额/可用工时总量(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各部门的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分为变
9、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两部分。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数量标准: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标准(也可采用机器工时或其他用量标准,但应尽可能与变动制造费用费用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2)价格标准:指每一工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2、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采用变动成本法时,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因此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中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此时无需制定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的控制通过预算管理来进行。(2)采用完全成本法时,固定制造费用要计入产品成本,还需要确定其标准成本。用量标准: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直
10、接人工工时标准(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与变动制造费用用量标准保持一致。价格标准:每小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第三节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为标准成本差异,或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反映实际成本脱离预定目标的程度。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均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同。定义: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成本=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因此,成本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通过+1-1=0的方式,衍生出“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即将成本差异的右边差
11、式保留两端的因子)成本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定义: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则有: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数量在前价格在后,实量价差积+量差标价积(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
12、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元)。求材料的成本差异。通俗理解:标准:一件产品用材料6千克,一千克材料价格0.5元。实际:一件产品用材料=2500/400=6.25千克,一千克材料价格=0.55元因此,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2500*(0.55-0.5)=125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2500-6*400)*0.5=5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25+50=175元。(1)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不应由耗用材料的生产部门负责,而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2)材料数量差异是在材料耗用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生产部
13、门的成本控制业绩。(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成本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又称为工资率差异数量差异:又称为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例: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4539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0元/件,即每件产品耗用标准工时2小计,标准工资率5元/小时。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解:工资率差异=890*(4539/890-5)=89元人工效率差异=(890-400*2)*5=450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89+450=539元。(1)工资率差异形成原因复杂且难以控制,一般
14、归属于人事劳动部门管理。(2)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但不是绝对)。(三)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变动制造费用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又称耗费差异数量差异:又称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例:本月实际产量400件,使用工时89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元,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时,求变动制造费用差异。解: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90*(1958/890-2)=178元变动
15、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2=180变动制造费用差异=178+180=358(1)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部门经理的责任,他们有责任将变动制造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限额内。(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但不是绝对)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一)二因素分析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1、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金额-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因为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业务量变化,故不考虑业务量变动,以原来的预算数作为标准。2、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其中,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生产能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
16、产能量标准工时=生产能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即: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例:本月实际产量40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500件即10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1.5元/小时。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解:二因素法固定制造费用实际金额=1424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000*1.5=1500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
17、分配率=400*2*1.5=1200元。因此,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500=-76,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500-1200=300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76+300=224(三)三因素法将二因素法中的能量差异拆分为“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生产能量标准工时-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形式上同其他项目“效率差异”)上例用三因素解: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000*1.5=-76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1000-890)*1.5=165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
18、差异=(890-400*2)*1.5=135元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76+165+135=224元。第四节 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把标准成本纳入账簿体系不仅能提高成本计算的质量和效率,使标准成本发挥更大功效,而且可以简化手续。一、标准成本系统账务处理的特点1、“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无论借方贷方均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其余额亦反映这些资产的标准成本。2、设置成本差异账户分别记录各种成本差异,即为每一种成本差异设置一个账户。在登记“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账户时,应将实际成本分离为标准成本和有关的成本差异,标准成本数据记入“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
19、账户,而有关差异分别记入各成本差异账户。为考核,各成本差异账户还可以按责任部门设置明细账,分别记录各部门的各项成本差异。3、各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会计期末,各种差异有两种处理方法(1)结转本期损益法将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或者,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本年利润”账户这种方法优缺点A、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应直接体现在本期损益中),使利润能体现本期工作成绩的好坏;另外,账务处理比较简便。B、如果差异数额较大,或制定的标准成本不符合实际的正常水平,则不仅使存货成本严重脱离实际成本,而且歪曲本期经营成
20、果;(结论:成本差异数额不大时,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适宜)(2)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事实依据:税法、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售成本共同承担。方法优缺点:A、符合税法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能反映实际情况。B、会增加一些计算分配工作;有些计入存货成本的费用不一定合理(如闲置能量差异)。(3)针对不同差异的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闲置能量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其他差异: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4)差异处理方法的一致性差异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以使成本数据保
21、持可比性,并防止信息使用人发生误解。二、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处理程序举例:1、题中告知的信息(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表成本项目金额数量价格直接材料30元100kg0.3元/千克直接人工32元8h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12元8h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8元8h1元/小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30+32+12+8=82元/件(2)费用预算费用项目金额生产能量工时4000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000元固定制造费用4000元变动销售费用2元/件固定销售费用24000元管理费用30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生产能量工时=6000/4000=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
22、费用预算/生产能量工时=4000/4000=1元/小时(3)生产及销售情况原材料一次投入,其他成本项目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约当完工产品系数为0.5。本月初在产品存货50件,本月投产450件,完工入库430件,月末在产品70件。本月初产成品30件,本月销售440件,月末产成品20件。销售单价125元/件。2、本月发生的实际业务情况(1)原材料购入和领用A、本月购入第一批原材料30000kg,实际成本0.27元/千克,共计8100元借:原材料(标准成本) 9000(=30000*0.3)贷:应付账款 8100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900B、本月购入第二批原材料20000kg,实际成本0.32元/
23、千克,共计6400元借:原材料(标准成本) 6000(=20000*0.3)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400贷:应付账款 6400按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符号判断,如果差异>0,则材料成本差异在借方反映;如果差异<0,则材料成本差异在贷方。其他差异原理相同。C、本月投产450件,领用材料45500千克。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45500-450*100)*0.3=150元。借:生产成本(标准成本) 13500(=450*30)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150贷:原材料(标准成本) 13650(2)直接人工本月实际使用直接人工3500小时,支付工资143
24、50元,平均每小时4.10元。借:应付工资 14350贷:银行存款 14350因为,本月完成的约当产量=430+70*0.5-50*0.5=440件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3500*(4.1-4)=350元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3500-440*8)*4=-80元借:生产成本(标准人工成本) 14080(=440*8*4)人工工资率差异 350贷:应付工资 14350人工效率差异 80(3)变动制造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600元,实际费用分配率1.6元/小时(因为分配基数为直接人工工时3500小时)借:变动制造费用 5600贷
25、:各有关账户 5600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3500*(1.6-1.5)=350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3500-440*8)*1.5=-30元借:生产成本(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 5280(=440*8*1.5)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50贷:变动制造费用 560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0(4)固定制造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3675元,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1.05元(因为分配基数为直接人工工时3500小时,3675/3500=1.05元/小时)借:固定制造费用 3675贷:
26、各有关账户 3675二因素法: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3675-4000=-325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工时-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4000-440*8)*1=480借:生产成本(标准的固定制造费用) 3520(=440*8*1)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480贷:固定制造费用 367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25(5)完工产品入库本月完工产品430件,实际产品标准成本=430*82=35260借:产成品 35260贷:生产成本 35260(6)产品销售本月销售产品440件,单价125元,共计55000元借:应收账款 55000贷:营业
27、收入 55000(不考虑VAT)结转销售成本440*82=36080元:借:产品销售成本 36080贷:产成品 36080(7)发生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变动销售费用968元,固定销售费用2200元,管理费用3200元。借:销售费用 3168(=968+2200)管理费用 3200贷:各有关账户 6368(8)结转成本差异假设该企业采用“结转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借:主营业务成本 395材料价格差异 5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80变动制造费用 3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25贷:材料数量差异 150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350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50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480(9)关于
28、期初在产品标准成本的计算期初在产品标准成本(体现为“生产成本”借方余额)期初在产品50件,需将期初在产品各成本项目分为两大类:A、一类是原材料一次投入,该50件在产品中含原材料标准成本=50*30=1500元;B、另一类是其他成本项目,应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该50件在产品其他项目标准成本合计=50*0.5*(82-30)=1300元。因此,期初50件在产品的标准成本=原材料标准成本+其他项目标准成本=1500+1300=2800元期初产成品标准成本期初产成品30件,每件标准成本82元,标准成本=30*82=2460元(10)科目汇总表科目期初借方期初贷方本期借方发生本期贷方发生期末借方期末贷方
29、原材料9000+ 6000136501350产成品246035260360801640银行存款1435014350应收账款5500055000应付账款8100+ 640014500应付工资1435014350各有关账户5600+3675+3200+316815643变动制造费用56005600固定制造费用36753675营业收入5500055000营业成本36080+39536475销售费用31683168管理费用32003200直接材料价格差异400900500人工效率差异808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03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25325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50150人工工资率差异35035
30、0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50350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480480生产成本280013500+14080+5280+3520352603920根据科目汇总表,各差异的借方合计1330与贷方合计935,相差395,即反映为借方余额395元,应将其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借方。第五节 作业成本计算一、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一)作业成本法及相关概念1、作业成本法(又称基础成本法或ABC法)理论依据:成本对象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生产耗用作业,作业导致成本发生。向成本对象分配的应该是作业的成本,分配的基础应该是成本对象耗用的作业量。与传统区别:按作业归集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并按单位作业成本(即作业成本分
31、配率),将加工成本分配到耗用相关作业的成本对象;直接材料成本直接计入成本对象。2、作业:指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与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有关的各项具体活动。一项作业,对任何加工或服务对象,都必须是重复执行特定或标准化的过程和方法。一项作业,可能是非常具体的活动,是某一部门各项活动中的一项,也可能是泛指一类活动,甚至是整个部门或过程的代名词。3、作业链和价值链作业链:相互联系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的链条。其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推销、配送和售后服务等项职能。价值链:每一项作业耗用的资源、产出和价值量转移到下一项作业,价值沿作业链在名作业之间转移,构成一条价值链。4、成本动
32、因(又称成本驱动因素):指引起相关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发生变动的因素。在作业成本计算中,成本动因分为两种:(1)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驱动因素,而作业成本是耗用的企业资源,故这类动因又称为“资源动因”;(2)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驱动因素,产品耗用作业,故这类动因又称为“作业动因”教材重点研究“作业动因”,因为它是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分配基础。以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分配基础不同,成本动因有三种形式A、执行性成本动因,以执行次数来体现(如材料采购批次,设备调整次数)B、时间性成本动因,以使用时间来体现(如产品加工使用设备时间长短所应承担的设备台时成本)C、实际成本动因,以资源实际消耗多少来体现(如某产
33、品消耗材料数量或重量越多,应分配材料采购费用成本越多)以成本动因本身作为分配基础时,其形式有两种:A、单一动因:使用单一的数量、次数或时间指标;B、复合动因: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量指标。(二)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1、该法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思想,对传统的成本计算法进行重大变革。(1)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依据作业资源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依据作业对最终产品的贡献方式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2)好处:A、克服传统成本计算中间接成本集合较少且缺乏同质性的缺点;B、改变了以产量或人工工时、人工工时等为单一分配基础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3)客观比较:经济不发达、粗放式管理劳动
34、密集型企业,间接成本比重较小,按照单一分配基础对间接成本进行分配的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适合的。当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时,间接成本比重迅速增加时,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进行分配间接成本时,不合理。而作业成本法强调因果关系原则,缩小了成本分配范围,增加了分配率数量,较好地解决了成本分配中不合理现象,提供符合实际的成本信息,提高了成本信息在产销决策与价格决策中的有用性,可促进决策水平,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2、该法要求在分析作业和成本动因基础上,建立作业中心和成本库。(1)作业成本法可较好克服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问题,并使一些不可按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为可控。(2)在引导管理人员关注“成本发
35、生的原因”方面,作业成本法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强调产品“消耗”的作业成本,未必包括全部生产能力成本,也即不一定等于“投入成本”。作业成本法更能真实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同时,更有利于分清经济责任。3、作业成本法实际上不是一种独立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之外的新的成本计算方法,而是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改进,使传统成本计算法更加科学。(1)作业成本法按作业歉资源的耗费,并按产品消耗的作业分配作业成本(2)作业成本法把成本核算对象,从一个部门(车间)、一批产品,细化到了影响成本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每一项关键作业。(3)对作业链中无效作业严格控制,对有效作业加强管理控制,提高作业效率,增加产出能力。作业成本法可实
36、现有效成本控制和持续的成本降低,形成成本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二、作业成本法计算程序举例说明A服装生产企业,只生产衬衣和西服两种产品,目前按逐步结转分步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生产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骤,备料,通过备料车间,进行各种布匹的整理、选配等。第二步骤,缝纫,通过缝纫车间,进行裁剪、机器缝纫、制领、锁眼、钉扣、熨烫、检验等第三步骤,包装,通过包装车间,进行配号、包括该企业针对衬衣和西服成本真实性问题,决定对目前使用的分步计算产品成本方法进行改进,实行作业成本。程序如下:1、确定成本对象无论什么成本计算方法,都必须明确成本计算对象,作业成本法也不例外。以衬衣和西服为目标,如果按分批法计
37、算产品成本,成本对象为每一批产品;如果考虑优化价值链中某一项职能作业,则可确定该职能作业作为成本对象,如产品设计、产品配送。2、确定直接成本的类别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是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无须进行分配,其他成本均可作为间接成本。经分析:确定生产衬衣使用的布料及辅助材料(包括纽扣、商标等)作为直接材料成本确定生产西服使用的面料、衬里及其他辅助材料(包括纽扣、商标等)作为直接材料成本除此之外,缝纫车间发生的成本,均作为间接成本。3、分析作业和成本动因,明确作业中心,确定间接成本集合,是实施作业成本计算最关键的一道程序。一个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涉及许多项作业,需要对每项作业进行分析,查明
38、影响成本真实性的关键性作业,并将有着相同产品成本动因的作业作为一类,把它们发生的成本归集在一起,以便能够以相同的成本分配基础将这一类成本分配到各种产品成本中去。每一类作业称为一个作业中心每一类作业所发生的资源耗费,称为一个成本集合或成本库。经分析,缝纫车间归纳以下6项关键性作业,并将每一项关键性作业,作为一个作业中心。这6个作业中心为:裁剪、机器缝纫、手工锁眼和钉扣、熨烫、检验、车间管理。每一类作业中心的成本集合中包含的间接成本如下:作业名称包含的间接成本分配基础原因1裁剪工人薪酬、动力用电、电剪、工作台折旧裁剪批次1、每批裁剪耗用时间基本相同,而且时间主要耗用在各项准备工作上;2、每月西服与
39、衬衣裁剪的批次多少不确定。2机器缝纫设备折旧、工人薪酬、机物料消耗、动力用电、缝纫线等消耗服装加工使用的设备台时1、该项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设备折旧是成本集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用工人人数很少,职工薪酬在该成本集合中比重较低;2、职工薪酬及其他间接成本(机物料消耗、动力用电、缝纫线等)的发生,也与设备使用台时有关。3手工锁银和钉扣工人薪酬、少量的低值易耗品摊销等人工工时该项作业以手工为主,低值易耗品摊销金额很小。4熨烫工人薪酬、设备折旧、动力用电、蒸汽费用、机物料消耗等设备台时相关性更大。该项作业为半机械货操作平均一个工人看管3台熨烫设备。工人薪酬与设备的折旧占该项成本集合的比重相当
40、。其他间接成本占比重轻小但与设备台时相关。5检验检验工人薪酬检验时间6车间管理车间厂房折旧、管理人员薪酬、照明、取暖等费用按实际产量和预计销售单价计算的销售收入这一类成本属于维持性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缺乏直接费因果关系,只能根据承受能力原则,按前格的分配基础分配。4、按照既定的作业成本中心和成本集合设置作业账户账户设置,既要考虑便于成本归集、分配和作业成本分析,还要考虑财务报表成本所需的成本资料,以便编制对外财务报告。以缝纫车间为例: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缝纫车间科目下,设置作业账户(4级明细),即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缝纫车间裁剪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缝纫车间机器缝纫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缝纫车
41、间手工锁眼及钉扣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缝纫车间熨烫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缝纫车间检验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缝纫车间车间管理还应在作业账户内,按间接成本项目(即5级明细,如直接人工薪酬、折旧费、动力费等)设置专栏,其名称和内容要与对外报表的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中的各明细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一致。将各作业成本账户中的“直接人工成本”汇总后就可得出对外报表中制造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将各失业账户中相同费用项目汇总就可以得出“制造费用成本”及其各明细项目。5、根据当期发生的各项作业成本登记作业账户以缝纫车间机器缝纫作业为例:其作业账户格式、本月发生的各项成本如下表。当月发生的各项成本,应逐笔登记。
42、月末将本期发生额合计金额,全部从本账户贷方转出,月末无余额。缝纫车间机器缝纫(作业2)明细账项目直接人工薪酬折旧费动力费缝纫线机物料消耗合计发生额合计1200003280009500035002500549000本月转出1200003280009500035002500549000本月余额0000006、根据当期各作业账户发生额,编制作业成本分配表,根据既定的分配基础,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并分配各种产品应负担的作业成本。项目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4作业5作业6合计本期成本发生额1320005490002816002120001496002754001599600分配基础裁剪次数11机器台时45
43、00人工工时14080机器台时4000检验时间176实际产量*预计单价4590000分配率=本期成本发生额/各分配基础1200012220538500.06西服耗用作业量5280080002400823180000衬衣耗用作业量6170060801600941410000西服应负担成本6000034160016000012720069700190800949300衬衣应负担成本720002074001216008480079900846006503007、根据企业编制的原材料耗用分配表和作业成本分配表登记成本计算单部门:缝纫车间 产品:西服 2006年8月项目产量(件)直接材料成本作业成本合计期初在产品成本8580002685001126500本月生产成本27680009493003717300合计362600012178004843800完工半成品(转入包装车间)1200310800010740004182000月末在产品成本5180001438006618008、采用预算分配率时,对已分配作业成本的调整实务中,可以选择预算成本分配率进行各项作业成本的分配。某一作业预算成本分配率=该作业中心的预算成本/预计的分配基础各个成本对象的作业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运维临时工劳动合同样本
- 水源地暖系统安装协议
- 城市广场安保人员招聘协议
- 数据中心资料员合同样本
- 桥梁建设泵机租赁合同
- 餐饮店外墙涂料施工合同
- 软件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 冷链物流解决方案施工合同
- 酒吧主题派对策划合同
- 银行贷款延期协议
- 学会正当防卫课件
- 温室大棚改造施工方案及日光大棚设计方案
- 木质吸音板施工工艺
- 文华财经-半自动程序化交易使用指南101212
- 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土壤》精美赛课课件
- 2023北京市第一次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产品合格证标签出厂合格证模板
- GA/T 2007-2022法庭科学气枪弹检验技术规范
- 《孔乙己》改编剧本
-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安全操作资格培训教材课件
- 绘画心理治疗专家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