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教材_第1页
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教材_第2页
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教材_第3页
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教材_第4页
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职业危害及预防职业危害及预防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的的2供电系统企业随电网分布于全国城乡,具有点多面广,室外工作量大的特点。供电系统在生产及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工频电磁场、微波、噪声、高温、低温、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化学物质(六氟化硫及分解产物 、锰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 、铅及无机化合物、汽油 、多氯联苯(PCBs)等)、粉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等三大类。3一、物理因素一、物理因素供电系统生产及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物理因素主要有:工频电磁场、微波、噪声、高温、低温、紫外线及红外线等。4(一)工频电磁场(一)工频电磁场工频电磁场存在于我

2、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电热毯、电吹风、电视机等家电设备以及电力机车、大型用电设备。供电系统: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大型变、配电站等都可产生工频电磁场。51. 1. 接触机会接触机会输电线路和电力设施的周围环境中均存在着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变电站运行及维修人员、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及带电作业人员在工作时均可接触到工频电磁场。62 2. . 健康危害健康危害 原苏联的研究人员曾对在400-500kV变电站内工作的45名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在平均电场强度在、直接感应电流为120A/m环境中,26名工作人员患有神经衰弱、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有12人患有心血管系统失调,14人心电图异常,41人诉

3、说有头痛、疲劳、失眠、消化系统失调等症状。7据报道,瑞典的科研人员发现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居民白血病与脑瘤的发病率较高。我国的科研人员曾对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走廊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线路附近居民有明显的不愉快效应和头晕、头痛、失眠、疲倦、乏力等症状。一些调查研究发现,接触工频电磁场的作业人员的心电图有P-R间期延长、Q-T间期缩短以及外周血微核率有所增高等改变。有文献证明高压实验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8国内有学者对110kV、330kV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对巡线工的健康影响进行调查,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看,接触组在日平均24 h工频电场作业时段内的大部分

4、时间接触剂量超过5 kVm,调查没有发现外周血象(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外周血染色体畸变检查)、生理及生化指标异常的变化。94. 4. 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在变电站周围划定一定范围的区域为防护区域,设置围墙或栏栅,变电站内的超高压输电线进线及主变压器周围设置围栏或安全警示线。办公场所、控制室以及变电站值班人员的休息室应与高压输电线、高压变配电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10国内有学者对110kV、330kV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对巡线工的健康影响进行调查,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看,接触组在日平均24 h工频电场作业时段内的大部分时间接触剂量超过5 kVm,调查没有发现外周血象(包括白细胞、

5、血小板、血红蛋白及外周血染色体畸变检查)、生理及生化指标异常的变化。115. 5.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我们国家只制订了工频电场的职业接触限值,尚没有制订工频磁场的职业接触限值。频率(Hz)电场强度(kV/m)50512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颁布实施的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暂以 4kV/m 4kV/m 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 0.1mT 0.1mT 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该规范也可参照应用于110KV、220 KV、330 KV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

6、评价)。13 根据国内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我们对广西区内变电站工频电场的检测,110kV以下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强度均比较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220 kV变电站中的大部分工作地点的工频电场强度也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只有少数作业点(如线下场地等 )的工频电场强度超过5kV/m;而500 kV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强度相对较高,如线下、主变压器等地点的工频电场强度都超过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但控制室、继保室等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与220 kV、110 kV变电站一样,强度都比较低,符合国家标准。14500 kV变电站的磁场强度较220 kV、110 kV变电站的磁场强度高(约T ),220 kV变电站

7、与110 kV变电站相比基本无差别(约T ),各变电站中,又以线下场地的磁场强度较大(约9-20T ),主变、主控室、继保室均较低(约T )。对比国家环保局颁布的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的暂以作为居民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各类变电站的磁场强度均比较低。 15二、化学有毒物质二、化学有毒物质供电系统生产及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有毒物质主要有:六氟化硫及分解产物 、锰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 、铅及无机化合物、汽油 、多氯联苯(PCBs)等。 16(一一) 六氟化硫(六氟化硫(SF6) 六氟化硫

8、(SF6)为无色无味气体,物理学上被认为是惰性气体。因具有耐热性、不燃性、非腐蚀性等特点,常用作气体绝缘器材、制冷剂、示踪装置以及医疗方面等。 在电力系统,六氟化硫被广泛地应用在高压断路器、变压器、互感器、电容器、熔断器等电力设备中。在供电系统,六氟化硫主要是变压器开关绝缘用气体,已经普遍使用在万伏及以上的变压器。 171. 1. 接触机会接触机会正常运行时,工人一般不会接触到六氟化硫,只有在泄漏或对变压器等设备进行检修时才有可能接触到六氟化硫气体。18 2. 2. 侵入途径侵入途径六氟化硫及分解产物主要经呼吸道吸收。氢氟酸酸雾除可经呼吸道吸收外,还可经皮肤吸收。在大功率电弧、火花放电和电晕放

9、电作用下,六氟化硫气体能产生四氟化硫、一氟化硫、十氟化二硫、氟化氢等多种分解产物,分解物与电器设备内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可生成氢氟酸、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与某些绝缘材料反应可生成四氟化硅(SiF4)等有毒物质。这些分解产物大多为高毒的氟化物,如果工人在现场操作或进行检修工作,就有可能接触到这些高毒的氟化物。19序号毒物名称毒性及对人体的危害1六氟化硫 六氟化硫纯品基本无毒,大鼠在80%的六氟化硫及20%氧气中吸入染毒1624小时,未出现任何中毒表现。工人在平均浓度803456mg/m3或每天短时间在26809000 mg/m3的浓度下吸入三年,没有不良影响。还有的资料报道,人吸入80%六氟化硫和

10、20%氧的混合气体5分钟,可出现四肢麻木感、轻度兴奋等症状。 在密闭空间,浓度增高时可取代空气而引起窒息。 20序号毒物名称毒性及对人体的危害2 2一氟化硫一氟化硫为无色无臭气体,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类似光气的呼吸道损伤。3 3四氟化硫四氟化硫为无色气体,加热或遇水或蒸汽可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氟化物。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可引起肺水肿、皮肤灼伤。4 4十氟化二硫十氟化二硫为无色、化学性不稳定液体,属高毒类,对呼吸道有明显刺激作用。十氟化硫被吸入人体后,可在肺组织中水解生成氢氟酸或二氧化硫,对肺组织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时,引起肺水肿、肺出血。215 5氢氟酸(氟化

11、氢) 高毒类,对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腐蚀性,高浓度吸入氟化氢气体可引起眼、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症状、急性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甚至肺水肿。在25 mg/m3浓度吸入即有刺激表现,400430 mg/m3可引起急性中毒致死。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嗅觉减退,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皮肤、眼接触可引起灼伤。高浓度灼伤常呈进行性坏死,溃疡愈合缓慢。严重者累及骨骼,尤以指骨为多见,表现为无菌性骨髓炎的征象。6四氟化硅 中等毒类,为无色刺激性气体, 对眼、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续上表:续上表:224. 4. 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 立即让中毒者脱离事故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对呼吸

12、或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术,并及时将中毒者送医院抢救治疗。235. 5.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使用密封良好的电器设备,减少SF6气体的泄漏。如果采用六氟化硫气体的电器设备布置在室内,则室内应设置局部排风设施,以保持良好的通风。以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的电器设备如果发生故障需要处理时,应按要求和程序对SF6气体及分解物进行回收和处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佩戴使用防毒面具、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24三、其他应注意的职业健康问题251 1火灾导致的有毒烟气中毒火灾导致的有毒烟气中毒 有的变电站采用电缆出线,电缆沟内电缆较密集,由于电线电缆的塑料绝缘层在燃烧中伴有

13、聚氯乙烯的热分解, 会释放出大量的氯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有毒烟气;变电设施发生火灾时,绝缘油、配线的外皮等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果作业工人在现场灭火时大量吸入这些有毒烟气,也可造成人员中毒。 262728因此,如果变电站发生火灾,抢险人员进入现场进行灭火时,应注意风向的变化;在进入设施内时,必须穿戴防护服,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92 2灭火系统气体导致的中毒或窒息灭火系统气体导致的中毒或窒息变电站的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防火封堵等,灭火系统有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移动式灭火系统等多种形式,其气体灭火系统一般采用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进行灭火。30二氧化碳或氮

14、气对人体基本无毒,均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 当气体灭火系统的气体泄漏或系统启动时,气体灭火系统周围的二氧化碳或氮气等惰性气体的浓度较高,特别是在室内,作业工人如果在现场工作或进入现场灭火,可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或氮气,容易造成窒息事故。31事例:事例:2007年7月21日上午11时左右,云南省图书馆三楼存放消防设备的房间内,灭火系统的二氧化碳气体出现泄漏。当时整栋大楼里有600多人,其中有10多个人正在紧挨着这间房子的电子阅览室里阅读,气体泄漏后,几名读者先后出现中毒症状,几名青少年昏倒在地。警铃响起后,云南省图书馆立刻请求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支援,图书馆工作人员马上对馆内人群进行疏散。在相关部门配合下,仅用了半个多小时,事故就得到有效控制。32 根据现场清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