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_第1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_第2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_第3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_第4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三、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里,时刻沐浴着父母、老师以及周围朋友对我们的关爱。想一想,学过哪些关于人与人之间真情的诗句呢?可能是母子之情或者是朋友之间交往深情。(提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有

2、哪些诗句呢?(学生自由说)2、大屏幕出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节选这些诗句都是表示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句子,来我们读一读。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古文讲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它是古文又叫做文言文,不同我们平时所学的现代文。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喜欢上古文的。4、指名读课题,注意读准“弦”的音。评价:(不够自信)(清晰响亮,字正腔圆)齐读课题。5、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请大家大声的自由的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因为它是一篇古文,可能因为不理解才难读,所以请

3、同学们读的时候,可结合注释看看!(板书:结合注释)6、指名读,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或者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读)他在读的时候,我们大家注意听。(1)、生1: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我觉得这句话比较难读。师:其实有些语言我们是不理解才觉得它难读,对吧?这句话的意思谁能理解?(钟子期死了(师:去世了)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他的知音了,所以就把琴摔了,把琴弦也剪了,这一生再也不弹琴。)(2)、师:那么这里伯牙“谓世”的“谓”是什么意思呀?(想)师:是想吗?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确实有些不太好懂,没有的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我还是请你,“谓”在字典中有

4、这么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合适?(第二种,认为,以为。)师:伯牙认为世界上(生2:再也没有知音了)再也没有知音了,那么“乃破琴绝弦”中的“乃”是什么意思?(就)师:于是就破琴绝弦。好,理解之后我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请你来读。(3)、生: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我觉得这句话比较难读是因为它在四个字中间“兮”和“若”之间就要隔一下,停顿一下。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要在“兮”字后边做停顿?(因为“兮”是语气词,相当于是“啊”,所以要在“兮”字的后边断句。)(4)、借助注释就能够知道,这个“兮”和前边的哪个字(生:哉)对“哉”都是什么词?(生: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

5、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谁来读读?把这两句话都读进去。(5)、指名读这句话。读好“哉”和“兮”后边的停顿。(6)、真好,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谁能完整地把这篇古文读下来?(指名读文)(7)、(真棒!读得很有节奏)(师范读课文)就学着这个样子读好吗?语速放慢,适时地停顿。(8)、生齐读课文。不仅读得正确,还读出古文的味道来。二、何为知音1、我们再来看看课题,“绝”就是断绝。伯牙断绝了琴弦,也就是说,伯牙再也再也不弹琴了!2、师:文章有哪一句话就直接写到伯牙再也不弹琴了?(文章最后一句)学生指名读。3、师: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俞伯牙具有一个绝技(板书:绝技)那就是琴技非常高超,被誉为琴仙。这样的一个

6、把琴当做生命,把音乐当做生命的人,最后却选择了生: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为什么这样呢?现在让我们再次带着问题走进这个故事。4、几遍读下来,我们知道课文讲述的是伯牙和谁的故事?(钟子期)教师板书伯牙和钟子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6、从文中哪一句话知道的?(第一句)“善”是什么意思吗?(擅长)来读一读,读出他们二人的特点。7、从文中哪些句子我们感受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用笔划一划。(预设几个生成点)8、如果学生找到第二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1)、细读第一句,从什么地方体会出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生:伯牙弹琴技术非常高超,如果伯

7、牙没有把全部意念在弹琴上,钟子期就不会听出内容。师:哪个词看出是全部意念,心中所想?(志)(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时钟子期的脑中浮现出了怎样高山?生:巍峨峻拔的高山。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峨峨兮)(生读,一共读了3位学生:我看见了高大的山;虽然读的不是很清楚,但我听到了;齐读,读出山的巍峨峻拔)伯牙琴技真是高超啊!伯牙心中想到了高山,琴声就中表现出高山的巍峨,真是善弹的伯牙!(3)、从子期的话中,你从哪里感受到他很善听呢?生:我还从“善哉”读出。因为善哉表示感叹,说明钟子期已经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伯牙弹的是高山。(请你强烈地读)(4)、“善哉”中的“善”跟前面“善”意思是一样吗?前面指的是擅

8、长,后面指的是表示感叹,“哉”是一个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善哉”就是“好啊”“了不起啊”!(请一生读)(5)、师:我分明听出了你的朗读中对伯牙的赞美。谁也来赞美?(连读三位生)(6)、师:泰山读得特别好,能说说为什么吗?(泰山很高。泰山很高大,)(7)、师:泰山是五岳之尊,读出王者的风范来。(全班齐读)总结:伯牙想到高山,子期便能听出高山,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啊!9、如果学生找到: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那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呢?钟子期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江河?(出现了波涛汹涌的江河)评:听出了江河的浩荡之情。(2)、师:(生读)你那洋洋兮也读的特别好

9、,能说说原因?(看到江河朝前奔腾气势)(让我们看看更宽广的江面。有一种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感!)(3)、同学们,咱们一起再来赞赞伯牙的琴技吧?(全班齐读整句)(4)、伯牙想到流水,子期就听出了流水,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0、如是这一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伯牙心里怎么想?”就是古文中哪个词?“念”(2)、这里“伯牙所念”的“念”跟上文中的哪个字是一样的意思?(指句回答)“念”跟前面的“志”是一样的。“念”和“志”字,下为一“心”字底,是心中所思、所想。(3)、可见,结合上下文也是我们理解古文的一种方法。不管伯牙心里想着什么,钟子期都知道,必得之!真是善听的子期啊!(4

10、)、总结:善琴的伯牙所弹,善听的子期都能听懂,此时的伯牙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啊!来孩子们,我们来读一读,感受伯牙此时的心情!(5)、伯牙可是一名琴仙!他的琴声中一定不止表现泰山的峨峨,江河的洋洋,还会表现哪些自然景观呢?(同座位互相讨论)(6)、(大屏幕出示词)指名说进行句式想象练习。老师小结: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的眼前仿佛也出现了那徐徐的清风、依依的杨柳、皎皎的明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的脑海会出现那“徐徐兮若清风”。伯牙鼓琴志在 ,谁来也当伯牙的知音钟子期呢? (你真是伯牙的知音)男生来当善弹的伯牙,女生来当善听的子期。(真是善弹的伯牙,善听的子期)总结:无论伯牙志在清风、志在杨柳、志

11、在白雪、志在炊烟,钟子期都能听懂啊!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啊!11、伯牙与子期只是偶然一次相遇,读读屏幕上的文字,相信你一定会更深体会。(课件出示关于伯牙的简介,了解故事背后,配乐)此时,伯牙心情如何?生:高兴。(高兴不已)快乐。(快乐兴奋之极)庆幸,终于有了自己的知音(欣喜若狂。)激动(激动不已。)惊喜(喜出望外)12、同学们,此时,你就是伯牙,你最想对子期说些什么呢?老师评价语:(还能从琴声中听出心声啊“相识半天下,知音只一人”啊。曾经是满面春风皆朋友,如今是有缘千里终相会。你真是走入伯牙内心去了,这正是伯牙想说的。)师小结: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板书:知音)三、知音之死1、师讲述:伯

12、牙和子期多么想这样像高山流水那样相伴而行。他们约定来年再在老地方相见,一年之后的中秋节,伯牙满怀欣喜乘一叶扁舟而来,然而,然而当他来到去年相会的地方,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的冰冷的墓碑。他多想鼓一段琴给他的知音子期听啊。于是,他拨动琴弦,把千言万语化作了琴声。(播放琴声)师:你从琴声中听出了什么?生:伯牙没以前动听,但他似乎说:子期啊,你为什么不等等我。生:我听出了琴声很悲伤,听出了伯牙对子期的这份诀别。生:我听出了他对钟子期的怀念。2、此时的伯牙是悲伤、孤独的、寂漠的,可以想象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峨哦兮若泰山。师: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洋洋乎若江河。四、深悟绝弦1、此时,伯牙肝肠寸断,他一遍一遍地哀叹世上再无知音啦!他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最后一句话该怎样来读它呢?(好一个悲痛欲决的伯牙啊!好一个情深意重的俞伯牙啊!)(板书:绝弦)2、断的只是琴吗?碎的只是琴吗?伯牙心也碎了。破琴绝弦,使得高山流水终成绝响,让我们记住这段知音的佳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