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种伤口的包扎方法包扎伤口是各种外伤中最常用、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技术之一。【包扎的作用】1 1 . .包扎时施加压力,可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2 2 .保护伤口、减少感染。3 3 . .扶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的痛苦。4 4 . .固定辅料和夹板的位置。【包扎的原则】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即动作敏捷迅速;即部位准确、严密;轻,即动作轻柔,不要碰撞伤口;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纱布脱落。【方法及步骤】一、清洁、消毒伤口。(1)(1)清洁伤口前,尽量对患儿讲清目的,这样既能取得患儿的合作,又可以避免患儿因害怕或疼痛发生晕厥等意外事故。(2)(2)如周
2、围皮肤太脏并杂有泥土等,应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再用 75%75%酒精消毒伤面周围的皮肤。涂擦洒精时要由内往外,即由伤口边缘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消毒区,这样越靠近伤口处越清洁。 如用碘酒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必须再用酒精擦去, 这种“脱碘”方法,是为了避免碘酒灼伤皮肤。应注意,这些消毒剂刺激性较强,不可直接涂抹在伤口上。(3)(3)伤口要用棉球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洗。自制生理盐水,即 10001000 毫升冷开水加食盐 9 9 克即成。(4)(4)清洁伤口时,如有大而易取的异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异物切勿勉强取出,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如果有刺入体腔或血管附近的异物,切不可轻率地拨出
3、,以免损伤血管或内脏,引起危险。(5)(5)伤口清洁后,可进行包扎。如果是粘膜处小的伤口,可撒上消炎粉,但是大面积创面不要涂撒药物。(6)(6)大的伤口需要包扎。包扎前,最好垫衬敷料(一般也是由纱布块做成),用于止血和吸收伤口分泌物。也可直接用包扎材料包扎。二、包扎材料及使用方法。包扎伤口,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方法,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包扎材料和包扎方法。包扎材料最常用的是绷带卷和三角巾,紧急情况下可用干净的布物剪裁后代替。(一)卷轴绷带及使用方法药店里可以买到各种宽度和长度的用纱布卷成的绷带卷,一般长 5 5 米,家庭也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蒸煮 1515 分钟后自制备用。绷带可以适应人体的多数部位
4、。1 1 . .绷带环形法。适用于肢体粗细相等部位,如颈部、胸腹部、四肢、手指、脚趾。小伤口的包扎一般都用此法。将绷带作环形缠绕,第一圈略斜一点,第二圈与第一圈重叠,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第三圈开始每一圈都将上一圈压住约 3/4,3/4,按同一方向缠绕起到将敷料全部包裹住。将绷布剪断,用胶带或别针固定,或剪开带尾成两头打结,或者将绷带反方向再拉出一段,形成一边单层,一边双层,然后打结。2 2 . .螺旋法。适用于四肢和躯干等处。从肢体较细部位开始,把绷带向渐粗部位缠绕,每一圈压在上一圈的 1/21/2 处,然后将绷带尾端固定。3
5、 3 . .螺旋反折法。用于四肢的包扎。将绷带由肢体细端开始缠绕,每绕一圈把绷带反折一下,盖住上一圈的 1/31/3 一2/3,2/3,然后固定。4 4 . .“8 8”字形法。多用在肩部、膝部、脚踝(骼、牌)等部位。先绕两圈固定,然后一圈向上缠绕,再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圈相交叉,并压盖前一圈的 1/2,1/2,然后固定绷带尾端。用“8 8”字形包扎手和脚时,手指、脚趾无创伤时应暴露在外,以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水月中、发紫等。5 5 . .回返法。用于头和断肢端的包扎。将绷带多次来回反折。第一圈从中央开始,接着每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口全部包住,然后将反折的各端固定。此法需要一位助手在反折时
6、按压一下绷带的反折端。松紧要适度。6 6 . .蛇形法。多用在夹板的固定上。与上面方法相同的是,蛇形法也是先将绷带头压住,然后按每圈与上一圈间隔为一个绷带宽度来缠绕,到末端后再反折缠回来缠第二层,将上一层的空隙盖住,固定。(二)三角巾及使用方法。一块边长 1 1 米的正方形棉布,对角剪开就成了两条三角巾。三角巾分顶角、底角、斜边和底边,在顶角上加带子,便于包扎时使用。三角巾应用灵活,包扎面积大,各个部位都可使用。由三角巾变化而来的“燕尾巾”也很常用,将三角巾的顶角向底边偏左或偏右对折,即成燕尾巾。1 1 .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出 2 2 指宽的边,正中点平放在前额眉上,顶角向后拉盖住
7、头顶,然后两底边延两耳上方向后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叉压住顶角,再将两底边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掖入交叉处。2 2 .耳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点各打一个结,顶角结放前额正中处,头部套入风帽内,将两底角向下拉紧,再将底边向外折出约 3 3 指宽的边,左右交叉包绕兜住下颌,在将两底角拉至枕部后打结。3 3 .面部面具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结,并剪开口、眼孔,顶角在头顶部朝上,罩住头面部,并将两底角向枕后拉紧后左右交叉,在绕至下颌处打结。两底角向枕后拉紧后左右交叉,在绕至下颌处打结。4 4 .单眼一一带式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 4 4 指宽的带形,斜放于伤侧眼部,从伤侧耳下
8、绕至枕后,在经眼部,从伤侧耳下绕至枕部后,再经健侧耳下拉至前额与另一侧带交叉反折,在绕头一周,于健侧耳下打结。5 5 . .双眼一一“8 8”字形包扎法。将三角巾叠成 4 4 指宽的带型,中部放在枕部,两底角分别经耳下拉至两眼部,在鼻梁处左右交叉各包一眼,成“8 8”字形经头顶交叉后再绕至下颌处打结。6 6 .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横放于伤侧胸,顶角上拉经伤侧肩至背后,把左右两底角拉到背后,在顶角正下方打结,再和顶角相结。7 7 . .背部包扎法。与胸部包扎的方法一样,位置相反,结打在胸部。8 8 . .下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腹部。两底角在腰后打结,然后将顶角由两腿问拉至腰
9、后与底角打结。9 9 . .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放在伤侧大腿根部,一底角色绕大腿根部与顶角打结,再将另一底角提起围腰与底边打结。1010 .单肩一一燕尾式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夹角约 8080 度的燕尾巾。夹角朝上,向后的一角压住向前的一角,放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包绕上肩在腋前打结,然后两燕尾角分别经胸和背部拉到对侧腋下打结。1111 .双肩一一燕尾式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两燕尾角等大的燕尾巾。夹角朝上对准颈后正中。左右两燕尾由前往后包绕肩部到胸下,与燕尾底边打结。1212 .上肢悬吊包扎法。将三角巾铺于伤员胸前,顶角对准肘关节稍外侧,屈曲前臂并压住三角巾,两底角绕过颈部在颈后打结,肘部
10、顶角反折用别针扣住。1313 .上、下肢一一蛇形包扎法。用绷带做一定间隔的向上或向下的环形缠绕包扎,主要用于四肢包扎1414 .膝(肘)部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式,将带的中段斜放于膝(肘)伤部,包绕肢体一周打结。1515 . .手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腕部下面,手掌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再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背,然后将两底角交叉压住顶角,在腕部绕一周打结,再将顶角折回打结内1616 . .足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横放于踝部后侧,脚底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再将顶角反折盖在脚背上,然后将两底角交叉压住顶角,在踝部绕一周打结,再将顶角折回打结内。(三)四头带。由绷带变化而来。将一条绷带两端剪开,就成了四头带。四头带的长短可根据不同的包扎部位而定。(四)燕尾巾。由三角巾变化而来。将三角巾的顶角向底边偏左或偏右对折,即成燕尾巾。两尾夹角的大小,可根据包扎部位不同而定。(五)代用材料。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无菌纱布、绷带等,可以用干净的衣服、毛巾、手绢、白布代替,当作敷料和绷带。注意救护者的双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各类实践演练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试题及答案
- 幻灯片考试题及答案
- 兽药店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园艺师有机种植考题试题及答案
- 地区发展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 公厕改装合同样本
- 2024年花艺师创意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解题思路试题及答案
- 优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路径
- 2024年花艺师职业生涯规划试题及答案
-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国际关系学院
- 重症肝炎护理查房
-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程》
- 高铁站房精装修施工方案
- 中西文化差异图解PPT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课程设计(集装箱专用平车总体设计)
- 人工挖土方注意事项
- 2022年应急救援安全应知应会考试题库(500题)
- GB/T 8162-2018结构用无缝钢管
- GB/T 39712-2020快速施工用海工硫铝酸盐水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