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_第1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_第2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_第3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_第4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感觉的概念,知觉的概念;感知觉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原始的感觉发 展阶段;从感知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知觉标准;观察力发展阶段;视觉敏 感发展的机制、年龄特点、测定;影响幼儿视力的因素;颜色视觉及其发展,色 盲;儿童听觉的发展,与视觉的协调;学前儿童听觉发展及个别差异;听觉的测 定、保护和培养;儿童触觉的发生;触觉和视觉、听觉的协调;动觉的发展、痛 觉;学前儿童形状、大小、方位、距离、时间知觉的发展;观察目的性、持续性、 细致性的发展,观察方法的形成。第一节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 .感觉的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

2、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属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 衡觉等。2 .知觉的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它以感 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它反映 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二、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 .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2 .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3 .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占优势;4 .幼儿的记忆、情绪和意志也受感知觉的影响。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感觉与生俱有,出生后不

3、久,知觉就在感觉基础上发展起来。 在原始的感知 发展阶段,对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很低。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依靠知觉的恒常性, 随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 觉的概括性逐渐向思维的概括性过渡。三、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3岁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的概念相联系,知觉活动已发展到 能够进行观察。第三节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一、视觉敏度的发展(一)视觉敏度的概念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 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二)视觉敏度发展

4、的机制1 .晶状体的变化调节;2 .中枢神经系统对视感觉的信号加以辨认;03 .视觉系统突触组织的发展是辨别能力发展的基础;4 .控制眼动的能力;5 .经验的参与,即视知觉。6 三)视觉敏度发展的年龄特点1 .新生儿的视觉敏度,孩子出生后即能看见眼前东西,最佳视距在20左右;2 .婴幼儿的视觉敏度,6个月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4个星期的婴儿视 力为20/60, 8个星期为20/100, 56个月为20/20。3 四)视觉敏度的测定1 .视力检查表测定:一般的E字检查表;专为儿童设计的图形视力表;2 .用简单观测方法。3 五)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1 .受遗传和环境影响,视觉经验是促进视觉发展的必

5、要因素。影响视力减 退的条件:(1)光线照明;(2)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3)坐姿不良。2 .儿童弱视:(1)表现;(2)成因;(3)治疗。二、颜色视觉的发展1 .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2 .婴儿的颜色视觉:婴儿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区分红、绿两种光刺激,但 不稳定,第四个月比较稳定。颜色视觉与颜色的明度、色调、饱和度有关。3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同时对颜色的辨别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3岁儿童不能认清基本颜色和区分各种颜色的色调。4岁区别 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发展,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5岁注意到色调、明度和饱和 度,能辨别更多混合

6、色。颜色辨别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掌握颜色的名称,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4 .色盲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和红绿色弱4种第四节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一、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1 .听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依靠听觉辨认周围事物发声特点;2 .依靠听觉感受音乐,学唱歌曲,欣赏乐曲,从而还得到美育的熏陶;3 .儿童与成人交往,特别是学习口语,必须依靠听觉,听觉对智力、个性 发展也有影响。二、儿童听觉的发生(一)胎儿对声音的反应胎儿对声音有反应。据此,孕妇应多听宁静悦耳的音乐,避免过多噪音刺激。(二)新生儿听觉的发生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都有

7、不同的反应。(三)听觉与视觉协调活动的发生1 .听觉和视觉很早就发展起来;2 .持续、复合的听觉刺激有助于视觉定向;3 .听觉刺激能导致视觉的习惯化;4 .婴儿能识别同时出现的视听觉刺激的一致性。(四)新生儿的听觉偏好新生儿爱听人的声音、母亲的声音、柔和的声音、高音调的声音。三、婴幼儿听觉的发展随年龄增长,学习语言、接触音乐环境和接受听觉训练的过程中, 婴幼儿的 听觉迅速发展:儿童的听觉阈限值逐渐降低,听觉感受性提高。四、学前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听觉反应已可分五等,反应形式、强度也不同, 存在音高差别阈限。五、学前儿童听觉的测定1 .观察听觉行为;2 .简易测听;3 .

8、用仪器做听力测查。六、听力的保护与培养4 一)避免噪音污染1 .在家庭为幼儿创设安宁环境;2 .在幼儿园教育孩子避免大声喧哗;3.采用吸音设备;4,用养花种草等净化环境。(二)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乐音和音乐活动都是幼儿发展听觉的有力手段。(三)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觉在幼儿园,可组织专I练听力的游戏,训练听力辨别力等。七、聋儿听觉康复的训练1 .早期验配助听器2 .早期听力训练(1)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在游戏中运用音响玩具、游戏,感官功能代偿, 音乐训练等;(2)对声音的辨别:结合图片、实物或模型,使聋儿感知不同事物发出的声 音。第五节学前儿童触觉、动觉和痛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触觉是肤觉和

9、运动觉的联合。(一)儿童触觉的发生儿童出生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无条件反射都有触觉参加。(二)口腔的触觉儿童出生具有口腔触觉,且通过它认识物体。(三)手的触觉1 .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采进行,儿童出生就有本能触觉反应;2 .视觉和手的触觉协调,是半岁婴儿认知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 觉探索的开始;3 .眼手协调出现的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表明儿童知觉达到了能知觉到 物体的位置、手的位置、视觉指导手的触觉活动。二、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动作越来越准确, 动作感受性提高,有助于手控制自己 的动作,而系统训练有利于提高动觉感受性,提供声音和视觉刺激物等作为信号, 有助于提高儿童对动觉的

10、意识。三、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儿童痛觉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表现在痛觉感受性的提高。1 .疼痛发生的条件:(1)伤害或过强刺激的刺激量;(2)痛觉阈限;(3)痛的情绪。2.疼痛包括痛的感觉和痛的情绪,孩子疼痛的阈限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第六节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一)婴儿的形状知觉1 .很小的婴儿已能辨别不同的形状,具有对形状的知觉的恒常性;2 .对物体形状的视觉偏好。(二)幼儿的形状知觉1 .在视觉、触觉、动觉的协调活动中,对几何形体知觉的效果最好;2 .对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易到难,具顺序性;3 .形状知觉

11、和掌握形状的名称相结合;4 .形状知觉在先,用词概括形状的能力在后;5 .通过游戏可提高形状知觉水平;6 .日常生活需要形状知觉,也为形状知觉发展提供条件。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1 .婴儿对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已经形成;2 .视触动觉的共同活动,利于幼儿对积木大小的知觉;3 .对物体大小知觉的发展,蕴含着辩证思维发展的萌芽。三、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1 .婴儿已有听觉定位能力;2 .正常儿童主要依靠视觉定位;3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和词语所代表的方位概念结合;4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5 .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6 .方位知觉的发展是幼儿入学准备的重要内容;7

12、 .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四、学前儿童距离知觉的发展1 .防御反应表明婴儿已有距离知觉;2 .婴儿能够区分物体与自己的距离;3 .距离知觉的发展受经验影响;4 .已有深度知觉,且受刺激模式和刺激条件的影响;5 .深度知觉的发展受经验影响较大。幼儿园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因深度知觉的发展不足而出现安全问题,教深度知觉的发师要特别注意加强教育。游戏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距离知觉、 展。五、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1 .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即由生物节奏周期 (生物钟)所提供的时间信息而出现的时间知觉。2 .随年龄增长,会产生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

13、系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 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3 .逐渐能通过钟表和日历认识时间,把钟表和日历上的字符形象化。4 . 6岁以后,能够开始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5 .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 概念联系起来。第七节幼儿观察的发展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以及观察 方法等方面。一、观察的目的性加强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从低到高可分为三级:低级、中级、高级。二、观察的持续性延长幼儿初期,观察持续时间很短,其持续性和目的性有关。三、观察的细致性增加经过系统的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能够有所提高。四、观察的概括性提高对图像观察概括化

14、可分四个阶段:个别对象、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 体。五、观察方法的形成幼儿的观察,是依赖于外部动作向以视觉为主的内心的活动发展。1 .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序性的观察发展。2 .幼儿掌握观察方法,需要教师指导和培养,如指导不当,反而阻碍幼儿 观察的发展。3 .成人的指导语,往往影响幼儿观察图画的水平。第八节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一、适应现象1 .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 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2 .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二、对比现象1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

15、生变化,这种现 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 重要的实际意义。2 .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 方面较明显。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很大。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以下因素影响:1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方面的差别,差别越 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 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 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的重点部分,使用粗线条、粗字体或彩色 笔,使它们

16、特别醒目;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2 .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被知觉为对象。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 得清晰的知觉。3 .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 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 距”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 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 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4 .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

17、合。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实现 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 直观材料加上教师讲解,幼 儿才能很好理解。据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区别,必须和言语讲解结合起来。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记忆的概念;记忆与知觉的发展,与想象、思维的发展,与言语的发展,与 情感和意志的发展;记忆发生的指标、时间;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学前儿 童各年龄阶段记忆的特点;记忆的保持、遗忘及排除影响 保持”的因素。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记忆的概念1 .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2 .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 (回忆)。二、

18、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 .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 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2 .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 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儿童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易区分。3 .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要靠记忆,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离不开记忆。4 .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记忆的发展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记忆使情感丰富,意志活动稳定。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记忆的发生(一)记忆发生的指标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的输入、存

19、储和提取过程。判断个体记 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指标有关。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1 .习惯化;2 .条件反射;3 .重学记忆。4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1 .习惯化不学而能。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 的记忆因素。2 .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13天的新 生儿即可形成。采用指标不同,判定记忆发生的时间也稍有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 进行研究,都可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1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2 .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3 .由幼年健忘'

20、倒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1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2 .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冉认;3 .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4 .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三)记忆容量的增加1 .记忆广度,人类短时记忆广度为 7芝个信息单位(组块),儿童不是一开 始就具有人类记忆广度的;2 .记忆范围扩大,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信息加工能力增 强;3 .工作记忆能力增强。(四)记忆内容的变化从记忆内容看,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 乙和语词记忆。1 .运动记忆(2周左右),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2 .情绪记忆(6个月

21、左右),新生儿已有明显表现;3 .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依靠表象进行;4 .语词记忆(1岁左右),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三、记忆策略的形成记忆策略的形成和记忆有意性的发展密切联系,包括对记忆的计划和使用记 忆的方法。常见记忆策略有:1 .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2 .使记忆材料系统化;3 .间接的意义识记。第三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一、l岁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一)新生儿记忆的特点新生儿是记忆发生的时期,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 的条件反射。(二)出生后头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1 .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13个月);2 .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36个月)。(三

22、)生后第二个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1 .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612个月);2 .开始出现工作记忆(8个月左右)。3 、l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1 .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语言真正发生 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迅速发生变化。2 .符号表象记忆产生,l岁以后,由于语言发展,儿童得以用符号进行表征, 从而产生符号表象记忆。3 .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由于语言产生而发生重大变化。4.出现初步的回忆,用行动表现出初步回忆能力:(I)替成人找东西;(2)延迟模仿。三、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到了幼儿期,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 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记忆

23、的意识性、理解性明显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 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这表明记忆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意识性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基本特点)。1 .无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2)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无意记忆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不是直接接受记忆任务和完成记忆 任务而产生,而是在完成感知和思维任务过程中的附带结果。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活动动机。2 .有意记忆逐渐发展:(1)有意识记在成人教育下产生;(2)有意识记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

24、的意识和活动动机;(3)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有意再现有三种行为类型。(二)理解性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 .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1)机械记忆用得多,较多运用机械记忆,可能是因为: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迹;对事物理解能力差,对材料不理解,不会进行加工,只能死记硬背,进行 机械记忆。(2)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原因:通过对材料理解而进行,理解使材料和已有知识经验联系, 把新材料纳入 已有知识经验体系;机械记忆只把事物作为单个孤立的小单位来记忆,意义记忆使记忆材料互 相联系,从而把孤立的小单位联系起来,形成较大单位或系统。4 .机

25、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年龄小的幼儿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 效果高得多,随年龄增长,差距缩小,主要是因为意义记忆向机械记忆渗透,机 械记忆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解成分。(三)记忆内容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1 .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诃记忆(形象带有直观性、鲜明性);2 .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 .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四)记忆方法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及其相互接近, 都 反映了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记忆形象和语

26、词联系。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1 .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冉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2 .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保持阶段,知识经验会发生 量”和质'讷方面变化,就量”而言,随时间推 移逐渐下降,显著表现就是遗忘;就 质诉言,因知识经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 式不同,回忆的内容会变化。有的内容变得简略了、概括了,不重要的细节消失 了;有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而有的却变得更加具体、夸张、突出。学前儿童年龄小,大脑神经发育不够成熟,知识经验缺乏,更容易变化,忘 事。因而对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要求不能

27、太高,而应实事求是,符合记忆的心理 年龄特点,教孩子学习知识,要注意巩固率或识记后的保持率。二、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组织复习(一)遗忘即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再认或再现时发生错误。有几种情 况: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再现;完全遗忘,既不能再现也不能再认;临时性 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永久性遗忘,永远不能再认或再现。(二)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无意义材料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 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先快后慢”。(三)科学地组织复习1 .及时复习;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多 种感官综合运用;

28、3 .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 (回涨)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要 使复习方式多样化,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正确看待 回涨”现象,利用这一规律组 织孩子学习、游戏。三、排除影响 保持”的因素,科学地安排识记材料4 一)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1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 难度、时间安排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影响。2 .复习或学习时应注意:(1)同一时间不能要求孩子学习识记内容太多;(2)要求孩子巩固、牢记材料或事情。不能把内容、性质相近或相似的材料安排在一起学习或复习, 而应交错安排。 先

29、学习、巩固一种,中间安排休息或学习另一种内容、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以 减少或防止干扰。(二)排除疲劳的干扰遗忘的另一种原因是识记时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 由于另一种活动的干扰而 被抑制。因此要注意用脑卫生,以排除疲劳对记忆保持的干扰。 1.学习或识记 活动安排要劳逸结合、动静交替、适当安排;2.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交替安排。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想象;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 活动、情绪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发展的一般趋 势;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有意想象的萌芽和发展;再造想象的特点、意义、 发展;幼儿想象的夸张性;学前儿童各年龄阶

30、段想象的特点。第一节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想象的概念(一)想象的涵义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 是两大基本特征;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是以直观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 不是词或符号;形成的新形象,可以是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 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二)想象的种类1.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目的地、不自觉地想象某种形象的过程;(2)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2。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再造想象是据语言文字

31、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 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2)创造想象是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首创性、 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二、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1 .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依靠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学前儿童头脑中的 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2 .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1)想象依靠记忆,记忆的表象越多,想象就越容易越丰富;(2)想象的发展利于记忆活动的顺利进行,想象越丰富,水平越高,越利于 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加工、保持、回忆。3 .想象和思维关系密切,想象一端接

32、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 的阶段。(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4 .想象能引发情绪;5 .情绪影响想象,能引起想象过程或改变想象方向。(三)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四)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1 .想象是学前儿童学习必不可少的,没有想象就无法理解、掌握新知识。2 .想象的形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想象发生的年龄1岁半至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 把日常 生活中的行动迁移到游戏中去,就有想象成分的参与,当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象 活动的时候,就明确客观地说明了想象的出现。二、想象萌

33、芽的表现和特点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表现为下列特点:1 .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 .简单的相似联想;3 .没有情节的组合。三、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具体表现在:1 .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2 .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3 .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第三节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一、无意想象的特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2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的过程往往也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想 象的方向随外界刺激的变

34、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3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主题无预定目标,不稳定,内容零散,所想 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联系。4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5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幼儿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左右,也容易受 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无意想象实际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 的典型形式。二、有意想象的萌芽和发展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比较明显的表现:1 .活动中出现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2 .想象主题逐渐稳定;3 .为了实现主题能克服一定的困难。定势想象实验说明幼儿有意想象是需要培养的。成人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 主题的想象活

35、动,启发幼儿明确主题,准备有关材料时,成人及时的语言提示对 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第四节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再造想象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二 者是根据想象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区分的。、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一)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1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2 .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3 .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4 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1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级水平的想象。想象内容主要有四类: 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2 .再造想象是

36、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3 三)幼儿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发展奠定基础1 .再造想象的发展,使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想象形象,出现创造想象因素;2 .再造想象可以转换为创造想象。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创造想象的发生,表现为能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具体表现为:独立性。这类想象不是在外界指导下进行,不是模仿,受暗示性少; 新颖性。它改变原先知觉的形象,摆脱原有知觉的束缚。(一)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及特点1 .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2 .形象和原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上略有改造;3 .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从

37、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相似。4 二)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5 研究认为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有6种水平:1 .最低水平:不能接受任务;2 .能在图片上加工,画出图画,但物体形象只是粗线条的,只有轮廓,无 细节;3 .能画各种物体,已有细节;4 .画出的形象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5 .据想象情节,画出几个物体,它们之间有情节联系;6.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随生活、知识经验的丰富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 幼儿创造想象水平逐渐提 高。具体表现在:(1)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2)自编新故事;(3)创造性的游戏活动;(4)创造性的绘画活动。三、幼儿想象的夸张性(一)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1 .夸大事物某个

38、部分或某种特征;2 .混淆假想与真实。(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1,认知水平的限制;2 .情绪的影响;3 .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第五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23岁是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儿童想象的最初形态的特点如下:1 .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想象活动开展前不能形成想象的表象;2 .想象过程进展缓慢;3 .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想象表象只是新情境的某些特征和旧形象的 某些特征的等同或相似性联想;4 .想象内容简单贫乏;5 .想象依靠感知动作,动作有利于促进幼童想象的进行;6 .想象依赖成人的语言提示,成人语言提示作用在于:(1)使有关表象活跃起来;(2)丰富想象内容。

39、二、34岁儿童想象的特点基本上是无意的,是一种自由联想,主要表现:1 .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2 .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原因:(1)想象受感知形象直接影响;(2)不追求想象成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三、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但仍以无意想象为主,具体特点:1 .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想象过程常随感知形象、外来因素和自己情绪而 变化;2 .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表现在出现了有一定目的、一定范围的自由联系;3 .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4 .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四、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已有明显表现:1 .想

40、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2 .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3 .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4 .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思维的概念;思维与知觉、思维与记忆的关系;思维发生对学前儿童认识活 动发展的意义;思维的发展对其他认知活动的意义;思维的发生对学前儿童情绪、 意志和社会性发展及对意识和自我意识发生的意义;思维发生的时间、标志;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趋势;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概念;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的表现; 思维直观行动性发展的表现;思维具 体形象性的主要特点;抽象逻辑思维萌芽的特点;学前儿童分析、综合、比较、 分类、概括的特点及具体情况;学

41、前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特点;学前儿童掌握 实物、数、空间、科学概念的特点;判断、推理、演义推理的概念,学前儿童理 解发展的趋势。第一节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思维的概念(一)定义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二)特点1 .概括性,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2 .间接性,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 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二、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1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2 .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3 .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

42、为得到发展;4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第二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一、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 即2岁左右。2岁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二、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 .直观的概括,即感知水平的概括;2 .动作的概括,即表象水平的概括;3 .语词的概括,即思维水平的概括。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思维方式的变化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 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1 .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

43、特点是:(1)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2)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3)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2 .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 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 .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二、思维工具的变化思维发展中,动作和语言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 小,语言的作用则由小到大,可分三个阶段:1 .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 .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

44、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在实际生活中,儿童对自己的行动结果不断做出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 逐渐出现表象形式的行动目标和行动计划。3 .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据上述趋势和特点,大致可以说:4岁前的幼儿思维是非常具体的,需要依 靠直观材料和动作进行;4岁后,主要依靠在头脑里的具体形象进行。据此,在 不同场合,据幼儿知识经验、发展水平的不同,教师可用不同的教材教法;不熟 悉的教学内容要多设直观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对有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 可主要依靠言语活动。第四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义语,认为

45、阶段' 的概念包括三个基本点:1 .前后阶段顺序不变,但可加速或推迟;2 .每个阶段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3 .各阶段前后连续,每个阶段的结构是整合的,有整体性。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发展分三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 段。7岁前处于前两个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只能靠感知和动作适应外界环境。4 一)反射练习阶段1 .天生的元条件反射带有练习因素的不断重复;2 .天生的反射通过练习而巩固;3 .天生的反射得到发展。4 二)最初习惯阶段又称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 .形成条件反射即习得性动作;2 .初级的习得性动作变成自动性的动

46、作,称为习惯性动作或初级的循环反 应。3 三)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又称二级循环阶段。1 .视动协调后进入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抓弄所见到的一切物体;2 .动作、兴趣相互影响,出现 循环反应”。(四)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阶段1 .动作目的和方法开始分化,动作明显地表现出它是达到目的的方法;2 .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3 五)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又称三级循环阶段。1 .能在偶然中发现新方法,已开始探索达到目的的新手段;2 .对偶然动作结果发生兴趣,开始对这种情境反复试验,不断变换方法, 试验方法似乎带有系统性。(六)智慧综合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结和向前运算阶段过渡。1 .用外部动作寻找新方法;2 .

47、用头脑内部的动作达到突然理解和顿悟。二、前运算阶段又称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 .前概念阶段(象征性阶段),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 能。(1)思维中的事物带有一般性、概括性;(2)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中;(3)常运用转导推理”;(4)是自我中心思维。2 .直觉思维阶段,又称半逻辑思维,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还受 直接感知形象的影响。3 .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主要区别:(1)运算思维依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表象进行;(2)运算思维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具单向性;(3)运算思维具守恒概念,前运算思维没守恒概念;(4)运算思维逐渐非中心化,前运算思维只是

48、自我中心;(5)运算思维具灵活性,前运算思维具呆滞性、固定性、刻板性。第五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学前儿童思维是由幼儿的直观行动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一、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1 .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2 .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3 .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1 .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形象性,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 形象来思维。2.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派生特点:(1)经验性;(2)拟人性;(3)表面性;(4)片面性;(5)固定性;(6)近视性。三、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

49、的掌握、判 断和推理的形成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第六节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一、学前儿童分析综合的发展不同认识阶段,思维分析、综合有不同特点,对感知形象的分析综合,属感 知水平的分析综合,随语言的作用增加,幼儿逐渐学会用语言在头脑中分析综合, 但还不能把握事物复杂的组成部分。二、学前儿童比较的发展1 .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2 .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再学会找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相似处。三、学前儿童分类的发展分类能力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分类活动表现思维概括性水平。(一)学前儿童分类的类型1 .不能分类;2 .依感知特点分类;3 .依生活情景分类;4 .依功用分类;5.依概念

50、分类。(二)学前儿童分类的年龄特点1. 4岁以下儿童基本不能分类;2. 56岁,由不能分类到发展初步分类能力过渡,主要依据物体感知特点 和情境联系起来分类;3. 5. 56. 5岁,从依靠外部特点向依靠内部隐蔽特点分类的转变;4. 6岁后,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缚,能依物体的功能和内在联 系分类。四、学前儿童概括的发展处于从表面的、具体的感知和经验的概括到开始进行某些内部的、靠近本质概括的发展阶段。第七节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一、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一)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1 .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形成的概念。但儿童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成 人所教的概念,而是把成人传授的知识纳入自

51、己的经验系统之中, 经过概括而形 成概念。2 .生活实践。儿童掌握概念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二)学前儿童概念的一般特点1 .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2 .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因而概念往往不准确或内容贫乏。二、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类型和特点(一)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1 .以低层次概念为主;2 .以具体特征为主。以下定义为例,幼儿对实物概念所下定义可分7类(不会说、同义反复、举出实例、一般非本质特征、说出重要特征、说出功用或习性、 说出初步概念),又分4种水平(完全不会说、不会下定义、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接近下定义水平)。(二)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1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萌芽(经过辨数、认数、点数三个阶段);2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包括掌握数的顺序、实际意义、组成三个成分 );3 .幼儿数概念形成经历口头数数一给物说数一按数取物一掌握数概念四个 阶段。(三)学前儿童掌握空间概念的特点儿童空间、时间知觉发展较早,而掌握空间、时间概念较晚。儿童掌握空间 概念和时间概念与掌握相应的词相联系。1 .较易掌握 上下"前后”,较念,较难掌握 左右”概念。这反映幼儿思维的具 体形象性,即思维的直观、固定、情景和不灵活性。2 .掌握长度、面积和体积的特点:(I)掌握长度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