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世界各国城市规划共同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一、城市规划的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全面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的历史和自然条件来确定城市的发展和规模、城市各个部分的组成,选择这些组成部分的用地,加以全面的组织和合理安排,为生产、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1页/共95页二、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 1、统筹兼顾,综合部署;2 2、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与水资源;3 3、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 4、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5 5、促进产业
2、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6 6、正确引导小城镇和村庄的发展建设;7 7、保护历史文化遗产;8 8、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9 9、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1010、增强城市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第2页/共95页城市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我国国情,城市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我国国情,贯彻勤俭建国、贯彻勤俭建国、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的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的方针方针。城市规划应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城市规划应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及自然景观。产、城市传统风貌及自然景观。城市规划应贯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的原则。城市规划应贯彻物质文明
3、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举的原则。我国的国情:人口多,土地资源不足。我国的基本国策: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城市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镇城市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体系规划相协调。 具体要求是:第3页/共95页三、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1 1、调查收集和研究城市规划工作所必需的基础资料;2 2、确定城市的发展和规模,拟定城市发展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3 3、合理选择城市的各项建设用地,确定城市规划结构并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方向;4 4、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5 5、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
4、案;6 6、根据城市建设计划,安排城市近期建设项目;7 7、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第4页/共95页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制定城市规划的制定一、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工作阶段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大城市、中等城市为了进一步控制和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范围和容量,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第5页/共95页六个层次六个层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
5、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阶段属城市发展战略层面详细规划阶段属城市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第6页/共95页 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其战略目标在城市物质空间加以落实、具体化。为了使两其战略目标在城市物质空间加以落实、具体化。为了使两者更好地衔接,在城市总体规划具体方案着手之前,先制者更好地衔接,在城市总体规划具体方案着手之前,先制定城市规划纲要。定城市规划纲要。(一)(一)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定义: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 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二)(二)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
6、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以文字为主,辅以示意图以文字为主,辅以示意图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问题;实
7、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第7页/共95页(四)(四)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研究确立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结合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长研究确立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结合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根据当地远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立城市化地域发展的战略部署。规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立城市化地域发展的战略部署。规划纲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划纲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三)(三)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组织编制主体: 城市人民政府。(六)
8、(六)成果:包括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 (五)(五)审批: :城市人民政府第8页/共95页1 1、 国土规划国土规划:“为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中国领土以内地上、地下、海洋或大陆架的自然、人力和经济资源而编制的最高一级 在区域规划之上 的规划”。 “国土规划国土规划”一词有时是作为一个泛指有关国家土地的规划行为。一词有时是作为一个泛指有关国家土地的规划行为。因此各种有关土地的规划工作也常都被称为国土规划。因此各种有关土地的规划工作也常都被称为国土规划。 在我国,国土规划除了作为泛指的名词被应用外,具体的规划在我国,国土规划除了作为泛指的名词被应用外,具体的规划工作实际还只是断
9、断续续地进行、摸索。工作实际还只是断断续续地进行、摸索。 第9页/共95页2 2、区域规划概念: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及设想,对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分析评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件的基础上,作出该地区的社会、件的基础上,作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综合安排。经济发展建设的综合安排。主要内容:1 1)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方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方向;2 2)合理配置工业和城镇居民点;)合理配置工业和城镇居民点;3 3)安排区域性交通、能源、水利
10、、园林、)安排区域性交通、能源、水利、园林、休疗养、旅游、环境保护等各项区域服休疗养、旅游、环境保护等各项区域服务性工程设施。务性工程设施。第10页/共95页3 3、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概念概念:政府按行政辖区范围对城:政府按行政辖区范围对城乡全部土地所做的统筹安排和长乡全部土地所做的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远规划。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 2)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方针;)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方针;3 3)土地供需分析(预测各类用)土地供需分析(预测各类用 地需求量);地需求量);4 4)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包括数量结构和空
11、间布局);(包括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5 5)编制规划供选方案;)编制规划供选方案; 6 6)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第11页/共95页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同属一个规划体系,但两者研究范围不同城市规划研究城市,区域规划研究区域;两者任务和内容各有特点但相互联系。区域规划为城市规划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 1)工业:可根据区域的工业规划来相应确定城市发展数量、位置和用地;2 2)根据区域规划的主导工业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3 3)根据区域产业结构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4 4)根据区域基础设施布局大致确定城市的工程规划。第12页/共95页三、城市总
12、体规划(二)(二)编制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纲要及其他上层次法定规划。(一)(一)定义: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 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定义: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 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序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城市以及区域发展的影响制约。因此城镇体系规划不仅是指导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设置市、镇的建制和调整、变更行政区划的重要参考。第13页/共95页
13、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在“两轴两带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 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是上版 总体规划市区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1085平方公里。 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 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规划新城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镇是建制镇的简称,是推动北京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重点镇和一般镇。第14页/共95页(三)(三)城市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主体: 城市人民政府。(四)(四)城市总
14、体规划的期限: 一般为2020年, 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为10102020年。(五)(五)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任务和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见书见书P107P107P114P114,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共共1414条)条)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选择城市用地,确定规划区的范围;选择城市用地,确定规划区的范围;确定确定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确定措施确定措施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确定城市
15、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定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措施;确定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措施;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提出城市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提出城市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第15页/共95页(七)(七)成果: :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 (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等) )。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六)(六)审批: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在100100万以上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
16、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成果的具体内容:城市现状图(1 1:500050001 1:1000010000)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用地评价图:评价地形、地质、水文、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等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图A 原来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发展;B 环境质量对人生理结构的危害程度、污染程度作出客观评价;C 对环境管理、防治、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D 对单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如空气、水、土壤、噪音)。第16页/共95页补充:什么是文本文件?补充:什么是文本文件?城市规划文本是城市规划对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划性要求的城市规划文本是城市规划对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划性要求的文件。具体说,规划
17、文本是文件。具体说,规划文本是以法规条文或政府公文形式以法规条文或政府公文形式对城市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原则、布局、相关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原则、布局、相关概念及规划实施管理措施进行规定的念及规划实施管理措施进行规定的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规划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规划文件文件,是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依据。,是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依据。城市规划总图(1 1:500050001 1:1000010000):标明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大型建筑物位置及各组成部分位置城市工程设施规划图(包括给排水、电力、电讯、供热、煤气、弱电、各 种管线)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图(用地范围、工程设施
18、、位置)郊区规划图(1 1:1000010000):工业、农业、交通、居民点、蔬菜副食品基地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书第17页/共95页文本文本和规划说明书的区别文本文本和规划说明书的区别规划说明规划说明是一种解释性文件,对规划的前因后果都要进行阐述,是一种解释性文件,对规划的前因后果都要进行阐述,强调对规划结构的理性判断;而规划文本是一种法律或行政文件,强调对规划结构的理性判断;而规划文本是一种法律或行政文件,只是果,不是因,强调对规划结果的执行,是规划依法实施和只是果,不是因,强调对规划结果的执行,是规划依法实施和管理的依据。管理的依据。规划文本的内容规划文本的内容包括:总则,规划依据,规划目标
19、,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包括:总则,规划依据,规划目标,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期限,规划区范围,规划实施与管理,规划报批实施规划期限,规划区范围,规划实施与管理,规划报批实施的单位和程序。的单位和程序。 第18页/共95页总体规划调整总体规划调整:指城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指城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 按实际需要对已批准的总体规划作按实际需要对已批准的总体规划作局部变更局部变更。局部调整的决定由市人民政府作出,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和原批准局部调整的决定由市人民政府作出,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机关备案。总体规划修改总体规划修改:市人民政府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
20、,发现总体规市人民政府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发现总体规 划的某些基本原则和框架已不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划的某些基本原则和框架已不适应城市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作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作出重大变更重大变更。总体规划修改由市人民政府组织进行,须经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总体规划修改由市人民政府组织进行,须经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第19页/共95页四、近期建设规划(二)(二)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确定城市近期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和布局;确定城市近期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和布局;确定确定近期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
21、要近期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的布局;道路交通设施的布局;确定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益设施的确定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益设施的建设规建设规模和选址;模和选址;确定近期居住用地的安排和布局;确定近期居住用地的安排和布局;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地、环境等保护及建设措施;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地、环境等保护及建设措施;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一)(一)定义: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
22、设目标、发展布局 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第20页/共95页(五)(五)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以及相应说明的附件。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三)(三)近期建设规划的组织编制主体: 城市人民政府。(四)(四)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 一般为5 5年, 建制镇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可为3 35 5年。第21页/共95页五、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是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之间的过渡性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二)(二)组织编制主体: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一)定义: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
23、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第22页/共95页(三)(三)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容量控制指标;确定确定市、区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确定城市主、;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城市主、;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控制范围;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
24、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确定工程干管的走向、位置、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确定工程干管的走向、位置、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第23页/共95页(四)(四)规划期限:分区规划的期限应和总体规划一致。(2020年) 分区规划属总体规划范畴分区规划属总体规划范畴 。(五)(五)审批: 城市分区规划经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城市人民政府审批。(五)(五
25、)成果:规划文本及附件、规划说明书及基础资料和图纸。第24页/共95页六、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城市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一)(一)控制性详细规划定义: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对控制土地使用、综合环境质量进行控制。详细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第25页/共95页(二)(二)组织编制主体: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编
26、制办法中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四)(四)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和条件背景:以前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为: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详细规划产生条件:土地使用制度;建设方式和投资渠道的变化;城市经济、生产社会等结构的调整。(三)(三)编制依据: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第26页/共95页(五)(五)主要内容详细确定规划地区各类用地的界线和适用范围,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的控制指标;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27、等。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细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适用范围开发区、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商业区、居住区。第27页/共95页建筑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女儿墙顶部的垂直距离。容积率:一定地块内,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绿地率: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邻街面的界线。(六)(六)成果 : :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 规划文件包括:土地使用与
28、建设管理细则和附件,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研究 报告收入附件。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个部分组成,包括:规划范围现状图、控制性规划图则。第28页/共95页六、修建性详细规划(一)定义: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三)(三)主要内容在当前开发修建地区,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二)(二)编制依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四)(四)规划成果:规划设计说明书、规划范围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 。 第29页/共95页(五)(五)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批: : 城市详细规划由
29、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已编制并批准分区规划的城市的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可由城市人民政府授权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第30页/共95页基本概念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1.2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1.1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的发展战略城市的发展战略 1 1、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它所包含的内容既宏观又全面)从本质上说,城市的总体规划可以说就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第31页/共95页2 2、城市建设发展战略:是为实现城市发展战略而在建设领域提出的城市建设的目标、对策,并在物质空间上相应作出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安
30、排。3 3、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条件,原则性地确定城市发展目标。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条件,原则性地确定城市发展目标。1 1 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原则性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原则性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2 2 原则性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原则性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 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3 3 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 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设
31、施开发建设的重大 原则问题。原则问题。4 4 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5 5第32页/共95页第四节第四节 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的性质与规模一、城市性质(一)定义: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性质决定城市规模、用地组织和基础设施水平,决定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二)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地确定城市性质,便于将规划的一般原则与城市特点相结合,可以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有利于合理选择建设项目、突出规划结构特点, ,为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经济技术指标,从而使城市发展规模得到合理控制
32、,城市总体布局更具科学性。 (三)城市职能1 1、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第33页/共95页2 2、城市职能的分类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一般职能是指所有城市都必须具备的那一部分职能。(如商业、居住、服务业、建筑业、教育、文化管理职能等) 特殊职能是指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如机械加工业、采矿业、旅游业、信息中心、体育中心等)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指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城市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主要职能与辅助职能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第
33、34页/共95页 3 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 4 4、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是全面分析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定量分析是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 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 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对城市性质的分析与论述集中在 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 三个方面。 城市的其它主要职能呼和浩特市的城市性质: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北方沿边开放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第35页/共95页昆明的城市性质:昆明的城市性质: 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
34、中心城市之一,国家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 摘自摘自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贵阳的城市性质贵阳的城市性质 : 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北京的城市性质: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我国与世界的各国进行高层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往和交流的中心,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第36页/共95页 按照城市性质划分的城市类型有:城市类
35、型有:工业城市工业城市县城县城特殊职能的城市特殊职能的城市5 5、城市类型、城市类型交通、港口城市交通、港口城市综合综合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单一单一工业工业城市城市多种多种工业工业城市城市海港海港城市城市内河内河港埠港埠铁路铁路枢纽枢纽城市城市革命纪念性城市风景旅游休闲疗养城市边贸边贸口岸口岸城市城市经济经济特区特区商贸城市历史历史文化文化名城名城第37页/共95页综合性中心城市 全国性中心城市 首都及直辖市 区域性中心城市 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 地方性中心城市 地级市 县城 及县级市单一工业城市:包钢、鞍山、克拉玛依多种工业城市:常州、淄博、唐山特殊职能为主的城市革命纪念性城市:遵义、延安、井冈
36、山等历史文化名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成都、太原等风景旅游城市:杭州、苏州、张家界、青岛、桂林、三亚等边贸口岸城市:黑河、满洲里、丹东(、广州等)经济特区城市行政特区:香港、澳门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大连、黑河、绥芬河第38页/共95页交通港口城市铁路枢纽:郑州、鹰潭、徐州港口城市:上海、武汉、宜昌、重庆、广州、大连、青岛县城案例第39页/共95页二、城市规模(一)定义: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因为城市用地规模一般是依据城市人口规模、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推算得出的。城市规模是指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用地规模随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37、。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第40页/共95页(二)城市人口规模(二)城市人口规模2.2.城市人口城市人口的概念的概念:城市人口是指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范围内,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城市人口是指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范围内,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1.1. 概念:城市人口规模即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的总数。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人口总数,亦即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并使用城市各项设施的人口总数。规划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规划期限末达到的城市人口总数。现在通常将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实际居住人口视为城市人口。即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实际居住的非农业人口、农业
38、人口、暂住期在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的总和。第41页/共95页3 3、城市人口、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调查研究的意义城市化是世界性的趋势,城市人口不断增大,城市化是世界性的趋势,城市人口不断增大, 必须使城市人口的增长有合理的速度与分布。必须使城市人口的增长有合理的速度与分布。 城市的许多因素都城市的许多因素都( (用地、公共设施、交通、道路、市政公用地、公共设施、交通、道路、市政公用设施、住宅、郊区规模、城市布局等等用设施、住宅、郊区规模、城市布局等等) )与城市人口的数量与城市人口的数量与构成有密切关系。与构成有密切关系。人口规模估计合理与否,对城市建设影响很大,它既是城市人口规模估计合理与否
39、,对城市建设影响很大,它既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又是制定一系列具体技术指标与布局的依据,总体规划的目标,又是制定一系列具体技术指标与布局的依据,对正确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正确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有着很大的影响。第42页/共95页人口现状第43页/共95页第44页/共95页城市人口构成城市人口构成 性别构成2年龄构成14、城市人口的构成、城市人口的构成家庭构成家庭构成3劳动构成劳动构成4职业构成5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反映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结婚率、生育率、和就业结构。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人口数量、性别、辈分等组合情况。影响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
40、,城市生活的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亦称城市人口构成,指人口按分类在城市总人口中的比例。指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即职业类型)划分,各占总人数的比例。 第45页/共95页5 5、城市人口的变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者之和构成城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者之和构成城市人口增长值。人口增长值。自然增长自然增长指人口再生产的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变化量,即即一年一年内内出生人数减去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差死亡人数的净差值值。机械增长机械增长指由于人口迁移所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形成的变化量,即即一年内迁入城市的一年内迁入
41、城市的人口数减去迁出城人口数减去迁出城市人口数的净差值市人口数的净差值。人口平均增长速度(或人口平均增长速度(或人口平均增长率)人口平均增长率)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人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的速度(自然增长、口增长的速度(自然增长、机械增长或者两者合计的机械增长或者两者合计的增长)。增长)。第46页/共95页(1 1)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通常以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数与该城市通常以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其增长速度,称为总人口数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其增长速度,称为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的高低与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育龄妇
42、女的生育率、初育年龄、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传统观念和习俗、医疗卫生条件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有密切关系。死亡率则受年龄构成、卫生保健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已由解放初期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趋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第47页/共95页(2 2)机械增长率)机械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的速度用人口机械增长的速度用机械增长率机械增长率来表示,即一年内城市的机来表示,即一年内城市的机械增长的人口数械增长的人口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之比的千分率与该城市总人口数之比的千分率。 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的速度(自然增长、机械增长或者两者合计的增长)。根据城市
43、历年统计资料,可计算历年人口平均增长数和平均增长率,以及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平均增长数和平均增长率,并绘制人口历年变动累计曲线。(3 3)人口平均增长速度( (或人口平均增长率) )第48页/共95页流动人口是指在本市无固定户口的人口。一般分常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中心城市,流动人口已占市区人口的20%20%30%30%左右。流动人口给城市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城市的住房、交通、社会服务产业、文化教育设施增加压力。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将流动人口也列为影响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6
44、6、流动人口第49页/共95页预测城市人口发展规模: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目标 预测社会各部门的从业人员 计算出总的劳动人口数+ +非劳动人口数城市人口发展规模7 7、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基本原理、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基本原理计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就是根据马克思计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就是根据马克思“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的基本原理,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分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原理,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分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合理确定城市劳动构成,再分析城市对劳动量的需要和可能,求得其相对律,合理确定城市劳动构成,
45、再分析城市对劳动量的需要和可能,求得其相对平衡。平衡。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劳动平衡法劳动平衡法:是我国城市规划中较多采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是我国城市规划中较多采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 有较大发有较大发展、国民经计计划比较具体落实、人口资料比较齐全的城市。展、国民经计计划比较具体落实、人口资料比较齐全的城市。职工带眷系数法职工带眷系数法:适用于估算新建工业企业和小城镇人口的发展:适用于估算新建工业企业和小城镇人口的发展 规模,以及确定住规模,以及确定住户型式提供依据。户型式提供依据。综合平衡法综合平衡法:以国民经济为依据,对城市人口增长采用自然增长:以国民经济为依
46、据,对城市人口增长采用自然增长 规律和机械增长规规律和机械增长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律进行综合分析。第50页/共95页(三)城市用地规模(三)城市用地规模1.1. 概念:城市用地规模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用地的总和。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规模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指标级别指标级别用地指标用地指标( (平方米平方米/ /人人) )60.160.175.075.075.175.190.090.090.190.1105.0105.0105.1105.1120.0120.0注: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级内确定,当城市的发展 用地偏紧时,可在第级内确定。 首都和经济特区城市的
47、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级内确定,当 经济特区城市的发展用地偏紧时,可在第级内确定。一般城市:人均用地不超过 100100平方米;小城市:人均用地不超过 110110平方米;特殊城市:人均用地不超过 120120平方米。第51页/共95页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类别名称类别名称用地指标用地指标( (平方米平方米/ /人人)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18.018.028.028.0工业用地工业用地10.010.025.025.0道路广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7.07.015.015.0绿地绿地其中其中: :公共绿地公共绿地9.09.07.07.0注: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级,有条件建设部分中高层住宅的大中
48、城市, 其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16.0m16.0m2 2/ /人。 大城市的规划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宜采用下限;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 小工矿城市,其规划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可适当提高,但不宜大于30.0m30.0m2 2/ /人。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级的城市,其规划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可适当 降低,但不得小于5.0m5.0m2 2/ /人。 其他各大类建设用地的指标可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确定。重点安排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广场、绿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第52页/共95页规划建设用地结构类别名称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居住用地居住用地20
49、203232工业用地工业用地15152525道路广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8 81515绿地绿地8 81515注:大城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取规定的下限,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 的中小工矿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25%25%,但不得超过30%30%。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级的小城市,其道路广场用地占建设用地的 比例宜取下限。 风景旅游城市及绿化条件较好的城市,其绿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15%15%。 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为 60%60%75% 75% 。 其他各大类建设用地的比例可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确定。60%75%第53页/共95页人口 50
50、50万(四)按城市规模划分的城市类型(四)按城市规模划分的城市类型按照城市规模划分的城市类型有2020万人口5050万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人口2020万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城市规划法:我国的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大、中、小三个档次。第54页/共95页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基本方针 1989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 “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以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20002000年党的十五届
51、五中全会:着重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 20022002年1111月,党的“十六大”: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55页/共95页基本内容城市用地评定与用地选择2城市用地构成与分类1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与形态3第五节第五节 城市用地布局城市用地布局第56页/共95页 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的统称。一、城市用地构成与分类(一)城市用地的概念城
52、市用地组成划分行政管辖层面 称“市域”或“城市地区”。规划建设层面 称“城市规划建设区”。第57页/共95页行政管辖层面中小城市市域或城市地区的用地构成一般包括:市区、郊区。大城市市域或城市地区的用地构成一般包括:中心市区、近郊区、远郊区、远郊新城或卫星城。规划建设层面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城市用地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用地。包括: 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 分散在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的城市建设用地。第58页/共95页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 R R十大类项目十大类项目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C C对外交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 T T特殊用
53、地特殊用地 D D道路广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 S 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U绿地绿地 G G水域和其他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E E仓储用地仓储用地 W W工业用地工业用地 M M一类居住用地一类居住用地R1R1二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R2R2三类居住用地三类居住用地R3R3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用地C1文化娱乐用地文化娱乐用地C3医疗卫生用地医疗卫生用地C5教育科研用地教育科研用地C6文物古迹用地文物古迹用地C7商业金融用地商业金融用地C2其他公共设施用地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C8C8体育用地体育用地C4(二)城市用地分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990GBJ13990)规
54、定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10大类,4646中类,7373小类。 四类居住用地四类居住用地R4R4住宅用地住宅用地 R31R31公共服务设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施用地 R32R32道路用地道路用地 R33R33绿地绿地 R34R34中类小类中类居住用地分成四类,其中一类最好,四类较差。(见下页)第59页/共95页一类居住用地一类居住用地R1R1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R2R2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市政公用设施齐
55、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为主的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三类居住用地R3R3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四类居住用地四类居住用地R4R4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第60页/共95页城市用地一般指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城市用地一般指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城市用地既包括城市建设用地,也包括非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用地既包括城市建设用地,也包括非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中 既有已开发利用的土地, 也有在城市规划建设区范围内
56、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九大类用地,不应包括水域和其它用地。 城市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城市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共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共1010大类用地大类用地。第61页/共95页二、二、城市用地评定与用地选择城市用地评定与用地选择(1)城市
57、用地的评定是在城市用地的评定是在调查分析自然环境各调查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基础上,按照要素的基础上,按照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规划与建设的需要,以及整备用地在工程以及整备用地在工程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的济性,对用地的自然自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进行质量评进行质量评价,以确定用地的适价,以确定用地的适用程度。通过用地评用程度。通过用地评定,为城市用地选择定,为城市用地选择与用地组织提供科学与用地组织提供科学依据。依据。(2)城市规划中着重分析的城市规划中着重分析的主导因素有:主导因素有: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
58、。地形条件等。(3)用地评定是以用地用地评定是以用地为基础,综合与之为基础,综合与之相关的各项自然环相关的各项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来鉴境条件的优劣来鉴别各种用地是否符别各种用地是否符合规划与建设的需合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要。(一)城市用地评定第62页/共95页1 1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分析主要表现在与城市用地选择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分析。主要表现在与城市用地选择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分析。建筑地基 了解地基构成情况,确定地基承载力。要特别注意特殊的土质。地质构造 了解冲沟、崩塌、滑波、沙土液化、地质断裂带等不良地质情况。冲沟:由间断水流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分析冲沟的
59、分布、坡度、活动、发育条件等。治理措施:对地表水导流、加强绿化、修筑护坡等。崩塌的成因主要是岩层或土层的层面对山坡稳定造成的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第63页/共95页滑波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在风化、地下水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 选择城市建设用地时,应避免不稳定的坡面。治理措施:排除地面水、地下水,防止土壤继续风化及修建挡土墙。第64页/共95页1 1、震级和烈度、震级和烈度v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能量的大小。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能量的大小。 (表示地震本身的强烈程度)(表示地震本身的强烈程度)v国际上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地震共分国际上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地震共分9 9个等级,震级
60、每差一级,个等级,震级每差一级,地震波的能量将差地震波的能量将差3232倍。倍。v小于小于1 1级的地震称为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超微震;v大于等于大于等于1 1级,小于级,小于3 3级的称为级的称为弱震弱震或或微震微震;v大于等于大于等于3 3级,小于级,小于4.54.5级的称为级的称为有感地震有感地震;v大于等于大于等于4.54.5级,小于级,小于6 6级的称为级的称为中强震中强震;v大于等于大于等于6 6级,小于级,小于7 7级的称为级的称为强震强震;v大于等于大于等于7 7级的称为级的称为大地震大地震;v8 8级以及级以及8 8级以上的称为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巨大地震。 地震:v 地震烈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科技大学《文化创意产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第四次调研诊断考试数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土壤科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商学院《舞蹈与形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攀枝花学院《高速铁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植物保健与和谐植保》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外籍工作人员聘用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个人房产抵押合同书范文
- 范文房产抵押担保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
- 【年产20万吨丙烯酸工艺设计13000字(论文)】
- 分布式光伏经济评价规范
- 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 乾坤未定吾皆黑马+高考冲刺百日誓师主题班会
-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四川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
-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课件
- 与小三分手的协议书
- 羊水过少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