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循环系统疾病_第1页
二、循环系统疾病_第2页
二、循环系统疾病_第3页
二、循环系统疾病_第4页
二、循环系统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循环系统疾病中 国 医 科 大 学教案系(部):医大一院 医疗系 学科:循环内科授课题目:心力衰竭 (一)授课对象:89期七年制授课时间:2007年3月7日13时30分至2007年3月7日15时20分授课教师:白小涓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制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掌握心力衰竭的概念 基本病因及诱因。熟悉心力衰竭的病例生理过程。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常规治疗中的一般治疗扩血管药物治疗及利尿治疗。熟悉慢性心力衰竭的检查。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心力衰竭的概念5分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分心力衰竭的临床分型5分介绍慢性心力衰竭的典型病例分讨论:病例的特点临床表现是什么5分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2、体征0分病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5分心功能的分型15分 此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0分 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10分教学重点及难点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慢性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教学方法学导式电脑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多媒体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七年制内科学 教研室主任意见内容设计合理 重点突出 同意讲授签字:贾大林007年2月20日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教学总体效果良好 结合病例讲解,学生收获较大。改进 给出下次讨论的病例,同学课后充分准备,效果可能更好。中国医科大学教案系(部):医大一院医疗系学科:内科学

3、授课题目: 心力衰竭 (二)授课对象:9期七年制授课时间:7年3月19日时至年3月19日 时授课教师:白小涓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制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掌握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洋地黄药物的应用,其他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受体阻滞剂的进展。掌握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复习慢性心力衰竭的典型病例5分讨论 心力衰竭的洋地黄类药物用法20分其他正性肌力药分受体阻滞剂及其他 5分介绍急性心力衰竭概念10分 给出急性心力衰竭的典型病例10分 此病例的临床特点 诊断15分 鉴别诊断10分 此病例的治疗方法15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洋地黄类药物的正确用法 其他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受体阻滞

4、剂治疗心衰的进展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教学方法采用学导式教学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多媒体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七年制内科学 教研室主任意见 重点突出,教学手段先进,同意讲授。签字:贾大林007年2月20日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教学效果良好,重点内容同学能掌握。中国医科大学教案系(部): 医大一院学科: 内科学授课题目: 心律失常授课对象: 89期七年制授课时间:7年 4月 30 日 8 时至 2 0 0 7 年 4月 30日 10时7年 5月 14 日8时至 2 0 0 7年 5月 14 日10时授课教师: 于波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制教学目标及

5、基本要求 了解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心律失常分类,发生机制,诊断及心电图技术。 要求掌握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 要求掌握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传导系统解剖,心律失常分类,发生机制,各种检查手段及应用范围。 1学时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诊断临床意义及治疗。 1学时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意义 诊断及治疗。 1学时各种传导阻滞诊断 临床意义 及治疗。 1学时 教学重点及难点 心律失常的诊断手段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心律失常的各种治疗方法教学方法 大课讲述为主,伴有一定时间讨论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电脑多媒体 使用的教材及参考

6、资料 五年制内科学参考七年制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讲授签 字:胡健 2007年2 月20日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效果良好。中国医科大学教案系(部):医大一院学科: 心血管内科授课题目: 高血压病 授课对象: 89期七年制授课时间:7年 6月 4 日 8时至7年 6月 4 日 10时授课教师: 张月兰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制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了解高血压流行病学 病因 发病机制高血压诊断 原继发的鉴别诊断 及治疗原则高血压临床危险度分层及治疗对策了解高血压方面国际上最新动态,了解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等相互关系。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高血压流行病学病因发

7、病机理高血压诊断及鉴别诊断 1学时 高血压临床分层及治疗对策,高血压最新研究进展 1学时 教学重点及难点 高血压临床分层及治疗对策教学方法 课堂讲述为主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电脑多媒体 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七年制内科学教材有关高血压方面的文献 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讲授签字 胡健2007年2月20日 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讲授结合讨论效果良好。中国医科大学教案系(部):医疗系学科: 内科学授课题目: 动脉粥样硬化 授课对象:89期七年制授课时间:7年 3月28日8时00分至2 0 0 7 年3月28日 10时00分授课教师:齐国先中国医科大学教

8、务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掌握粥样动脉硬化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 熟悉病因和发病情况以及临床表现 了解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及危险因素15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10分AS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5分AS的临床表现 10分A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0分AS的治疗 一般治疗5分 调脂治疗15分 介入治疗5分教学重点及难点 动脉硬化的类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类型 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动脉硬化的一级预防措施 调血脂药物的种类,主要降胆固醇的药物,主要降甘油三脂的药物教学方法 学导式教学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电脑多媒体 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五版内科

9、学临床冠心病学介入性心脏病学教研室主任意见教学方法号,手段先进,同意讲授。签字胡健2007年2 月20日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教学效果良好本张主要以讲解为主中国医科大学教案系(部):循环内科学科:内科学授课题目:心绞痛授课对象:9期七年制授课时间:7年4月9日时至7年 4月9日 时授课教师:齐国先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制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掌握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介入性心脏病学治疗冠心病的方法。熟悉心绞痛的定义诊断及鉴别诊断,心绞痛的分型诊断。了解心绞痛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及病生。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心绞痛的定义及一般概念分心绞痛的典型病例介绍

10、分讨论心绞痛的病因分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分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心绞痛的临床分型分心绞痛的治疗一般治疗分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分教学重点及难点心绞痛的定义心绞痛的临床分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心绞痛的治疗介入诊疗方法教学方法采用学导式教学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多媒体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七年制内科学冠心病学介入性心脏病学教研室主任意见内容设计与时间分配合理,方法好,同意讲授。 签字:胡健007年2月20日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本章结合病例,通过病例讨论与临床结合,再结合冠脉造影电影取得良好效果。中国医科大学教案系(部):循环内科学科:内科学授课题目:急性心肌

11、梗死授课对象:9期七年制授课时间:7年4月18日8时0 0分至7年4月18日 10时0 0分授课教师:齐国先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制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掌握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再灌注治疗的新方法。熟悉心肌梗死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理,并发症、预防。了解心肌梗死的病理病生。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给出心肌梗死的典型病例(2份)分讨论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10分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分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检查分特征性改变 分动态演变0分定位改变5分心肌酶学检查5分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心肌梗死的治疗10分教学重点及难点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对应关系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心

12、肌梗死的心肌酶学改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介入治疗教学方法采用学导式教学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多媒体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七年制内科学冠心病学介入性心脏病学教研室主任意见内容设计与时间分配合理,方法好,同意讲授。签字:胡健007年2月20日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本章结合病例,再结合冠脉造影电影取得良好效果。中 国 医 科 大 学教案系(部):循环内科学科:内科学授课题目:心脏瓣膜病授课对象:89期七年制 授课时间:2007年5月23日8 时至 2007年5月23日10 时授课教师:张子新 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制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掌握心脏瓣膜病的

13、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掌握心脏瓣膜病的常见合并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学时2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学时。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心房纤颤的处理原则。.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理生理 周围血管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出典型病例;启发同学们思考及分析病例的能力。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多媒体结合板书挂图。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七年制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意见签 字:胡健2007年2月20日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通过上述教学方法使同学们能够掌握常见心律失常 心肌病及瓣膜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获得较好效果。 中国医科大学教案系(部) 临床医学学科: 内科学授课题目: 心肌病急性心包炎心肌炎 授课对象: 89期七年制授课时间:7年 6月13日 8 时至2年 6月13 日 10 时 授课教师: 张子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