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结合,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课内外结合,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课内外结合,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课内外结合,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课内外结合,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内外结合,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安徽省全椒县逸夫小学 曹发敏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纵观作文教学,老师们虽然不辍努力,寻求变革,却收效甚微,学生的畏难情绪很大,“假”、“空”、“抄”、“俗”的现象颇为严重。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认为必须坚持课内外相结合,双翼并举。首先要精心命题,让命题成为写作的诱因;同时,要努力构建学生习作应用的平台,让作文成为学习、生活的需要。做到这两点,必能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必能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作文教学 课内外结合 命题 需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

2、重要尺度。但纵观作文教学,老师们虽然不辍努力,寻求变革,却收效甚微,学生的畏难情绪很大,“假”、“空”、“抄”、“俗”的现象颇为严重, “假”,说假话,写假事,虚情假意;“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大段一大段地甚至整篇整篇抄别人的作文;“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少个性,落入俗套。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与真诚将归于何处?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啊!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最首要的是教师必须冲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桎梏,肃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把作文教学的着眼点由文的产出转变为人的发展。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

3、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要让作文融于生活,坚持课内外相结合,双翼并举。从而,使学生想写作文,让作文成为一种需要。下面,我从作文命题和写作需求两方面来谈谈如何课内外结合,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让命题成为写作的诱因 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学生写作时首先接触的是题目,题目新颖且有鲜明的色彩、饱满的感情才能使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心中激荡起来。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因此,教师应努力把题目出到儿童的心坎上,强化作文题目对儿童想表达自己意思的诱发力,要能启发他们的思维、想象,激励他们主

4、动去探索,推动他们关心生活,让命题成为写作的诱因。 (一)命题内容要贴近儿童生活 教师在作文命题的内容上,必须尽可能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小学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课堂学习,课外生活,兴趣班里的趣事,班队活动时的笑声,刚学会的小实验,亲手制作的工艺品,马路上的见闻,街道上的变化,难忘的旅游,快乐的节日,亲密的伙伴,好操心的妈妈这些都被儿童感知、经过情感体验而贮存在记忆库房之中。作文命题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从写这些他们所熟悉的、理解的、特别是对他们有触动的、为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实物实景,就能拨动儿童的心弦,触发记忆,引起倾吐的需要,就能把自己内心的意思和情感借助作文

5、题目,集中起来,加工整理,倾吐出来,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同时,命题内容要有新意,要能满足儿童好奇、好胜、探索、求成的心理,燃起他们作文的热情。(二)命题方式要新颖灵活 在作文命题的方式上,要摒弃那种有意在出题上绕弯子的老办法,努力做到新颖、多样,让儿童练习作文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命题的措词要尽可能形象具体。如:心儿怦怦跳、家庭风波、妈妈,您的爱让我受不了比起一次难忘的经历、家里发生的一件事、妈妈,我想对您说就显得具体、形象,适合儿童的口吻和情趣,对儿童作文的动机有较强的诱发力。(三)改变“统考式”的命题方法传统的命题作文教学,总是到作文课上教师才出题,儿童完全处于无准备的被动状态,从心理上产

6、生畏惧和焦虑,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势,抑制了记忆中情感和表象的复呈。因此,我认为有些作文题目可以早出。如夸夸我们班里的小雷锋要求写一个熟悉的人,写出他的特点。新学期一开始,就可以向学生公布。郭梦供老师在指导习作练习我们身边的好园丁时,为了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观察采访,感受老师的品格精神,学习抓住特点写人,在两周前就向学生布置了作文题。作文课上,郭梦供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巧妙地把孩子们来自生活的问题,转化为作文的题目和作文前的观察要求。可以想见,学生们上课以后,带着自己的问题,带着作文题的要求在生活实践中,有目的地观察采访,努力捕捉和积累材料;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那种积极

7、性,那作文的效果都是“统考”式的命题作文所无法与之相比的。当然,作文题也可以在临场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及时出。学校里、社会上或家庭中某些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突发事件,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组织的活动、辅导的阅读使学生兴趣盎然、得到启发,事后都可以及时抓住时机命题。这往往能激起孩子们回忆、叙述的激情。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个性心理特点及各种具体情况,引导他们自己命题作文,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印象最深的题材。(四)在作文教学中淡化“审题”传统的命题作文还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审题”。 我认为在改进作文命题的同时,还应顺应儿童心理,淡化对审题的要求,不要用审题去为难、苛求学生,束缚他们的思想,造成心理障碍

8、。一般说来,命题前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作文的实际,命题的范围让儿童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要求比较明确,命题方式比较灵活,学生是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也是不致于走题的。如果有个别学生因作文题所限而感到无话可说,我认为可以从实际出发,让他们换一个题目写写。譬如,有一位老师布置以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为题作文时,他发现有个学生望题发愣,久久未动笔。问其原因,这个学生说:“没有一个老师喜欢我!”这位老师分析这一学生的心理后,就让其改写我所希望的一位老师。于是,这一学生情涌笔端,写出了非常感人的文章。由此,我还想到,如果有的儿童作文写走了题,是不是也可以指导他们根据文章内容自己另换合适的题目,以尽量减少因作文命题

9、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弊端,使儿童放手去写自己想写的意思。二、让作文成为一种需要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这肯定了作文是表达的需要,是学习、生活的需要。对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集中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课标的表述确立了新的作文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是为了满足我们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这是写作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需要,通过写作滋养自己的德性、

10、陶冶自己的情操、启迪自己的智慧,这是写作的内在价值。概而言之,只有当写作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需要,成为我们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作文的主体性才会真正发挥,作文实践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教师应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愉悦的享受,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嗅、去摸,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和酸甜苦辣。这样,他们就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同时由于对人、事、物有感而产生表达的需求,使写作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努力构建学生习作应用的平台。(一)构建自我应用的平台 让学生的习作记

11、下自己的科学小实验,捏鸡蛋、乒乓打架、神奇的纸桥、养蚕日记、蚯蚓的痛觉等等;介绍自己的玩具、小发明、小制作,写写不怕风吹的衣架制作;设计布置“我的小天地”,并作介绍说明请到我家来;给自己的相片、图画、录音带等作文字说明编辑成册,成长的脚印;写请假条、借条,捡到或丢了东西,写启事;中高年级,以自己喜爱和擅长的方式编写各种各样的报纸,录制个人的语文学习音带,编写制作个人的作文选。(二)构建学校应用的平台 可以放手让学生轮流为班级发活动通知,出节日的板报稿,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习作接龙大比拼,每天每人发挥想象接写一段;作为小干部、小伙伴、小主人在班级家长会上,向家长们介绍班级的情况,伙伴的出色,自己的

12、学习和习作,为中队活动设计串联词;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建议、新设想;为学校的联欢会设计广告语、海报;学校运动会,为广播台、黑板报写稿,参加各类习作比赛(三)构建家庭应用的平台 除了课本中要求的书信练习,每个学期教师要瞅准机会让学生和家长进行书信交往。当家人的误会让孩子满腹委屈,当孩子在妈妈的溺爱中渴望自立,当孩子在众多的补习班中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书信便是交流沟通的有效方式。又如,当“三八”妇女节来临时,引导学生给妈妈、外婆、奶奶、阿姨写封信,祝贺他们节日快乐;母亲节、父亲节到了,让学生把写好的信放在爸爸妈妈的枕边。试想想:当亲人们冷不丁收到孩子稚气真挚的问候和祝福时,看到孩子在信

13、中对父母的感激和理解时,胸中会涌动什么样的情感?会对孩子的语文学习、学校生活投射怎样的目光?我想一定会有沐浴在阳光中的感觉,一定会喷涌出爱的激情,会比以往更疼爱孩子,更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孩子也会从家人的欣赏中、赞美中,发现亲情的美丽,学习写作的价值,从而得到一种交往的满足,情感的满足。(四)构建社会应用的平台 鼓励学生为身边的好人好事写表扬稿,为家乡的城市建设提建议,向各职能部门投诉违纪违法的事件,查找大街小巷的店铺广告中的错别字,汇总统计,给市长发信批评店铺乱用错别字现象,建议纯洁城市的文字形象当我们成功搭建了学生习作应用的平台,写作便会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需要,学生因需要而表达,又何愁学生不爱上作文呢?校园是学生第一生活场景,但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表达是作文教学重要的任务,但不再是唯一的目标。作文不仅是学习生存的需要,更是学生愉悦的生命过程,需要学习交往、沟通和合作,需要跑出去实践。刘国正说:“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作文教学只要坚持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