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地租赁的法律思考--兼谈我国农地租赁权的构建与完善(彭真明常健)._第1页
关于农地租赁的法律思考--兼谈我国农地租赁权的构建与完善(彭真明常健)._第2页
关于农地租赁的法律思考--兼谈我国农地租赁权的构建与完善(彭真明常健)._第3页
关于农地租赁的法律思考--兼谈我国农地租赁权的构建与完善(彭真明常健)._第4页
关于农地租赁的法律思考--兼谈我国农地租赁权的构建与完善(彭真明常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农地租赁的法律思考兼谈我国农地租赁权的构建与完善彭真明 常 健上传时间:2004-2-25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尤其是现行的农地承包经营制度逐渐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针对农地使用制度的完善,经济学家提出了农地租赁制度的改革方案。本文在分析农地使用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根底上,试图从法律角度入手对农地租赁制进行探讨,并提出在我国即将出台的?物权法?中引入农地租赁权的概念,以期对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关键词农地使用制度;承包经营;农地租赁;物权法;农地租赁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土地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随着

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实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制度,尤其是现行的集体所有的农地承包经营制度逐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针对农地使用制度的完善,经济学界提出了诸多改革方案,其中农地租赁制度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农地租赁制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出租者以一定年限把农地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对农地在不改变其用途的前提下进行租赁使用的制度。本文在分析农地使用制度现状及在问题的根底上,试图从法律角度入手对农地租赁制度进行探讨,并提出在将来出台的?物权法?中引入农地租赁权的概念,以期对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 一、现实的反思:我国农

3、地使用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自西周以来3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农地制度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一是终结于战国时期的井田制即国王领主所有制向土地私人所有制的变迁;二是终结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土地私有制向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迁;三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完成的农地集体经营向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变迁。我国现行的农地使用制度就是农地制度第三次变迁的根底上逐步开展起来的。一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现状我国现有的农地使用制度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而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据农业部合作经济指导司、经营管理总站的统计资料显示:至1997年止,中国

4、实行农民家庭承包的村总计有717866个,占全国村总数的97.1%;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自实行家庭承包制以来就占农村耕地总面积的97%以上。由此可见,农地承包经营制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农地使用制度,其目的在于实现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别离,确立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主体,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集体和农民个人的经济收入。与农地使用制度的开展与完善相对应,在法律角度我国农地使用权也呈现出市场化、货币化、股份化的开展趋势。1可以认为,目前我国的农地使用制度已经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和农户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调动了土地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

5、经济的开展。二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开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次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保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2然而,仅仅依靠现行农地承包经营制能否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开展的第二个飞跃呢?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地承包经营制中存在的缺陷与缺乏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农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具有身份限制。农地

6、承包经营权是农地承包经营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我国法律规定,承包经营权主体只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个人、家庭和集体组织,3具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如果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需要承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时,?土地管理法?第15条规定:“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以保护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毋庸置疑,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在我国以往农业生产力开展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是符合农村大局部地区的现实状况的。然而,我们还应看到,在我国经济较兴旺地区,一些农民依靠务工经商发家致富,放弃对土地的耕种蓄养。以广东省为例,据

7、不完全统计,1996年来全省约有丢荒、闲置土地21780亩,占耕地面积的0.08%,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中丢荒比例曾一度高达4.1%。4这显然违背了?土地管理法?的“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根本国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与个人经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仍然给予如此严格的限制,只会导致土地闲置,阻碍土地的自由流转和土地资源效益的发挥,进而阻碍农村经济的开展。第二,农地承包经营制存在着土地划分零碎、经营规模偏小、承包地调整频繁的缺陷。由于农地承包经营制开始于“均田大包干,各地在实行家庭经营时大都以平等为原那么,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包土地,使土地依照好坏、

8、远近、水旱田等搭配,一家农户拥有假设干块土地、一块土地又被假设干农户种植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土地地块分割零碎、农户经营规模过小、效益不高、机械化作业难以展开等问题。与此同时,虽然?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15年以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1993年?关于当前农村和农村经济开展的假设干政策措施?中指出:“在原定的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但各地的实际操作与中央规定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自80年代初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80%的村进行过土地调整,而且调整频率较高,调整两次以上的村占6.

9、7%,7.08%的村甚至调整过五次。5众所周知,农地要保持其持续利用,就必须对其不断进行投入;农业生产的特点也决定了农地利用的投资多、风险大、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必须使土地的使用者有一个较长的使用周期,才能使其获得对土地投入的期望值或在土地使用权转让时收回其投资。然而,对农民承包土地的调整过于频繁,使得农民不愿,也不可能对土地进行过多投入,而是进行掠夺式经营,出现土地使用短期行为,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农地根底设施建设落后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开展。第三,农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无法解决现今农地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是广东、海南、福建、浙江

10、等经济较兴旺地区,许多农民集中精力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不少地方为了遏制土地撂荒而用土政策规定,将承包经营的土地撂荒要对承包经营者予以罚款处分,而且?土地管理法?第37条也规定:“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农民世代在土地上繁衍生息,乡土观念浓厚,许多务工经商者视土地为其最后退路,他们一般不愿放弃土地。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民将其承包经营的土地出租给外来打工者耕种。外来打工者往往也以家庭为单位租用土地,少那么三五年,多那么十几年,主要从事经济作物的种植。据有关资料显示其数量约有几十万之众。可以肯定,

11、这种承包经营土地的出租行为在法律上不同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农地转包行为,且这种出租行为也没有经过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标准土地租赁双方的行为,保护双方,尤其是承租方的合法权益呢?此外,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城市中大批职工下岗,不少地区出现下岗职工向农村流动,租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多种经营的新动向,那么,又该如何有效标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出租、租用行为呢?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显然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现实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呼唤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与进步。 二、现实的启迪:建立我国农

12、地租赁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如果说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民自发创立的农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在方案经济体制下对我国农地使用制度极大的创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话,那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却逐步暴露出诸多的问题,毋庸讳言,农地承包经营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农业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开展的桎梏。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法学工作者理所当然应同经济学家一道,用联系、动态的眼光,在高于实践的水平上为改革的开展在理论上进行大胆的探索。总的来说建立我国农地租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构建农地租赁制有利于

13、弥补农地承包经营制的缺陷,标准农地使用法律关系。从理论上讲,实行农地租赁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优点:其一,有助于进一步理顺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使农地产权明晰化。现行的农地承包经营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和严格的身份限制,农地所有者与使用者关系不明确,农地使用权和所有权边界模糊。农地承包有的签订了承包合同,有的还没有签订。承包合同内容也不统一标准,集体和农户双方责、权、利没有明确的划分和界定。农户往往是国家或集体行为的被动接受者,其农地使用权是不完全的。实行农地租赁制,租赁双方通过签订租赁合同,经过不动产登记机关的审查登记后,将双方在农地使用上的责、权、利关系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不仅强化了农地集体

14、所有制,明确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地位和权利,而且也打破了农地承包经营制的严格的身份限制,明确了农地使用权的归属,明确了农地租赁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农地租赁权益,使之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其二,使农地收益权进一步完善。6在承包经营制中土地所有者的收益权根本是通过“统筹款的名义按土地数量收取的,这一方面在理论上“名不正、言不顺;另一方面,排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级差地租的作用,具有很多弊端。实行农地租赁制后,土地所有者和租赁经营者的收益权就可以通过租金的形式表现出来,回归了地租的本来面目。其三,农地租赁使用符合?土地管理法?中“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根本要求,有利于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

15、用。一方面,在农地使用权的获得以租金支付为代价的情况下,农地承租者会更加重视土地生产率提高,也会更注重对作为土地生产率根底的地力的保护与培养。同时,农地租赁使用也会促使农地使用者一旦有其他就业时机或较稳定的非农收入时,就会以退租等形式转让土地使用权,能有效阻止因土地抛荒、兼业生产而造成的资源低效配置。另一方面,明确的租赁期限使农地租赁者有稳定的预期,能够鼓励生产者为持续的经济收益而加大对农业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增加为提高土地质量而做的投资。此外,实行农地租赁制使得作为农地所有者的集体有了稳定的租金来源。这样作为农地所有者的集体有了进行农田根本建设、兴修水利设施的责任与能力,同时农地租赁合同中也对

16、承租方履行保护耕地、培养地力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可见,农地租赁制中很好地贯彻了?土地管理法?的“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我国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其四,便于与现有的农地承包经营制相衔接,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开展。首先,农地租赁制是在现有承包经营制根底上,为解决目前农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众所周知,自实行农地承包经营制二十几年来,我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调动,农村生产力有很大提高,粮食生产总量连年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生产社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开展。而农地租赁制正是在我国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

17、社会化和现代化开展对农地使用制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根底上产生的。可以说农地租赁制是对承包经营的开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使用制度的新趋势。其次,现行农地承包经营制中的“两田制、“反租倒包、“土地股份合作和“四荒土地租赁或拍卖中已经具备了农地租赁制的雏型,只要在形式上和配套政策、法规上进行相应完善,便可逐步过渡为农地租赁制。在实践中,如前所述,我国经济较兴旺地区已有不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承包经营权人出租自己承包的土地给外来务工者和城市下岗职工耕种经营。为了促进农地使用制度逐步完善,中共中央也在贵州湄潭、广东南海、山东文登、北京顺义、湖北怀化、陕西延安等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点,为突破原有

18、农地使用模式、建立新的农业经营机制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提供了初步的实证经验。以山东文登的农地租赁制实施情况为例,1988年文登市草庙子镇蒋家庄村开始试行农地租赁经营制,随后在全乡普遍展开。到1995年11月全乡已有22个村采用租赁制。通过农地租赁制改革试点,取得了诸多实践效果:71承租人提高了种田积极性,增加了对土地的投入,使农业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增加;2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开展;3增加了集体积累,发挥了双层经营的优越性。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农地租赁制无疑将对标准和完善我国农地使用的法律关系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二,建立农地租赁制度具有良好的法

19、律根底。首先,1988年4月我国?宪法修正案?第2条规定,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我国?宪法?最初明确规定,不得以出租形式转让土地,而?宪法修正案?第2条那么将“出租二字删去,并且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可见,出租土地,尤其是出租土地使用权已不再为宪法所禁止。甚至可以认为,?宪法修正案?第2条是对土地使用权出租,即农地租赁制的认可,为我国农地租赁制的构建提供了宪法依据。其次,我国1998年修订?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

20、:“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而合理利用就是以最优效率发挥土地的经济价值。该法第63条还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虽然?土地管理法?的修订中对农地使用权租赁没有新的突破,但却明确了农地租赁的唯一限制是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以保护耕地,8这就为建立我国农地租赁机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再次,?土地管理法?第14条规定,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农地使用期限的延长,也给农地使用权出租提供了可能。对于出租方来说,可以不必失去农地所有权而获得农地租金;对于承租方来说,可付出较小代价以满足对土地的要求,这对于开

21、展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现代化、促进农地流转具有现实意义。再其次,1990年国务院公布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中第4章专章规定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可以说开创了我国土地使用权租赁的先河,为我国农地使用权租赁制的构建提供了可供参照和借鉴的范本。最后,沿海经济较兴旺的省、市已经通过地方法规和规章的形式对建立农地租赁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海南省1990年2月公布的?海南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规定?第54条规定:“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经省、市、县、自治区人民政府按审批权限批准,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或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有偿出让、出租或作为与其他单位或个人

22、合资、合作、联营条件。但村民委员会或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不得擅自出让或出租土地使用权用于非农建设。这条规定肯定了农村社区和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个人或组织以租赁的方式取得农地使用权,突破了现行政策的限制。9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尚未明文规定农地租赁制度,但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构建农地租赁制,并在物权立法中明确农地租赁权,并未与我国?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相反,?宪法?和法律为农地租赁制的构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完全可以在现行法律根底上创设农地租赁制及农地租赁权,完善我国农地使用法律制度。第三,建立农地地籍档案、完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是维持农地租赁制度有效运作的保证。1996年2月公布的?土

23、地登记规那么?第25条规定:“不经变更登记的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及他项权利的转移,属于非法转让,不具有法律效力。显然,我国不动产权利的产生、变更都以登记为生效要件。而我国农地租赁的实质是农地使用权的移转,属于不动产权利变更的范围。因此,农地租赁亦须以登记为其生效要件,从而以审查登记的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来标准农地租赁行为,防止以农业租赁为名改变农地用途、破坏耕地的情况发生。在我国,法律、法规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变更规定了慎密且严格的登记规那么,有效地标准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而农村地区农地登记却存在着诸如:不动产登记城乡管理不统一,登记不动产权利范围过窄,农地流转、使用无统一地籍档案等问题。笔者

24、认为,构建农地租赁制度时有必要完善以下内容:1以乡镇为单位,在对农地所有权、使用权进行确权的根底上,发放农地所有权证和农地使用权证,建立农地地籍档案,并随时根据权属的变动情况进行变更登记;2将农地租赁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地上权、地段权等纳入不动产审查登记的范畴,扩大应登记的不动产物权范围。通过建立农地地籍档案、扩大应登记不动产物权的范畴,逐步标准和完善农村地区不动产尤其是农地的登记制度,以维护包括农地租赁制度在内的各类农地使用制度的有效运作。 三、制度的保障:构建和完善我国农地租赁权的立法设想针对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提出在我国建立农地租赁制度的改革方案,并对

25、此方案的可行性展开了剧烈的争论。而在法学界,对农地使用制度及农地使用权的完善,学者们往往局限于对变革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研究,尚未对农地租赁制度从法律视角进行探讨,也没有对农地租赁制度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农地租赁权进行合理的界定。我们认为,标准农地租赁有效运作的最有效途径是在我国物权立法中确立农地租赁权这一新型物权类型。虽然梁慧星教授主持编纂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第242条涉及到了“农地的出租,但其规定姆段谌莨诩虻豢赡芙虾玫毓娣杜刈饬薜脑俗鳌?br>一构建我国农地租赁权制度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农地租赁实质上是农地使用权的租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6、,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我国?宪法?第10条、?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而租赁是一种重要的财产交易方式,一般而言,凡能够作为商品流通并且有长期使用价值的财产均可以成为租赁的标的物。在我国法律禁止土地的所有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利完全可以进行租赁。因此,农地租赁实质上是农地使用权的租赁。另外,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中亦明确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租,将农地租赁界定为农地使用权租赁也有利于保障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

27、衔接。其次,必须明确农地租赁是在承包经营制根底上对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开展与完善。农地租赁与承包经营相比拟,两者有以下几项区别:1农地使用经营的主体不同。农地租赁中承租人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成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而我国法律规定,农地承包经营权主体一般只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个人、家庭和集体组织。2经营风险机制不同。租赁经营的土地必须竞争承租,包括着一定的风险机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通过竞争可以鼓励各种生产要素,促进先进要素的成长,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农地租赁一般都采用招标承租,每一个劳动者都可以按照自己最正确的经营能力承租土地,真正表达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那么。

28、承包经营那么带有较重的福利性,其土地根本上是按人口进行优劣搭配,平均分包,固守着方案经济条件下“平均主义的思维。3土地的可流转性不同。土地流转是农业生产要素实现最优组合的根本手段。租赁经营的土地一般都可随着经济条件和能力的变化而流动,也就是说,有能力的承租者可以增租,能力弱一些的可以减租或停租。承包经营却没有这种机制,广阔农民往往误认为土地是集体给自己种的,又不要租金,所以宁肯荒芜或半荒芜,也不会转让出去。4经营自主权的大小程度不同。租赁经营是承租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租约、缴纳租金后,享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而承包经营在生产、承当任务等方面都要经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协商并签订承包合同,承包者在

29、完成合同任务的条件下,才能开展其经营自主权,即其经营自主权受到了限制。5农地租金和承包金确定的依据和金额多少不同。地租是联系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纽带。马克思曾经指出“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10土地租金由三局部构成,一是由所有权决定的绝对地租,二是由经营垄断决定的级差地租,三是由对土地上建筑设施投入而形成的土地资本应得的收益。此外,租金的多少还受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而承包金那么是根据本单位的经济水平、土地产出水平和农民纯收入水平以及农业税、集体提留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来说,承包金要比租金低得多。通过农地租赁制和承包经营制的比拟,不难看出,承包经营制具有明显的方案经济色彩,

30、不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较好地标准农地的使用,而农地租赁制却恰恰能够弥补承包经营制度的缺乏,更适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然而,农地租赁制并非要彻底推翻承包经营模式,另起炉灶,而是在承包经营制根底之上为顺应农村生产力、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开展而提出的。首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地租赁与承包经营都是把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关系建立在共同利益的逻辑起点之上的。11其次,从我国现有生产力开展水平来看,无论是农地租赁还是承包经营都是以家庭经营为根底的。再次,构建农地租赁和承包经营制度的目的都在于明确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

31、地租赁制是以承包经营制为根底对农地使用制度的开展与完善;农地租赁制是对家庭经营形式的强化;农地租赁制是对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关系的进一步标准与明晰,是实现我国农业改革与开展的第二次飞跃的关键。二农地租赁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农地租赁权是一种新型物权。首先,就世界物权立法开展趋势而言,物权法从以“所有为中心向以“利用为中心转变,使使用权制度成为现代物权法的核心。12放眼世界,农地租赁制也是农地使用的一种惯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农地私有制,其农地使用除了自营外,就是租赁经营。例如,西欧国家现在出租农地比率高达30%到70%,美国大局部农场和耕地使用都是局部自有、局部租用或全部租用的。而

32、构建农地租赁制及农地租赁权的目的在于使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别离,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使用效能。这显然与世界物权立法的开展趋势相吻合。其次,农地租赁从字面上理解具有债权中租赁关系的法律特征。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农地租赁后承租人占有农地而为使用、收益,取得的实际是农地使用权,所以农地租赁实质上是农地使用权的一定期限的让予,具有物权的特征。再次,农地租赁涉及的对象十分特殊,为农用土地。如果依照传统民法中债权理论,法律对租赁权保护强度较差,可能古刈饬奕ù谌狈钥沽推谙藿隙痰牡匚唬焕谖榷厥褂霉叵岛捅;恋厥褂谜叩睦妫焕谕恋氐挠行谩遗刈饬扌形魑恢植欢灰仔形话阈枰诓欢羌腔氐羌潜赴福欢羌枪嬖蛲粲谖锶冻

33、耄绻鼋刈饬奕懦谖锶猓匀徊焕谖锶商逑档耐暾筒欢羌侵贫鹊耐骋弧送猓夯坌墙淌谥鞒直嘧氲摹吨泄锶ú莅附楦濉分械?42条亦明确规定了“农地的出租,也说明了将农地租赁权置于物权立法之中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由此可见,农地租赁权是一种物权,在我国即将出台的?物权法?中明确规定农地租赁权,不仅有利于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和物权法律体系的完善,而且也有助于我国物权法顺应世界物权立法开展潮流,与国际接轨。在探讨农地租赁权主体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状况。我国?民法通那么?第74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

34、镇农民集体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第8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不难发现,我国立法一方面明确规定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另一方面却又模糊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真正归属,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归村农民集体,还是归乡镇农民集体或村民小组农民集体。鉴于此,从我国法律的立法意图和实践中普遍作法来看,我们认为

35、,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应是村农民集体。首先,对照?民法通那么?第74条和?土地管理法?第8条可以发现,立法的本意在于确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为一般原那么,而将“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和属于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作为例外加以规定。其次,在现行的承包经营中,绝大多数农民主要是同代表村农民集体的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机构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再次,农民的呼声也支持村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者。一份调查显示,98%的农民乐意与代表村农民集体的村民委员会签订承包合同,他们认为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合同土地面积较宽,农户可承包到连块或较集中的土地,这样给农户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带来很大方

36、便;而乐意与村民小组和乡镇政符签订合同的几乎没有。13可见,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确定为村农民集体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既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为村农民集体,那么农地出租的主体也理所当然是农地的所有权人村农民集体。然而“村农民集体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实践中也不可能由村农民集体中全体村民共同作出出租农地的行为,明确村农民集体的代表也就在所难免。我国?民法通那么?第74条和?土地管理法?第8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5条也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

37、济,承当本村的生产和协调工作,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由此可以推断,我国立法倾向于以村民委员会或村农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村农民集体的代表,代表村农民集体行使集体所有土地的经营管理权。因此,在具体的农地租赁关系中,应由村民委员会或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集体土地所有者村农民集体与农地的承租方签订农地租赁协议。如前所述,农地租赁较承包经营的突破之一就是打破了农地承包经营中的严格的身份限制。可见,农地承租的主体应当包括一切民事主体,如自然人、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而不再区分是否为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然而,由于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生产力

38、开展水平相对较低,土地仍是许多农民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生产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农地租赁经营还应当确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承租的原那么,即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有先于外部人员租赁农地的权利。这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防止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简单地依靠行政手段任意出租农地给外部人员,剥夺本集体成员土地利用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与农地承包经营制度相衔接,使两种农地使用制度之间自然、平稳地过渡。农地租赁权依农地使用权租赁合同而产生。具体来说,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承租人与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订立农地租赁合同。农地租赁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经由不动产登记机

39、关审查登记后,才依法发生法律效力。在我国建立和完善农地租赁权的立法中,应当明确禁止农地租赁权的转让,即转租。世界上除日本以外的绝大多数国家一般都禁止租赁土地的转租,其理由是:土地租赁多基于人的关系而设立,而转租渔利那么与土地所有人原意不符,且对于土地利用实有妨害。14如果农地承租人确实有必要转让其所承租的农地,其可以通过先退租,再由农地出租人将其退租农地出租给有意承租的人,以实现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防止利用农地租赁权的转让而炒卖农地的现象发生。农地租赁权应该有较长的期限。第一,从经济学上看,农地租赁期限确实定必须考虑农业生产经营时间特征,要符合农业生产时间上的规律性,防止因期限过短而导致农地承租

40、人破坏性、掠夺性经营的发生。第二,我国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租赁期限规定较长,居住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如果农地租赁期限过短,其将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立法不相衔接。第三,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来看,与农地租赁权相类似的永佃权在日本的存续期间为20年以上50年以下,在我国台湾地区那么是永久性的,以保证承租人安心耕作,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15因此,我们认为,农地租赁权的期限应规定为30年以上50年以下:一方面,这符合了农地租赁权应该有较长期限的目标,也充分借鉴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给农地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留下选择的余地,使其能够通过农地租赁合同选择最有利的租赁期限。首

41、先,农地租赁权人的权利。一般而言,农地租赁权人应享有以下权利:1占有权和使用权。农地租赁权人基于租赁合同,有权占有 、使用作为其承租的农地使用权的客体的土地。农地所有人以及第三人阻碍、侵害租赁权人占有、使用农地权利的,农地租赁权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赔偿损失。2收益权。农地租赁权人有权使用自己所承租的农地,在不改变农地用途的条件下,取得收益。3续租权。农地租赁权人可基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于租期届满后主张继续承租。4优先承租权。租赁合同期满时或期满后一定时间内,出租人继续出租的,租赁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承租的权利。5对农地所有权代表者的对抗权。在农刈饬奁诩洌魑鲎馊说呐厮腥拇碚叻浠保绱迕裎被峄唤欤虏呐厮腥ù碚卟坏靡源砣吮涓芍髡胖罩乖饬薰叵怠?减、免租金的请求权。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当承租人因不可抗力导致收成减少或者绝收时,有权请求出租人减、免租金,以维护双方当事人利益均衡,保障农地租赁权人的生产积极性。7补偿请求权。农地租赁未到达法定最低保护性期限时,由于国家征收等原因致使农地租赁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