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ACRO.泓域咨询 /洛阳LED照明应用产品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市场预测7一、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7二、 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7三、 行业特征9第二章 项目概况10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0二、 项目建设地点10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0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11五、 建设背景、规模12六、 项目建设进度13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14八、 环境影响14九、 建设投资估算14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5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17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18一、 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及特征18二、 行业基本风险20三、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1第四
2、章 建筑工程说明2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23二、 建设方案24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2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25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27一、 项目选址原则27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7三、 创新驱动发展33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4五、 产业发展方向35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六章 发展规划39一、 公司发展规划39二、 保障措施40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4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3二、 董事47三、 高级管理人员53四、 监事56第八章 节能方案58一、 项目节能概述58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59能耗分析一览表59三、 项目节能措施60四、 节能综合评价62第九章 项目规划进
3、度63一、 项目进度安排6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63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4第十章 环境保护分析65一、 编制依据65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66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68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69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69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0七、 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71八、 营运期环境影响72九、 清洁生产73十、 环境管理分析74十一、 环境影响结论78十二、 环境影响建议78第十一章 投资计划方案79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79二、 建设投资估算79建设投资估算表81三、 建设期利息8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2四、 流动资金83流动资金估算表83五、
4、项目总投资8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4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6第十二章 项目经济效益8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3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5三、 偿债能力分析9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7第十三章 招标方案99一、 项目招标依据99二、 项目招标范围99三、 招标要求99四、 招标组织方式100五、 招标信息发布102第十四章 项目总结103第十五章 补充表格10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5综
5、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0建设投资估算表111建设投资估算表11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3流动资金估算表11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6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市场预测一、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持续研发能力壁垒LED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在散热、配光、控制、等技术领
6、域均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随着LED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逐步加快,业内企业除需具备一定制造技术实力,还必须具有持续的研发能力。2、资金与规模壁垒本行业新进入者不但需要购买先进生产设备,而且还需形成一定的产能,要持续研发新产品,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目前LED行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只有形成规模优势的企业才能降低生产成本,维持产品竞争力。3、质量控制壁垒随着LED企业数量的增多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产品质量已成为行业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产品质量的价值体现在使企业获得客户的认可、产能得以迅速扩张、市场占有率得以提高等众多方面。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能否生产出高品质、稳定一致的产品,是其进入本行业的障碍之
7、一。二、 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1、上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LED照明产业的上游产业是LED芯片、硅胶、荧光粉、支架等材料产业、铝材料行业、灯具配件行业、电子元器件行业。LED光源封装所需物料(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主要由晶片、硅胶、荧光粉、支架、银胶、金线等组成,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是晶片、硅胶、荧光粉,这些材料决定了LED光源的主要成本。LED驱动电源和LED智能硬件的上游材料行业是集成芯片、变压器、电感、电解电容、电阻、贴片电容等电子元器件行业,行业采购的集成芯片主要是电源管理芯片、单片机及其他IC器件。LED照明产品主要采用自主生产COB光源和LED驱动电源
8、,确保质量的成本的优势。由于LED散热的需要相比传统灯具,需要更多的铝材。随着LED技术的发展,光源成本逐渐下降,从而灯具成本在LED照明产品成本中的比重提高,特别是铝材的价格对LED照明产品的成本影响。2、下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LED照明行业主要面对的下游产业是LED照明生产企业、工业照明、商业照明和道路照明等诸多下游行业。行业产品可广泛应用于LED光源、LED电源和LED智能照明系列软硬件、产品可以适用于LED照明生产企业,特别是经过智能化改造的LED电源,可以提升传统LED照明生产企业的竞争实力。三、 行业特征LED照明产品的上游主要是电子元器件以、沉底材料、塑料件等,电子元器件中最核心的
9、是LED芯片,其技术专利掌握在欧美、日本、台湾等几家大型电子企业手中。近年来LED芯片的产量增长较快,供应较为充足,芯片制造商开始大力推动下游照明电器企业开拓LED照明产品市场,预计未来LED芯片价格将会下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大量的基础建设与城市亮化工程直接带动了照明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节能环保理念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企业消费者选择节能照明产品作为首选照明产品,LED灯具等节能照明产品的迅速普及,有力支撑了整体照明市场的规模增长。第二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洛阳LED照明应用产品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
10、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36.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投资方案分析;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国制造2025;2、“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3、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11、(2016-2020年);4、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6、关于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8、相关产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公开信息。(二)技术原则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4、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业
12、卫生和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5、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6、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留有一定的空间。7、以经济救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项目设计模式改革要求,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投资。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
13、目的目标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8、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LED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LED的核心部分为芯片,不同材料的芯片可以发出红、橙、黄、绿、蓝、紫色等不同颜色的光。到20世纪60年代,LED开始投入商用。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LED发光效率不断提高,LED逐步进入户外照明(如路灯、隧道灯)、景观照明、室内照明、专业照明、大尺寸背光源等领域。LED产品具有体积小、耗电量少、色彩丰富、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其性能明显超越传统的荧
14、光灯及白炽灯,成为照明行业的主要产品。随着绿色照明的发展,LED产业迅速发展。在LED产业链中,上游为沉底材料行业、外延片行业和LED芯片行业,中游为LED封装行业,下游为LED应用领域。(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4000.00(折合约36.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2634.99。其中:生产工程31190.40,仓储工程3857.76,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679.82,公共工程3907.01。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千件LED照明应用产品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
15、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LED灯珠、铝基板、灯壳、电源接头、导热硅胶、无铅锡丝、透镜、控制器、螺丝、钢板、氧气、乙炔、二氧化碳、支架、法兰盘、焊丝、焊条、塑粉、天然气。(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电焊机、行车、数控等离子、折弯机、滚剪机、剪板机、数控激光切割机、冲床、相贯线切割机、CNC、打磨机、静电喷涂设备、烘箱、天然气加热炉。八、 环境影响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各种污染物采取治理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
16、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7770.1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983.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69%;建设期利息356.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流动资金3430.0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0%。(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3983.7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2267.4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23.89万元,预备费292.39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49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
17、用28803.65万元,纳税总额2988.78万元,净利润4451.3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70%,财务净现值4862.1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35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4000.00约36.00亩1.1总建筑面积42634.991.2基底面积1368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77.702总投资万元17770.182.1建设投资万元13983.722.1.1工程费用万元12267.442.1.2其他费用万元1423.892.1.3预备费万元292.392.2建设期利息万元356.412.3流动资金万元3430.053资金
18、筹措万元17770.183.1自筹资金万元10496.423.2银行贷款万元7273.764营业收入万元34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8803.656利润总额万元5935.107净利润万元4451.328所得税万元1483.789增值税万元1343.7510税金及附加万元161.2511纳税总额万元2988.7812工业增加值万元10211.7813盈亏平衡点万元14794.71产值14回收期年6.3515内部收益率17.7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862.15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
19、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及特征LED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LED的核心部分为芯片,不同材料的芯片可以发出红、橙、黄、绿、蓝、紫色等不同颜色的光。到20世纪60年代,LED开始投入商用。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LED发光效率不断提高,LED逐步进入户外照明(如路灯、隧道灯)、景观照明、室内照明、专业照明、大尺寸背光源等领域。LED产品具有体积小、耗电量少、色彩丰富、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其性能明显超越传统的荧光灯及白炽灯,成为照明行业的主要产品。随着绿色照明的发展,LED产业迅
20、速发展。在LED产业链中,上游为沉底材料行业、外延片行业和LED芯片行业,中游为LED封装行业,下游为LED应用领域。LED产业已形成美国、亚洲、欧洲三大区域为主导的格局。美国科锐(CREE)、美国流明(Lumileds)、德国欧司朗(Osram)、日本日亚化学(Lumileds)、荷兰飞利浦(Lumileds)以其在高端芯片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占据LED上游的主导地位。中国台湾地区LED产业近年迅速崛起,其芯片及封装业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在国家政策及下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LED照明产业制造基地,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LED产业链。我国形成了长三角、珠
21、三角、福建海西、四川、重庆等LED产业聚集地。近年来,由于东部沿海成本逐年攀升,产业开始呈现向内陆转移态势。此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LED照明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16年,我国功率型白光LED产业化光效1601m/W(国际厂商1601m/W);LED室内灯具光效超过901m/W,室外灯具光效超过1101m/W;硅基黄光LED光效达到1301m/W,硅基绿光LED光效超过1801m/W,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紫外LED技术进一步提升,280nm深紫外LED连续输出功率超过20m/W,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根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简称“GLII”)提供的数据显示,20
22、14年全球LED照明产值达到3,408亿美元,同比增长38%。2013年,世界范围内LED照明产业渗透率为17.1%,2014年该比率增长为21.7%。受益于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政策推广支持,以及LED照明产品整体性价比提高,未来两三年内全球LED照明产品规模将会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态势。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预计,到2017年,全球LED照明产值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未来三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3%左右。2014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LED照明市场规模由3507亿元增长至5216亿元,年均复核增长率达到21.96%。2016年,LED外延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82亿元,同比增长2
23、0.50%;LED封装市场规模约748亿元,同比增长21.60%;LED应用市场规模4286亿元,同比增长23.20%。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产业研究院(CSAResearch)分析认为,2016年,LED照明等传统的替代市场正加速渗透,车用LED、植物光照等新兴细分市场成为市场热点,LED家禽养殖应用、红外(IR)LED、UVLED等市场纷纷开始进入行业主流视线。根据CSAResearch编制的2016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白皮书,LED通用照明仍然是应用市场的第一驱动力。2016年,产值达2040亿元,同比增长31.5%,占整体应用市场的比重由2015年的45%,提升到2016
24、年的47.6%。显示应用由于小间距LED显示技术的快速崛起,迎来了新一波增长,规模约548亿元,同比增长29%,占整体应用市场12.8%。二、 行业基本风险1、行业竞争激烈的风险LED照明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随着国家扶持性政策的不断出台,行业的产能规模迅速扩张,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LED照明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企业产品定位普遍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如若不能持续地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知名度、提高技术含量等方式来提高竞争力,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2、政策风险LED照明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的影响。目前LED照明行业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但如果国家相关产业政
25、策发生不利变化,政府的扶持力度减弱,将会对行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三、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促进节能产品的发展随着人们环保节能意识日益增强与节能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节能照明产品逐步替代传统照明产品,全球一致向低耗能高效的“绿色照明”发展,直接促进了LED照明产品等节能光源的发展。“十二五”以来,我国照明行业保持了稳定发展,特别是LED照明领域,随着产业链供应配套能力的迅速扩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国家政策扶持有利于LED照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LED照明产业是国家公认的发展前景广阔的节能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作为“十三五
26、”规划的开局之年,节能环保仍是重中之重,在节能环保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的LED照明产品受到政府及市场的重视,政府相关部门将会出台各种优惠和补贴政策,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这将有效地促进LED照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3)成本降低,LED通用照明将成为主流随着LED通用照明行业技术突破推动成本持续降低,LED通用照明产品价格已降至市场可接受的拐点,性价比进一步提升。未来LED照明市场将加速渗透,LED通用照明将是照明产品的主流。行业整体呈现充分市场化竞争、行业内企业众多、低端和高端规模分化明显等特点。2、不利因素(1)产品同质化明显,市场竞争激烈致使产品价格下跌近年来,着LED技术的不断提升,国内LE
27、D行业发展速度迅猛,LED产品的替代性明显增强,行业产随能急剧扩大,但产品同质化较为明显,低端应用产品产能过剩日趋严重,导致产品价格竞争局势趋近白热化,加上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LED行业增速放缓,应用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宏观经济的下行的压力影响照明电器市场的需求下游行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如果宏观经济发生较大的波动使得下游行业的需求增长放缓,将对本行业的市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行业产品在家用及公用设施领域的需求受到民众消费水平、政府建设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即受到居民收入水平变化而宏观经济环境有限,因此本行业企业所处的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第四章 建筑工程说明一、 项
28、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总图布置原则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生产的环境空间。2、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3、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应适应工艺布置要求,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景观效果。5、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建设资金。6、建筑风格与区域建筑风格吻合,与周边各建筑色彩协调一致。7、贯彻环保、安全、卫生
29、、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二)总体规划原则1、总平面布置的指导原则是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适当预留发展余地。厂区布置工艺物料流向顺畅,道路、管网连接顺畅。建筑物布局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满足生产、交通、防火的各种要求。2、本项目总图布置按功能分区,分为生产区、动力区和办公生活区。既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又能美化环境。3、按照厂区整体规划,厂区围墙采用铁艺围墙。全厂设计两个出入口,厂区道路为环形,主干道宽度为9m,次干道宽度为6m,联系各出入口形成顺畅的运输和消防通道。4、本项目在厂区内道路两旁,建(构)筑物周围充分进行绿化,并在厂区空地及入口处重点绿化,种植适宜生长的树木和花卉,创
30、造文明生产环境。二、 建设方案(一)结构方案1、设计采用的规范(1)由有关主导专业所提供的资料及要求;(2)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3)当地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2、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1)车间与仓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砌外墙作围护结构,基础采用浅基础及地梁拉接,并在适当位置设置伸缩缝。(2)综合楼、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二)建筑立面设计为使建筑物整体风格具有时代特征,更加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更加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建筑外形设计时尽可能简洁明了,重点把握个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美与逻辑美,并注意各线、面、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方向、形体、质感、虚
31、实等多方位的建筑处理手法。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42634.99,其中:生产工程31190.40,仓储工程3857.76,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679.82,公共工程3907.0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7797.6031190.404267.721.11#生产车间2339.289357.121280.321.22#生产车间1949.407797.601066.931.33#生产车间1871.427485.701024.251.44#生产车间1637.506549.98896.222仓储工程2736.003857.76
32、408.182.11#仓库820.801157.33122.452.22#仓库684.00964.44102.052.33#仓库656.64925.8697.962.44#仓库574.56810.1385.723办公生活配套787.973679.82532.863.1行政办公楼512.182391.88346.363.2宿舍及食堂275.791287.94186.504公共工程2325.603907.01399.38辅助用房等5绿化工程2997.6050.53绿化率12.49%6其他工程7322.4035.067合计24000.0042634.995693.73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一、
33、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2、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4、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5、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229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
34、相连。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洛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十三五”时期是洛阳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浓墨重彩的
35、五年。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洛阳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的决策部署,聚焦“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全面推进“9+2”工作布局,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在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贡献了洛阳力量、体现了洛阳分量。这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迈上4000亿元、5000亿元两个大台阶,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由“十二五”末的第49位攀升至2019年的第45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565”现代产业体系立起了支撑洛阳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向“三二一”;中原城
36、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全面启动,洛阳发展迎来高光时刻。这五年,是攻坚战役成果辉煌的五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在河洛大地成为历史;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国土绿化提速提质,治水兴水由“四河五渠”向全域拓展,黄河流域中下游生态屏障作用不断巩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洛阳发展增添了新优势;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五年,是动能转换全面提速的五年。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更加强劲,自创区洛阳片区建设扎实推进,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较“十二五”末实现“双倍增”,一批大国重器闪耀洛阳创新元素,科技进步
3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55%提高至63%;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积厚成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场域载体落地建设,格力、银隆、凯盛“新洛玻”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全方位开放格局加速形成,在改革开放创新中积蓄了城市发展之势、实现了城市气质之变。这五年,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的五年。“四级联动”城镇总体布局基本确立,一中心、六组团、南部四县协调联动发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城镇化率由52.7%提高至60%以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更加完善;高铁、高速、快速路网建设全面提速,“地铁时代”即将到来,小浪底南岸灌区、洛宁
38、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工程扎实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网络日趋完善,城乡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这五年,是文化优势日益凸显的五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取得重大成果,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最早中国”,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展现盛唐气象,“东方博物馆之都”初具规模,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加快建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两节一会一论坛”影响力持续提升,央视中秋晚会盛装出镜,“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城市名片更加靓丽。这五年,是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的五年。公共服务全面提质,民生支出逐年递增、占比保持76%以上,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0年实现翻番,城镇
39、新增就业超过50万人,教育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健康洛阳”建设全面推进,15分钟“阅读圈”“健身圈”“就医圈”“养老圈”基本形成,一大批惠民品牌彰显“洛阳温度”。这五年,是社会治理成效显著的五年。“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全面依法治市成效明显,扫黑除恶、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生动展现了“中国之治”的洛阳实践。这五年,是管党治党有力有效的五年。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理论武装走深走心走实,“河洛党建计划”成效显著,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清新简约、务本责实、实干兴洛”作风导向更加鲜明,反腐败斗
40、争压倒性胜利巩固拓展,全市上下“学、严、干”的氛围更加浓厚,各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持续提升,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因时因势完善防控措施,实现感染少、清零早,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全面实施“五提”行动,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转好、持续向好。“十四五”时期是洛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科学研判洛阳发展的“时”与“势
41、”、辨证把握前进道路上的“危”与“机”,在短期波动中把握长期趋势,在危机挑战中创造发展先机,在外部变局中塑造发展新局。从机遇和条件看,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扩大内需、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我市发挥产业、区位、交通等优势,打造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和支点、枢纽和平台。省委省政府支持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都市圈,一系列政策机遇交汇叠加、各方面资源要素竞相集聚,有利于我市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打造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新引擎。“十三五”以来,我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发展路径清晰坚实,形成了一系列务实管用
42、的思路举措、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创新、生态、文化等优势持续厚植,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发展态势催人奋进,全市上下人心思进、事业思干、发展思变,凝聚起实干兴洛、奋勇争先的强大正能量,形成了全面落实洛阳新发展定位的良好态势。从困难和挑战看,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我市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不高,城市能级与新发展定位还不相称;产业结构仍需优化,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开放引领作用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较为突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亟需进一步破解。综合研判,“
43、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地位优势不断强化、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治理水平系统提升、内在向上态势持续彰显的重要阶段,国家重大战略与洛阳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前所未有,构建新发展格局给洛阳开放发展带来的机遇条件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同时洛阳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矛盾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远大于挑战,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市高质量落实新发展定位的新使命新任务,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大格局大战略中找准方位、谋势蓄势,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
44、局中开新局,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洛阳新发展定位,奋力开创洛阳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三、 创新驱动发展展望二三五年,我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三个强市、两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洛阳。在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上,生态特色更加彰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引领区、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三区一枢纽一中心”建设成效显著,联动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中西部地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强市建设上,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新型
45、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地区生产总值在“十四五”基础上翻一番,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新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在生态强市建设上,全域生态保护治理成效显著,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互融共促,黄河中下游重要生态屏障作用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文化强市建设上,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河洛文化魅力全面彰显,新时代“黄河故事”更加精彩,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全球华人精神家园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在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上,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科技战略支撑和创新驱
46、动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在“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新高地建设上,开放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地位更加突出,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连接东中西、辐射海内外的开放能力全面提升,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全面形成。在幸福美好家园建设上,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四五”基础上翻一番,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法治洛阳、平安洛阳、健康洛阳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群众对洛阳现代化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显著增强
47、。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着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五、 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48、的新增长极要把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作为我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抓手主平台,推动强自身与强辐射、强带动有机融合,加快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提速提质,引领带动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锚定洛阳都市圈发展定位。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生态为基,围绕“三区一枢纽一中心”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要素集聚和空间集中效应,推动现代化洛阳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厚植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突出生态都市圈特色,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厚植创新发展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引领区。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
49、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线,以全域旅游为主导,提升文旅产业能级,着力打造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加快构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完善提升各类物流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国际化互联互通水平,加强跨(国)区域全方位合作交流,着力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全面提升洛阳自身发展能级。以中心城区三大板块为主体打造洛阳都市圈极核,着力增强人口和经济要素集聚能力,大力发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国际会展、科技创新、文化教育等高端服务业,逐步疏解非中心城区功能,提高经济密度。加强组团县和中心城区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接,增强组团支撑发展能力。提升南部四县生态涵养功能,推动生态资源优势向生态动能
50、优势转变。聚焦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生态宜居、基础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优化等领域,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吸附力强的场域载体,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形成高端要素集聚汇聚的“强磁场”。 推动都市圈内部协同发展。坚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发挥极核带动作用,打造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建设洛渑三发展轴、洛济焦发展轴、洛汝平发展轴,优化区域极核圈、产业紧密圈、“一河两山”生态圈,构建“一核一带三轴三圈”空间格局。推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夯实黄河、伏牛山、太行王屋山绿色基底,打造一体联动的生态都市圈。建设洛济、洛巩、洛渑、洛汝四条高质量产业发展带,融合对接产业链与创新链,构建创新协同的现代
51、产业体系。加强区域文化资源协同研究保护利用,塑造魅力彰显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洛济融合发展,深化洛阳与平顶山、三门峡、焦作合作联动,梯度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对外经贸、金融、人文等交流合作,建设开放引领的国际化平台。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共利共惠,协同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强力支撑。联动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推进洛阳都市圈与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协调联动、优势互补。以黄河为纽带,发挥华夏文明起源地优势,深入挖掘古都文化、根亲文化等资源,共建黄河古都文化旅游带,共同打造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推进数字信息等新型基础
52、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能源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共同打造中西部地区复合型综合枢纽集群。加强与郑州、西安高校及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强化创新资源整合,共建中西部科创走廊。发挥制造业基础雄厚优势,联合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发挥黄河、秦岭、伏牛山等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共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带。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项目选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自然环
53、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项目选址具备良好的原料供应、供水、供电条件,生产、生活用水全部由项目建设地提供,完全可以保障供应。第六章 发展规划一、 公司发展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
54、高要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各项发展规划的资金需求。在未来融资方面,公司将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情况,择时通过银行贷款、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合理安排制定融资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筹集推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加快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公司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加快培育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对营销人员进行沟通与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引进
55、外部人才。对于行业管理经验杰出的高端人才,要加大引进力度,保持核心人才的竞争力。其三,逐步建立、完善包括直接物质奖励、职业生涯规划、长期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择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证财务运作合理、合法、有效。公司将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二、 保障措施(一)创新融资体
56、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租赁等形式获得运营资金。推进能源资产证券化,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为存量结构优化提供资金保障。加强金融机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财政投资,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二)广泛开展规划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区域各主要媒体要大力宣传产业经济和产业事业规划,通过开展规划宣传、解读、跟踪报道等活动,强化规划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普遍关心产业、热爱产业、支持建设产业强市的舆论氛围。定期公布规划落实进展情况,强化重大决策和项目的公众参与,扩大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动倾听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保障规划的顺利落实。(三)营造公平环境构建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