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复习汇总_第1页
结构力学复习汇总_第2页
结构力学复习汇总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构力学复习1、结构几何构造分析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含瞬变体 系)。约束,多余约束,瞬铰(虚铰) 组成规律:三刚片规则:教材规则 1和规则4.两刚片规则:教材规则 3和规则5.二元体规则:教材规则 22、“计算自由度”的计算W=3m-(3g+2h+b)W=2j-b3、静定结构计算(1) 梁(2) 刚架(3) 静定平面桁架(a)轴力计算:结点法、截面法、联合法(b)零杆判别o(a) 水平推力Fh=¥ (水平代梁)(b) 合理拱轴线M = M 0 - FH y = 0= y(5)组合结构4、结构位移计算一单位载荷法一图乘法(1)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2) 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图示结构

2、,EI=常数,试求A, B两截面的相 对转角。EIa A-a詔/211-2 qaav22亘a 1EI2238AB例:均布载荷q,梁的EI=常数,弹性支座的弹簧刚度k,求中点竖向位移先不考虑弹性支座C1 一2 ql【3 将梁看成刚体,因弹性支座位移=0 ,AC2BPFbV2BPC1C2求A处的转角Fbql 2qlC2 -4k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1、取图示基本结构q24AC2、虚加单位载荷,并做出虚弯矩图3、图乘法计算挠度/22444L(1 1 L ql_)_(2 1 ql_ 2 丄)“卫一旦Hl_G)' El 2221232882 96EI 128EI384EI5、影响线及其应用(1)静

3、力法做影响线(2)机动法做影响线(3)影响线应用(a)求固定载荷作用时的量值(b)最不利载荷位置及其最大值图示梁,利用影响线求E截面弯矩Me。40kN40kNE20kN/m2m2 m做ME影响线求量值F1y1 F2y2 qA40kN 40kN20kN/n2m4 m2m2 m2 m图示梁式桁架,承受汽车车队载荷,载荷为 汽车一20级。求汽车车队从 B向A左行时, 桁架杆1轴力的最不利载荷位置及轴力 Fni的 最大值。TO 13060 120 1207013070130 kNU_Hl 口 Li154154104154154d=18n)6d=27m45m1.4M0h解: ( 1 ), 做 Fni影响

4、线(18 2745 = 1.86(2) 、布置载荷,将120kN置于影响线顶点 (图示)(3) 、临界载荷判别60 120 “ 120 70 130 “1011.85182760 120 12070 13016.77.41827该120kN载荷是临界载荷(4) 、计算最大轴力FN1max 八 Py=60 1.26 120 1.66 120 1.8 70 1.13 1300.87 = 682.8kN 图示简支吊车梁,跨度I = 15m,吊车的轮距 均为4.5m,两台吊车的间距为 1.5m。吊车 的轮压均为 片=P2 = P3 = P4 = 80kN。求 C截 面弯矩最大时载荷的最不利位置及 Me

5、的最 大值。做影响线设P2是临界载荷80 8080 808080 3 曰判别:,,是4.59.54.59.5计算最大值= 卩2丫2 卩3丫3 F4Y4再设P3是临界载荷判别是否临界载荷,如是,重复上述步骤6、力法(1)基本结构(2)基本体系(3)典型方程(4)对称性利用:取对称基本结构,半结构法(5)支座移动引起位移计算基本体系与载荷作用时的差别 取不同基本体系,典型方程有何不同利用力法对称性做图示刚架的弯矩图pa421212kN/n二IIa1卜JL 11、取半结构,写典型方程2、取基本结构,做Mp,Mi,M2图图乘计算系数和自由项。求解X1,X23、1 6 2)73 3EI11二丄(1 4

6、2)丄(1EI 23 2EI 2112122( 1 6-)=2EI23EI1 1C1112二 21(16 )2EI 23 2EI121、16 °1P- 14 4-),2P 一 °73EIXi12EIX2163EI12EIXi1EIX2 0= 0El 32 3EIX厂 2.56, X2 二 1.283、叠加法做弯矩图M = MX M 2X2 M p2. 562- 56图示桁架,计算轴力取基本体系典型方程:11X1 F = 0计算Xi =1的轴力计算F的轴力11fN21EA,F NPilEA代入求X1叠加求总轴力FN厂X1FNi FNPi 图示封闭框架,P=16kN EI=常数

7、, 试用力法做弯矩图DCElAI-8m对称性,取四分之一结构计算 取图示基本体系P=8kN611ElEl曰P=8kN1P1El1ElXi上8kNii叠加做弯矩图M = X1M M P做四分之一,再由对称扩展7、位移法(1)直接平衡法(2)基本体系法(3)形常数(4)载常数位移法做图示梁的弯矩图。例:用位移法的基本体系法作弯矩图2kN/m|l6kNZTTTTm1亦16m3mJ3m只有B节点一个独立节点角位移,位移法方程为:111 Rip - 0固定节点,计算载常数的附加支座反力 (偶)ql28kNmmBa12二 6kNm12M BC3PI1618kNm12Rjp 二 M BA MF BC-12k

8、Nm放松节点,计算形常数的附加支座反力偶3Zr14i 3i = 7i求节点位移1117i求杆端弯矩(叠加):MuM + Mp12MBA = 4i 6 = 12.86kNm7i12MAB = 2i 6 -2.57kNm7i12MBC =3i 18 二 T2.86kNm7i做弯矩图 例:用位移法的直接平衡法作弯矩图2kN/m16kN3m6jd(1) 固定节点,计算载常数mBa 二ql22 3612 12 =6kNm,M-ql22 36-6kNm1212M BC3Pl 3 6 1616=-18kNm, M BC12(2)放松节点,计算形常数mAb =2iZ, MBa = 4iZMZc =3iZ, M

9、b =0(3) 杆端弯矩M AB = 2iZ 一 6, M BA = 4iZ 6M BC3iZ -18, Mcb = 0(4)节点力矩平衡求节点位移'Mb=M BA M BC = 0,4iZ 6 3iZ127i(5)将位移代入杆端弯矩二 12.86M AB = 2iZ 一 6 八2.57, M BA = 4iZ 6Mbc =3i 一18 二-12.86, MCB = 0(6) 作弯矩图利用对称性,用位移法做图示结构的弯矩 图。各杆EI=常数。Jn因水平万向和竖直万向均对称, 不计轴力影响,G D两点无线位移和转角,因此,取图示四分之一结构。基本未知量:aQZiA点转角乙。72、位移法方

10、程:kiizi Fip 二0 3、求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1)分别做载荷弯矩图和位移弯矩图2i(2) 计算系数和自由项并求解未知量在Ml图取结点A平衡得:ki“4i,其中EI. EI 4.i。 i1i。4133在MpMi图取结点A平衡得:环=53.3由典型方程得:F1P533域 310Zi -1kii16ii3、叠加法做弯矩图 由M二师1乙Mp做弯矩图40kNmM图8矩阵位移法(1)形成总刚K:k(e)二 k(e)= K 二 K(a) 坐标转换矩阵T(b) 单元定位向量入 (2)等效节点载荷列阵:P二 pk(a) 坐标转换矩阵T(b) 单元定位向量入(3) 求解刚度方程KP(4) 提取杆端

11、位移计算杆端力(a) 单元定位向量入提取(b) 杆端力 F(e)=k(eX(e) Fp(e)试用矩阵位移法的先处理法计算图七所示 连续梁的内力,并做出弯矩图。不计各杆的 轴向变形,EI=常数。'T q=12kN/m 呻4 m4niL J8 m4 m24 m1、单元刚度矩阵10°r u=12kN/m T4 m* “4m8m4皿4 m图七k(kk(3:;4i2、单元集成法形成整体刚度矩阵(1)单元定位向量小畀丸(2)=1九(3)=FJF2,3/(2)整体刚度矩阵8i2i0K =2i8i2i02i4i一3、结点等效载荷(1 )单元局部结点载荷和单元整体结点载Pl-ql21F(1)p

12、Pl-100100 一12qi-64164 一p(1)一 Fp(1)10011-100 '(2)-Fp(2)二64IL-64 ,(2)结构整体结点载荷向量-36P = -4:-60J4、矩阵位移方程及其求解位移8i 2i0 十 -362i8i 2i Q2 = -40 2i 464pif(® = _"8 = ,_60P 一 旦 1 60 一 "8 一 p(3) = Fp(3)=601P 1-60 一P时-5.8481日2=5.385i-17.693 一5、计算杆端力5.385 口-17.693一 i(1)单元杆端位移向量=0 LlA,(2) =5.848咒

13、1a(3)=5.848 i5.385 i(2)杆端力F(i) = k:Ff)厂 4i 2i 01-100-111.71F =|Ix - + I =2i4i -5.848一i100一 76.62一(1) 4i2i -5.8481-64-76.62F =丨 |x-+ |=|2i 4i 5.385 一 i 64 一 73.84 一(1) 4i2i 5.3851-60-73.84F(1) = I l| + |=|2i4i11.693i6007、做弯矩图100kN60kN4 m4 m8 m4m4m76. 6273. 84I q=12kN/in111.71105.8483. 08图示连续梁,不计各杆的轴向

14、变形,EI=常数,若求得结点位移列阵为-2i-0.5T。试用矩阵位移法做弯矩图。80kN2kNmI16kN/m3m33mElEl(1) 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k(1)二4i 2i 8i 4i1 I, k=|2 4i4i 8L(2) 单元定位向量H1)= b 1T 0=1 2T(3)单元贡献矩阵和总刚 4i 0 K=|.0 0 一 8i4i,K Ji8iJ12iK4i4i8L-PlPl Tr88-1 ql2ql21-1212T-1-12 121t(4)单元杆端力矩阵(局部坐标)-60 60 卩,(5)单元等效节点载荷矩阵(整体坐标) P(1) = -丁乍1)= -FP1)= 160 -60T, 戸=-Tt Fp2) = Fp=12 -12卩(5)单元等效节点载荷贡献矩阵和结构总 等效节点载荷矩阵-6012-48P(1) =, P(2) =, P =L 0 .IL-12IL- 12(6)结构总等效节点载荷矩阵(加上原节 点载荷)-48121-461p = I + I |= I I-12一 0-12(7)求解 K P,得八 ”一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