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见塑料制品及使用温度7标志1塑料种类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是否需使用塑化剂不需要耐热程度80左右酯)2高密度聚乙烯)不需要左右3HDPE(需要75聚氯乙烯)左右4PVC(不需要80低密度聚乙烯)左右LDPE(705PP(聚丙烯 )不需要140左右6PS(聚苯乙烯 )不需要95左右7所有其他塑料视情况而定(例如,视情况而定(例如,PC不需要使用塑化PC在 140会变软)剂)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孔不入了, 吃饭、喝水都会用到塑料制品,塑料的碗筷、塑料杯子、塑料瓶子等等。可是,很多人塑料老是有一种担心, 比如塑化剂问题等等, 就觉得不安全。食品中常用的塑料有哪些?是否安全呢?看数字,识
2、塑料如果你有留心, 你会看到很多塑料用品的底部或者侧面经常会有一个由 3 个顺时针箭头组成的三角形符号, 符号的中间有一个数字编号,通常是数字 1 到 7。这几个数字其实就是塑料的身份编号,每个数字代表着不同的成分。 这个符号叫做塑料分类标志(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是美国塑料工业协会最早建立的,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使用。 根据这个标志中间的编码, 就可以知道这种塑料是什么了。? “1 号”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2 号” HDPE(高密度聚乙烯 )。? “3 号” PVC(聚氯乙烯 )。? “4 号” LDPE(低密度聚乙烯 )。? “5 号”
3、 PP(聚丙烯 )。? “6 号” PS(聚苯乙烯 )。? “ 7 号” 1-6 号外的所有种类,包括 PC(聚碳酸酯) 、PLA(聚乳酸)、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美耐皿及其他类。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塑料是不需要使用塑化剂的, 而且,不同的塑料使用性能也有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种常见的塑料。1. PETPET 的 全 名 是 聚 对 苯 二 甲 酸 乙 二 醇 酯 (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是一种极为常用的树脂材料,在塑料分类标志中属于 1 类。我们平常喝的矿泉水、果汁、碳酸饮料的塑料瓶就是用它做的。由于生产工艺的问题, PET瓶含有微量重金属锑
4、。锑是一种用作制造 PET的重金属。 PET瓶在贮存水期间,所含的锑能迁移到水里去。不过,研究显示, PET瓶装饮料的锑含量非常低(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就食水水质所订的指引值) ,不会对健康构成风险。一些报道认为, PET长时间高温使用会释放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DEHP)。事实上,制造 PET 时并不需要塑化剂,因此,有关的说法并没有根据。还有说法称, PET冷藏时会释放二噁英,但研究显示并没有这种可能1,所以也不用担心。不过, PET的耐热性较差,在温度达到 70时就会变形,还会释放一些添加的物质, 因此不能循环使用装热水, 用完应丢弃。2.HDPE(高密度聚乙烯 )和 LDPE(低密
5、度聚乙烯 )这两种物质都是以乙烯为单体聚合制得的聚合物。乙烯单体是一种气体,在植物中是一种催熟气体,安全性比较好。聚乙烯( polyethylene , PE)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根据聚合的不同形式,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 HDPE)等。聚乙烯被大量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牛奶桶等产品。这两种材料的耐热性均不好,受热容易融化变形。所以,尽量不要高温使用。2. PVCPVC(聚氯乙烯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 是以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常用的保鲜膜就是用PVC 材料的。大家常担心的 PVC的安全问题有两个:氯乙烯单
6、体和塑化剂。(1)氯乙烯单体是否有害?聚氯乙烯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评定的 3 类致癌物,基本不用担心。而氯乙烯 (vinyl chloride) 单体则是的第 1 类致癌物,是证据比较充分的人类致癌物。 氯乙烯的致癌证据还是比较充分的。氯乙烯最大的污染来源是大气和水源,主要来自工业排放。由于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 我们很难完全隔绝,只能尽量减少其风险。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ODEX)规定,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中氯乙烯单体的指引限值( Guideline level)不得超过 1.0 mg/kg2 , 而 我 国 标 准 食 品 包 装 用 聚 乙 烯 树 脂 卫 生 标 准( G
7、B9681-1988)规定,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种氯乙烯单体的含量不得超过 1mg/kg3 。另外,食品法典也制定了氯乙烯单体在食物中的指引限值不得超过0.01 mg/kg。通过这些严格的规定,我们可以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尽可能低。因此,如果购买 PVC塑料,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还有人担心, PVC 材料加热会不会释放氯乙烯单体呢?其实,PVC在受热时并不会产生氯乙烯单体,而是产生氯化氢 (HCl)气体 4,并导致塑料的变形和变色。产生的氯化氢基本会挥发或者溶解到液体中,非常微量,安全性也可以放心。(2)聚氯乙烯包材中的塑化剂风险塑化剂又称为增塑剂, 在聚氯乙烯塑料中有广泛的应用。 塑化剂中
8、应用较多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这类物质有上百种化合物,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Di-(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等。使用塑化剂是塑料加工工艺的需要,同时也能赋予产品一些有益的特性, 因此,它是允许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的。 不过,塑化剂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并非随意使用, 世界各国对塑化剂的使用量、残留量或迁移量都有严格规定, 比如,我国国际标准规定,DEHP从包装材料跑到食品中的量不能超过 1.5 毫克 / 公斤,这与发达国家的管理规定是一致的。塑化剂的安全性还是取决于吃了多少,以及吃了多久
9、。 还是以 DEHP为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 60 公斤体重的成人终身每天摄入不超过 1.5 毫克就是安全的。其他国家和组织也有不同意见,比如美国 FDA的观点是 2.4 毫克,而欧盟的观点是3.0 毫克。可以认为, 只要符合国标食品包装材料标准就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而那些违法违规产品则可能存在滥用或迁移量超标的问题。如果你确实担心塑化剂的危险,建议,首先,尽量买正规厂家在正规卖场出售的产品。第二,塑料制品尽量不要用来盛放、储存油脂含量高的食品, 塑化剂可以溶解于脂肪中, 如果油脂多,塑化剂的溶出可能更多。第三,塑料制品不要高温加热,除非特别标明“可用于微波炉” ,或标明了可耐受的温度。 (
10、拓展阅读:塑化剂,幸福的代价;保鲜膜塑化剂疑云)4.PP(聚丙烯 )顾名思义,聚丙烯是以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材料。 这种材料的耐热性最好, 常用的微波炉餐盒、 可微波加热的容器大多就是采用这种材质制成的,安全性也很好。不过,这类材料可以耐受的高温也有限, 一般也就是一百几十度,因此,最好只用来加热汤水, 不宜长时间加热油多的食物,因为油的沸点有 200以上。5.PS(聚苯乙烯 )与苯乙烯单体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经过聚合作用而成, 这种物料坚硬而易碎,强度低,熔点相对较低, 而且耐冲击性不强。 聚苯乙烯无毒,但在聚合过程中可能会有小量苯乙烯单体未能完全聚合而残留在制成品内,如果受热,苯乙烯单体可能会
11、迁移到食物中,造成污染。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推荐, 聚苯乙烯制品的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 100。另外,我国国家标准对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中的苯乙烯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对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中苯乙烯的最大残留量有明确规定,要求不超过0.5%。因此,目前的实验和统计数据并不能得出苯乙烯致癌的结论。苯乙烯单体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列为 2B 类致癌物,即可能对人致癌,但研究证据不充分。我们熟悉的咖啡酸、咖啡和汽油也属于 2B 类,而酒精饮料则属于 1 类(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 。但是依然不妨碍人们多咖啡和酒精的喜爱,并不用太担心苯乙烯会致癌。 目前发现的苯乙烯致癌案例主要在大
12、剂量饲养苯乙烯的老鼠身上。但这个“大剂量”往往达到每千克体重几十毫克, 人们一般不可能到达这个摄入水平。 其他方面的健康危害方面,比如神经、呼吸系统损伤,也需要很大的剂量,并不能得出苯乙烯致癌的结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 JECFA)已订定苯乙烯的暂定最高每日可容忍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是0.04 毫克。对于体重为60Kg 的人来说,每日最大容许摄入量是2400 微克。美国FDA评估后认为,从聚苯乙烯包装材料中释放出的苯乙烯不可能达到 JECFA评估的这个有害剂量,所以允许用它来盛装食品。 而加拿大健康署在经过评估后认为人们所接触的苯乙烯单体的量对人
13、尚不能造成危害。所以,聚苯乙烯食品包装材料只要使用得当, 就不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拓展阅读: 热饮杯盖致癌? )6.PC(聚碳酸酯)与双酚A有说法称 7 号塑料可能存在双酚 A,双酚 A 有类似激素的作用,摄入过量会干扰激素功能, 严重超量可能致癌。 双酚 A 的安全性究竟如何?双酚 A 是一种化工原料, 在工业上用来合成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等材料。聚碳酸酯( PC),是一种透明的硬塑料,常用于制造婴儿奶瓶的瓶体。 而环氧树脂则常被用作金属容器比如婴儿奶粉罐的衬里。 这些塑料与食品直接接触, 其安全性自然会引起关注。双酚 A 的急性毒性比较低, 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双酚 A 有基因毒 性 或 致
14、癌 性 。 欧 洲 食 品 安 全 局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评估认为,双酚 A 的每日可容忍摄入量 (TDI)为每公斤体重 0.05 毫克 5。然而,双酚 A 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 因此被称为 “内分泌干扰物”。而最令人关注的是双酚 A 对在仍然处于成长期的实验动物的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行为上的 “低剂量效应” 。科学家发现,即使是长期低剂量的双酚 A 摄入也能造成实验动物某些生理指标的“不利变化”。这样的“低剂量”与人体可能摄入双酚 A 的最大量相当。据此,不少科学家对双酚 A 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也导致了人们的担心。不过,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机构
15、的风险评估显示,从聚碳酸酯婴儿奶瓶迁移出的双酚A 的量极微, 甚或检测不到, 婴儿和幼童的双酚A 摄入量远低于安全参考值,并无证据显示会对人(包括婴幼儿)造成危害。 2010 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世界卫生组织 (FAO/WHO)举行联合专家会议,认为根据目前的资料,暂时不能以低剂量双酚 A 的动物研究结果, 来确切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风险。美国相关机构最早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汇总审查,认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双酚A 会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损害6。虽然科学证据认为双酚 A 并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但是,考虑到婴幼儿的特殊性, 人们还是认为双酚 A 对婴幼儿可能的影响不能忽视。因此,出于对食品安
16、全,尤其是婴幼儿的食品安全的谨慎,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比较保守的处理方式,一些国家纷纷采取了预防措施,以减少公众接触双酚A 的机会。加拿大、美国、欧洲和中国内地已相继禁止生产含双酚 A 或聚碳酸酯的婴儿奶瓶。日本和澳洲等其他国家也因应消费者的选择和需求,鼓励业界自愿取缔用双酚 A 制造的婴儿奶瓶。 目前的规定仅限婴幼儿食用的奶瓶和其他食品容器,不包括成年人。所以,食用双酚 A 材料容器时,成年人不用担心,但是,如果是给婴幼儿食用,还是尽量谨慎。建议:( 1)为孩子冲调奶粉时,切勿把滚水或温度很高的热水、婴儿配方奶粉或其他液体倒进奶瓶内。不过,为不超过12 个月大的婴儿冲调配方奶粉所用的水应该煮沸,然后放置时间不要超过 30 分钟,以确保水温(不低于摄氏粉内可能存在的有害细菌。70 度 )可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