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设计中接地变、消弧线圈及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和选择_第1页
变电所设计中接地变、消弧线圈及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和选择_第2页
变电所设计中接地变、消弧线圈及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和选择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电所设计中接地变、消弧线圈及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和选择1问题提出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和供电负荷的增加,许多地方正在城区建设 110/10kV终端变电所,一次侧采用电压110kV进线,随着城网改造中杆线下地, 城区10kV出线绝大多数为架空电缆出线,10kV配电网络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将急剧增加,根据国家原电力工业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规定,3-66KV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 10A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 方式。一般的110/10kV变电所,其变压器低压侧为接线,系统低压侧无中性 点引出,因此,在变电所设计中要考虑 10kV接地变、消弧线圈和自动补偿装置 的设置。2 1

2、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要考虑许多因素的问题,它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数值、过电压水平、保护配置等有关。并直接影响电网的绝缘水 平、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主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安全运行以及对通信线路 的干扰。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当一相发 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接地相对地电位为零,其它两相对地电位比接地前升高 V3 倍,一般情况下,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 流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仅为全 部线路接地电容电流之和其值并不大, 发出接地信号,值班人员一般在2小时内 选择和排除接地故障,保证连续不间断供电。3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超标的

3、危害实践表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也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电缆 出线增多,10kV配电网络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将急剧增加,当系统电容电流大 于10A后,将带来一系列危害,具体表现如下:3.1当发生间歇弧光接地时,可能引起高达3.5倍相电压(见参考文献1)的 弧光过电压,引起多处绝缘薄弱的地方放电击穿和设备瞬间损坏, 使小电流供电 系统的可靠性这一优点大受影响。3.2 配电网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现象比较普遍,时常发生电压互感器烧毁事故 和熔断器的频繁熔断,严重威胁着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3.3 当有人误触带电部位时,由于受到大电流的烧灼,加重了对触电人员的 伤害,甚至伤亡。3.4 当配电网发生单

4、相接地时,电弧不能自灭,很可能破坏周围的绝缘,发 展成相间短路, 造成停电或损坏设备的事故; 因小动物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相间 故障致使停电的事故也时有发生。3.5 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增大后,对架空线路来说,树线矛盾比较突出,尤 其是雷雨季节,因单相接地引起的短路跳闸事故占很大比例。4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4.1 空载电缆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1)根据单相对地电容,计算电容电流(见参考文献2)。Ic= V3X UFwX 3(101)式中:UP电网线电压(kV)C单相对地电容(F)一般电缆单位电容为 200-400pF/m 左右(可查电缆厂家样本)。( 2)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电容电流(

5、见参考文献3)。Ic=0.1 XUPX L( 4-2)式中:UP电网线电压(kV)L 电缆长度(km)4.2 架空线电容电流的计算有以下两种:(1)根据单相对地电容,计算电容电流(见参考文献2)。Ic=V3XUPXwX C3X(140-3)式中:UP电网线电压(kV)C单相对地电容(F)一般架空线单位电容为5-6pF/m。(2)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电容电流(见参考文献3)。Ic= (2.73.3) XUPXLX10-3 (4-4)式中:UP电网线电压(kV)L架空线长度(km)2.7系数,适用于无架空地线的线路3.3系数,适用于有架空地线的线路同杆双回架空线电容电流(见参考文献3): Ic2=

6、(1.31.6) Ic (1.3-对应10KV线路,1.6-对应35KV线路,Ic-单回线路电容电流)4.3变电所增加电容电流的计算(见参考文献3)额定电压(KV)61035增大率(%)181613通过4-2和4-4比较得出电缆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是同等长度架空线路的37倍左右,所以在城区变电站中,由于电缆线路的日益增多,配电系统的单相接地 电容电流值是相当可观的,又由于接地电流和正常时的相电压相差90在接地电流过零时加在弧隙两端的电压为最大值,造成故障点的电弧不易熄灭,常常形成熄灭和重燃交替的间隙性和稳定性电弧,间隙性弧光接地能导致危险的过电 压,而稳定性弧光接地会发展成相间短路,危及电网的安

7、全运行。5传统消弧线圈存在的问题当 3 66KV 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 10A 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 地方式,通过计算电网当前脱谐度(=IL-IC ) /IC 100%)与设定值的比较, 决定是否调节消弧圈的分接头, 过去选用的传统消弧线圈必须停电调节档位, 在 运行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隐患,具体表现如下:5.1 由于传统消弧线圈没有自动测量系统,不能实时测量电网对地电容电流 和位移电压,当电网运行方式或电网参数变化后靠人工估算电容电流, 误差很大, 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残流和抑制弧光过电压,不易达到最佳补偿。5.2 传统消弧线圈按电压等级的不同、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大小的不同,采用 的调节

8、级数也不同,一般分五级或九级,级数少、级差电流大,补偿精度很低。5.3 调谐需要停电、退出消弧线圈,失去了消弧补偿的连续性,响应速度太 慢,隐患较大,只能适应正常线路的投切。如果遇到系统异常或事故情况下,如 系统故障低周低压减载切除线路等, 来不及进行调整, 易造成失控。 若此时正碰 上电网单相接地, 残流大, 正需要补偿而跟不上, 容易产生过电压而损坏电力系 统绝缘薄弱的电器设备,引起事故扩大、雪上加霜。5.4 由于消弧线圈抑制过电压的效果与脱谐度大小相关,实践表明:只有脱 谐度不超过 5%时,才能把过电压的水平限制在 2.6 倍的相电压以下(见参考文 献 1 ),传统消弧线圈则很难做到这一点。5.5 运行中的消弧线圈不少容量不足,只能长期在欠补偿下运行。传统消弧 线圈大多数没有阻尼电阻, 其与电网对地电容构成串联谐振回路, 欠补偿时遇电 网断线故障易进入全补偿状态 (即电压谐振状态) ,这种过电压对电力系统绝缘 所表现的危害性比由电弧接地过电压所产生的危害更大。 既要控制残流量小, 易 于熄弧;又要控制脱谐度保证位移电压(U0=0.8U/Vd2+ (见参考文献3)不超 标,这对矛盾很难解决。鉴于上述因素,只好采用过补偿方式运行,补偿方式不 灵活,脱谐度一般达到 15%-25%,甚至更大,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