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实习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5/4f39a182-7fd9-43ca-85e4-ec60301483ee/4f39a182-7fd9-43ca-85e4-ec60301483ee1.gif)
![农业生产实习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5/4f39a182-7fd9-43ca-85e4-ec60301483ee/4f39a182-7fd9-43ca-85e4-ec60301483ee2.gif)
![农业生产实习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5/4f39a182-7fd9-43ca-85e4-ec60301483ee/4f39a182-7fd9-43ca-85e4-ec60301483ee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 2: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范例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要求(一)前置部分1. 课程名称 小四号、黑体。2. 课程英文名称五号字、 TimesNewRoman 字体加粗。3. 课程代码标题五号、仿宋 _GB2312 ,课程代码为阿拉伯数字,五号、字体 TimesNewRoman 。有多个代码的同一 课程,把所有代码都列出,用逗号分隔。4. 学时数标题五号、仿宋 _GB2312 ,学时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 TimesNewRoman 。分为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5. 学分数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学分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 TimesNewRoman。6. 执笔人五号、仿宋 _GB2
2、312。7. 讨论参加人五号、仿宋 _GB2312。8. 审核人五号、仿宋 _GB2312。(二)正文部分正文内容为五号、宋体,所有所列标题均为五号、黑体, 1.25 倍行距,段落(以每一点、每一章 为一个段落)间距 0.5 行,手动编号,首行缩进 2 字符。正文所有阿拉伯数字的字体均为 TimesNewRoman ,若作为序号标明顺序,序号后用宋体圆点“ .”。1. 教学目的 提出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2.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此处 标题和每章标题均为五号、黑体 ,标明学时分配数。每小节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序号,序号后用宋 体圆点“ . ”。每小节要有内
3、容要点即知识点,知识点间用分号隔开。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表述该章的教学目标,即学习本章后要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再列出章、节的标题和内容要点。“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 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 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 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教书育人案例:将案例题目放在相应章节,字体为仿宋 _GB2312 ,五号,加
4、粗。一般 10 个学时提供 1 个案例,如 32学时课程应提供 3 个案例。3.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此部分所有小标题均为五号、黑体。 各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程设计、课外教学、课程考核等) 。 课堂讲授:提出适合本课程进行课堂讲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原则性教学建议。课程其它教学环节要求:实验环节主要写实验的内容及要求;作业主要写明布置习题的题型(如计算 题、问答题、综合设计题等)及各部分的比例;课程设计环节主要写明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课程设计 采用的方式(如编制程序、绘制零件图、综合实验等) ;课外教学主要写明课外教学的形式(如参观、调 查、做实验等) 、内容等;
5、考核方式中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 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4. 参考教材多本教材用带方括号的序号标明顺序,详见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样本。数量: 3-6 本。要求: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或社会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新教材;或公开出版的 有特色的自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5.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指出本课程的先修课。6. 教学大纲修订说明简要阐述本课程在教学进程、学时分配、内容增删、侧重点安排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等。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范例页面设置: A4 纸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 2 厘米、页码插在页面底端外侧、页眉页脚
6、为默认 值。土壤改良学Soil Improvement课程代码: 901040411学时数:32学分数: 2执笔人:张玉玲讨论参加人:张玉龙,张玉玲,黄毅,李军等审核人:张玉龙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自身的特点,以水利土壤改良为中心,并将水利与土肥相结合,进而 达到有效地改良土壤、 培肥土壤的目的。 主要讨论灌溉、 排水理论以及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 灌溉方法等,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土壤改良问题的特殊思维方法和能力,同时结合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科研 成果等其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奠定 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内容、教
7、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 XX 学时) 土壤改良学的基本概念;水利土壤改良的内容和任务;土壤改良的重要意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 习土壤改良课程的重要意义。第二章 农业水文学基本知识( XX 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水资源概况,掌握农业水文学中一些相关概念,水量平衡原 理及自然界水分循环的四个过程。重点掌握水循环及水量平衡原理;自然界水循环中的四个重要过程及相 关概念和特征值;水文现象的频率和重现期的概念及意义。1.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水的分布概况;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量平衡原理。2. 水资源概况:世界及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的自然特点;农业用水特点和缺
8、水形势;农用水 资源的水质要求;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 降水、蒸发、径流和入渗:降水及其相关概念;入渗概念、规律、过程及经验公式;径流产生过程 及径流特征值;土壤水分蒸发。4. 水文现象的频率和重现期:频率;经验频率;设计频率与重现期。第三章 灌溉原理( XX 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作物田间需水量的确定方法及灌溉设计典型年的选择。掌握灌溉、田间需水量、 灌溉制度及相关概念,作物需水规律、作物灌溉制度及其相关计算。重点掌握旱田作物和水田作物的灌溉 制度的制定及其相关计算。1. 灌溉的意义:灌溉的概念;灌溉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灌溉要求。2. 作物需水规律:作物需水量(田间
9、需水量) ;作物需水规律;田间需水量的确定方法。3. 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什么是灌溉制度;灌溉设计典型年的选择;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4. 灌水量的估算和土壤墒情预报:旱田灌水量估算及墒情测报;水田灌水量估算及预报。第四章 地面灌溉( XX 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地面灌溉渠道系统的组成及规划布置,地面灌溉的方法。掌握地面灌溉的概念、 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和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重点掌握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和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1. 地面灌溉的渠道系统规划: 灌溉渠道系统的组成;灌溉渠道系统的规划原则; 输水系统的规划布置 形式;渠线规划步骤;渠系建筑物。2. 田间工程:田间工程规划的要求和原则;田
10、间渠系的布置;田、林、路的布置。3. 地面灌溉的方法:畦灌;沟灌;淹灌。4. 灌溉渠道流量推算:灌溉渠道流量概述;设计净流量(Q 净);设计损失流量( Q 损);渠道的工作制度;渠道设计流量计算;渠道加大流量和渠道最小流量计算;渠道设计流量的实例。5.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渠道横断面的设计;渠道纵断面的设计。 教书育人案例一:土壤学家、教育家,中国北方盐渍化土壤改良的奠基人之一叶和才先生第五章 喷灌、滴灌和渗灌( XX 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喷灌、滴灌和渗灌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要求及相关计算。掌握微小流束的能量 方程 伯诺里方程及管道水力计算。重点掌握微小流束的能量方程 伯诺里方程;喷灌、滴
11、灌和渗灌的主 要技术要求。1. 灌溉管道系统:灌溉管道系统的组成;灌溉管道系统的分类;灌溉管道系统形式的选择。2. 管道的水力计算:水流运动的能量守恒方程 伯诺里方程;水头损失及计算。3. 喷灌:喷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喷头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喷灌的主要技术要求;喷灌系统的水力计 算;喷灌的优缺点。4. 滴灌:滴灌的系统组成;滴灌的灌溉制度;滴灌系统控制面积及管道水力计算;滴灌优缺点。5. 渗灌:渗灌系统组成;渗灌的优缺点。教书育人案例二: xxxxxx第六章 农田排水( XX 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排水方法及一些相关计算。重点掌握排水的基本原理 和技术。1. 排水原理
12、: 农田水分过多的来源及产生原因; 农田水分过多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农田排水的任务 和排水指标;治理农田水分过多的措施。2. 排水沟的设计流量及设计:除涝(排除地面积水)设计标准;排涝设计流量的计算;日常设计流量 的计算;排水沟的设计水位。3. 田间排水沟的沟深与间距的确定: 土壤物理性质与农田排水沟沟深、 间距及地下水位沉降速度的关 系;排水沟的沟深与间距的关系及其数值的确定。4. 排水方法:明沟排水;暗沟(管)排水;竖井排水。教书育人案例三: xxxxxx第七章 水土保持( XX 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土壤侵蚀的危害、 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及防止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 掌握土
13、壤侵蚀的概念。重点掌握土壤侵蚀的概念、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1. 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土壤侵蚀的概念及其危害;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2. 土壤侵蚀的形式及防治措施:土壤侵蚀的形式;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3.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 预报(测) 土壤流失量; 选择适当的管理及保土措施; 土壤流失方程式中各因素的计算与测定方法。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课堂讲授主要教学方法: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
14、以基础理论为重点,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的能力,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二)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作业巩固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课外作业:第二章 1 次、第三章 1 次、第四章 1 次、第五章 1 次、第六章 1 次,共安排 5 次。(三)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 30%+ 期末考试 7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小测验、作业(5 次)等;期末成绩为期末试卷成绩。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形式闭(开)卷考试,题型主要分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分析题、计算 题、简答题或论述题。四、参考教材 本课程原
15、名为“农田水利学”1234农田水利学农田水利学 农田水利学 农业水文学(第二版)(第三版)(第二版),施成熙、,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已更改为,沈阳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粟京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土壤改良学” 。1984198619951986五、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土壤学,需要学生掌握土壤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加强学生掌握农田水利技术知识及其有关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深入研究土 壤的水分状态和作物的生理、生态需水规律,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16、基本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调 整方面,增加了有关计算内容,进而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附件 3: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范例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要求(一)前置部分1. 实验课程名称名称一般为“xxxxx实验 小四号黑体字。未单独设课的实验课,附于理论课教学大纲后名称为“ XXXX实验部分。2. 实验课程英文名称五号字、 TimesNewRoman 字体加粗。3. 课程代码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课程代码为阿拉伯数字,五号、字体 TimesNewRoman。有多个代码的同一 课程,把所有代码都列出,用逗号分隔。4. 学时数标题五号、仿宋 _GB2312 ,学时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 Ti
17、mesNewRoman 。5. 学分数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学分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 TimesNewRoman。6. 执笔人五号、仿宋 _GB2312。7. 讨论参加人五号、仿宋 _GB2312。8. 审核人五号、仿宋 _GB2312。(二)正文部分正文内容为五号、宋体,所有所列标题均为五号、黑体, 1.25 倍行距,段落(以每一点、每一章 为一个段落)间距 0.5 行,手动编号,首行缩进 2 字符。正文所有阿拉伯数字的字体均为 TimesNewRoman ,若作为序号标明顺序,序号后用宋体圆点“ .”。1. 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2. 实验课主要目标3. 主要实验内容4. 实验成绩考
18、核办法5. 实验教材、参考资料多本教材用带方括号的序号标明顺序,详见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样本。6. 实验项目汇总表汇总表内容为五号、宋体,实验项目名称左对齐,其它内容居中对齐。“实验类型 ”指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类别划分。 演示性实验:是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 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 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 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
19、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实验要求” :是指各实验项目对学生要求,可分为必修、限修、选修三种形式。“每组人数” :是指实验项目中每套仪器设备上同时完成该实验项目的人数,如:计算机上机一般为 1人,基础课实验一般规定 1人或 2人,水准仪测量实验一般为 3 人(一人记录、一人操作仪器、一人拿水 准尺)等。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范例页面设置: A4 纸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 2 厘米、页码插在页面底端外侧、页眉页脚为默认 值。环境微生物学实验Environmental Microbi
20、ology Experiment课程代码:xxxxxxxxx学时数:xx学分数: xx执笔人:xx, xx参加讨论人: xx, xx,xx,xx,xx审核人:xx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 21 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微生物学实验属于农 学类、理学类等专业限修(必修)实践型课程,是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应该 以提高微生物学基本技能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二、实验课主要目标 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和微生物的基本研究方法,加深理解和巩 固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
21、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 成科学、严谨、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意识。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XX 学时) 通过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油镜观察标本片,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学习并掌 握油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实验二 细菌的制片方法与形态观察( XX 学时) 通过对白葡萄球菌和青虫菌进行混合涂片,用简单染色法制片并镜检,使学生学会微生物涂片、染色 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方法及无菌操作技术,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实验三 细菌革兰氏染色观察( XX 学时)通过对青虫菌和大肠杆菌进行混合涂片, 用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制片并镜检, 了解革兰
22、氏染色的原理, 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方法;观察细菌的芽孢、荚膜示范片。实验四 放线菌形态观察( XX 学时) 通过对紫色直丝链霉菌用印片法、诺卡氏菌用涂片法进行制片和观察,以及吸水链霉菌井岗变种、 小单孢菌的示范片的观察,掌握放线菌制片方法,学会观察放线菌形态特征。实验五 真菌的形态观察( XX 学时) 根霉用水浸片法、啤酒酵母用美兰浸片法进行制片和观察,同时观察青霉的载片培养示范片、裂头霉 接合孢子水浸示范片。掌握真菌的制片方法,学会观察真菌的形态特征。实验六 不同环境中各类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XX 学时) 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通过各类培养基制备与灭菌,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群体特征的
23、观察及菌 落计数方法等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从不同环境中进行各类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计数、分 类。通过让学生自己选题、定题,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独 立完成系统性、综合性实验的能力。实验七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XX 学时) 通过对青虫菌染色玻片标本上微生物大小的测定,要求学生熟练使用目尺与台尺,掌握测微尺使用原 理,学习并掌握显微镜测微尺的使用、校正及微生物大小的测定方法。实验八 微生物数目的测定(XX学时)通过采用镜检直接计数法一血球计数板法,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菌液中微生物数目的测定,学习血球计数板
24、的使用,要求学生了解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原理,熟练使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 细胞的细胞数目,并依据公式准确计算酵母菌液浓度。实验九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藻类的分离观察( XX学时)利用已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分离观察活性污泥或堆肥中的原生动物、藻 类,学习并掌握活性污泥中常见原生动物、藻类的形态特征以及常用观察方法。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每学期实验课结束后,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的填写情况、实验态度综合等评定, 给出成绩。总成绩 20分。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微生物实验指导,微生物教研室,内部教材2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黄文芳、张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3 微
25、生物学实验,赵斌、何绍江,科学出版社, 20024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黄秀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微生物学实验手册,周德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学生数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验证性必修132细菌的形态观察2验证性必修133细菌革兰氏染色观察2验证性必修134放线菌的形态观察2验证性必修135真菌的形态观察2验证性必修136不同环境中各类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8综合性必修6107微生物大小的测定3验证性必修138微生物数目的测定3验证性必修139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藻类的分离观察4综合性必修610合计28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
26、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情况,实验中认真操作,做好原始记录。附件 4: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与范例一、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编写要求(一)前置部分:1. 实践课程名称名称可为5<xxxX学实习”或者“ xxx心课程设计”等,小四号、黑体字。2. 实践课程英文名称五号字、TimesNewRoma字体加粗。3. 课程代码标题五号、仿宋_GB2312,课程代码为阿拉伯数字,五号、字体 TimesNewRoman。有多个代码的同一 课程,把所有代码都列出,用逗号分隔。4. 学时数标题五号、仿宋 _GB2312 ,学时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 TimesNewRoman 。5. 学分数标题五号、仿宋_GB231
27、2,学分数为阿拉伯数字,字体 TimesNewRoman。6. 执笔人五号、仿宋 _GB2312。7. 讨论参加人五号、仿宋 _GB2312。8. 审核人五号、仿宋 _GB2312。(二)正文部分正文内容为五号、宋体,所有所列标题均为五号、黑体, 1.25 倍行距,段落(以每一点、每一章 为一个段落)间距 0.5 行,手动编号,首行缩进 2 字符。正文所有阿拉伯数字的字体均为 TimesNewRoman ,若作为序号标明顺序,序号后用宋体圆点“ .。” 实践环节课程名称要写全称。1. 实践性质及目的阐述本实践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教学目标。2. 组织方式明确人员组织和时间安排集中还
28、是分散,以及具体时间要求。3. 实践地点校内、校外具体地点名称或实习点名称。4. 实践要求5. 实践内容6. 配套的教材或指导书7. 考核方式及办法二、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范例页面设置: A4 纸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 2 厘米、页码插在页面底端外侧、页眉页脚为默认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Agricultural Plants Pathology Practice课程代码:xxxxxxxxx学时数:xx 周学分数: xx执笔人:xx讨论参加人: xx, xx,xx 等审核人:xx一、实践性质及目的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课程,是在学习和掌握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结 合于农作物病害的实践认识中,使学生了解、认识农作物病害的类别、分布及其重要性,据此一并学习病 害诊断的基本技术,掌握田间重要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类别,以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条件和流行规律,并 由此了解病害防治的策略等。实习中要求理论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独 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组织方式第六学期第 18 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服务合伙人干股分红协议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卖平台配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作品男主角形象代言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合同违约赔偿协议范本
- 2025至2030年工艺品温度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苹果水果种植基地技术改造与升级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医疗卫生采购人员廉洁规范协议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辐射监测仪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内地居民离婚登记法律援助与心理支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民间借款合同(个人住房贷款)
- PHOTOSHOP教案 学习资料
- 《游戏界面设计专题实践》课件-知识点5:图标绘制准备与绘制步骤
- 自动扶梯安装过程记录
- MOOC 材料科学基础-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调研分析报告
- 复产复工试题含答案
- 售后服务经理的竞聘演讲
- 慢加急性肝衰竭护理查房课件
- 文件丢失应急预案
- 全球职等系统GGS职位评估手册
- 专项法律意见书(私募基金管理人重大事项变更)-详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